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25分)
1. 默写。
(1)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2)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渔家傲》)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浣溪沙》)
(4)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采桑子》)
(5)富贵不能淫,________,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6)《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因战乱阻隔,久盼亲人音讯的急切心情。
(7)烽火连三月,________。(《春望》)
(8)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9)采菊东篱下,________。(《饮酒》)
(10)________;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11)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13)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微动涟漪,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15)陶渊明《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6)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潼关》
(17)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18)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夜雨寄北》
(19)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其一)
(20)《诫子书》中指出偏激急躁危害的是________。
(21)水何澹澹,________。(《观沧海》)
(2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3)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2. 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愚公移山(节选)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加点字。
①杂然相许________
②曾不若孀妻弱子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对“河曲智叟笑而止之”中的“笑”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自愧不如、推崇赞叹的笑。
B.这是自命不凡、阴险狡诈的笑。
C.这是自作聪明、讥讽嘲笑的笑。
D.这是自我解嘲、真诚善意的笑。
3. 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梁相死,惠子欲之梁,渡河而遽堕水中,船人救之。船人曰:“子欲何之而遽也?”曰:“梁无相,吾欲往相之。”船人曰:“子居船楫之间而困,无我则子死矣,子何能相梁乎?”惠子曰:“子居船楫之间,则我不如子;至于安国家,全社稷,子之比我,蒙蒙如未视之狗耳。”
【注】①遽:突然。②相:作动词,任国相。③困:被困住。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惠子欲之梁________
②子居船楫之间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有什么能耐相信梁国呢?
B.你怎么能够相信梁国呢?
C.你有什么能耐担任丞相呢?
D.你怎么能够担任梁国的丞相呢?
(3)船人认为惠子不能“相梁”的理由是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
二、阅读(共2小题,满分29分)
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揭开害羞之谜
①当绝大多数人都和谐地融于社会交往中时,害羞者似乎就成了异类。研究表明,大概有10%的幼儿“生来害羞”。这些儿童在与不熟悉的人或环境接触时,显得不同寻常的谨慎和jiān默。
②人们一般认为,害羞就是一个人性格内向造成的。但是科学家通过行为研究、大脑扫描甚至是基因测试,逐渐了解到,害羞是一种复杂的状态。
③为了寻找害羞的原因,心理学家招募了一批小学生,让小学生们先回答调查问卷,然后根据他们的害羞程度分了小组。之后,又向孩子们展示了一系列的图画,上面画的是表示高兴、生气和没有任何表情的脸,要求小学生识别这些脸。结果显示,害羞程度高的小学生,一直不能顺利地解读表示生气的脸。
④当研究者用脑电图扫描的方式记录小学生的大脑活动时,他们又发现在那些羞怯指数较高的孩子的大脑中,掌管人情世故的皮层活动能力较弱,而负责焦虑及警惕情绪的扁桃体部分则颇为活动。所以,在参加社交活动时,一般的孩子能根据别人的面部表情变化做出相应的反馈;而那些害羞的孩子很可能不懂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无法做出相应的反馈。当他们面对难以辨识的表情时,就会变得很警惕,表现出来的就是害羞。
⑤害羞孩子的大脑是如何被塑造成这样的呢?心理学家接着收集了这些小学生们的唾液样本,对其进行DNA分析,结果发现,害羞的孩子的基因中与大脑化学物质5﹣羟色胺有关的基因有一两个比别人更短,使得他们大脑内5﹣羟色胺浓度过低,导致他们交往不畅,最终产生一系列精神和心理上的问题,比如焦虑、惊恐,最严重的就是抑郁情绪,而这样的人通常比较害羞。因此,由于基因的差别,有些人生来就害羞。
⑥心理学家曾对一批具有羞怯性格倾向的2岁儿童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他们发现,那些最初有羞怯倾向的人,虽然有2/3的人长大后仍是这种性格,但仍有1/3的人通过努力克服了这种害羞性格,变得开朗起来。也就是说,__________。
⑦人们通常认为,害羞会影响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害羞更容易患上焦虑症、抑郁症。但是心理学家发现,害羞的小孩,更能强烈地体验积极的情绪,比如成就感,这能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另外,由于害羞的孩子交往空间相对狭小,他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同时,他们涉及暴力犯罪或团伙犯罪的几率也更低。
(1)按拼音写汉字。jiān默________
(2)文章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揭开了“害羞之谜”。
(3)第④段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4)根据上下文,下列选项最合适填写在第⑥段横线上的句子是( )
A.有害羞基因的人,一部分在成长过程中,害羞性格自然会发生改变。
B.有害羞基因的人,一部分依靠后天的努力,还是能改变害羞性格的。
C.有害羞基因的人,少数虽然年龄增大,但害羞的性格不会发生改变。
D.有害羞基因的人,多数能克服害羞倾向,长大之后变得开朗起来。
(5)【相关链接】:伯纳德•卡尔杜齐是印地安那大学东南分校害羞研究中心的教授,专门研究害羞心理的他,在青年时期居然非常害羞。他说:“那时候我有很多朋友,但从未有过约会的经历。不自觉地表现为过度忸怩、低估自己、不自信等,就好像随时都有一面镜子在自己面前。其实害羞心理的形成是一种自我感觉,而这种自我感觉要在出生后18个月才会出现。如果后天努力培养自信心,害羞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如果把本段文字放在原文中,你认为在第________段与第________段之间最合适。理由: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一把老钥匙
①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我说:“妈呀,您这是在翻传家宝吗?”
