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蜗轮蜗杆传动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30:59
文档

蜗轮蜗杆传动设计

7蜗杆传动7.1蜗杆传动的特点、应用和类型7.1.1蜗杆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组成:蜗杆、蜗轮(一般蜗杆为主动件,蜗轮为从动件)         作用:传递空间交错的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通常Σ=90°         应用:用在机床、汽车、仪器、起重运输机械、冶金机械以及其他机械制造工业中。最大传递功率为750Kw,通常用在50Kw以下。特点:         1)、传动比大。单级时i=5~80,一般为i=15~50,分度传动时i可达到1000,结构紧凑。         2)、
推荐度:
导读7蜗杆传动7.1蜗杆传动的特点、应用和类型7.1.1蜗杆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组成:蜗杆、蜗轮(一般蜗杆为主动件,蜗轮为从动件)         作用:传递空间交错的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通常Σ=90°         应用:用在机床、汽车、仪器、起重运输机械、冶金机械以及其他机械制造工业中。最大传递功率为750Kw,通常用在50Kw以下。特点:         1)、传动比大。单级时i=5~80,一般为i=15~50,分度传动时i可达到1000,结构紧凑。         2)、
7 
蜗杆传动
7.1 蜗杆传动的特点、应用和类型 

7.1.1蜗杆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组成:蜗杆、蜗轮(一般蜗杆为主动件,蜗轮为从动件)

         作用:传递空间交错的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通常Σ=90°

         应用:用在机床、汽车、仪器、起重运输机械、冶金机械以及其他机械制造工业中。最大传递功率为750Kw,通常用在50Kw以下。

特点:

         1)、传动比大。单级时i=5~80,一般为i=15~50,分度传动时i可达到1000,结构紧凑。

         2)、传动平稳、噪声小。

         3)、自锁性,当蜗杆导程角小于齿轮间的当量摩擦角时,可实现自锁。

         4)、蜗杆传动效率较低,其齿面间相对滑动速度大,齿面磨损严重。

         5)、蜗轮的造价较高。为降低摩擦,减小磨损,提高齿面抗胶合能力,蜗轮常用贵重的铜合金制造。

          7.1.2 蜗杆传动的类型

    按照蜗杆的形状不同分为:圆柱蜗杆传动(a)、环面蜗杆传动(b)、锥面蜗杆传动(c)。 

                                                (a)圆柱蜗杆传动                              (b)环面蜗杆传动                        (c)锥面蜗杆传动 

图7-1 蜗杆传动的类型 
          1、圆柱蜗杆传动

     蜗杆有左、右旋之分。螺杆的常用齿数(头数)z1=1~4,头数越多,传动效率越高。蜗杆加工由于安装位置不同,产生的螺旋面在相对剖面内的齿廓曲线形状不同。

          1)、阿基米德蜗杆(ZA蜗杆)

   如图所示,阿基米德蜗杆是齿面为阿基米德螺旋面的圆柱蜗杆。通常是在车床上用刃角α0=20°的车刀车制而成,切削刃平面通过蜗杆曲线,端面齿廓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其齿面为阿基米德螺旋面。

         优、缺点:蜗杆车制简单,精度和表面质量不高,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低。头数不宜过多。

         应用:头数较少,载荷较小,低速或不太重要的场合。 

图7-2 阿基米德蜗杆 

          (2)、法向直廓蜗杆(ZN蜗杆)

如图所示,法向直廓蜗杆加工时,常将车刀的切削刃置于齿槽中线(或

齿厚中线)处螺旋线的法向剖面内,端面齿廓为延伸渐开线。

       优、缺点:常用端铣刀或小直径盘铣刀切制,加工简便,利于加工多头蜗杆,可以用砂轮磨齿,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较高。

        应用:用于机场的多头精密蜗杆传动。

          3)、渐开线蜗杆(ZI蜗杆)

 如图所示,渐开线蜗杆是齿面为渐开线螺旋面的圆柱蜗杆。用车刀加工时,刀具切削刃平面与基圆相切,端面齿廓为渐开线。

        优、缺点:可以用单面砂轮磨齿,制造精度、表面质量、传动精度及传动效率较高。

         应用:用于成批生产和大功率、高速、精密传动,故最常用。

          2、环面蜗杆传动特点:

             (1)、齿轮表面有较好的油膜形成条件,抗胶合的承载能力和效率都较高;

             (2)、同时接触的齿数较多,承载能力为圆柱蜗杆传动的1.5~4倍;

             (3)、制造和安装较复杂,对精度要求高;

             (4)、需要考虑冷却的方式。

          3、锥面蜗杆传动

特点: (1)、啮合齿数多,重合度大,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强;

              (2)、蜗轮用淬火钢制造,节约有色金属。 

                                               图7-6 锥面蜗杆                                                                       图7-7 蜗轮蜗杆的主要参数

      7.2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垂直于蜗轮轴线且通过蜗杆轴线的平面,称为中间平面。在中间平面内蜗杆与蜗轮的啮合就相当于渐开线齿条与齿轮的啮合。在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中,均以中间平面上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为基准 。

