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29:35
文档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一、填空:1、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3、人的手骨共有(27)块。4、和其他动物骨骼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5、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7、(胸骨)、(肋骨)、(脊柱)围成的胸廓保护着心肺这些人体内部
推荐度:
导读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一、填空:1、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3、人的手骨共有(27)块。4、和其他动物骨骼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5、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7、(胸骨)、(肋骨)、(脊柱)围成的胸廓保护着心肺这些人体内部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一、填空:

1、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和其他动物骨骼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胸骨)、(肋骨)、(脊柱)围成的胸廓保护着心肺这些人体内部重要器官。

8、头骨保护着(脑)。

9、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10、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1、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2、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

13、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4、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5、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17、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8、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9、收缩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20、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21、不运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22、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23、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4、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钙)含量高的食品。

二、简答:

1、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

答: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增强心脏功能和增大肺活量;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2、怎样预防运动受伤?

答: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掌握正确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场所。

3、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哪些? 

答:头骨、胸骨、骨盆。

4、有的青少年弯腰驼背,你认为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这是由于平时不注意坐立行走的姿势使骨骼发育不正常造成的。应该注意多运动,保持正确的姿势。

5、一般说,锻炼之后,哪个部位的肌肉感到特别疲劳,甚至有些酸疼,哪个部位的肌肉就得到了锻炼。与同学试一试,经常跑步可以锻炼哪些部位的肌肉?

答:经常跑步可以锻炼大腿、小腿、胸部、腹部、手臂等部位的肌肉。

6、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我们身上哪个关节最灵活?

答: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膝关节等。肩关节最灵活。

7、小明说:人体的运动不是由肌肉来完成的,而是由骨骼、关节、肌肉共同完成的。肌肉收缩时,可以产生力量,牵动骨运动。也就是说,肌肉只不过是人体运动的发动机罢了。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认为小明说得对吗?为什么?

答:我认为小明说得对。因为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

三、连线:

1、把骨骼与它的作用用线連起来。

头骨 ———————— 脑

胸骨 ———————— 保护心脏和肺

骨盆 ———————— 保护肠和胃

2、把能做出相同动作的关节用线連起来。

肩关节 ———————— 球状关节

膝关节 ———————— 铰链关节

腕关节 ———————— 旋转关节

第二单元《养蚕》

一、填空:

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然后蚕宝宝身体变得洁白,有些透明,开始练习吐丝。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1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1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1500)米长,最长的可达(3000米)。

1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2)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15、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蚕卵)、(蚕)、(蛹)、(蚕蛾)。

16、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变态” )。

17、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3)胸部都有三对足(4)有两对翅膀(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

18、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2)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3)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

二、简答

1、对于养蚕,你曾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研究?(至少四个)

答:(1)蚕只吃桑叶吗?(2)蚕需要呼吸空气吗?它用什么来呼吸?(3)蚕会不会生病?生了病怎么办?(4)把蚕放在什么地方养最好呢? 

2、怎样帮刚出壳的小蚕挪地方?

答:可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帮它挪地方。

3、结合养蚕情况,写一写蚁蚕是什么样的?

答:刚出壳的小蚕,全身乌黑,布满细毛,形似蚂蚁,因此叫它蚁蚕,一般只有3-4毫米长,身上有一根不长的细丝,作用是将它固定在食物上,以免被风吹跑。

4、在养蚕活动中小亮想“比一比吃桑叶的蚕和吃莴苣叶的蚕,那个长得更好些?”,你认为他是怎样研究的?

答:把蚕分为两组,一组用桑叶养,一组用莴苣叶养,注意做好记号,决定喂莴苣叶的蚕,不能接触桑叶,每周测其体长,接好茧后用天平称重,并测量茧的长度和宽度,就能比较出哪个长得更好。

5、把蝴蝶的一生的几个过程写出来。

答:卵→毛毛虫(幼虫)→蛹→蝴蝶(成虫)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一、填空: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110米栏),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88)。

9、(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12、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风向)。

13、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生长)或(运动),如指甲的生长等。

14、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15、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6、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17、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

18、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19、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一次)。

20、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21、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摆角大小)没有关系。

22、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

二、简答:

1、怎样判断拔河比赛的输赢?

答:拔河比赛时以地下的白线为参照物,绳上的红领巾偏向哪一方即为哪一方赢。

2、说一说在易拉罐运动过程中,有几种运动方式同时存在?

答:易拉罐沿直线前进,属直线运动方式,而它的本身在转,属曲线运动方式。

4、请你分别列举出5个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例子。

答:直线运动:在直滑梯上下滑、拍球、来回拉锯锯木头、火车前进、跷跷板、振动的橡皮筋等。

曲线运动:风车转动、小孩荡秋千、水车转动、轮椅转动、青蛙跳跃等。

三、观察与实验:

问题:小车在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与拉力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拉力越小,走得越慢。

保持不变的是:小车的重量 、  行走的距离。

需要改变的是:拉力的大小。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取得更为准确的数值,需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最后可得出的结论结论: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的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运动越快;拉力越小,运动越慢。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一、填空:

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2、力有(大小)和(方向)。

3、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

4、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

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 处)。(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8、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

9、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10、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11、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玩跳跳球)、(撑杆跳高)、(拍球)、(弓箭)等。

12、(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13、说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树叶总是落到地面、人能安稳地居住在地球上、球扔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

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5、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16、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17、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1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2)使接触面变光滑(3)把运动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4)减轻物体的重量

19、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汽车轮胎上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

20、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轴承中的小、流线型的潜艇和船。

21、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的作用。

22、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伞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越轻),下降速度越慢。

二、简答:

1、打出去的羽毛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

 答:打出去的羽毛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空气的阻力两个力的作用。

2、使用弹簧秤应注意几点?

答: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3、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是如何利用物体的弹性的?

答:如:射箭、拍球、撑杆跳高、玩跳跳球等。

4、力是无形的,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感受力的存在?

答: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力对物体运动及形状的影响和人体肌肉的感受来体验到力的存在。

5、请你分别列举出5个减小摩擦力和增大摩擦力的例子。

答:增大摩擦力:汽车轮胎上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用砂纸打磨铁锈、体操运动员手上涂镁粉、用搓澡巾搓身上的灰、墨水瓶盖上有竖纹。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

一、填空:

1、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

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3、在科学探究中,(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4、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

5、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地推论。

二、连线:

推理 在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对正在发生事件的解释

预测 某个时段内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事物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调查 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对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三、列举题:

写出你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并写出相应的依据。

1、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炸裂。依据: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炉子上的油锅冒青烟了,如果持续加热,锅里的油可能会燃烧。依据:油锅冒青烟,说明油的温度很高。

3、热天穿浅颜色的衣服比较凉快。依据:浅色物体吸热慢。

文档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一、填空:1、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3、人的手骨共有(27)块。4、和其他动物骨骼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5、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7、(胸骨)、(肋骨)、(脊柱)围成的胸廓保护着心肺这些人体内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