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作业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31:44
文档

《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作业及答案

《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作业及答案第一篇财政学导论第一章财政概述名词解释1.财政p42.财政职能p113.经济稳定职能p15填空题1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2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政治条件。3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4奴隶制国家财政收支主要是采取实物和力役的形式。5在财政历史的发展中,在封建社会财政范畴得到延伸,产生了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6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7从历史上看,财政分配形式有力役、实物和货币三种形式。单项选择
推荐度:
导读《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作业及答案第一篇财政学导论第一章财政概述名词解释1.财政p42.财政职能p113.经济稳定职能p15填空题1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2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政治条件。3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4奴隶制国家财政收支主要是采取实物和力役的形式。5在财政历史的发展中,在封建社会财政范畴得到延伸,产生了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6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7从历史上看,财政分配形式有力役、实物和货币三种形式。单项选择
《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作业及答案

第一篇 财政学导论

第一章 财政概述

名词解释

1.财政p4

2.财政职能p11

3.经济稳定职能p15

填空题

1  财政是一个古老的  经济  范畴,又是一个  历史  范畴。

2  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    经济    条件,二是    政治   条件。

3  财政是随着   国家   的产生而产生的。

4  奴隶制国家财政收支主要是采取   实物     和    力役    的形式。

5在财政历史的发展中,在封建社会财政范畴得到延伸,产生了  国家公债  和  国家预算  。

6财政具有资源配置  、    收入分配   和  经济稳定   三大职能。

7从历史上看,财政分配形式有力役  、实物   和   货币   三种形式。

单项选择

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 B  )B 经济和政治 

2.财政最初的表现形式是( A  )A  捐税  

3.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是在( B  )制下财政范畴的延伸。B 封建  

4.财政是以( A  )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  国家 

5.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形式一般采用( A  )A  货币  

6.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满足(  C )C 社会公共需要 

多项选择

1.财政是个(  ACD     )A  经济  C 历史  D 分配

2.财政在下列社会形态中存在( BCDE )B 奴隶制国家  C 封建制国家  D 资本主义国家  E 社会主义国家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大支柱是(  ACE  )A  税收收入    C 专卖收入  E 债务收入

4.财政具有( ACE )职能。A  资源配置C 收入分配  E 经济稳定

5.经济稳定的含义包括(ABDE )A  充分就业  B 物价稳定  D 国际收支平衡  E 合理的经济增长率

简述题

1财政的特征。P9-11

2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及其主要内容?P11-12

3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及其主要内容?P13-15

4财政经济稳定职能及其主要内容?P15-16

第二章 财政收入

名词解释

1.财政收入P17

2.规费收入P18

3.财政收入规模P26

填空题

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到   国民收入总量   、   剩余产品总量  与剩余产品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三个因素制约。

单项选择

1.中外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  )  A  税收  

2.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  C  )    C  M     

3.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直接来自(  B  )  B  工业 

4. 财政收入占剩余产品价值的比率,称为(  C  )  C 财政集中率 

多项选择

1.下列属于财政非税收收入形式的是( ABCDE ) A 国有企业收入 B 债务收入 C 事业收入

D 规费收入E 罚款收入

2.财政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主要是指(  BC   )B 农业税  C 间接来自农业的收入 

3.财政收入规模的计算方法,通常可以采取(  CD  )    C 经验数据法  D 投资回收期法

4.影响财政集中率的因素主要是(  BCE  )B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C 经济管理的模式和分配  

E 职能范围的大小

第三章 财政支出

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  P38

2.购买性支出 P44

3.转移性支出 P45

4.采购P69

填空题

1.根据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可分为补偿性支出,  消费性  支出和  积累性  支出三大类。

2.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可分为  购买性支出   和转移性支出   两大类。

3.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新产品试制费   、   中间试验   和   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    支出。