      7.2.1 主要参数

               1、模数m和压力角a

         蜗杆与蜗轮啮合时,蜗杆的轴向模数mx1、压力角αx1应与蜗轮的端面模数、

压力角相等,即    mx1= mt2 = m

         αx1=αt2=α=20°

      β=γ

      β:为蜗轮的螺旋角,γ:螺杆的导程角。

表7-1 圆柱蜗杆的基本尺寸和参数 

               2、螺杆导程角γ

      px1:为蜗杆轴向齿距,px1=πm(mm);γ为导程角(°)。导程角越大,传动效率越高, γ=3.5°~55°。传动效率高时,常取γ=15°~30°,采用多头蜗杆。若要求传动时反向自锁时,取γ≤3°40′。

               3、蜗杆分度圆直径d1

   由于蜗轮是用与蜗杆尺寸相同的蜗轮滚刀配对加工而成的,为了滚刀的数目,国家标准对每一标准模数规定了一定数目的标准蜗杆分度圆直径d1。

      导程角γ大,其传动效率高,但会使蜗杆的强度、刚度降低。在蜗杆刚度允许的情况下,设计蜗杆传动时,要求传动效率高时,d1可以选小值,当要求强度和刚度大时,d1选大值。

               4、蜗杆的头数z1、蜗轮齿数z2和传动比 i

      较少的蜗杆头数(如:单头蜗杆)可以实现较大的传动比,但传动效率较低,可以实现自锁;蜗杆头数越多,传动效率越高,但蜗杆头数过多时不易加工。通常蜗杆头数取为1、2、4、6。

      蜗轮齿数主要取决于传动比,即z2= i z1 。 z2不宜太小(如z2<28),否则将使传动平稳性变差。 z2也不宜太大,否则在模数一定时,蜗轮尺寸越大,刚度越小,影响传动的啮合精度,所以蜗轮齿数不大于100,常取32~80。z1、z2之间最好互质,利于磨损均匀。

传动比 i:(7.1)

传动比 i的公称值有:5,7.5,10*,12.5,15,20*,25,30,40*,50,60,70,80*。带*的为基本传动比,优先选用。

               5、中心距: (7.2)

   为便于大批生产,减少箱体类型,有利于标准化、系列化,国标中对一般圆柱蜗杆减速装置 的中心距推荐为:40,50,63,80,100,125,160,(180),200,(225),250,(280),315,(335),400,(450),500。

      7.2.2 蜗杆传动何尺寸

表7-2 蜗杆传动何尺寸 

      7.3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精度

          7.3.1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1、失效形式

主要失效形式有:齿面疲劳点蚀、胶合、磨损及轮齿折断。

         齿面间相对滑动速度vs: (7.3) 

        在润滑及散热不良时,闭式传动易出现胶合,但由于蜗轮的材料通常

比蜗杆材料软,发生胶合时,蜗轮表面金属粘到蜗杆的螺旋面上,使、

蜗轮工作齿面形成沟痕。蜗轮轮齿的磨损严重,尤其在开式传动和润滑油不清洁的闭式传动中。

            2、 计算准则

        对于闭式蜗轮传动,通常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来设计,并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对于开式蜗轮传动,或传动时载荷变动较大,或蜗轮齿数z2大于90时,通常只须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由于蜗杆传动时摩擦严重、发热大、效率低,对闭式蜗杆传动还必须作热平衡计算,以免发生胶合失效。

      7.3.2 蜗杆蜗轮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蜗轮和蜗杆材料要有一定的强度,还要有良好的减摩性、耐摩性和抗胶合能力。蜗杆传动常用青铜(低速时用铸铁)做蜗轮齿圈,与淬硬并磨制的钢制蜗杆相匹配。

           1、蜗杆材料及热处理

            一般不重要的蜗杆用45钢调质处理;

            高速、重载但载荷平稳时用碳钢、合金钢,表面淬火处理;

            高速、重载且载荷变化大时,可采用合金钢渗碳淬火处理。

表7-3蜗杆材料及热处理 

               2、蜗轮材料及许用应力

      锡青铜:减摩性、耐磨性好,抗胶合能力强,但价格高,用于相对滑动速度vs≤25m/s的高速重要蜗杆传动中;

铸铝青铜:强度好、耐冲击而且价格便宜,但抗胶合能力和耐磨性不如锡青铜,一般用于vs ≤10m/s的蜗杆传动中;

灰铸铁:用于vs ≤2m/s的低速、轻载、不重要的蜗杆传动中。

表7-3 锡青铜蜗轮的许用应力 

表7-4 铝铁青铜及铸铁蜗轮的许用应力 

      7.3.3 蜗杆传动的精度等级

          GB 100-88对普通圆柱蜗杆传动规定了1~12个精度等级

1级精度最高,其余等级依次降低,12级为最低,6~9级精度应用最多,6级精度传动一般用于中等精度的机床传动机构,蜗轮圆周速度v2>5m/s,7级精度用于中等精度的运输机或高速传递动力场合,蜗轮圆周速度v2<7.5m/s,8级精度一般用于一般的动力传动中,蜗轮圆周速度v2<3m/s,9级精度一般用于不重要的低速传动机构或手动机构,蜗轮圆周速度v2<1.5m/s。

