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保本点预测分析和安全边际的计算,掌握利润的敏感性分析;理解全面预算的作用和全面预算体系的内容,掌握日常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成本性态分析、盈亏临界点的计算与分析、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的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日常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的编制;
难点是利润敏感性分析以及预算的编制。
第一节 利润规划
利润规划是公司为实现目标利润(没有特殊说明均指息税前利润)而综合调整其经营活动的规模和水平的一种预测活动,是公司编制期间费用预算的基础,本量利分析是其最主要的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主要是对成本、销售量和利润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所进行的综合分析。
本量利分析包括:成本性态分析、盈亏临界点分析和实现目标利润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利润的敏感分析,预测销售单价、销售量和成本水平的变动对目标利润的影响,以规划目标利润。
2012年10月单选17:本量利分析法中的“利”是指( )。
A.毛利润
B.税后利润
C.边际贡献
D.息税前利润 | |
『正确答案』D |
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规律性。(识记)
按成本性态,可以将公司的成本分为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混合成本
(一)成本性态分析--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或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产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识记)
例如,按直线法计提的厂房、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管理人员的月工资,财产保险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租金,等等。
由于其总额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因而其单位成本与产量呈反比例变动的关系,即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份额相对减少。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所需的加工设备按月计提的折旧费为10 000元。该设备的最大生产能力为5 000件,则产量在5 000件内变动对于成本的影响如表所示。
公司固定成本总额与单位固定成本
产量(件) | 总成本(元) | 单位产品成本(元) |
1 000 | 10 000 | 10 |
2 000 | 10 000 | 5 |
3 000 | 10 000 | 3.33 |
4 000 | 10 000 | 2.5 |
5 000 | 10 000 | 2 |
(二)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识记)
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资薪金、推销佣金以及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与固定成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变动成本的总量随着业务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为20元,当产量分别为1 000件、2 000件、3 000件、4 000件、5 000件时,材料总成本和单位产品材料成本如表所示。
产品的材料成本总额和单位材料成本 | ||
产量(件) | 材料总成本(元) | 单位产品材料成本(元) |
1 000 | 20 000 | 20 |
2 000 | 40 000 | 20 |
3 000 | 60 000 | 20 |
4 000 | 80 000 | 20 |
5 000 | 100 000 | 20 |
(三)成本性态分析--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顾名思义,是指那些“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成本。这类成本的特征是,其发生额的高低虽然直接受业务量大小的影响,但不存在严格的比例关系。(识记)
人们需要对混合成本按性态进行近似的描述,只有这样才能为决策所用。其实,公司的总成本就是一项混合成本。
(四)成本性态分析--总成本模型(应用)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而混合成本可以采用特定的方法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这样,总成本模型可用下式表示:
TC=FC+Vc×Q
式中:TC为总成本;FC为固定成本;Vc为单位变动成本;Q为销售量。(识记)
TC=FC+Vc×Q
如果能求出公式中FC和Vc的值,就可以利用这个直线方程来进行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其他短期决策。
二、盈亏临界点分析
盈亏临界是指公司经营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公司的销售收入扣减变动成本总额以后得到的边际贡献,如果刚好可以补偿固定成本,则公司处于不盈不亏状态,此时的销售量就是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也称为保本点的销售量。
(识记)
若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说明企业有利润;若边际贡献小于固定成本,说明边际贡献不足以补偿固定成本,企业出现亏损。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销售量这个因素外,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变动都会影响企业的盈亏状态。这里重点研究销售量与利润的关系。
2014年4月单选16:下列关于本量利关系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B.利润=边际贡献-变动成本
C.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D.利润=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变动成本 | |
『正确答案』C |
设Q为销售量,P为销售单价,Vc为单位变动成本,FC为固定成本,m为单位边际贡献,M为边际贡献总额,EBIT为息税前利润,即公司尚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之前的利润。成本按照成本性态分类之后,则息税前利润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EBIT=Q×(P-Vc)-FC
或 EBIT=M-FC
EBIT=Q×m-FC
(应用)
而盈亏临界点就是使公司息税前利润等于零时的销售量,即:
Q×(P-Vc)-FC=0