单项选择

1.( A   )通常也被称作支出或公共支出A  财政支出  

2.( B   )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B 转移性支出 

3.(  B  )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    )来表示。B 相对量  

4.采购的主体是依靠( C   )运作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C 国家预算资金 

5.采购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C   )C 招标制  

6.在我国,经常居于财政支出首位的支出是(   B  )B 基本建设支出  

7.广泛地被发达国家所用,作为评价公共工程支出效果的基本方法是( A )  A  “成本——效益”分析法

8.在下列方法,特别适用于财政支出中有关投资性支出项目分析的是(  B )。B “成本——效益”法 

9.适用于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的评价分析方法为(   B   )。  B 最低费用选择法 

多项选择

1.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有( ABD ) A “成本——效益”分析法  B 最低费用选择法  

D “公共劳务”收费法 

2. 采购制度基本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BDE )   A  采购法规  B 采购  

  D 采购程序  E 采购管理。

3.下列支出中属于经济建设支出的是( ABDE)A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B 流动资金支出 

 D 地质勘探费支出  E 支援农业生产支出。

4.根据财政支出的最终用途来划分,属于积累性支出的有( ABE   )A 基本建设支出  B 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E 流动资金支出。

5.财政支出属于转移支出的项目有(  ADE   )A  社会保险和救济支出  D 国债利息支出E  捐赠支出

论述题

财政支出的原则。P60-

第四章 税收

名词解释

1.税收  P77

2.纳税人  P79

3.课税对象 P80

4.税率 P80

5.起征点  P83

6  免征额 P83

7.税负转嫁P86

填空题

1.税收是个  分配  范畴,这是税收的基本属性。

2.  税率  是税收和制度的中心环节。

3.税收按计量标准可分为  从价税   和   从量税   。

4.我国的流转税以价内税   为主,但现在的     采用价外税。

5.  1950 年统一全国税制,标志着新中国税制的建立。

6.是以商品价值中的   增值额    为课税对象的一个税种。

7.的基本税率为 17 %。

8.消费税实行  从价定  和   从量定额    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

9.营业税实行  比率     税率,共设三档税率。

10.农业税以    总收益   为课税对象。

11.土地实行  超率  累进税率。

12.目前我国已开征的所得税主要是对   工商企业所得   、个人所得和  农民的农业收益  三种类型的所得征税。

单项选择

1.累进税率一般适用于(   B     )的征税。B 所得税  

2.定额税率一般适用于(  C  )C 从量定额征收  

3.我国目前最大的税类是(     C      )C 流转课税  

4.我国最大的税种是(    B     )。  B    

5.农业税的计税标准是(  D    )。      D 常年产量

6.农业税的税率实行(     D      )。   D 差别比例税率

7.的课税对象是增值额,增值额是指(  C )。    C  V+M 

8.下列实行定额税率的税种是(   D    )。  D 资源税

9.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B  )。B 比例税率 

10.我国现行的采用(     B      )。  B 价外税   

11.税基最小的类型是(   C  )。  C 消费型 

多项选择

1.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有( ACD )。  A 起征点    C 免征额     D 免税 

2.我国现行属于流转课税的税种有(ABCD )。  A    B 消费税  C 关税  D 营业税 

3.属于资源课税的税种有(ABCD)。 A 土地 B 土地使用税 C 耕地占用税 D 资源税 

4.属于财产课税的税种有( AB  )。 A 房产税 B 契税  

5.财产课税的特征有(ABC )。 A 课税不普遍,具有选择性  B 税负不易转嫁   C 税收弹性差,税源有限

      6.世界各国实行的类型有(  ADE) A 生产型    D 消费型    E 收入型 

7.消费税的征收项目有( ACDE)。 A 卷烟     C 汽车轮胎    D 珠宝玉石   E 汽油

8.资源课税可分为( AE )。 A 一般资源税    E 级差资源税

9.的计税方法有( ABC   )。  A 加法   B 减法   C 扣税法  

10.古今中外,不论社会制度有何不同,税收都具有(CDE )。   C 强制性   D 无偿性   E 固定性

11.税制三要素是指(  ACE  )。      A 纳税人      C 课税对象     E 税率

12.按课税对象为标准分类,税收分为(ABCDE )。  A 流转税  B 所得税 C 财产税 D 行为税 E 资源税

13.按税收的计算依据为标准分类,税收分为( AB )。 A 从量税  B 从价税 

14.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税收分为(CD )。C 直接税 D 间接税 

15.按税收的管理权限为标准分类,税收分为(  CDE  )。C 税    D 地方税   E 与地方共享税

16.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分类,税收分为( CD  )C、价内税 D、价外税 

