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清平乐 村居》优质课课堂实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30:38
文档

《清平乐 村居》优质课课堂实录

清平乐村居课堂实录《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片断一:词有特点师:出示《村居》和《清平乐村居》,看看这两首诗的有哪些地方不同?村居清平乐村居清高鼎南宋辛弃疾草长莺飞二月天,茅檐低小,拂堤杨柳醉春烟。溪上青青草。儿童散学归来早,醉里吴音相媚好,忙趁东风放纸鸢。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生:《清平乐村居》
推荐度:
导读清平乐村居课堂实录《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片断一:词有特点师:出示《村居》和《清平乐村居》,看看这两首诗的有哪些地方不同?村居清平乐村居清高鼎南宋辛弃疾草长莺飞二月天,茅檐低小,拂堤杨柳醉春烟。溪上青青草。儿童散学归来早,醉里吴音相媚好,忙趁东风放纸鸢。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生:《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课堂实录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片断一:词有特点

师:出示《村居》和《清平乐村居》,看看这两首诗的有哪些地方不同?

村居清平乐村居

清高鼎南宋辛弃疾

草长莺飞二月天,茅檐低小,

拂堤杨柳醉春烟。溪上青青草。

儿童散学归来早,醉里吴音相媚好,

忙趁东风放纸鸢。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生:《清平乐村居》题目不是连在一起的

生:《清平乐村居》每行字数不一样多,有4、5、6、7个字,而《村居》每行都是7个字。

生:《清平乐村居》有八小句,分两段

生:这两首诗都是压韵的

师:是呀,这就是诗和词的不同的地方。词是诗的一种,因字数不相同,所以,又叫长短句。诗盛行于唐代,词盛行于宋代,有“唐诗”“宋词”“元曲”之称。《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才是题目。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词牌名?

生:水调歌头(《水调歌头中秋》)

生:沁园春(《沁园春雪》)

生:天净沙(《天净沙秋思》)

生:西江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生: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

生:菩萨蛮(《菩萨蛮大柏地》)

师:不同的词牌,表示不同的格式。而唐诗一般是五言或者是七言的两种。无论是诗还是词,都是压韵的,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味。

片断二:词中有故事

师:这首词中有几个人?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

生:这首词有五个人:翁媪和他们的三个孩子。

生:这个故事发生在夏天,因为荷花开了,还有莲蓬,

生:大儿子在豆田里锄草生: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农村,是江西上饶地区。

师:这首词中还有一个人,没讲到,是谁?

生:沉默

师:这个人没有在词中提到,他就是作者辛弃疾。

师:作者看到了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在亲热地交谈着,老公公会说什么?老婆婆会谈些什么呢?

生:老公公说:老伴,你拉扯着三个孩子,又是给他们做饭,又是给他们洗衣服,真是辛苦了。

生:老公公说:老伴,你脸上的皱纹又多了,看你的手,上面都是老茧,跟着我你辛苦了。

生:老公公说:老伴,你年轻的时候很漂亮,现在还很漂亮的呀(哈哈大笑)

生:老公公说:老伴,现在的日子虽然很清贫,但我们还很满足的

……

生:老婆婆说:老伴,你可是咱家的顶梁柱呀,田里的活都是你干的,你也辛苦了。

生:老婆婆说:老伴,你头发也白了,但还很帅呀(哈哈大笑)生:老婆婆说:老伴,你看我们的孩子都很能干,都是你教育的。

生:老婆婆说:老伴,你年纪也大了,可要注意身体呀,重活就交给孩子们去干吧。

……师:老公公还会拉着老婆婆的手说:“背靠着背坐在草地上,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多么恩爱的一对老年夫妻,多么温馨的画面,多么幸福的家庭呀。

师:你怎么知道这三个孩子就是翁媪的儿子呢?怎么不能是他们的孙子呢?

生:文中写道:大儿,中儿,小儿(这是谁的口气说出来的?)生:翁媪(哪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跟翁媪交谈的时候知道的(作者是怎么跟翁媪打招呼的呢?)生:作者会对翁媪说:“您是这家的主人吗?”(作者怎么问才能知道他家里的另外三个人呢?)