所以,
或
(应用)
设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4000元,则: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4000/(10-6)
2012年1月多选26:关于保本销售量,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有( )。
A.保本销售量=变动成本总额/销售单价
B.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
C.保本销售量=变动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
D.保本销售量=变动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单位固定成本)
E.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 |
『正确答案』B |
所谓安全边际,就是指正常销售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的差额,这个差额标志着公司销售下降多少才会发生亏损。
安全边际有绝对数与相对数两种表现形式,即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量(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
(识记、应用)
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的数值越大,公司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小,公司就越安全。安全边际率是相对指标,便于不同公司和不同行业之间进行比较。
公司安全性的衡量数据如表所示。
公司的安全程度与安全边际率 | |||||
安全边际率 | 40%以上 | 30%~40% | 20%~30% | 10%~20% | 10%以下 |
安全程度 | 很安全 | 安全 | 较安全 | 值得注意 | 危险 |
(应用)
由于只有安全边际部分的销售量(额)才能为公司创造利润,所以销售利润(率)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销售利润=安全边际的销售量×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
=安全边际的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识记、应用)
某公司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4000元,该公司预计的销售量可达1500件,则:
(应用)
以盈亏临界点为基础,可得到另一个辅助性指标,即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其计算公式为:
公司要获得利润,作业率必须达到该临界点的作业率,否则就会亏损。
该指标对公司安排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识记、应用)
某公司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4000元,1500件是公司正常开工可以完成的销售量,则:
即该公司作业率必须达到66.67%以上才能获利,否则就会发生亏损。显然,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1-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
(应用)
2012年10月多选28:下列表达式中,关于边际贡献表述正确的有( )。
A.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成本
B.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C.边际贡献=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
D.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
E.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 | |
『正确答案』BCD |
A.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B.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C.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D.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 |
『正确答案』A |
A.30% B.40%
C.50% D.60% | |
『正确答案』B |
其计算公式为:
目标利润=目标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应用)
(三)盈亏临界点分析--实现目标利润的模型
某公司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4000元,该公司预计目标利润为10000元,则:
(应用)
2014年4月计算38:C公司只生产A产品,2011年产销60 000件,每件售价500元。该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占售价的80%,公司年固定成本总额为2 500 000元。
要求:(1)计算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2)计算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3)计算A产品2011年实现的利润;
(4)若该公司2012年继续生产A产品,目标利润定为5 500 000元,其他因素不变,计算A产品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2013年10月计算38:A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800元,单位售价为1 0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50万元。公司拟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预计公司规模扩大后固定成本总额将增加5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1)计算该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2)计算该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前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3)如果公司扩大规模后确定的目标利润为120万元,计算目标销售量。
三、盈亏临界图(领会)
盈亏临界图是指围绕盈亏临界点,将影响公司利润的有关因素及其相应关系集中在一张图上,形象而具体地表现出来。利用盈亏临界图有助于决策者在经营管理工作中提高预见性和主动性。
盈亏临界图可根据不同目的及掌握的不同资料而绘制,通常有基本式、边际贡献式、量利式三种。
三、盈亏临界图--基本式(领会)
绘制方法
1.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横轴表示销售量,以纵轴表示成本和销售收入。
