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问题描述 | 专业 | 整改措施 | 计划完成时间 | 技术监控服务单位责任人 | 发电企业 责任人 |
1 | 开展技术监督工作必备的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和规程未搜集齐全;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未真正切合本风电场实际;设备台账不够健全(尤其是在设计图纸、厂家说明书、交接验收报告等)。建议结合风电场实际情况,尽快完善。 | 继电 | 收集继电相关的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和规程。结合风电场实际改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各种台账. | 2011.12.21 | 沈敏捷 | |
2 | 风电公司和风电场应尽快制定各级继保专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本风电场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监督实施细则》,并结合本专业“动态监督检查表”认真开展技术监督工作。 | 继电 | 建立技术监督三级管理的继电保护监督机构,确定各级继电专业人员的岗位职责,结合本风场制定《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监督实施细则》。按本专业“动态监督检查表”认真开展技术监督工作。 | 2012.12.20 | 沈敏捷 | |
3 | 风电场未对10kV集汇线系统电容电流进行测试,没有集汇线系统的相关参数,无法对是否需要配置相关保护及配置何种保护做出决定。本次检查已提出要求,风电场尽快进行电容电流的测试,如果电容电流小于标准限值,可以维持现有运行方式,如果电容电流超过标准限值,应配备相应的快速保护或选线装置对故障电流进行快速切除。 | 继电 | 风电场尽快进行电容电流的测试,如果电容电流小于标准限值,可以维持现有运行方式,如果电容电流超过标准限值,应配备相应的快速保护或选线装置对故障电流进行快速切除。 | 2012.10.20 | 沈敏捷 | |
4 | 现场检查发现风电场一期1号、2号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二次回路在设计上存在缺陷,高压侧TA二次中性点未在开关端子箱接地,而是通过保护盘用环线与低压侧TA二次中性点环接,在主变低压侧进线开关柜接地,不满足GB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要求,容易造成差动保护的误动和拒动,要求尽早利用停电检修时机进行整改。 | 继电 | 按照GB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要求,尽早利用停电检修时机进行整改。 | 2012.10.20 | 沈敏捷 | |
5 | 按照GB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和DL/T 559-2007 220-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要求,对于发电企业和供电企业,应根据系统短路参数的变化,每年一次对继电保护定值进行重新校核以满足保护的灵敏性和选择性。风电场2011年未对定值进行校核,应尽快完成定值校核工作。 | 继电 | 由于风电场2011年未对定值进行校核,应尽快按照GB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和DL/T 559-2007 220-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要求尽快完成定值校核工作。 | 2012.10.21 | 沈敏捷 | |
6 | 风电场4台主变重瓦斯保护均未采用双接点相互闭锁,不符合Q/CDT 109 004—2005《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导则》要求,容易造成重瓦斯保护的误动和拒动。要求尽早利用停电检修时机,联系保护装置厂家和委托安装单位按照“反措”要求进行整改。 | 继电 | 利用停电检修时机,联系保护装置厂家和委托安装单位按照Q/CDT 109 004—2005《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导则》要求进行整改。 | 2012.10.20 | 沈敏捷 | |
7 | 风电场控制无功电流一期采用手动方式、二期采用自动控制方式(但未实现电网要求的快速、连续可调要求),建议对一期工程升压站改造为动态无功补偿方式(SVG),并尽快完成改造工作;二期工程升压站也要尽早落实改造计划,实施改造工作,使之满足系统要求。 | 继电 | 对一期工程升压站改造为动态无功补偿方式(SVG),并尽快完成改造工作;二期工程升压站也要尽早落实改造计划,实施改造工作,使之满足系统要求。 | 2012.10.21 | 沈敏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