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30:20
文档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00分满分:12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一定正确的是()A.a2>b2B.C.﹣2a<﹣2bD.a﹣1<b﹣12.(2分)点P(﹣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A.(﹣3,0)B.(﹣1,6)C.(﹣3,﹣6)D.(﹣1,0)3.(2分)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
推荐度:
导读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00分满分:12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一定正确的是()A.a2>b2B.C.﹣2a<﹣2bD.a﹣1<b﹣12.(2分)点P(﹣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A.(﹣3,0)B.(﹣1,6)C.(﹣3,﹣6)D.(﹣1,0)3.(2分)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八年级(下)

期中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一定正确的是(  )

A.a2>b2    B.    C.﹣2a<﹣2b    D.a﹣1<b﹣1

2.(2分)点P(﹣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A.(﹣3,0)    B.(﹣1,6)    C.(﹣3,﹣6)    D.(﹣1,0)

3.(2分)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3﹣x)(3+x)=9﹣x2    

B.(y+1)(y﹣3)=﹣(3﹣y)(y+1)    

C.m4﹣n4=(m2+n2)(m+n)(m﹣n)    

D.4yz﹣2y2z+z=2y(2z﹣yz)+z

4.(2分)如图,在Rt△ABC中,∠C=90°,BD是角平分线,若CD=m,AB=2n,则△ABD的面积是(  )

A.mn    B.5mn    C.7mn    D.6mn

5.(2分)分式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  )

A.3    B.﹣3    C.±3    D.任意实数

6.(2分)计算(﹣2)99+(﹣2)100的结果为(  )

A.﹣299    B.299    C.2100    D.﹣2

7.(2分)若分式中的x,y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的值(  )

A.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2倍    

C.扩大到原来的倍    D.扩大到原来的0.5倍

8.(2分)如图所示的Rt△ABC向右翻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①⇒②是旋转

(2)①⇒③是平移

(3)①⇒④是平移

(4)②⇒③是旋转.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9.(2分)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y1=ax与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交于点P.下面有四个结论:①a<0;  ②b<0;  ③当x>0时,y1>0;④当x<﹣2时,y1>y2.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0.(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三角形OAB的顶点B的坐标为(2,0),点A在第一象限内,将△OAB沿直线OA的方向平移至△O′A′B′的位置,此时点A′的横坐标为3,则点B′的坐标为(  )

A.(4,2)    B.(3,3)    C.(4,3)    D.(3,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分)多项式15m3n2+5m2n﹣20m2n3的公因式是     .

12.(3分)下列分式的变形中:①=(c≠0)②=﹣1;③=;④=,错误的是     .(填序号)

13.(3分)从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纸板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纸板后,将其裁成四个相同的梯形(如图甲),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乙).那么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的公式为     .

14.(3分)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3,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5.(3分)在等腰三角形ABC中,∠C=90°,BC=2cm,如果以AC的中点O为旋转中心,将△ABC旋转180°,点B落在B′处,则BB′的长度为     .

16.(3分)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4,面积是12,腰AB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B,AC于点E、F,若点D为底边BC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BDM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第17题16分,第18题8分,19题各6分共30分)

17.(16分)因式分解

(1)9m2﹣25n2                                                             (2)m2﹣mn+n2

(3)2x2y﹣8xy+8y                           (4)(y2﹣1)2+6(1﹣y2)+9

18.(8分)分式计算

(1)•                          (2)﹣

19.(6分)先化简,再求值:÷(a+2﹣),其中a2+3a﹣1=0.

四、(每小题8分,共16分)

20.(8分)如图所示,AD是∠BAC的平分线,DE⊥AB,垂足为E,DF⊥AC垂足为F,且BD=CD.

(1)求证:BE=CF;

(2)若AB=8,AC=12,则AE=     .

21.(8分)已知A=﹣

(1)化简A;

(2)当x满足不等式组,且x为整数时,求A的值.

五、(本题8分)

22.(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3,2),B(0,4),C(0,2).

(1)将△ABC以点C为旋转中心旋转180°,画出旋转后对应的△A1B1C,平移ABC,若A的对应点A2的坐标为(0,﹣4),画出平移后对应的△A2B2C2;

(2)若将△A1B1C绕某一点旋转可以得到△A2B2C2,请直接写出旋转中心的坐标.