简述题

1.税收的形式特征。P78-79

2.税收三要素。P79-82

3.流转课税的主要特点。P91-92

4.的最大特点。P92-93

判断改错题

1.负税人是直接负担税款的单位与个人。( ×  )         “负”改“纳”

2.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   )

3.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 ×   )    “免征额”改“起征点”

4.消费税是以含而不含消费税的消费品价格为计税依据。( ×   )        “含消费税而不含”

5.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定率,累进税率与定额税率两种形式并存。( ×  )        “定额”改“比率”

6.对行为课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某种行为作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某种”后加 “特定”

第五章 国债

名词解释

1.国债P109

2.保值国债P118

3.承受法P121

填空题

1.国债规模包括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国债的   负担  ,另一方面是国债的   限度  。

2.我国国债的发行额取决于二个因素,一是财政赤子的大小   ,二是  还本付息的大小。

3.国债的形式特征包括   有偿性   、  自愿性     和  灵活性     。

4.国债的付息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  按期分次支付法  ;二是  到期一次支付法  。

5.国债市场一般具有两个功能:实施国债的 发行和偿还  ,调节 社会资金  的运行。

单项选择

1.国家依据有关有借有还的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称为( B )B、发行国债 

2.国债的功能是之一( A )弥补财政赤字

3.国债发行时已确定利率基数,但此基数可以随着市场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浮的国债,称为(D  )

D、保值国债 

4.建国以后,我国第一次发行的国债是(  B  )B、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5.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国债的方式是(  B  )B、公募拍卖方式 

多项选择

1.国债的发行方式有(ABCDE)A、承受法 B、公募拍卖法 C、出卖法 D、支付发行法 E、强制摊派法

2.国债的发行价格可以分为(ABC)A、平价发行 B、折价发行 C、溢价发行 

3.确定国债利息率主要参照(ABCDE)A、金融市场利率  B、社会资金需用量  C、银行利率

 D、信用状况 E、社会资金供给量

4.国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ABCDE )A、分期逐步偿还法 B、抽签轮次偿还法 C、到期一次偿还法

 D、市场购销偿还法 E、以新替旧偿还法

5.偿还国债的资金来源有(ABCD)A、设立偿债基金  B、依赖财政盈余  C、预算列支 

D、举借新债 

简述题

1.国债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P113-115

2.国债的限度。P115-117

第六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名词解释

1.国家预算 P133

2.复式预算P135

3.预算外资金P140

4.国家预算管理 P144

5.分税制P217

填空题 

1.根据国家预算编制形式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将国家预算分为  单式预算  和  复式预算  。

2.目前我国的复式预算分为 经常性    预算和  建设性  预算。

3.决算是预算执行的  总结 和   终结   。

4.在综合财政计划中,    国家预算    居于主导地位。

5.目前,我国国家预算由  预算    和    地方预算    组成。

6.1979年至此993年,随着我国国家经济的改革,预算管理先后进行了三次重要改革,但都属于

“包干制”财政管理  。

单项选择

1.在综合财政计划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C )C、国家预算收支

2.我国目前国家预算的编制方法是(  B  )B、复式预算 

3.狭义的财政管理是指(  A )A、国家预算管理 

4.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方向是(   D )D、建立在分税制基础上的分级预算 

5.1980-1984年我国实行的预算管理是(  A  )A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6.1985-1987年间我国实行的预算管理是(   B      )B、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7.经费预算的主要收入是(  A       )A、税收收入 

8.资本预算的主要收入是(     C    )C、债务收入

多项选择 

1.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预算原则有(ABCDE)A、公开性 B、完整性 C、统一性 D、年度性

