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流派
一.巴罗克时期 (1600——1750)
1.音乐特点:作品大都宏伟壮观充满活力,以复杂沉重的复调音乐为主。
2.代表人
: 代表作 《马太受难曲》《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包括前奏曲和赋格)
亨德尔:代表作《水上音乐》《焰火音乐》;还有斯卡拉蒂 、维瓦尔蒂等
3。中国明代律学家朱载堉1581年首创“新法密律”并计算出十二平均律,比西方早一百年。
二.维也纳古典乐派 (1750——1810)
1音乐特点:崇尚理性,形式严谨,以简洁明快的主调音乐为主 。.
2代表人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暴风雨》《热情》,
交响乐 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
歌剧 《费代里奥》
海顿: 交响曲 《时钟》
清唱剧 《四季》《创世纪》
莫扎特:歌剧 《魔笛》《唐璜》《费加罗的婚礼》
三.浪漫主义音乐 (1820-1910)
1.音乐特点:从主观的角度感受事物,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
2. 代表人:
舒伯特 艺术歌曲《魔王》《鳟鱼》《致音乐》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纺女》《冬之旅》
交响曲《未完成》)
肖邦 《C小调练习曲》《幻想即兴曲》《华丽圆舞曲》
李斯特 首创交响诗体裁,作品:《前奏曲》《塔索》《匈牙利狂想曲》《爱之梦》
柏辽兹 首创标题音乐, 作品:《幻想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3.艺术歌曲: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曲有精心编配的钢琴正谱伴奏,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4.练习曲: 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
5.标题音乐: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性音乐形式,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标题音乐”往往与“纯音乐”相对应。例:《图画展览会》《荒山之夜》
四.民族乐派 (1860年左右)
1.音乐特点:作曲家探索民族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采用民族的题材内容,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歌颂祖国河山和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
2.代表人:
捷克 斯美塔那 交响诗《我的祖国》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
捷克 德沃夏克 歌剧《水仙女》
芬兰 西贝柳斯 交响诗《芬兰颂》
格林卡 “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歌剧《伊凡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管弦乐《卡马林斯卡亚幻想曲》
柴可夫斯基 交响曲 《第六悲怆》;序曲《1812年》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3. 强力五人团
成员: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作品:穆索尔斯基: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
4.交响诗: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例如:西贝柳斯《芬兰颂》;斯美塔那《我的祖国》
五.印象乐派
1.音乐特点: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重视和声配器色彩,意境幽静朦胧飘忽空幻。
2.代表人:德彪西
3.作品: 交响素描《大海》;歌剧《佩利亚斯兰与梅丽桑德》;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
钢琴曲《意象》《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六.表现主义音乐
1.音乐特点:表现内心苦闷,孤独,恐惧,绝望等情绪
2.代表人:勋伯格(奥地利),贝尔格,韦伯恩
3.无调性音乐:没有调性的音乐出现于20世纪初,它取消了各音之间的音级功能差别打破传统大小调体系的束缚,八度中的十二个半音处于平等地位,既不与某个调性中心有关系,也不依附于某个主音,从而避免和否定了调中心的存在。
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
4.十二音音乐作品:勋伯格《第三弦乐四重奏》《华沙幸存者》
七.爵士乐(JAZZ)
1.起源: 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黑人舞蹈音乐,源自美国的黑人歌曲和“拉格泰姆”。
2. 代表作品: 格什温的钢琴与乐队作品《蓝色狂想曲》,贝尔格的歌剧《璐璐》
3.分类 : 迪克西兰爵士乐(代表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金奥利弗),自由爵士乐
4.爵士乐之父: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南部之子》
中国音乐部分
一.古琴音乐
1.古琴形制:七弦,十三徽
2.代表曲目:《高山》《流水》《阳春》《白雪》
3.赏析 《流水》:曲式:“起,承,转,合”结构,谱源于《神奇秘谱》;此曲伴“航行者”太空船遨游太空
二.古代歌曲
1.发展历程:诗经,楚词,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发展阶段。
2.代表作品:《阳关三叠》《扬州慢》
三. 学堂乐歌
1.定义:“学堂乐歌”是我国清末民初新型学校教育改革的具体产物之一,最初是“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于18年5月向光绪上书:“请开学校折”中提出的。以李叔同沈心工为代表的 一批有识之士在学校里开设乐歌课所唱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