六、(本题8分)

23.(8分)某学校计划购买若干台电脑,现从两家商场了解到同一种型号的电脑报价

均为6000元,并且多买都有一定的优惠.各商场的优惠条件如下表所示:

商场优惠条件
甲商场第一台按原价收费,其余的每台优惠25%
乙商场每台优惠20%
(1)设学校购买x台电脑,选择甲商场时,所需费用为y1元,选择乙商场时,所需费用为y2元,请分别求出y1,y2与x之间的关系式.

(2)什么情况下,两家商场的收费相同?什么情况下,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什么情况下,到乙商场购买更优惠?

七、(本题8分)

24.(8分)阅读下列计算过程

把多项式x2﹣11x+24分解因式,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①将﹣11x拆成两项,﹣6x﹣5x;将24拆成两项,9+15,则:x2﹣11x+24=x2﹣6x+9﹣5x+15=(x2﹣6x+9)﹣5(x﹣3)=(x﹣3)2﹣5(x﹣3)=(x﹣3)[(x﹣3)﹣5]=(x﹣3)(x﹣8).

②添加一个数()2,再减去这个数()2,则:

x2﹣11x+24=x2﹣11x+()2﹣()2+24=[x2﹣11x+()2]﹣=(x﹣)2﹣()2=(x﹣+)=(x﹣3)(x﹣8).

(1)根据上面的启发,请任选一种方法将多项式x2+4x﹣12分解因式;

(2)已知A=a+10,B=a2﹣a+7,其中a>3,指出A与B哪个大,并说明理由.

八、(本题12分)

25.(12分)如图1,已知∠MON=90°,点A、B分别是∠MON的边OM,ON上的点.且OA=OB=1,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α(0°<α<180°)得到线段OC,∠AOC的角平分线OP与直线BC相交于点P,点D是线段BC的中点,连接OD.

(1)若α=30°,如图2,∠P的度数为     °;

(2)若0°<α<90°,如图1,求∠P的度数;

(3)在下面的A、B两题中任选一题解答.

A:在(2)的条件下,在图1中连接PA,求PA2+PB2的值.

B:如图3,若90°<α<180°,其余条件都不变.请在图3中画出相应的图形,探究下列问题:①直接写出此时∠P的度数;②求此时PC2+PB2的值.

我选择     题.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一定正确的是(  )

A.a2>b2    B.    C.﹣2a<﹣2b    D.a﹣1<b﹣1

【分析】看各不等式是加(减)什么数,或乘(除以)哪个数得到的,用不用变号.

【解答】解:A、两边相乘的数不同,错误;

B、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不等号的方向不变,错误;

C、不等式两边都乘﹣2,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正确;

D、不等式两边都减1,不等号的方向不变,错误;

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2.(2分)点P(﹣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A.(﹣3,0)    B.(﹣1,6)    C.(﹣3,﹣6)    D.(﹣1,0)

【分析】根据平移时,坐标的变化规律“上加下减,左减右加”进行计算.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点P(﹣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点的横坐标是﹣2﹣1=﹣3,纵坐标是﹣3+3=0,即新点的坐标为(﹣3,0).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移时,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3.(2分)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3﹣x)(3+x)=9﹣x2    

B.(y+1)(y﹣3)=﹣(3﹣y)(y+1)    

C.m4﹣n4=(m2+n2)(m+n)(m﹣n)    

D.4yz﹣2y2z+z=2y(2z﹣yz)+z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可得答案.

【解答】解:A、是整式的乘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是整式的乘法,故B不符合题意;

C、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C符合题意;

D、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解题关键.