 E、可靠性与法律性 

2.实行复式预算所必备的条件是(ABC)A、的财政收支是否可以真正划分为两本帐 B、是否具备现代化的科学预算方法 C、债务收入是否满足经济建设的资金需要 

3.预算外资金包括的内容有(ABCDE)A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B、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C、折旧基金及大修理基金 D、企业单项留利 E、国有企业及主管部门管理的各种专项基金

4.预算外资金的特点是(ABCD)A、自主性 B、专用性 C、分散性 D、灵活性 

5.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应坚持的原则(ABCD)A严格划清预算内和外资金的界限,并实行分别管理 

B、坚持预算外资金的支配权不变 C、坚持专款专用 D、实行计划管理,引导 

6.根据财力的集中与分散、财权的集权与分权程度不同,可将我国的预算管理大体可分为(ABCD)

A高度集中的预算管理 B、以集权为主,适当下放财权的 C、与地方实行多种形式的预算包干 D、建立在分税制基础上的分级预算 

7.决定一国财力和财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主要因素有(ABCDE)A、国家政权的结构 B、国家的性质与职能 C、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D、国家的经济 E、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式和的变化

简述题 

国家预算管理的含义与实质。P144-145

论述题

1.我国预算管理的四种类型及其特点。P145-146

2.分税制的含义及其优点。P217 P223-224

判断改错题

1.从预算内容的分合关系来看,国家预算分为预算与地方预算。 ( ×  )  “预算与地方预算”改为 “总预算和单位预算”

2.1994年起,我国预算外资金不再包括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掌握的预算外资金。(   √   )

第七章 财政和财政平衡

名词解释

1.财政 P148

2.财政信用措施 P152

3.财政平衡 P157

4.财政赤字P159

5.预设赤字P159

填空题 

1.从运用财政资金和调节财政资金的方式来看,可以把财政工具分为 财政措施与财政信用  措施两大类。

2.根据财政在需求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方式,可把财政工具分为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  稳定器两类。

3.从行为的先期目标来看,可以把财政赤字现象分为两类,一类是 决算  赤字另一类是 预设 赤字。

单项选择

1.实现财政目标的财政工具是(  C   )C、财政措施

2.财政信用措施的根本特点是(   B   )B、对资金的运用是有偿的 

多项选择 

1.财政措施主要指(   DE     )D、财政周转金 E、财政支出 

2.财政信用措施主要有(  ACD  )A、公债C、财政贷款 D、财政周转金 

3.在财政工具中,内在稳定器主要包括(ADE )A、个人所得税D、累进的公司(企业)所得税

E、有明确条件规定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简述题 

1.财政目标的主要特点。P149-150

2.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 P160-161

论述题

我国应如何采取平衡财政的。P1691-163

判断改错题

1.自动的稳定器是指在经济中能够自动地趋向于抵消总供给变化的工具与活动。×

       “总供给”改 “总需求”

2.相机抉择稳定器的特点是:它对于总需求的调节是自动的,不需要人们预先作出判断和采取措施。×

      “相机抉择”改 “自动”

3.我国在实践中,对财政平衡的概念略作修正,概括起来讲,就是“财政平衡、消灭赤字”。   ×

       “财政平衡、消灭赤字”改 “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4.经济发行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加的货币发行。   ×      “经济”改 “财政”

第二篇 我国财税法律制度

第八章 财概述

名词解释

1.财 P167

2、财律关系P175

填空题

1.财政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财分配  关系,二是财政程序关系,三是   财政权限  关系。

2.以财律规范的具体内容为标准,可以把财分为  财政实体法和财政程序  法。

3.财律关系主要由参加法律关系的   主体 、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内容和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目标三个要素构成。

4.财律关系客体主要表现形式有二个,第一是  物   ,第二是 行为   。

5.财和的关系,一是 从属   关系,二是  补充   关系。

单项选择

1.我国一部典型的实体与程序合一的财律规范是( D   )D、预算法 

2.我国现行财律规范中属于财政程序法的是(   C   )C、税收征收管理法

多项选择

1.我国现行财律规范中属于财政实体法的有( ABE)A企业财务通则 B、企业会计准则

E、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2.为了实现对财律关系的保护,通常采取的方法有(ABCD)财政管理方法 B、财政监督方法