生:您家有几口人呀?这个时候,翁媪会高兴地向作者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的,你瞧:在豆田里锄草的那个人是我的大儿子,在屋前编织鸡笼的是我的二儿子,在溪边吃莲蓬的是我的小儿子。

师:大儿子那么辛苦,二儿子那么能干,应该是最值得老公公老婆婆喜爱的呀,可为什么他们却最喜欢那不干事的剥莲蓬吃的小儿子呢?

生:最小的在家里也是最惯的

生:因为小儿子最顽皮生:因为小儿子最可爱

生:因为孩子还小,不能干活,很天真

生:因为小儿子也很能干,他能够到小溪里的莲蓬吃呢。

生:老年得子,所以,小儿子最受到宠爱。

片断三:词中有画

师:这首词是一幅画,读了词的上阙,如果让你去画一幅画,你应该在这幅画上画些什么呢?

生:画上低矮的茅草房子

生:在茅草房子的前面,画上一条清澈的小溪

生:在茅草房子的前面,画上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

生:把老公公、老婆婆的脸蛋画红一点(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喝醉了酒了(喝醉了酒了,就该去睡觉了?)

生:不是大醉,而是有点醉的意思

师:你还能在这幅图上添上一点什么?添上拖拉机?路上画上汽车?

生:不行,那个时候还没有呢。(哪能画上些什么呢?)

生:可以在草地上画上牛、羊

生:还可以在草地上画上蘑菇,小白兔

生:在小溪里画上荷花,画上小鱼

生:小溪里还能画上鸭子、鹅生:草地上还可以画是蝴蝶,蜜蜂,还有很多的小花

生:在茅草房子的周围还可以画上些树

师:读了词的下阙,你觉得这幅画上还能画些什么?

生:天空中画上太阳,在溪边画上一个小伙子,脖子里画上毛巾,头上戴着草帽,穿着土布褂子,光着膀子,卷起裤腿,低着头在地里锄草。

生:在茅草房子前面画上一个大男孩,在全神贯注地编织鸡笼,旁边还能画上几只鸡,鸡笼要能看出样子了。

生:在溪边,画上一个小男孩,趴在地上,剥莲蓬吃

生:这个小孩子好画得顽皮些,头上扎着两个朝天冲的小辫子,脑门上画上一缕头发,身上穿着裤兜兜,小裤头。

师:在图画上还能添些什么,让图画更美丽些?

生:天空还可以画上些白云

生:远处还可以画上山峰

生:树上还能画上些小鸟

师:如果给这幅画取个名字,你认为取什么比较好呢?

生:幸福的一家

生:美丽的乡村

生:温馨的家庭

生:宁静的村子

……

片断四:词中有情

师:在作者的笔下,乡村宁静的说是多么美好呀,你能看出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词人很喜欢这样的宁静的生活

生:词人很向往这样恬静的田园生活

生:词人也想过上这样平静的生活

生:词人很喜欢农村的清新秀丽的环境

生:词人很喜欢朴素的田园环境

师:如果让你也去过这样的生活,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那好,你们现在书也别读了,都到江西一个小山村里去,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没有电脑,没有汽车,没有楼房,每天都到农田里去干活,走的是羊肠小道,吃的是自己种的蔬菜,你还愿意去吗?)

生:不愿意(现在的生活条件大家都已经适应了,再去过这样朴素恬静的日子,过几天还行,一辈子过下去,那就不行了。)师:就是这样朴素恬静的生活,那是词人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呀,大家知道词人为什么渴望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吗?

词人的老家在山东济南,长江以北的地方都被北方金人占领六十多年了,词人家乡的亲人都饱受战乱之苦,生活动荡,吃不饱,穿不暖,流离失所,生活非常悲惨。江西上饶地区在长江以南,没有战乱,所以,老百姓还能过上宁静的生活。词人的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而努力,但总是没有成功。在饱受战争之苦的那个时期,还能有这样宁静的生活,词人是多么珍惜,多么盼望家乡的亲人也能过上宁静的生活呀!

阅读全文(333) | 回复(15) | 引用通告(0) | 编辑

文档

《清平乐 村居》优质课课堂实录

清平乐村居课堂实录《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片断一:词有特点师:出示《村居》和《清平乐村居》,看看这两首诗的有哪些地方不同?村居清平乐村居清高鼎南宋辛弃疾草长莺飞二月天,茅檐低小,拂堤杨柳醉春烟。溪上青青草。儿童散学归来早,醉里吴音相媚好,忙趁东风放纸鸢。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生:《清平乐村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