4.(2分)如图,在Rt△ABC中,∠C=90°,BD是角平分线,若CD=m,AB=2n,则△ABD的面积是(  )

A.mn    B.5mn    C.7mn    D.6mn

【分析】过点D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C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E,

∵BD是∠ABC的平分线,∠C=90°,

∴DE=CD=m,

∴△ABD的面积=×2n×m=mn,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2分)分式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  )

A.3    B.﹣3    C.±3    D.任意实数

【分析】分式的值为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

【解答】解:依题意,得

|x|﹣3=0且x+3≠0,

解得,x=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6.(2分)计算(﹣2)99+(﹣2)100的结果为(  )

A.﹣299    B.299    C.2100    D.﹣2

【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2)99×(1﹣2)=﹣299×(﹣1)=299,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7.(2分)若分式中的x,y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的值(  )

A.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2倍    

C.扩大到原来的倍    D.扩大到原来的0.5倍

【分析】依题意分别用2x和2y去代换原分式中的x和y,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

【解答】解:将分式中的x,y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

得:===•,

∴分式的值扩大到原来的0.5倍,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分子、分母变化的倍数,解此类题首先把字母变化后的值代入式子中,然后约分,再与原式比较,最终得出结论.

8.(2分)如图所示的Rt△ABC向右翻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①⇒②是旋转

(2)①⇒③是平移

(3)①⇒④是平移

(4)②⇒③是旋转.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分析】根据旋转、平移的判断方法,逐一判断.

【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1)(3)(4)说法正确;

(2)①⇒③需要改变旋转中心,经过两次旋转得到,不属于平移,错误;

正确的有三种,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1)①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②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①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③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9.(2分)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y1=ax与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交于点P.下面有四个结论:①a<0;  ②b<0;  ③当x>0时,y1>0;④当x<﹣2时,y1>y2.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

【解答】解:因为正比例函数y1=ax经过二、四象限,所以a<0,①正确;

一次函数y2=x+b经过一、二、三象限,所以b>0,②错误;

由图象可得:当x>0时,y1<0,③错误;

当x<﹣2时,y1>y2,④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关键是根据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判断.

10.(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三角形OAB的顶点B的坐标为(2,0),点A在第一象限内,将△OAB沿直线OA的方向平移至△O′A′B′的位置,此时点A′的横坐标为3,则点B′的坐标为(  )

A.(4,2)    B.(3,3)    C.(4,3)    D.(3,2)

【分析】作AM⊥x轴于点M.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A=OB=2,∠AOB=60°,在直角△OAM中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M=OA=1,AM=OM=,则A(1,),直线OA的解析式为y=x,将x=3代入,求出y=3,那么A′(3,3),由一对对应点A与A′的坐标求出平移规律,再根据此平移规律即可求出点B′的坐标.

【解答】解:如图,作AM⊥x轴于点M.

∵正三角形OAB的顶点B的坐标为(2,0),

∴OA=OB=2,∠AOB=60°,

∴OM=OA=1,AM=OM=,

∴A(1,),

∴直线OA的解析式为y=x,

∴当x=3时,y=3,

∴A′(3,3),

∴将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可得A′,

∴将点B(2,0)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可得B′,

∴点B′的坐标为(4,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A′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分)多项式15m3n2+5m2n﹣20m2n3的公因式是 5m2n .

【分析】找公因式的要点是:(1)公因式的系数是多项式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2)字母取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字母;

(3)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

【解答】解:多项式15m3n2+5m2n﹣20m2n3中,

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是5,

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字母是m、n,字母m的指数最低是2,字母n的指数最低是1,

所以它的公因式是5m2n.

故答案是:5m2n.

【点评】本题考查了公因式的确定,熟练掌握找公因式有三大要点是求解的关键.

12.(3分)下列分式的变形中:①=(c≠0)②=﹣1;③=;④=,错误的是 ③④ .(填序号)

【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③原式=,故③错误;

④原式=,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③④.

【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熟练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3.(3分)从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纸板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纸板后,将其裁成四个相同的梯形(如图甲),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乙).那么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的公式为 a2﹣b2=(a+b)(a﹣b) .

【分析】分别根据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得甲、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而得到可以验证成立的公式.

【解答】解: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即甲的面积=a2﹣b2,乙的面积=(a+b)(a﹣b).

即:a2﹣b2=(a+b)(a﹣b).

所以验证成立的公式为:a2﹣b2=(a+b)(a﹣b).

故答案为:a2﹣b2=(a+b)(a﹣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运用不同方法表示阴影部分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14.(3分)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3,则m的取值范围是 m≤3 .

【分析】先解第一个不等式得到x>3,由于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根据同大取大得到m≤3.

【解答】解:,

解①得x>3,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

∴m≤3.