 C、法律制裁方法 D、复议、诉讼方法 

简答题

1. 我国社会主义财的调整对象及其包括的内容P168-169

2.财律关系的特征 P175-176

3.我国财的基本原则P181-182

4.我国财的主要作用P187-188

判断改错题

1.财调整的主要对象是经济分配关系。×       “经济”改 “财政”

2.财政实体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财政分配主体的权利义务如何才能实现。× “如何才能实现”改 “是什么”

3.财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必须由经济法确定。×       “经济法”改 “财”

4.财的本质归根结底是由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来决定的。 (√)

5.财与经济法一样,既调整纵向经济关系,又调整横向经济关系。×   财只调整纵向经济关系

  

第九章 国家预算法制

名词解释

1.国家预算法制P1

2.国家预算法P191

3.预算调整P196

填空题

国家预算法制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  调整对象的独特性,二是调整方法的独特性。

(二)单项选择

1.我国对预算管理的立法采取的形式是( D  )D、制定专门的“预算法”

A、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于(  C  )起正式施行。C、1995年1月1日 

多项选择

1.国家预算法制的特征有(AD)A 调整对象的独特性D 调整方法的独特性

2.预算法立法的基本原则有(ABCD)A 与国家等重要法律保持一致 B 强化预算的法律约束力 

C 规范预算管理程序,明确预算管理职权 D 把法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 

简答题

1.科学的预算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P192

2.我国预算法的基本内容P194-196

第十章 财政管理建设

名词解释

1.财政管理(广义与狭义)P204

2.转移支付制度P221

填空题 

1.财政管理法的模式主要有  高度集中  的财政管理,高度分散 财政管理,与  结合型   财政管理三种。

2.从1994年起,我国全面改革财政包干,开始实行  分税制  财政管理。

3.分税制包括 分税  、  分权  、  分征   、  分管    等多方面内容。

单项选择

财政管理诸原则的核心是(  D    )D、“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 

多项选择

选择财政管理法的类型与模式应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BCDE   )

B、财政管理应与经济相适应 C、 财政管理法应与政治相适应  

D、财政管理法应与立法保持一致 E、财政管理法应体现高度的立法技术

简答题

1.我国财政管理法的制定和实施必須坚持的基本原则P206-207

2.我国财政管理法改革的目标、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P216

判断改错题

财政管理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国家财政主体之间在划分财政管理权限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 

     “权利与义务”改 “经济与行政”

      

第十一章 税法概论

名词解释

1.税收关系P228

2.税法的效力P237

3.税法体系P238

4.税收法定原则P241

5.税收公平原则P243

6.税收效率原则P244

填空题

1.税法是介于 经济  法与 行政  法之间,主要运用  行政  方法调整税收关系的的部门法。

2.税法的效力包括税法的  对人  效力,  空间   效力和   时间     效力。

3.税收效率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个方面的含义是指税收的  经济  效率,第二个方面的含义是指税收的           效率。

4.在税收立法的原则中,  法定  原则是核心,是对税收的最基本要求。 公平 原则是税收追求的社会目标,  

 效率 原则是税收本质与经济的共同要求。

单项选择

1.税收领域的“性文件”是( D   )D 税收基本法

2.税收(  B  )原则是指税法对于具有同等纳税能力的人应当规定相同的税收负担。B 公平 

3.目前我国税法的制定权主要集中在( D   )D 全国及其常委会

多项选择

1.税法的法律特征有(ABCDE )A 公法性质的部门法 B 行为法 C 制定法 D 综合部门法 E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2.税法的效力包括(ABC)A 对人效力 B 空间效力 C 时间效力

3.税收立法应当坚持( ABCD)等基本原则。A 税收法定 B 税收公平 C 税收效率 D 实质课税 

简答题

我国的税法体系应包括的主要内容P239-240

论述题

税法的基本特征P231-232

判断改错题

1.国家与税务机关的分配关系是税法首要的调整对象。( ×)     “分配”改 “授权”