2.主要内容及代表作品:
A、 “富国强兵”、以抵御列强欺凌的爱国主义,代表性的歌曲有:《何日醒》《黄河》
B、 积极宣传和推行“军国民教育“的,代表性的歌曲有:《体操-兵操》等;
C、 极拥护推翻帝制、欢呼民主共和新政的建立的,如:《军》(沈心工编)
D、 呼吁妇女、鼓吹男女平等“反封建”民主精神。代表作:《勉女权》《女子体操》《缠足苦》 ;
E、 鼓吹学习新文化、推动民主思想的,代表性歌曲有:《运动会》、《电报》、《文明婚》等;
F、 结合学校生活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的思想教育和热爱生活的教育的,如:《勉学》《春游》《送别》
3.四位音乐家的作品风格比较
主要作品 音乐风格 对会的主要贡献
沈心工 《体操兵操》《黄河》 歌词浅显易懂,词曲结合好,适合儿童学唱
编写大量乐歌,宣扬资产阶级思想
李叔同 《送别》《西湖》《春景》 所作乐歌文辞秀美,富于意境和韵味
创办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萧友梅 艺术歌曲《问》 所作乐歌贴和时政,善于运用西方音乐要素
年到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即现在的上海音乐学院)
黄自 清唱剧《长恨歌》,艺术歌曲《玫瑰三愿》
作品题材丰富,体裁广泛,风格典雅旋律流畅结构严谨
介绍西洋近代音乐理论,造就大批音乐专业人才。
4..清唱剧
又称神剧,是巴洛克时期的一种混合歌乐的形式。将宗教或史诗题材的歌词谱以曲调,由许多乐章组成,包括:咏叹调喧叙调合唱等曲体。题材包括:抒情的,戏剧的,历史的,宗教的。无布景动作与服装,多在教堂或音乐厅演出。例如:黄自《长恨歌》;海顿《四季》《创世纪》
四..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1.聂耳:作曲家,云南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翠湖春晓》歌曲:《卖报歌》《新女性》
《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梅娘曲》
2.冼星海:作曲家,广东人。
歌曲:《救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生产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第二乐章《黄河颂》;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四乐章《黄水谣》;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第六乐章《黄河怨》; 第七乐章 《保卫黄河》;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五.左翼音乐运动组织
北平左翼音乐家联盟 聂耳,王旦东等
中苏音乐学会 聂耳,任光,田汉等
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 聂耳,任光,张曙等
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 张曙,安娥,吕骥等
六.歌剧:
1.歌剧是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艺术要素,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演唱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等。
2.中国新歌剧代表作:(六部)
* 马可《小二黑结婚》《白毛女》
* 梁寒光《赤叶河》
* 羊鸣《江姐》
* 罗宗贤《刘胡兰》
* 张敬安《洪湖赤卫队》
* 石夫《阿依古丽》
七.新中国的音乐家及其作品
陆祖龙 合唱《祖国永远是春天》《一束山茶花》独唱曲《娄山关》《心中的玫瑰》《长城永在我心上》
吕其明 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秦咏诚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我为祖国献石油》
施光南 歌曲《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歌剧《伤逝》
彭修文 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花好月圆》《丰收锣鼓》《瑶族舞曲》《乱云飞》
郭文景 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歌剧《狂人日记》《夜宴》;交响合唱《蜀道难》;交响诗《川崖悬葬》;协奏曲《愁空山》;室内乐《戏》《甲骨文》《社火》
谷建芬 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声与微笑》《烛光里的妈妈》《那就是我》
赵季平 歌曲《好汉歌》。为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笑傲江湖》电影《大话西游》《霸王别姬》等配乐。
印青 歌曲《走进新时代》《凝聚》《西部放歌 》《永远跟你走 》音乐剧《迷人的港湾》舞剧《妈祖》
三宝 歌曲《你是这样的人》电影乐《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
刘炽 歌曲《祖国颂》《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英雄赞歌》
乔羽 词作家,被称为“词坛泰斗”。作品有《思念》《让我们荡起双桨》《难忘今宵》《爱我中华》《我的祖国》《祖国颂》
八.补充 音乐家及其称号
、(音乐之父、复调大师)
、海顿(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
、(乐圣)
、莫扎特(音乐神童)
、舒伯特(艺术歌曲之王)
、李斯特(钢琴之王)
、肖邦(钢琴诗人)
、帕格尼尼(小提琴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
、格林卡(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11、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爵士乐之父)
12、冼星海(人民音乐家)
、德国“三B作曲家”是指(、贝多芬、勃拉姆斯)
其他
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孟加拉被称为“音乐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