故答案为m≤3.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别求出不等式组各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于小的小于大的取中间,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无解”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15.(3分)在等腰三角形ABC中,∠C=90°,BC=2cm,如果以AC的中点O为旋转中心,将△ABC旋转180°,点B落在B′处,则BB′的长度为 2cm .

【分析】根据B与B′关于O对称,即可求得B′,从而得到旋转后的三角形,在Rt△OBC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B的长度,BB′=2OB,据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如图所示:在直角△OBC中,OC=AC=BC=1cm,

则OB==(cm),

则BB′=2OB=2(cm).

故答案为:2cm.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理解BB′=2OB是解题关键.

16.(3分)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4,面积是12,腰AB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B,AC于点E、F,若点D为底边BC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BDM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8 .

【分析】连接AD交EF与点M′,连结AM,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AM=MB,则BM+DM=AM+DM,故此当A、M、D在一条直线上时,MB+DM有最小值,然后依据要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证明AD为△ABC底边上的高线,依据三角形的面积为12可求得AD的长.

【解答】解:连接AD交EF与点M′,连结AM.

∵△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

∴AD⊥BC,

∴S△ABC=BC•AD=×4×AD=12,解得AD=6,

∵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AM=BM.

∴BM+MD=MD+AM.

∴当点M位于点M′处时,MB+MD有最小值,最小值6.

∴△BDM的周长的最小值为DB+AD=2+6=8.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第17题16分,第18题8分,19题各6分共30分)

17.(16分)因式分解

(1)9m2﹣25n2

(2)m2﹣mn+n2

(3)2x2y﹣8xy+8y

(4)(y2﹣1)2+6(1﹣y2)+9

【分析】(1)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分解因式;

(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分解因式;

(3)先提公因式,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分解因式;

(4)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可以分解因式.

【解答】解:(1)9m2﹣25n2

=(3m+5n)(3m﹣5n);

(2)m2﹣mn+n2

=(m﹣n)2;

(3)2x2y﹣8xy+8y

=2y(x2﹣4x+4)

=2y(x﹣2)2;

(4)(y2﹣1)2+6(1﹣y2)+9

=[(1﹣y2)+3]2

=(1﹣y2+3)2.

=(4﹣y2)2

=(2+y)2(2﹣y)2.

【点评】本题考查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因式分解的方法.

18.(8分)分式计算

(1)•

(2)﹣

【分析】(1)先将第1个分式因式分解,再约分即可得;

(2)先通分,再根据法则计算,最后约分即可得.

【解答】解:(1)原式•=;

(2)原式=﹣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19.(6分)先化简,再求值:÷(a+2﹣),其中a2+3a﹣1=0.

【分析】根据分式的化简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由于a2+3a﹣1=0

∴a2+3a=1

原式=÷

=•

【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四、(每小题8分,共16分)

20.(8分)如图所示,AD是∠BAC的平分线,DE⊥AB,垂足为E,DF⊥AC垂足为F,且BD=CD.

(1)求证:BE=CF;

(2)若AB=8,AC=12,则AE= 10 .

【分析】(1)由△ADE≌△ADF(AAS),推出AE=AF,DE=DF,再证明Rt△DEB≌Rt△DFC(HL)即可解决问题.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1)证明:∵AD是∠BAC的平分线,DE⊥AB,垂足为E,DF⊥AC垂足为F,

∴∠DAE=∠DAF,∠E=∠AFD=90°,

∵AD=AD,

∴△ADE≌△ADF(AAS),

∴AE=AF,DE=DF,

∵∠E=∠DFC=90°,DE=DF,DB=CD,

∴Rt△DEB≌Rt△DFC(HL),

∴BE=CF,

(2)∵AB+AC=AE﹣BE+AF+CF=2AE,

∴20=2AE,

∴AE=10.

故答案为10.

【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1.(8分)已知A=﹣

(1)化简A;

(2)当x满足不等式组,且x为整数时,求A的值.

【分析】(1)根据分式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把A式进行化简即可.

(2)首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根据x为整数求出x的值,再把求出的x的值代入化简后的A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A=﹣

=﹣

=﹣

(2)∵

∴1≤x<3,

∵x为整数,

∴x=1或x=2,

①当x=1时,

∵x﹣1≠0,

∴A=中x≠1,

∴当x=1时,A=无意义.

