高州一小 余荣达
同志曾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师为校之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举足轻重的大事,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先导。如何进行教师管理呢?
一、用信任的目光看待教师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管理中经常会和师生们“商量商量”,这样的工作方式的前提就是“信任”。实施人性化教师管理,就是充分相信每一位教师,相信他们想做好、能做好、乐做好。
1、相信教师想做好。
想做好,是每个教师工作的心理基础,尽管他们的个性特长有差异,工作能力有大小,工作水平有高低,但是,他们都想把工作做得漂漂亮亮,对自己的工作有胜任感。作为校长,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即使教师在工作中难以避免的发生一点小小的疏忽,我们就能以一颗宽容仁爱的心去理解他,真心诚意地帮助他分析原因,决不会一味的指责、埋怨他,使他在失误中萌生自卑。
2、相信教师能做好。
开学后两个月的一天早上,教导处的老师跟我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开学初就布置的工作,两周之内就要指导家委会完成学期工作计划,可是,有位新调入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却迟迟不能将其班级的家委会计划上交,并且,为此她还在前一天专门召集家长商量此事,可结果却是谁也没有料想到的以不欢而散而告终。听到这样的情况汇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位教师从昨晚到现在一定很伤心,可能会产生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的怀疑。于是,我就在她空课的时候,来到她的身边,把相信她能做好的信息,通过跟她一起分析这个班原来的基础,现在矛盾激化的状况产生的原因,传递给她家长之间的不团结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她不必过分自责的信息,然后,充分肯定了她在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班级管理举措,最后,帮助她设计几种方案,由她自己选择她所喜欢的方式如何将下一步工作做好。
看到她重新露出了自信的微笑,我不禁想到:面对这一个个我们精心挑选、聘任的好教师,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做教师心灵的按摩师,及时体察到教师的心理需求,充满真情的安抚她们易受伤害的心灵,以满腔的热情鼓起他们积极向上的自信风帆。
3、相信教师乐做好。
工作着是快乐的,尽管学校正处于各方面大步向前发展时期,工作上自加压力,不断提出新的目标,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比较大的,老师们常常日夜不计报酬,默默奉献,不论是年轻的还是接近退休年龄的,常常是夜深人静时,还经常能看到许多教师在工作,他们有的在上网备课,有的在交流工作,有的在谈心,有的在查阅资料……但是,大家忙得不亦乐乎。面对这么自觉敬业、可敬可爱的教师,我们就采取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他们劳逸结合,多参与活动,放松过于紧张的身心;积极倡导互相赏识的的校园氛围,让他们发现身边的新闻人物;积极倡导反思自励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享受发现自己成长的愉悦,因为我们相信教师乐于做好工作,更是以做好工作为乐的。
二、、用人格的魅力团结教师
常言道:“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有高尚的人格,周恩来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更离不开他人格的魅力。作为校长要对教师实施有效的指挥,就必须良好的“人格”。王安石曾曰:“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天下。”为政于知识分子云集的学校,立志身心,磨练众人仰慕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做到法纪观念强烈,道德情操高尚,言行举止文明,生活作风正派,具有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健康的情绪,才能影响和凝聚你周围的教师。
校长为人处世的言行举止都在教师的监控之中,你要教师心向于你,你就得处处心向教师,方能产生向心力。大声吆喝,不干实事,大吃大喝,作风浮夸,无法凝聚教师在你身边努力工作,无法管理好学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校长时刻不可忘记。当然,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也是“人格”魅力不可缺少的。
三、用公正的态度对待教师
“公正”,就是要做到一视同仁。一是待遇上的公正。对待教师,政治上要平等,无论是入党提干、评职评先、进修学习,乃至会议上的表扬、批评,都要以无私的眼光对待每一位教师。不可任人唯亲,随心所欲。学校利益分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经济待遇是否公正,这是教师评价校长好坏的直接因素。利益的分配,决不可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顾少数,不顾全体。但公正的分配不等于平均摊分,要体现教师劳动的优劣,要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校长做到宁可负己,不可负人,才能赢得民心。二是教师使用上的公正。科学、恰当、公正地使用教师是一门学问,也直接显示校长的管理水平。知人善用,不要因偏信和陈见而用错人。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自己的才能被重视;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自己的才能被埋没。公正、合理地使用教师是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是情感分配上的公正。人是有血有肉的,既要经济上的支持,更要情感上的抚慰。尊重、信任教师,关心、爱护教师,和教师交朋友,是校长的一项基本功。作为校长要以同样的态度,同样的热情,同样的行动对待每一位教师。济贫助困、嘘寒问暖要一视同仁。
四、用科学的制度规范教师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的教师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不制定一套科学而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管理不好的。作为校长,在制订制度前,要有全盘的考虑,全面的了解,广泛征求意见。制订的规章既要科学又要严格。此处所说的科学,就是要符合党的,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更要符合本校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所谓严格,就是要行为规范到位,奖罚制度落实,扬抑条款分明。不可统而言之,要没有随意性。制度的制订是为了规范教师而不是为束缚教师。要在制度允许范围之内,留有让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其次要达到规范的目的,不能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只有落实才谈得上规范,才能真正管理好教师。校长与教师间一定要约束与激励并举,服从与协调共存,求同与存异同在,这样才会彼此信任,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工作。
总之,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管理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能否凝聚教师,打造一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集体,一个从主观意愿上想成为“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整体。凝聚教师是学校管理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从人性论的角度还是从学校的特殊性上看,人性化管理是学校管理至高层次,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完善其理论体系,不断探索总结实践经验,使学校管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