2.绘制固定成本线。在纵轴上确定固定成本的数值,并以此为起点,绘制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即为固定成本线。
3.绘制销售总收入线。以坐标原点为起点,并在横轴上任取一个整数销售量,计算其销售收入,在坐标图上找出与之相对应的纵轴交叉点,连接这两点就可画出总收入线。
4.绘制总成本线。在横轴上取一个销售量并计算其总成本,在坐标系中标出该点,然后将纵轴上的固定成本点与该点连接便可画出总成本线。
5.销售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设某公司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销售单价为60元,正常销售量为3 0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5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5元。该公司的基本式盈亏临界图如图所示:
(领会)
从动态上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了销售数量、成本与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几条基本规律:
1.盈亏临界点不变,销售量越大,能实现的利润越多,或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小,能实现的利润越少,或亏损越多。
2.销售量不变,盈亏临界点越低,能实现的利润就越多,或亏损越少;反之,盈亏临界点越高,能实现的利润就越少,或亏损越多。
3.在总成本既定的条件下,盈亏临界点受销售单价变动的影响。单价越高,表现为销售总收入线的斜率越大,盈亏临界点就越低;反之,盈亏临界点就越高。
4.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条件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多少。固定成本越多,或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越多,盈亏临界点就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就越低。
三、盈亏临界图--边际贡献式(领会)
边际贡献式盈亏临界图的绘制方法是先确定销售总收入线和变动成本线,在纵轴上确定固定成本值并以此为起点画一条与变动成本线平行的直线,即为总成本线,它与销售总收入线的交点为盈亏临界点。
设某公司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销售单价为60元,正常销售量为3 0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5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5元。该公司的边际贡献式盈亏临界图如图所示:
(领会)
边际贡献式与基本式盈亏临界图的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将固定成本线置于变动成本线之上,形象地反映边际贡献的形成过程和构成,即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以后就是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再减去固定成本便是利润;而后者则将固定成本线置于变动成本线之下,以表明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稳定不变的特征。
三、盈亏临界图--量利式(领会)
由于量利式盈亏临界图(也称为利润图)仅仅反映销售量与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所以说它是一种简化的盈亏临界图,但受到公司高层经理人员的欢迎,因为它简明扼要,易于理解。
绘制方法:
1.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横轴表示销售量或销售额,以纵轴表示利润或亏损。
2.在纵轴利润为零的点上画一条水平线,代表损益平衡线。
3.在纵轴上标出固定成本点,该点即为销售量为零时的亏损额。
4.横轴上任取一个整数销售量,并计算在该销售量水平下的损益数,并以此在坐标系中再确定一点,连接该点与固定成本点,便可画出利润线。
5.利润线与损益平衡线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设某公司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销售单价为60元,正常销售量为3 0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5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5元。该公司的量利式盈亏临界图如图所示:
(领会)
从图可以看出:
1.当销售量为零时,公司的亏损额即为固定成本。
2.当产品的销售价格及成本水平不变时,销售量越大,利润越多,或亏损越少;反之,销售量越小,利润越少,或亏损越多。
四、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及目标利润影响的分析
设某公司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8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全年固定成本为60000元,目标息税前利润为48000元,则:
(一)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及目标利润影响的分析--销售价格变动的影响(应用)
根据盈亏临界点的计算模型可知,盈亏临界点受产品的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销售单价或降低成本等方法来降低盈亏临界点,以避免亏损或减少亏损。
经理人员经常面临应否提高销售单价或提高多少的问题。由于提高价格往往导致销售量的下降,因此,经理人员应掌握销售量下降多少还能实现目标利润的信息。
设某公司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全年固定成本为60000元,目标息税前利润为48000元,销售单价从原来的8元提高到9元,则:
(应用)
提价将使盈亏临界点从原来的15 000件减少到12 000件,并使实现目标利润48 000元的销售量由原来的27 000件减少到21 600件。
反映在盈亏临界图上,基于一定的成本水平,单价越高,销售总收入线的斜率越大,盈亏临界点越低(Q2),同样的销售量实现的利润就越多,或亏损越少;单价越低,销售总收入线的斜率越小,盈亏临界点越高(Q3),同样的销售量实现的利润就越少,或亏损越多。
(应用)
(二)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及目标利润影响的分析--变动成本变动的影响(应用)
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公司必须依靠降低产品成本来保持或增加利润水平。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即为主要的方法之一。
设某公司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销售单价为8元,全年固定成本为60000元,目标息税前利润为48000元,因公司使用更为便宜的原材料而使单位变动成本由4元降低为3元,则:
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前:
(应用)
若单位变动成本增加,则新的总成本线的斜率大于原来的变动成本线,使盈亏临界点提高为Q3。