2. 税法中有关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和税率等问题的规定是属于税收程序法。(×)  “程序”改 “实体”

3.税法是否健全,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完善的财政。( × ) “财政” 改 “税法体系”

4.税收立法,是指有权机关制定税法的活动。( ×)     “制定” 后加 “修改和废止”

5.税收立法核心问题是税收分配权的划分。( ×)   “分配”改 “立法”

6.日前,在实际税收工作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由主管机关制定的税收行政规章。(  √ )

第十二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

名词解释

1.税务登记P261

2.纳税申报P266

3.税务检查P277-278

填空题

1.税务登记分为 开业 登记, 变更 登记,  注销 登记, 停业、复业 登记四种。

2.目前,各税种都有相应的纳税申报表,实行源泉控制的税种有  代扣代征  、 代收代缴  报告表。 

3.一般分为 存根 联,    联,   记账  联三个联次。

4.  税款征收 是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5.税务检查的形式中  税务部门  的检查是最主要,最经常的一种,以 日常 检查和  专案检查为主要形式。

单项选择

1.我国第一部以法律形式对国内税收和涉外税收作出统一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法是(C )C、征管法

2.纳税人应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 C   )C、3个月

多项选择 

1.税款征收的方式有(ABCDE)A、 查帐征收 B、核定征收 C、代扣代缴 D、委托征收 E、邮寄申报纳税 

2.税款在征收额度方面的要求是(BCDE)B、依法征税 C、依率征税  D、应收尽收    E、多退少补

3.直接妨害税款征收的犯罪,包括(ABCE)A、 偷税罪 B、抗税罪  C、逃避追缴欠税罪E、骗取出口退税罪

简答题 

1.办理开业税务登记的要求是什么 ?P262-263

2.税收保全措施的含义与主要形式。P273

      3.税务机关有哪些税务检查权?P278-279

 

判断改错题

专用与其他应由省级税务机关指定的企业印制 。×由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企业印制

第十三章 税务行制

名词解释

1.税务行政复议P305-306

  2.税务行政诉讼P314

填空题

1.按税法规定,现行执行的税务行政处罚种类主要有  罚款 、没收非法所得  、  停止出口退税权三种。

2.我国税务的行政复议管辖的基本制度原则上是实行由上一级  税务机关  管辖的   一级 复议制度。

3.税务行政诉讼的管辖分为 级别 管辖, 地域  管辖和  裁定  管辖。

4.税务行政赔偿的程序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税务行政赔偿非诉讼程序,二是税务行政赔偿诉讼程序。

5.国家税务行政赔偿最主要的赔偿形式是支付赔偿金  。

单项选择

1.税务所可以对个体工商户及未取得营业执照的单位、个人实施罚款额在(B    )元以下的税务行政处罚。

B 1000 

2.税务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是( D   )D县以上的税务机关

3.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C   )天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C 60  

多项选择

1.税务行政处罚的原则有(ABCDE)A 法定原则 B公正、公开原则 C 以事实为依据原则

 D 处罚相当原则 E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2.税务行政赔偿方式有( ABCD)A 支付赔偿金 B 返还财产 C 恢复原状 D 赔礼道歉 

 简答题

1.税务行政处罚的原则是什么?P2-299

2.税务行政诉讼的原则是什么?P315-316

判断改错题

1.税务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是县以上的税务机关。(  √  )

  2.税务机关对当事人作出罚款行政处罚决定的,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0日内缴纳罚款,到期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每日按罚款数额的2%加处罚款。× “10” 改 “15” ;   “2%” 改  “3%”

3.纳税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不服,应当先向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复议机关起诉.×   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起诉.

文档

《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作业及答案

《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作业及答案第一篇财政学导论第一章财政概述名词解释1.财政p42.财政职能p113.经济稳定职能p15填空题1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2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政治条件。3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4奴隶制国家财政收支主要是采取实物和力役的形式。5在财政历史的发展中,在封建社会财政范畴得到延伸,产生了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6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7从历史上看,财政分配形式有力役、实物和货币三种形式。单项选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