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专题六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32:41
文档

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专题六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专题六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历史学家钱乘旦说:光荣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发生后,它又称为“陈旧的制度”。这套政治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A.君主立宪制不利于英国的工业化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加深C.议会改革整合了社会的政治力量D.烦琐的议会程序降低了
推荐度:
导读专题六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历史学家钱乘旦说:光荣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发生后,它又称为“陈旧的制度”。这套政治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A.君主立宪制不利于英国的工业化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加深C.议会改革整合了社会的政治力量D.烦琐的议会程序降低了
                       专题六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历史学家钱乘旦说:光荣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发生后,它又称为“陈旧的制度”。这套政治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   )

A.君主立宪制不利于英国的工业化      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加深

C.议会改革整合了社会的政治力量      D.烦琐的议会程序降低了行政效率

2、美国1787年颁布时其中并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法案”,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的汉密尔顿对此曾这样论述:“在公开宣称基于人民权力,由人民的直接代表与公仆执行的之中,就严格意义而论,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既然人民保留全部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个别权利。”下列表述与汉密尔顿观点一致的是(   )

A."法案"的缺失是制定者无意疏忽所致

B."法案"的制定不符合建立强权的需要

C.公民权利通过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受到充分保障

D.公民权利通过权力严密的分权制衡得以保障

3、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欧洲上,19世纪后期,德意志帝国在完成统一后,也建立起了君主立宪政体。下列关于英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首相对国王负责,德国宰相对皇帝负责         B.两国议会均实行两院制

C.两国均实行责任内阁制       D.两国都是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的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

A.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B.强化国民共和意识

C.反对成为社会共识            D. 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

5、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种政体的核心是(  )

A. 公民的参与程度高               B. 公民的整体素质低

C.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 政党之间的合作

6、近代以来的法德关系有人比喻为: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人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材料中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   )

A.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都遵守《联合国宪章》           D.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

7、“(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主要(   )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的发展           B.说明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

C.强调坚持坚定的信仰对的重要性     D.指出法国大有其长期性和残酷性

8、英国首相布朗任上,曾爆出国会下议院议员“补贴门”(议员冒领国家补贴资金)丑闻,当时布朗领导的工党内阁处境艰难,反对党和部分工党下院议员发出要求布朗下台的信号。布朗是否下台取决于(  )

A. 执政党工党的支持率           B. 英国女王的态度

C. 议会对布朗的信任程度         D. 内阁成员的意见

9、《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立绅士会询问政务,筹办国饷”“设有大事会议,各抒己见。国主若欲征税饷,则必绅士允从,倘绅士不允,即不得令国民纳钱粮。若绅士执私见,则暂散其会,而别择贤士。”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法国的议会共和制

C.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D.徳国的君主立宪制

10、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英语国家史略》中这样描述处死查理一世时的场景: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后来,当查理二世允诺尊重议会和先例后返回伦敦时,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 国王对于英国来说是国家的象征      B. 国王对于英国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C. 守法国王受到英国人敬重            D. 任何一位英国国王都会受到国人尊敬

11、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了(  )

A. 总统控制议会                   B. 总统对议会负责

C. 总统的权力受议会           D. 行政权与立法权互相制约

12、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的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俾斯麦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中加以定型,并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了(   )

A. 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互相补充     B. 德意志开创了符合当时国情的政治

C. 统一后德国的制度更具色彩       D. 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得到全面保障

13、负责起草《宣言》的杰弗逊曾在一封信中宣称,他起草的文件只经过富兰克林等人轻微的修改就通过了。后经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宣言》其实被改动之处达86处,约占全文四分之一的篇幅,在内容占还删除了反对奴隶制的重要段落。由此可知(    )

A. 对史料需要对其背景等方面做调查考证,进行史料批判

B. 回忆录、书信等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非常高

C. 只要对史料敢于作解释,就可以得出新结论

D. 回忆录、书信等史料具有主观性,没有可信性

14、1871年德意志帝国规定:帝国议会有权通过帝国预算并监督财政支出。然而,帝国的收入只需要投一次票,就成为固定税收;假如入不敷出,帝国就让各邦出“国库捐”,因此帝国是永远不用开征新税的。这反映了(    )