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可用盈亏临界图来表示:
(应用)
(三)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及目标利润影响的分析--固定成本变动的影响(应用)
为扩大产品的销量,公司往往会增加固定成本(如固定资产投资、广告费等),这也会对公司的盈亏临界点产生影响。
设某公司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销售单价为8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目标息税前利润为48000元,全年固定成本因公司增加6000元广告费而由60000元增加到66000元,则:
固定成本增加前:
(应用)
若减少固定成本,则会使盈亏临界点下降为Q3。
固定成本的变动可用盈亏临界图来表示:
(四)、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及目标利润影响的分析--各有关因素同时变动的影响(应用)
经济生活中的各因素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例如,降低产品价格时往往会同时增加销售量,增加固定成本时常需提高价格。
设某公司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全年固定成本因公司增加6000元广告费而由60000元增加到66000元,使该产品销售单价由8元提高1元到9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目标息税前利润为48000元,则:
变动前:
(应用)
在完成预计销售量27 000件时,可多实现利润(27 000-22 800)×(9-4)=21 000(元)。
由于单位产品提价1元足以补偿增加的固定成本,从而使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从原来的15 000件下降到13 200件,同时使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从27 000件下降到22 800件,可见增加广告支出6 000元并提高售价1元的措施是可行的。
其基本关系如图所示。
(应用)
五、利润敏感性分析
利润敏感性分析是指从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找出对利润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和敏感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利润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包括:研究与提供能引起目标利润发生质变,如由盈利转为亏损时各因素变化的界限;各个因素对利润变化影响的敏感程度;当个别因素变化时,如何保证原定目标利润的实现。
利润敏感性分析可以为经理人员简便、经济地提供一种直接的财务测度,以判定可能发生的预测误差的后果、哪些因素最为敏感,以便作出相应的决策。
(一)利润敏感性分析--确定影响利润各变量的临界值
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有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总额。销售量与销售单价的最小允许值和单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总额的最大允许值,就是盈亏临界值。
(应用)
根据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
EBIT=Q(P-Vc)-FC
当EBIT=0时,便可求得盈亏临界点。既然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的最大允许值、销售量和销售单价的最小允许值就是盈亏临界点,那么就可由上述公式计算出最大或最小允许值。
设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全年固定成本预计为40000元,销售量计划为100000件,则全年利润为:
EBIT=100000×(2-1.2)-40000=40000(元)
1.单位变动成本的最大允许值:
当单位变动成本由1.2元上升到1.6元时,公司由盈利40000元转为不盈不亏,若单位变动成本上升超过这个临界点,就会转为亏损。
(应用)
设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全年固定成本预计为40 000元,销售量计划为100 000件,则全年利润为:
EBIT=100 000×(2-1.2)-40 000=40 000(元)
2.固定成本的最大允许值:
固定成本=100000×(2-1.2)=80000(元)
固定成本最高只能为80 000元,否则就会发生亏损。
(应用)
设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全年固定成本预计为40 000元,销售量计划为100 000件,则全年利润为:
EBIT=100 000×(2-1.2)-40 000=40 000(元)
3.销售量的最小允许值:
50 000件是销售量的临界值,小于50 000件就会发生亏损。
(应用)
设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全年固定成本预计为40 000元,销售量计划为100 000件,则全年利润为:
EBIT=100 000×(2-1.2)-40 000=40 000(元)
4.销售单价的最小允许值:
销售单价不能低于1.6元,否则就会发生亏损。
(应用)
(二)利润敏感性分析--敏感系数与敏感分析表(应用)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但它们的敏感程度不同。
有的因素只要有较小的变动就会引起利润较大的变动,这种因素称为强敏感因素。
有的因素虽有较大的变动,但对利润的影响不大,这种因素称为弱敏感因素。
测定各因素敏感程度的指标称为敏感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通过计算敏感系数,经理人员可以了解在影响利润的诸因素中,哪些因素敏感程度强,哪些因素敏感程度弱,以便分清主次,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确保目标利润的完成。
设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全年固定成本预计为40 000元,销售量计划为100 000件,现假设在原定的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的基础上各增加20%,则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分别计算如下:
1.销售单价的敏感系数。
当销售单价增加20%时,即:
P=2×(1+20%)=2.4(元)
EBIT=100 000×(2.4-1.2)-40 000=80 000(元)
(应用)
2.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
当单位变动成本增加20%时,即:
Vc=1.2×(1+20%)=1.44(元)
EBIT=100 000×(2-1.44)-40 000=16 000(元)
(应用)
3.销售量的敏感系数。
当销售量增加20%时,即:
Q=100 000×(1+20%)=120 000(件)
EBIT=120 000×(2-1.2)-40 000=56 000(元)
(应用)
4.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当固定成本增加20%时,即:
FC=40 000×(1+20%)=48 000(元)
