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A. 牛顿 (N) | B. 瓦特 (W) | C. 焦耳 (J) | D. 帕斯卡 (Pa) |
A.提杆 | B.细线 | C.灯笼 | D.地球 |
A. 车把上套着橡胶套 | B. 脚踏板有凹凸的花纹 |
C. 车轴内安装有滚珠 | D. 车座做的较宽大 |
A. 食品夹 | B. 托盘天平 |
C. 钓鱼竿 | D. 核桃夹 |
A. 书包带做的很宽 | B. 篆刻刀的刀刃做的很锋利 |
C. 推土机有宽大的履带 | D. 铁轨下面铺放枕木 |
A. 运动员举着 杠铃 静止不动 |
B. 妈妈推着 婴儿车 在水平地面上前行 |
C. 抛出后的 篮球 继续向前运动 |
D. 人在 瑜伽垫 上支撑着不动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
A.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 B.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时间一定越短 |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一定会越快 | D.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
A.鸡蛋所受的重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B.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C.鸡蛋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D.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鸡蛋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A.小桌使海绵的形变越大,说明小桌对海绵的压力越大 |
B.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大于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 |
C.甲、乙两次实验,探究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
D.甲、丙两次实验,探究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是否有关 |
A.锤头松了,撞击锤柄下端能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
B.将实心球投出后,实心球会在空中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利用了实心球的惯性 |
C.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速度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 |
D.运动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此时物体没有惯性 |
A.鸡蛋排开两种液体的重力相等 | B.鸡蛋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 |
C.图中甲烧杯比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小 | D.图中甲烧杯比乙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 |
A.在0-2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0N | B.在2-6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0N |
C.在0-2s内,拉力做功越来越慢 | D.在4-6s内,拉力所做功为80J |
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1.8N | B.水对杯底的压强为800Pa |
C.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N | D.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400Pa |
小球 | 甲 | 乙 | 丙 |
m/g | 20 | 10 | 54 |
V/cm3 | 40 | 10 | 20 |
A.甲球漂浮, F 甲 > F 乙 > F 丙 | B.乙球悬浮, F 甲 = F 丙 > F 乙 | ||
C.丙球沉底, F 甲 = F 乙 > F 丙 | D.乙球悬浮, F 乙 > F 甲 > F 丙 |
A. 将拔火罐吸在皮肤上 | B. 用高压锅炖牛肉 |
C. 用吸管喝饮料 | D. 用吸盘挂钧挂物体 |
A.等于40N,方向与 F 1 方向相同 | B.等于160N,方向与 F 1 方向相同 |
C.等于40N,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反 | D.等于160N,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 |
A. 人跑步时,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有害的,因此要设法减小这个摩擦 |
B. 拿着自制气压计乘坐电梯,从20层下降到1层,细玻璃管中的液柱会下降 |
C. 向玻璃管中吹风时,细管内气体流速较大,压强较小,因此B管的液面会上升 |
D. 穿旱冰鞋的人用手推墙,她会远离墙壁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A.竖直上抛的乒乓球到达最高点时,乒乓球所受的力不为零 |
B.做引体向上的人,当他拉住单杠静止时,人所受的合力为零 |
C.被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的惯性大于空气阻力 |
D.用力扣杀排球时手感到疼痛,说明球对手的作用力大于手对球的作用力 |
A.有用功为0.55J | B.拉力 F 的功率为0.32W |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90% | D.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 |
22.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时,受到的阻力为4103N,则汽车所受的牵引力为______N,若汽车的功率为80kW,则汽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m/s。
23. 如图所示,是小丽为家中盆景设计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此时,瓶内气体压强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你认为塑料瓶与盆景盘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4. 质量为1kg的木块漂浮在酒精中,木块所排开酒精的质量为_____kg;若将该木块放入水中(水>酒精),待木块静止时,木块所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m3。
25. 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此时木块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沿图中______的方向。(选填“OA”“OB”或“OC”。其中,OA垂直于斜面,OB平行于斜面向下,OC垂直于水平面。)
26. 如图所示,OA是以O点为支点的杜杆,F是作用在杠杆A端的拉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BAN;线段OCAC。则线段______表示拉力F的力臂。(选填“AB”、“OB”、“OA”、“AC”或“OC”)
27. 组装如图所示滑轮组,使绳自由端拉力F最小.