②当x=2时,

A==.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注意化简时不能跨度太大,而缺少必要的步骤.

(2)此题还考查了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问题,要熟练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解得不等式组或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根据题目中对于解集的得到下一步所需要的条件,再根据得到的条件求得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

五、(本题8分)

22.(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3,2),B(0,4),C(0,2).

(1)将△ABC以点C为旋转中心旋转180°,画出旋转后对应的△A1B1C,平移ABC,若A的对应点A2的坐标为(0,﹣4),画出平移后对应的△A2B2C2;

(2)若将△A1B1C绕某一点旋转可以得到△A2B2C2,请直接写出旋转中心的坐标.

【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旋转180°后的对应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找出平移后的对应点A2、B2、C2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根据旋转的定义结合图形,连接两对对应点,交点即为旋转中心.

【解答】解:(1)△A1B1C1如图所示,△A2B2C2如图所示;

(2)如图,旋转中心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六、(本题8分)

23.(8分)某学校计划购买若干台电脑,现从两家商场了解到同一种型号的电脑报价

均为6000元,并且多买都有一定的优惠.各商场的优惠条件如下表所示:

商场优惠条件
甲商场第一台按原价收费,其余的每台优惠25%
乙商场每台优惠20%
(1)设学校购买x台电脑,选择甲商场时,所需费用为y1元,选择乙商场时,所需费用为y2元,请分别求出y1,y2与x之间的关系式.

(2)什么情况下,两家商场的收费相同?什么情况下,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什么情况下,到乙商场购买更优惠?

【分析】(1)商场的收费的收费等于电脑的台数乘以每台的单价,则甲商场的收费y1=6000+(1﹣25%)×6000(x﹣1),乙商场的收费y2=(1﹣20%)×6000x,然后整理即可;

(2)学校选择哪家商场购买更优惠就是比较y的大小,①当甲商场购买更优惠,可得y1<y2,解此不等式,即可求得答案;

②当乙商场购买更优惠,可得y1>y2,解此不等式,即可求得答案;③当两家商场收费相同,可得y1=y2,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1)y1=6000+(1﹣25%)×6000(x﹣1);,

即y1=4500x+1500,

y2=(1﹣20%)×6000x,

即y2=4800x;

(2)①当y1<y2时,即4500x+1500<4800x,

解得:x>5,

∴当购买电脑台数大于5时,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②当y1>y2时,即4500x+1500>4800x,

解得:x<5,

∴当购买电脑台数小于5时,乙商场购买更优惠;

③当y1=y2时,即4500x+1500=4800x,

解得:x=5,

∴当购买电脑5台时,两家商场收费相同.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实际应用问题,涉及了不等式与方程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题意求得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函数的性质求解,此题难度适中.

七、(本题8分)

24.(8分)阅读下列计算过程

把多项式x2﹣11x+24分解因式,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①将﹣11x拆成两项,﹣6x﹣5x;将24拆成两项,9+15,则:x2﹣11x+24=x2﹣6x+9﹣5x+15=(x2﹣6x+9)﹣5(x﹣3)=(x﹣3)2﹣5(x﹣3)=(x﹣3)[(x﹣3)﹣5]=(x﹣3)(x﹣8).

②添加一个数()2,再减去这个数()2,则:

x2﹣11x+24=x2﹣11x+()2﹣()2+24=[x2﹣11x+()2]﹣=(x﹣)2﹣()2=(x﹣+)=(x﹣3)(x﹣8).

(1)根据上面的启发,请任选一种方法将多项式x2+4x﹣12分解因式;

(2)已知A=a+10,B=a2﹣a+7,其中a>3,指出A与B哪个大,并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拆﹣12=4﹣16,再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2)先求出B﹣A的值,再配方,即可得出B﹣A>0,得出大小即可.

【解答】解:(1)x2+4x﹣12

=x2+4x+4﹣16

=(x+2)2﹣16

=(x+2﹣4)(x+2+4)

=(x﹣2)(x+6).

(2)B>A,

理由是:∵A=a+10,B=a2﹣a+7,其中a>3,

∴B﹣A=(a2﹣a+7)﹣(a+10)=a2﹣2a﹣3=(a﹣1)2﹣4>0,

∴B>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分解因式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公式分解因式是解此题的关键.