      7.4 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7.4.1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与斜齿圆柱齿轮相似,轮齿在受到法向载荷Fn的情况下,可分解出径向载荷Fr、周向载荷Ft、轴向

载荷Fa。

在不计摩擦力时,有以下关系:

                                                       

图7-8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7.4.2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1、蜗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蜗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校核公式为 :

                                                      (7.4)

      适用于钢制蜗杆对青铜或铸铁蜗轮(齿圈)配对

蜗轮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设计公式为: 

                                                      (7.5)

          2、 蜗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蜗轮齿根弯曲强度的校核公式为:  (7.6)

                                  设计公式为: 

                                                      (7.7)

      7.5 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7.5.1 蜗杆传动的效率

                                                      (7.8)

        η1——轮齿啮合齿面间摩擦损失的效率;

         η2——考虑油的搅动和飞溅损耗时的效率;

         η3——考虑轴承摩擦损失时的效率;

η1是对总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可由下式确定:

           (7.9)

式中:l ——蜗杆的导程角;jv——当量摩擦角。

            (7.10)

效率与蜗杆头数的大致关系为:

      闭式传动Z1   1    2    4    

      总 效 率η 0.65 ~0.75 0.75~0.82 0.82~0.92 

      自锁时: η<0.5 

      开式传动:z1=1、2时η=0.60~0.70  

      7.5.2 蜗杆传动的润滑

          润滑的主要目的在于减摩与散热。具体润滑方法与齿轮传动的润滑相近。润滑油:润滑油的种类很多,需根据蜗杆、蜗轮配对材料和运转条件选用。润滑油粘度及给油方式:一般根据相对滑动速度及载荷类型进行选择。给油方法包括:油池润滑、喷油润滑等,若采用喷油润滑,喷油嘴要对准蜗杆啮入端,而且要控制一定的油压。

          润滑油量:润滑油量的选择既要考虑充分的润滑,又不致产生过大的搅油损耗。对于下置蜗杆或侧置蜗杆传动,浸油深度应为蜗杆的一个齿高;当蜗杆上置时,浸油深度约为蜗轮外径的1/3。

      7.5.3 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

         由于传动效率较低,对于长期运转的蜗杆传动,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去,则系统的热平衡温度将过高,就会破坏润滑状态,从而导致系统进一步恶化。

         系统因摩擦功耗产生的热量为: (7.11)

         自然冷却从箱壁散去的热量为: (7.12)

     K——箱体表面的散热系数,自然通风良好时:K =(14~17.5)W/(m2?℃);在没有循环空气流动的场所: K =(8.7~10.5)W/(m2?℃);

     A ——箱体的可散热面积(m2);A=A1+0.5A2,A1指箱体外壁与空气接触而内壁能被油飞溅到的箱壳面积,A2指箱体的散热片面积。

     t1——润滑油的工作温度(℃); t2——环境温度(℃),一般取20 ℃ 。

在热平衡条件下可得: (7.13)

      可用于系统热平衡验算,一般t1≤90℃ 

散热措施:如果工作温度t1超过了[t1],则首先考虑在不增大箱体尺寸的前提下,设法增加散热面积。如不能满足要求可用下列强制措施解决。

               1) 在蜗杆轴端装设风扇;

               2) 采用循环压力喷油冷却;

               3) 在箱体油池内装蛇形官。

      7.6 蜗杆和蜗轮的结构

          7.6.1 蜗杆的结构

              蜗杆螺旋部分的直径不大,所以常和轴做成一个整体。当蜗杆螺旋部分的直径较大时,可以将轴与蜗杆分开制作。无退刀槽,加工螺旋部分时只能用铣制的办法,如图7-9所示;有退刀槽,螺旋部分可用车制,也可用铣制加工,但该结构的刚度较前一种差,如图7-10所示。

                                                        图7-9 无退刀槽时螺旋部分的加工                     图7-10 有退刀槽时螺旋部分的加工

      7.6.2蜗轮的结构

           为了减摩的需要,蜗轮通常要用青铜制作。为了节省铜材,当蜗轮直径较大时,采用组合式蜗轮结构,齿圈用青铜,轮芯用铸铁或碳素钢。常用蜗轮的结构形式如下:

图7-11 蜗轮的结构 

文档

蜗轮蜗杆传动设计

7蜗杆传动7.1蜗杆传动的特点、应用和类型7.1.1蜗杆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组成:蜗杆、蜗轮(一般蜗杆为主动件,蜗轮为从动件)         作用:传递空间交错的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通常Σ=90°         应用:用在机床、汽车、仪器、起重运输机械、冶金机械以及其他机械制造工业中。最大传递功率为750Kw,通常用在50Kw以下。特点:         1)、传动比大。单级时i=5~80,一般为i=15~50,分度传动时i可达到1000,结构紧凑。         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