EBIT=100 000×(2-1.2)-48 000=32 000(元)
(应用)
将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按敏感系数(绝对值)大小排列,依次是:销售单价(5)、单位变动成本(-3)、销售量(2)、固定成本(-1)。即对利润影响程度最大的是销售单价,影响程度最小的是固定成本。其中,敏感系数为正(负)值,表明它与利润同(反)向变动。销售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是利润的相对敏感因素,是经理人员要注意的两个重要方面。
也不能局限于敏感系数的高低,而忽视销售量的影响。在销路看好、生产有保障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增加销售量,而销售单价的增幅可能很小甚至不变。尤其是在市场供大于求、销路欠佳、销量大幅下跌时,宁可降低销售单价以打开(或保证)销路。
为了使公司经理人员能直观地了解各个因素对利润的敏感程度,可以编制敏感分析表来列示。
因素变动敏感分析表
-20% | -10% | 0 | +10% | +20% | |
销售单价 | 0 | 20 000 | 40 000 | 60 000 | 80 000 |
单位变动成本 | 000 | 52 000 | 40 000 | 28 000 | 16 000 |
固定成本 | 48 000 | 44 000 | 40 000 | 36 000 | 32 000 |
销售量 | 24 000 | 32 000 | 40 000 | 48 000 | 56 000 |
为充分利用公司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实现公期决策和短期决策的既定目标,就必须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有一个规划。它要求公司的各职能部门必须协调行动,用编制预算的方法来计划与控制公司未来的经济活动。
所谓预算,就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财务计划,它是用货币的形式来反映公司未来某一特定期间的有关现金收支、资本需求、资本融通、营业收入、成本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方面的详细计划。
一、全面预算的作用
全面预算反映的是公司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全部生产情况、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它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各个方面进行预算,并在这些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出一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等预计财务报表及其附表,以反映公司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识记)
1.明确各部门的奋斗目标,控制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2.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3.考核各部门的业绩。
(领会)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全面预算的构成
特种决策预算
日常业务预算
财务预算
特种决策预算最能直接体现决策的结果,它实际上是选中方案的进一步规划,如资本支出预算主要涉及长期投资的预算,是指公司不经常发生的预算,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改建、更新,其编制可以追溯到决策之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只不过预算比决策更细致、更精确一些。
(识记)
日常业务预算是指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的各种预算。具体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成品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等。这些预算既有实物量指标,又有价值量指标,前后衔接,相互联系。
(识记)
财务预算是与公司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关的各种预算。作为全面预算的最后环节,财务预算可以在价值方面总括地反映特种决策预算与日常业务预算的结果,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
(识记)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1.固定预算
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能实现的某一业务活动水平而编制的预算。(识记)
特点:(领会)
预算内容以预定的某一固定的业务量水平为基础,一般不考虑预算期内业务量水平的变化,编制过程比较简单。
将实际结果与所确定的固定预算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据以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
利用固定预算控制实际业务水平与预期业务水平一致(即业务量水平比较稳定的公司)的公司比较合适。如果用固定预算来衡量业务量水平经常变动的公司的经营成果,则会使实际执行结果与预期业务量水平相差很多,公司往往难以控制。
2.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就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按照预算期内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而编制不同水平的预算。(识记)
特点:(领会)
它可按预算期内某一相关范围内的可预见的多种业务活动水平确定不同的预算,也可按实际业务活动水平调整其预算。
实际业务量发生后,将实际指标与实际业务量相应的预算进行对比,使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建立在更加可比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预算控制的作用。
理论上,该方法适用于编制全面预算中所有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但实务中主要用于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和利润预算,尤其是成本费用预算。
3.增量预算
增量预算是以基期现有的水平为基础,根据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通过调整基期项目和数额而编制的预算。(识记)
假定:(领会)
公司现有的每项活动都是公司不断发展所必需的。
在未来预算期内,公司必须至少以现有费用水平继续存在。
现有费用已得到有效的利用。
这种方法是以承认现实的基本合理性作为出发点,从而使原来不合理的费用开支可能继续存在下去,甚至有增无减,造成资本的巨大浪费。