八、(本题12分)

25.(12分)如图1,已知∠MON=90°,点A、B分别是∠MON的边OM,ON上的点.且OA=OB=1,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α(0°<α<180°)得到线段OC,∠AOC的角平分线OP与直线BC相交于点P,点D是线段BC的中点,连接OD.

(1)若α=30°,如图2,∠P的度数为 45 °;

(2)若0°<α<90°,如图1,求∠P的度数;

(3)在下面的A、B两题中任选一题解答.

A:在(2)的条件下,在图1中连接PA,求PA2+PB2的值.

B:如图3,若90°<α<180°,其余条件都不变.请在图3中画出相应的图形,探究下列问题:①直接写出此时∠P的度数;②求此时PC2+PB2的值.

我选择 A(或B) 题.

【分析】(1)先根据旋转30°,求得∠COP的度数,再判定△BOC是等边三角形,求得∠OCB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得∠P的度数;

(2)先根据等腰三角形BOC,利用三线合一,求得∠COD的度数为(90°﹣α),再根据OP平分∠AOC,求得∠POC=α,最后根据∠POD=∠POC+∠COD,求得∠POD为45°,进而根据∠P与∠POD互余,求得∠P的度数;

(3)选择A题,先判定△AOP≌△COP(SAS),得出∠APB=90°,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到:PA2+PB2=AB2=OA2+OB2,根据OA=OB=1,进行计算即可.选择B题,先判定△O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得∠P的度数,再根据PC2+PB2=(PD+BD)2+(PD﹣BD)2进行推导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如图2,若α=30°,则∠COP=∠AOC=15°,∠BOC=60°,

∵CO=AO=BO,

∴△BOC是等边三角形,

∴∠OCB=60°,

∴∠P的度数为:60°﹣15°=45°,

故答案为:45;

(2)证明:由旋转得,OA=OC,∠AOC=α,

∵OA=OB,

∴OC=OB,

∵点D是线段BC的中点,

∴OD⊥BC,∠COD=∠BOD=∠BOC,

∵∠AOB=90°,

∴∠COD=(90°﹣α),

∵OP平分∠AOC,

∴∠POC=α,

∴∠POD=∠POC+∠COD=45°,

∵∠ODP=90°,

∴∠P=90°﹣45°=45°;

(3)选择A题.

如图1,连接AB、AP,

∵OP平分∠AOC,

∴∠AOP=∠COP,

在△AOP和△COP中,

∴△AOP≌△COP(SAS),

∴∠APO=∠CPO=45°,

∴∠APB=90°,

∴在Rt△APB中,由勾股定理得,PA2+PB2=AB2,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AB2=OA2+OB2=12+12=2,

∴PA2+PB2=2.

选择B题.

①∠P=45°.

理由:如图3,根据旋转可得,OC=OA=OB,

∵D是BC中点,

∴OD⊥BC,即∠ODP=90°,

且OD平分∠BOC,

又∵OP平分∠AOC,

∴∠DOP=∠COP﹣∠COD=∠AOC﹣∠BOC=∠AOB=×90°=45°,

∴Rt△ODP中,∠P=45°;

②PC2+PB2的值为2.

理由:∵OD⊥BC,∠P=45°,

∴△O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D=OD,

∵PC=PD+BD,PB=PD﹣BD,

∴PC2+PB2

=(PD+BD)2+(PD﹣BD)2

=2PD2+2BD2

=2(PD2+BD2)

=2(OD2+BD2)

=2×OB2

=2×12

=2

故PC2+PB2的值为2.

【点评】本题以旋转为背景,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在图形的旋转过程中,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故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这是解决旋转问题的关键.等边三角形的角的特殊性给有关角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它的边角性质为证明线段、角相等提供了便利条件,等边三角形具备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时要善于挖掘图形中的隐含条件.

文档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00分满分:12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一定正确的是()A.a2>b2B.C.﹣2a<﹣2bD.a﹣1<b﹣12.(2分)点P(﹣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A.(﹣3,0)B.(﹣1,6)C.(﹣3,﹣6)D.(﹣1,0)3.(2分)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