A. 帝国议会对无实际制约作用         B. 帝国议会掌握大权

C. 军国主义传统深厚                     D. 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

15、16年3月,英国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  )

A.确保王室财政                      B.依法监管王室财政

C.国王的行政权                      D.保障国王的军事权

16、1876年时,虽然法、美同为共和国,但是两国总统在任期和权力范围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法国总统有着其明显的优越感,在这一点上法国与其邻国——德意志帝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这反映出当时法国政治(   )

A. 善于兼采他国的优秀成果           B. 具有多种政体试验的痕迹

C. 带有明显政治妥协的特征           D. 缺乏对总统权力的监督

17、钱乘旦说:大后的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材料表明作者(    )

A. 否定法国大的作用         B. 认同民主政治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C. 反对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D. 强调协商是民主政治的实现手段

18、《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新成立的国家是保守主义的产物。”下列能体现出保守主义的是(    )

A. 议会拥有立法权                 B. 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C. 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D. 首相主持帝国

19、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立即把钱交出来,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

A. 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 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C. 纪律松弛                 D. 臻于极盛

20、有学者认为“(光荣)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的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 《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 国家的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

   材料二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在这个时候,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三    英国“光荣”以后,内阁逐渐……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尔波内阁的遭到议会反对,沃尔波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世界史资料》

材料四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说的“全体人民”的含义。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王权”的。

(3)材料三反映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4)据材料四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何认识?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同质”的文明,已经在全世界站稳脚跟。但现代化在任何一个社会内部的启动,都意味着对这个社会所长久维持的传统进行重新评价,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传统,哪怕最“原始”的社会,也必然扎根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事实上,无论是先行国家还是后进国家都存在一个对待传统的问题,并不是只有后者才需要。

                     ——据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整理

  根据材料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现代化与传统”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做法很有趣,他们认为之所以发生,是统治集团内部了。双方互不相让,才引发了战争。现在他们说,再也不能了。这样就出现妥协:一方面的王权,一方面保留了王位。

                                        ——整理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史学界和政治学界历来对美国1787年多有讨论,大体有如下角度:①是一种妥协的产物;②是对英国宪政的继承和创新;③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政治设计。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人在17世纪后半期为“的王权”所做的努力。英国逐渐确立了怎样的政治? 

(2)关于美国1787年的评价,您更倾向于材料二中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C

3、B

4、B

5、【答案】C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魔鬼”指的是权力,“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指的是权力与权力之间既要相互制约又要相互平衡,综上所述这种政体的核心只能是B。

6、【答案】D

【解析】材料中第一个“民主”指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第二个“民主”指法德关系和解走向一体化后的政治经济规则。

7、A

8、【答案】C

【解析】英国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是民选,排除A;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统而不治”,排除B;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议会为国家的权力中心,议会监督内阁,内阁要对议会负责,故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议会对卡梅伦的信任程度,故C项正确;内阁阁员由首相任命,故D项错误。

9、【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据材料可知绅士会(即议会)有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国王的权力受到,这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符,故A项正确;法国实行议会共和制,没有国王,排除B项;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没有国王,排除C项;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君权是实,立宪为虚,国王掌握国家大权,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分析不难看出,英国国王实行被处决,得到民众的支持,但是查理二世许诺尊重议会和先例后,得到欢迎。不难看出,民众不是厌恶国王,而是反对不守法的国王。故选C。A项与材料无关;BD项不对,查理一世被处死。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国1875年的理解。由“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得知材料反映了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

