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施工工艺在设计、材料、施工、验收等环节上尚未制定有关的技术标准,通过对上述问题分析总结,植筋的施工质量控制有以下方面:
1、钻孔:按照设计、规范要求确定钻孔的位置,孔径和深度,外侧孔壁与钢筋混凝土构件边缘间的宽度≥5mm以上,钻孔后的孔壁完好无裂缝和蜂窝等。其质量控制关键是钻孔孔经应比植入钢筋直经大4-6mm,一般钻孔深度为混凝土强度≥C30时为10d,小于C30时为13d。
2、清孔:钻孔后应立即清理,用刷子擦孔壁灰粉,并用压缩空气吹净钻孔内的灰粉,然后用干净物体临时封堵孔口,以防尘土,砂粒等杂物落入。质量控制关键为钻孔必须清扫干净,以增强孔壁与结构胶的粘结力。
3、植筋表面处理
植筋应先通过物理试验,采用机械法或钢丝刷除去植筋表面铁锈和氧化层,然后用丙铜除去残留油污,经处理的钢筋应尽快植入孔内,避免再次污染。质量控制关键是钢筋植入部分表面干净,以增加与结构胶的粘结力。
4、结构胶灌注
大多数结构胶为双组分材料,用长嘴器具深入成孔底部,通过挤压器将胶在孔内从里到外渐渐填孔并排出空气,注胶量为孔深的1/2~1/3。质量控制关键是从底开始注胶,胶体不得有气泡存在。
5、钢筋植入
将处理好的植筋缓慢旋入孔内预定深度。质量控制关键是植筋必须缓慢旋入。
6、养护固化
已植入孔内的钢筋在常温下养护,直至使用的结构胶到固结的规定时间(具体根据结构胶说明书来确定)。其质量控制关键是保证固结时间,中间不得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