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中历史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27:51
文档

初中历史教案

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课程标准4-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4-3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学会理性、科学地看待工业的成果。2、领会文明生活的含义,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理解工业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工业带来的社会分化,
推荐度:
导读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课程标准4-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4-3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学会理性、科学地看待工业的成果。2、领会文明生活的含义,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理解工业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工业带来的社会分化,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课程标准

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学会理性、科学地看待工业的成果。

2、领会文明生活的含义,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理解工业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工业带来的社会分化,了解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感悟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所进行的不懈斗争。

2、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内涵的比较理解,掌握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过程、人物及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全面了解工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客观分析其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培养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从现实出发,通过列举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的变化,感受工业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如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体会社会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以及人们对消除这种不平等社会现象的追求,如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

难点:“工业化、城市化”等抽象、专业内容的理解;感受、理解现实工业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

教材结构分析

本课选择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三部分内容,通俗易懂地阐释了工业以后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揭示出文明生活对现在生活的影响,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工业化和城市化

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教材分析了工业后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与工业化密不可分,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很多问题,即“城市病”。这就要求学生理性、科学地看待工业的成果,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要有全面的认识,懂得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

教学重点

了解城市化和工业化密不可分,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很多问题。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和教师启发相结合,信息资源整合法。

教学设计:

一、问题导入

工业有哪些主要的发明?它对人类的生活有影响吗?你能举哪些例子来说明?

二、教学探究

案例1:工业化和三大产业。

1、社会小调查:家庭成员的职业及工作情况。

(对家庭成员职业的调查简便易行,注意调查对象应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从曾祖父辈到父辈。可将学生的调查进行大致统计,从中可看到中国百姓在工业化前后职业变化,从而说明工业带来的产业变化。对家庭成员工作情况的了解可以进一步说明其它一些问题,如工厂规模越来越大,工人越来越多;工业发展也促进农业的巨大变革,农业生产机械化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国家不同,工业化程度不同。)

2、提问:

你是否知道三大产业是怎样划分的?手工业归属于哪一产业,为什么?

 “城市,因为人口、资本、享乐和需求的大聚集,必然对住房、水、电、热、交通、文化、教育、通讯和享乐设施产生大需求。大批的第三产业因此应运而生。” (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

3、思考:

工业生产部门中哪些工厂分别满足了我们穿衣、饮食、住房、交通运输、生活日用品等方面的需求?

衣:纺织厂、服装厂、化纤厂等。

食:食品厂、罐头厂、饮料厂、面粉厂等。

住:建材厂、水泥厂、自来水厂、发电厂等。

行:机车制造厂、汽车制造厂、造船厂、汽修厂等。

生活日用品:文具厂、家具厂、钟表厂、日用化工厂等等。

从问题解答中得出工厂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工人越来越多,从而得出工业化的概念,这样,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事例。

   案例2:城市化。

1、设想:工业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历史上城市的形成。

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劳动力的高度集中逐步形成城镇和城市,这就又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的运动――城市化。因此,工业化必然会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又进一步推进工业化。

2、看表格: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思考:为什么城市的人口会越来越多?

3、社会小调查:人口流动情况(在表格中填上爸爸、舅舅等家庭成员)。

从调查中说明随工业发展,家庭成员因不同需要,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越来越多,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这就是城市化。

人口流

动类型人口流动方向
乡村-城市城市-乡村城市-城市乡村-乡村
经商
求学
打工
其他
 “大工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要有其他的人,如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村镇就变成了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了大城市。(恩格斯)

案例3:城市病。

1、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城市是怎样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有什么好处?

好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等。

2、看阅读卡“城市病”,思考: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不足:工业污染、交通堵塞、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

参考资料:印度首都新德里,大约每年有30万涌进城市,20世纪80年代初,其总人口仅600万,90年代接近1000万,21世纪进一步增至1400万,而成为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之一。目前城市有650个贫民窟,全市现有480人生活在不卫生的环境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其首都伦敦一度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城市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大气污染严重,号称“雾都”。伦敦太晤士河水生生物绝迹,发黑发臭,被称为“死河”。 经过处理后,据称现在是欧洲最干净的城市河流。伦敦下水道由砖砌成,大部分追溯到1840年代,2004年8月3日,由于下水道难以承受突降的暴雨,60万吨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了泰晤士河,导致泰晤士河中几万条鱼的死亡。 

3、分组探究:如何解决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如何改善城市环境(水、大气、噪音、固体废弃物等)?

4、讨论:怎样全面看待城市化问题?

三、拓展活动:

你所在的城市(城镇)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城市化的程度如何?

文档

初中历史教案

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课程标准4-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4-3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学会理性、科学地看待工业的成果。2、领会文明生活的含义,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理解工业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工业带来的社会分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