1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俾斯麦企图把政治上的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融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这种政体是符合当时国情的,B项正确。与民主相对,无法互相补充,排除A。C项说法片面,除了具备外,同时兼有立宪色彩,排除。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的说法错误,主要政治权利依然掌握在容克地主手中,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13、【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史料都有独特的背景,要结合背景进行史料的批判,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回忆录、书信等属于二手史料,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说法太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回忆录、书信等史料尽管具有主观性,但不一定没有可信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4、【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帝国议会……没有机会行使权力”“帝国在财政困难时,就叫各邦国交纳‘国库捐’”等可知,这反映出帝国虽然规定议会有“控制税收的权力”,但是议会却无法行驶该权力,帝国议会对无实际制约作用,排除B,A项正确。题干强调帝国议会对无实际制约作用,与军国主义传统深厚无关,排除C。题干论述是帝国议会和的关系,与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需要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的分析理解.题干材料明显体现出是对王室财政进行干预而不是确保王室财政,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说明议会通过法律来监管王室的财政,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对王室的财政监管,没有提及国王的行政权,故C项错误.国王的军事权在《权利法案》中已被议会剥夺,故D项错误.故选B.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876年的法国总统。可知此题主要考查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被称为“一票共和”,体现了共和派与保皇党人之间的妥协。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法国从17年大到1875年最终确立共和,共和与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A、B、D三项都没有体现法国政体的特征,错误。

17、【答案】D

【解析】题目中只是说明大后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并未对大进行评判,故A项错误;大后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也属于民主政治,但却并未促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故B项错误;题意为法国民主化的方式由对抗到妥协,通过妥协方式获得的民主政治更加持久和维护社会稳定,反对社会变革是错误的,反对的是的暴力方式,故C项错误;由材料得知,法国在1870年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后,“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表明作者强调协商是民主政治的实现手段。故D项正确。

18、【答案】B

【解析】德国保留了封建残余,具有保守性,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就是典型的体现,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议会拥有立法权体现的是民主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体现的是民主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主持帝国的是皇帝,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1906年”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处于德意志帝国统治时期,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这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一种统治形式,较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带有更多的封建君主制的色彩,又通过“老鞋匠行军礼”可知,此时德国社会弥漫着军国主义气氛,B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和纪律松弛,排除AC。臻于极盛与君主立宪制不符,过于夸大,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20、【答案】B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英国“光荣”之后,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国家权力的重心转移到了议会,所以答案选B,排除C;《权利法案》并没有结束国王的权力,而是使国王的权力受到来约束,所以排除A;光荣之后,英国逐渐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排除D。

二、非选择题

21、(1)成年男性公民;人民主权

(2)做法:光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6年,颁布《权利法案》。

(3)创新: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与发展。特点:内阁拥有行政权,且权力不断扩大;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

(4)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5)认识:制度创新具有渐进性;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雅典的民主是公民的民主,所以“全体人民”指的是成年男性公民,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要依据材料一,材料一明确指出由全体人民掌握即人民主权。

(2)英国 “克服王权”既包括光荣也包括《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律文献。

(3)材料三涉及到责任内阁制,所以材料三反映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就是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与发展。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突出议会与内阁均衡机制的形成即可。

(4) 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要突出新兴工业城市议席的增加,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突出政治上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经济上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5) 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的认识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开放性回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英国的制度创新朝着民主的方向发展、英国的制度创新充满着曲折、制度创新是由经济所决定的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22、示例:

论题:英国的现代化是对传统社会的一种反动史实依据:1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实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转移,为英国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冲击了欧洲天主教神学思想,传播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精神,突破了天主教神权的束缚,为现代化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首先,从材料“现代化在任何一个社会内部的启动,都意味着对这个社会所长久维持的传统进行重新评价”来分析得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来论证观点即可。

23、(1)努力:1688年发动“光荣”; 16年颁布《权利法案》。 

 政治:君主立宪制

(2)倾向于①:从邦联制到联邦制是和地方妥协的产物;南方人口的计算方法体现南方和北方的妥协;参、众议员的产生方式体现了大小州的妥协。

倾向于②:继承:保持了英国分权制衡的原则,是代议制的重要形式。创新:创立了联邦制度和三权分立的权力构建原则。

倾向于③: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英国人在17世纪后半期为“的王权”所做的努力主要回答英国资产阶级或者光荣均是可以的。英国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这一问世基本识记点。

(2)本问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开放性回答,可以任选任何一种观点,关键是要做到史论结合、自圆其说即可。

文档

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专题六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专题六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历史学家钱乘旦说:光荣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发生后,它又称为“陈旧的制度”。这套政治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A.君主立宪制不利于英国的工业化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加深C.议会改革整合了社会的政治力量D.烦琐的议会程序降低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