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30:47
文档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读数、写数。1.读20之内的数。顺数:从小到大的次序1617181920倒数:从大到小的次序20191817······单数:1、3、5、7、9······双数:2、4、6、8、10······(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常常碰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状况,实质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12里有
推荐度:
导读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读数、写数。1.读20之内的数。顺数:从小到大的次序1617181920倒数:从大到小的次序20191817······单数:1、3、5、7、9······双数:2、4、6、8、10······(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常常碰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状况,实质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12里有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读数、写数。

1.读 20 之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次序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次序    20 19 18 17 ······

单数: 1、3、5、7、9······

双数: 2、4、6、8、10······

(注: 0 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 0 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常常碰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状况,实质上十个“ 1”就是一个“ 10”,一个“ 10”就是十个“ 1”。

如: A: 11 里有( 1)个十和( 1)个一;

11 里有( 11)个一。

12 里有( 1)个十和( 2)个一;

12 里有( 12)个一 13 里有( 1)个十和( 3)个一;

13 里有( 13)个一 14 里有( 1)个十和( 4)个一;

14 里有( 14)个一 15 里有( 1)个十和( 5)个一;

15 里有( 15)个一······

19 里有( 1)个十和( 9)个一;

第1页/共9页

或许说, 19 里有( 19)个一 20 里有( 2)个十;

20 里有( 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 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

由几个十和几个一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侧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 2 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 1 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 1 个一)十位上的 1 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 1 个十)

(3)先读 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

来。

如: 14,读作:十四,写作: 14。个位上是 4,表示 4 个一,十位上数字是 1,表示 1 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比如给数字娃娃排队: 5、6、10、3、20、17,能够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摆列,也能够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摆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

2.随意取 20 之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如: 16 比 15 大,写出来就是 16>159 比 13 小,写出来就是 9<

13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边是谁,比几大    1 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    1,比几

小 1 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    1。

如:比 5 小 2 的数是( 3),比 4 多 3 的数是( 7)。

3.几和第几 △▲▲★△☆☆△△△▲★★★☆★

第2页/共9页

察看图,谈谈有几个图形? (16 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

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侧三个圈起来;把右侧第    2 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立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

个的差别。)

4.相邻数

2 的前方是 1,2 的后边是 3,2 再添上 1 就是 3,3 再去掉 1 就是

2,与 2 相邻的数是 1 和 3。

3 的前方是 2,3 的后边是 4,3 再添上 1 就是 4,4 再去掉 1 就是

3,与 3 相邻的数是 2 和 4。······

20 的前方是 19,20 的后边是 21,······,与    20 相邻的

数是 19 和 21。

三、比一比

1.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此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许说以此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而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许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能够采纳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能够先两个两个的比较。 而后依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A 比 B 重, B比 C重,那么能够获得  A 比 C 重。A 最重, C最

第3页/共9页

轻。

A 比 B 重,A 比 C重,只好获得 A最重,还要比较  B和 C,才知道

谁最轻。

四、加减法(一)

把两个数归并在一同用加法。加数    +加数 =和如: 3+13=16中, 3

和 13 是加数,和是  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

差如: 19-6=13 中, 19 是被减数, 6 是减数,差是  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假如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此中的一个数不变,假如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互换它们的地点,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假如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假如减数增大,结

第4页/共9页

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假如减数减小,则

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三)整理与复习  10 之内的加减法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0+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0+3 1+3 2+3 3+3 4+3 5+3 6+3 7+3

0+4 1+4 2+4 3+4 4+4 5+4 6+4

0+5 1+5 2+5 3+5 4+5 5+5

0+6 1+6 2+6 3+6 4+6

0+7 1+7 2+7 3+7

0+8 1+8 2+8

0+9 1+9

0+10

1-2-3-4-5-6-7-8-9-10-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10-2

3-3 4 -3 5-3 6-3 7-3 8-3 9-3 10-3

4-4 5-4 6-4 7-4 8-4 9-4 10-4

5-5 6-5 7-5 8-5 9-5 10-5

第5页/共9页

6-6 7-6 8-6 9-6 10-6

7-7 8-7 9-7 10-7

8-8 9-8 10-8

9-9 10-9

10-10

五、加减法(二)

(一)掌握 20 之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 “凑十法”“凑小数,

拆大数”,将小数凑成    10,而后再计算。如:  3+9(3+7=10,9 能够分

成 7 和 2,10+2=12)“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    10,而后再计

算。

如: 8+7(8+2=10,7 能够分红 2 和 5,10+5=15)

注意:孩子喜爱和熟习的方法才是最正确方法并且只掌握一种就能够了。

(二) 20 之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 1+6=7)11+6=1715-3(个位上够减, 5-3=2 )

15-3=123、增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三)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常用

的关系有:

(1)部分数 +部分数 =总数:这时?在大括号下边的中间。

(2)总数 - 部分数 =另一个部分数:这时?在大括号的上边一边。

(3)大数 - 小数 =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 - 借出 =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第6页/共9页

六、分类

1.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型, 依据这些类型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同就是分类,而这些类型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体验分类结果在单调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按形状分: 1、△ 2、☆ 3、●

按颜色分: 1、有颜色 2、没有颜色

2.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1)给定标准:当已知分类标准时,我们只要要判断所给的事物是属于哪个类其他,而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同即可。

(2)未给定标准:当有好多物体摆在眼前,让我们自己确立类型分类时,应第一察看每个物体都有什么样的特色,把拥有同样特色的特色的物体放在一同,表示同一类,而这些特色就是分类的标准。

(3)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能够依据不同的标准分类,能够依据物体的形状、颜色、作用等将物体分类。

3.常有题型有:

(1)把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

(2)同类的物体画符号“○”“√”。

(3)同类的物体填在一同。七、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立体图形

1.长方体

第7页/共9页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    6 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同样的,有些面是

不同样,长方体对面相等,用它能够画出长方形。 平常见到的火柴盒、

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    6 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

并且它的棱都是同样长,每个面都同样大,不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

它的高矮都都是同样的,用它能够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并且大小同样,用

它能够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曲折的,我们把曲折的面放在桌子上就

能够转动它。

4.球

圆圆的,能够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常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

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2.正方形:四条边,并且同样长。

3.圆形:没有角

4.三角形:三条边

(注:三棱柱能够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不要漏选哦! )八、认识钟表

1.认识钟表

第8页/共9页

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1 就是 1 时。1:00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2 就是 2 时。2:00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4 就是 4 时。4:00

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6 就是 6 时。 6:00 ······

半时:时针指  1 和 2 的中间,分针指  6

就是 1 时半。 1:30

时针指 2 和 3 的中间,分针指

6就是 2

时半。 2:30

时针指 3 和 4 的中间,分针指

6就是 3

时半。 3:30

时针指 4 和 5 的中间,分针指

6就是 4

时半。 4:30

时针指 5 和 6 的中间,分针指

6就是 5

时半。 5:30

时针指 6 和 7 的中间,分针指

6就是 6

时半。 6:30 ·····

注意:半时的时候,分针必定指 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 则这个时辰是错误的。 而分针指在 12 邻近,时针立刻指着正确的数字,此时是大概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必定要拨到正确的地点上。

时针和分针并无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略微偏了一点,像这

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才过一点,我们就不可以说正好是几时,

而应当说“大概是几时”。

注意:“大概是几时”拨针时应当掌握在前后    5 分之内。

第9页/共9页

文档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读数、写数。1.读20之内的数。顺数:从小到大的次序1617181920倒数:从大到小的次序20191817······单数:1、3、5、7、9······双数:2、4、6、8、10······(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常常碰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状况,实质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12里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