( )
28.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29. 小刚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三次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_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小刚采用改变______的方法实现自变量的改变。
(2)由上述实验可以进一步科学推理:若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为零,小车速度就______(选填“不会减小”或“会减小”),小车将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0. 小娟利用微小压强计做“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小娟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当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不断增大,观察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将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现象可得结论______。
(2)保持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向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观察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
31. 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器材进行实验,其中长方体木块各个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1)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应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运动。
(2)在木块上加放砝码,再重复上述步骤,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或毛币,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______的关系。
(3)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认为:木块在长木板上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为验证此猜想是否正确,请你简述实验方案______。
32. 小萱做“探究杜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1)在开始实验前,杠杆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为了在实验中便于______,小蓝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她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
(2)在实验中,为使图乙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处挂______个钩码。
(3)小蓝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式再次实验,此时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若将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使杠杆仍处于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3. 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将一个钢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由静止释放,钢球滚至水平面后碰撞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
(1)实验中,钢球的动能是由______能转化而来的,其大小通过______来反映。
(2)小明将同一钢球分别从斜槽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可以探究动能大小跟物体的______是否有关。
(3)若要探究动能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是否有关,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______。
34. 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为2N,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钩码总重
G/N | 钩码上升的高度 h/m | 绳端的拉力 F/N | 绳端移动距离 s/m | 机械效率 |
4 | 0.1 | 1.4 | 0.5 |
(2)请你写出一种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______。
35. 实验桌上有弹簧测力计、大烧杯、水、细线、各种符合要求的实心金属块。小军同学利用这些实验器材通过实验证明: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金属块所受重力无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弹簧测力计调零,在大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
②找两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将它们分别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量铜块和铁块受到的重力G,并记录。
③分别把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铜块和铁块浸没在水中,不触碰烧杯,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④利用公式=G-F,分别计算两个金属块所受的浮力F浮并记录。
小军分析实验现象:经过计算,他发现两个金属块所受重力G浮相等,但所受浮力F浮不相等,于是他认为通过实验已经证明: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金属块所受重力无关。
(1)请指出在小军的实验中存在的问题:______。
(2)请针对小军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的步骤,并对实验现象进行简要分析。______
(3)请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______
36.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斜面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斜面是一种很常用的简单机械。在我国战国时期的《墨子》一书中,就记载了利用斜面提升物体的方法及其省力的原理。
如图甲所示,工人用长木板搭一个斜面,能很方便的把货物沿斜面推上卡车。如图所示,工人用沿斜面的推力F使货物沿斜面移动l的距离,推力对货物做功:W1=Fl;重为G的货物被提升h的距离,提升货物做功:W2=Gh。
由功的原理可知:假设斜面很光滑,即货物在斜面上不受摩擦力,则使用斜面对货物做功(W1)跟不用斜面直接提升货物做功(W2)相等,即:Fl=Gh,因此,计算推力的公式可写为:F=G。由此发现:利用斜面将同一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
比如:在一些建筑物的入口处,设有方便推车或轮椅上下的坡道,将轮椅沿斜坡推上去比垂直提升更省力。
又如:盘山公路也是变形的斜面。找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如图所示缠绕在铅笔上,可以模拟一个盘山公路的形状。展开这张纸发现它原来是个斜面。因此,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行驶比直通山顶的路程要长很多,但会更省力,同时也更好的保证了行车的安全性。
斜面的广泛使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一个斜面把大桶的石油从地面运上卡车,斜面的长度越______越省力。
(2)在下列四个实例中,属于利用斜面的是:______。
A.跷跷板 B.方向盘 C.动滑轮 D.螺丝钉
(3)当骑自行车上山坡时,是沿S形路线骑行省力,还是沿直线骑行更省力?______请你简要分析说明理由______。
37. 装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质细绳将物体A系在容器底部,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所受重力为16N,物体A静止时细绳对它竖直向下的拉力为4N。g取10N//kg。求:
(1)物体A受浮力F浮;(请画出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
(2)物体A的密度A。
38. 图为我国古代运送巨木的劳动情境示意图。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以便将其移动到其他地方。若将巨木用细绳挂在横杆的A点,人在横杆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F1。已知:B点到支架的距离为A点到支架距离的三倍,g取10N/kg。
(1)在支架下端垫有底面积较大的石块,请你分析它有什么作用?
(2)若作用在A点竖直向下的拉力为2.1104N,想要把巨木抬起,(忽略绳重和横杆重)求:人在横杆的B点竖直向下的压力F1至少为多大?
(3)若图中的几个人不能抬起巨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可能抬起巨木的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