②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我的钥匙没?”
③“喏,在这儿。”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④“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急。我和母亲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母亲坐下来,情绪有些低落。我说,妈,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匙都一样。母亲叹了一口气,开始收拾地上的凌乱。
⑤其实,我没有告诉母亲,弟弟正四处托人,要把老宅卖掉。弟弟说老宅总空着,时间久了,房屋会倒塌的,到时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谈价钱。
⑥一周后,弟弟告诉我,老宅卖掉了,卖了两万元。看着那些钱,不知怎么,我的心里像坠了一块石头。
⑦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三婶是我家后邻居,和我们家没有亲属关系,按村里辈分我这么喊她。三婶说,我正发愁找不到你家呢,你说这城里的楼一框一个框的,看着都叫人眼花缭乱。我让三婶家里坐坐,她直摆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说着掏出一把钥匙交给我,说这钥匙是你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原来是她家买了我们家的老宅。
⑧母亲没再提钥匙的事儿。我想着老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就没跟母亲提钥匙的事儿,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顶上的一个盒子里。
⑨农历六月六,我们老家有传统庙会。母亲执意要回去看看。无奈,我和弟弟只好依着母亲。一路上母亲说着故乡风俗和旧年往事,精神从未有过地爽朗,她没有看到我和弟弟偶尔交汇的眼神里都藏着忐忑。
⑩三婶听说我们回来了,招呼我们去她家里。做邻居的那些年,三婶和母亲一直处得很好,亲姐妹一样。吃过晚饭,三婶拿了几床铺盖说,你们别嫌,都是干净的。走,到你们家去,你们还睡你们各自的屋。三婶掏出钥匙打开老宅的锁,我们怔怔地望着那干净整洁的院子,有些恍惚,仿佛我们从未离开过。
⑪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邻,我懂你妈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恼、吵闹都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家。
⑫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
⑬回城后,我把三婶送来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把钥匙放在掌心,就像抚摸着婴儿一样轻轻地摩挲着说:“家门的钥匙在手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
⑭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也会摩挲那把老宅的钥匙。那一个个小齿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⑮三婶来电话说村里要建社区了,老房子要拆迁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住进楼房里了。停了停,她说:“也好,咱们有钥匙。”
⑯几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存着那把老钥匙,再也未丢过。
⑰老钥匙陪着母亲风来雨往,不经意间常生斑斑锈迹,但都会被母亲那厚重、灵巧的双手反反复复摩挲着擦亮。
(选自《时代文学》2018年第7期,有删改)
(1)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和弟弟“忐忑”的原因是________。
(2)第⑪段画线句中“你妈的心思”是________。
(3)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时间 | 概括主要事件 |
回到家时 | 母亲寻找钥匙 |
①________ | 弟弟卖掉老宅 |
那天下班 | ②________ |
③________ | 母亲执意回去 |
回城后 | ④________ |
(4)第⑬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做简要分析。
(5)请简要分析文章标题“一把老钥匙”的妙处。
三、综合运用(共5分)
根据本学期你的名著阅读体验,完成下列读书摘记卡
书名 | 昆虫记 |
作者 | (1)________ |
我想收藏的金句或段落 | (2)________ |
我的体会 | (3)________ |
汪曾祺在雨中“看见”了生活的美好,朱自清在背影里“看见”了父爱的深沉,茅盾在白杨树上“看见”了抗日军民的坚贞不屈……
请以《看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得抄袭;(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600字左右。
参与试题解析
2022学年上海市虹口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25分)
1.
【答案】
东风不与周郎便
学诗谩有惊人句
似曾相识燕归来
绿水逶迤
贫贱不能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家书抵万金
无可奈何花落去
悠然见南山
得志,与民由之
曾益其所不能
学诗谩有惊人句
入则无法家拂士
惊起沙禽掠岸飞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秋风吹散马蹄声
潮平两岸阔
巴山夜雨涨秋池
自古逢秋悲寂寥
险躁则不能治性
山岛竦峙
随君直到夜郎西
潮平两岸阔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
东风不与周郎便
学诗谩有惊人句(重点字:谩)
似曾相识燕归来
绿水逶迤(重点字:逶迤)
贫贱不能移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重点字:抵)
家书抵万金(重点字;抵)
无可奈何花落去
悠然见南山(重点字;悠)
得志,与民由之
曾益其所不能(重点字;曾)
学诗谩有惊人句(注意“谩”的书写)
入则无法家拂士
惊起沙禽掠岸飞(注意“禽”的书写)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秋风吹散马蹄声
潮平两岸阔(重点字:潮)
巴山夜雨涨秋池
自古逢秋悲寂寥(重点字:寥)
险躁则不能治性(重点字:躁)
山岛竦峙(注意“竦峙”的书写)
随君直到夜郎西
潮平两岸阔
2.
【答案】
赞同,答应,比得上,及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C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到……去、到、往,处于、在
D
惠子在渡河时落水被困,如果没有船人相救就死了
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考点】
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阅读(共2小题,满分29分)
【答案】
缄
行为研究,大脑扫描,基因测试
作比较,突出说明一般孩子与害羞孩子的差异,是因为害羞的孩子难以辨识人的面部表情而导致害羞
B
⑥,⑦,第⑥段说明了害羞性格是可以通过努力克服的,本段以伯纳德教授的的事例,具体说明了他克服害羞性格的事例,所以放在⑥⑦段当中
【考点】
说明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我”和弟弟背着母亲卖掉了老宅,担心母亲知道后会生气
母亲舍不下老家
一周后,三婶送还钥匙(三婶买下老宅),农历六月六,母亲保管钥匙(“我”把钥匙给母亲)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钥匙比作婴儿;“有家可归的人”更表达出母亲对老宅的依恋和强烈的归属感。
“一把老钥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承载了“我”和弟弟对母亲的愧疚,以及对老宅的怀念和归属感。
【考点】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综合运用(共5分)
【答案】
法布尔,它像一头可怕的野兽一样从里面跑了出来,不停地挥舞着脚爪,嘴里流着口水,嘴唇上沾满了白沫,眼睛里满是血丝,浑身的毛都倒竖了起来,不知道是恐惧还是愤怒。,这段文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阿虎被关在“囚笼”的经历对它造成的伤害,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考点】
情节内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写作(40分)
【答案】
看见
外婆,你在哪,还是那天上数不尽的繁星。
﹣﹣题记
桂花氤氲
外婆家的院子旁有一棵桂花树,很大。每逢桂花盛开之际。不出意外。外婆在左。她总是用她那双结着老茧,抚摸着我的小手。
自然而然地。她的嘴里总是唱着“金桂树;银桂树,开金花,秋风一吹香万家”。
那时,老人与小孩,一棵桂花树。
桂花落尽
随着我不断成长。远离了农村的安宁,渐渐地喜欢上了现在的生活,外婆。即便到了外婆家,我还是有些不屑一顾,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或许只是看到她苍老脸上的慈爱。
桂花盛开
每天清晨。忽然有一天,上面含苞待放的桂花十分惹人喜爱。记忆突然像打开了一道缺口。清晨的阳光并不明媚。
再次回想,两张凳,十分美好,可以去外婆家的次数并不多,便觉得格外暖心。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树下,老人与小孩。
【考点】
全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