4.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就是以零为基数编制的预算。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础,不考虑其以往情况如何,对每项内容都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和一定期间内资本供应的实际可能作出最先进的估计,划分决策单元,分别提出预算方案,并对每个预算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按重要程度对预算方案进行排序,从而对公司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形成最终的预算方案。(识记)
优点:(领会)
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分析。
有助于公司内部进行沟通与协调,激励各基层单位参与预测编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标明确,可区别方案的轻重缓急。
有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投入产出意识。
不足:(领会)
工作量较大;
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容易引起部门间的矛盾。
零基预算方案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公司和机构。
5.定期预算
定期预算是以固定不变的会计期间作为预算期间编制预算的方法。(识记)
优点:
可以保证预算期间和会计期间在时期上的配比,便于根据会计报告数据与预算的比较,考核和评价预算的执行结果。
领会
不足:
不利于前后各期间预算的衔接,不能适应连续不断的业务活动过程的预算管理。
6.滚动预算
滚动预算是在上期预算完成情况的基础上,调整和编制下期预算,并将预算期间连续向后滚动,使预算期间保持一定的时期跨度。(识记)
优点:
使预算期间依时间顺序向后滚动,能够保持预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利于考虑未来业务活动,实现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结合;
预算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被修订与调整,使预算更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不足:
滚动预算的延续工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领会)
三、日常业务预算编制
三、日常业务预算编制--销售预算(应用)
公司日常业务预算的编制通常要以销售预算为出发点,以销售预算为基础,销售预算必须以销售预测为基础,根据未来期间预计的销售量和销售单价,即可求出预计的销售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预计销售收入=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单价
第二节 短期预算
A公司2015年的销售预算如表所示。假设A公司每季度销售收入中收到现金60%,其余的40%要到下季度才能收到。
A公司2015年度销售预算
第1季度 | 第2季度 | 第3季度 | 第4季度 | 全年合计 | |
预计销售量(万件) | 1 100 | 1 000 | 900 | 1 160 | 4 160 |
销售单价(元) | 8 | 8 | 8 | 8 | 8 |
预计销售收入(万元) | 8 800 | 8 000 | 7 200 | 9 280 | 33 280 |
A公司2015年度销售预算
第1季度 | 第2季度 | 第3季度 | 第4季度 | 全年合计 | ||
预计现金收入(万元) | 年初应收账款 | 1 400 | 1 400 | |||
第一季度销售收入 | 5 280 | 3 520 | 8 800 | |||
第二季度销售收入 | 4 800 | 3 200 | 8 000 | |||
第三季度销售收入 | 4 320 | 2 880 | 7 200 | |||
第四季度销售收入 | 5 568 | 5 568 | ||||
现金收入合计 | 6 680 | 8 320 | 7 520 | 8 448 | 30 968 |
第1季度 | 第2季度 | 第3季度 | 第4季度 | 全年合计 | ||
预计销售量(万件) | 1 100 | 1 000 | 900 | 1 160 | 4 160 | |
销售单价(元) | 8 | 8 | 8 | 8 | 8 | |
预计销售收入(万元) | 8 800 | 8 000 | 7 200 | 9 280 | 33 280 | |
预计现金收入(万元) | 年初应收账款 | 1 400 | 1 400 | |||
第一季度销售收入 | 5 280 | 3 520 | 8 800 | |||
第二季度销售收入 | 4 800 | 3 200 | 8 000 | |||
第三季度销售收入 | 4 320 | 2 880 | 7 200 | |||
第四季度销售收入 | 5 568 | 5 568 | ||||
现金收入合计 | 6 680 | 8 320 | 7 520 | 8 448 | 30 968 |
三、日常业务预算编制--生产预算(应用)
生产预算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根据预计的销售量和预计的期初、期末产成品存货量,按产品分别计算出每一个产品的预计生产量,其计算公式为:
预计生产量
=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
从上式可以看出,期初、期末的存货是生产预算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存货过多,会形成资本的积压,影响资本周转;存货过少,又会影响正常的销售活动。所以,必须科学而合理地确定存货的数量。
已知A公司各季度预计销售量,假设A公司各季度的期末存货按下一季度销售量的15%计算,各季预计的期初存货与上季期末存货相等,年初有存货165万件,年末留存175万件。A公司2015年的生产预算如表所示。
A公司2015年度生产预算
第1季度 | 第2季度 | 第3季度 | 第4季度 | 全年合计 | |
预计销售量(万件) | 1 100 | 1 000 | 900 | 1 160 | 4 160 |
加:预计期末存货(万件) | 150 | 135 | 174 | 175 | 175 |
合计 | 1 250 | 1 135 | 1 074 | 1 335 | 4 335 |
减:预计期初存货(万件) | 165 | 150 | 135 | 174 | 165 |
预计生产量(万件) | 1 085 | 985 | 939 | 1 161 | 4 170 |
预计生产量确定以后,按照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量,同时考虑预计的期初、期末的材料存货量,便可以编制直接材料预算。相关计算公式为:
预计直接材料采购量=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的材料耗用量+预计期末材料存货-预计期初材料存货
直接材料预计金额=预计直接材料采购量×直接材料单价
与生产预算相同,在编制直接材料预算时考虑期初、期末存货的目的在于:避免因材料存货不足而影响生产;或因存货过多而形成资本的积压和浪费。
已知A公司各季度预计生产量,设A公司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耗用量为1.2千克,材料单价为2元。各季度的期末存货按下一季度生产需用量的25%计算,各季预计的期初材料存货与上季末的材料存货相等,年初有材料存货325.5万千克,年末预计的材料存货为340万千克。在各季的材料采购货款中,有60%在本季度付清,另外40%在下季度付清,2014年年末的应付账款余额为1 550万元。据此,可编制A公司2015年度的直接材料预算,如表所示。
A公司2015年度直接材料预算
第1季度 | 第2季度 | 第3季度 | 第4季度 | 全年合计 | |
预计生产量(万件) | 1 085 | 985 | 939 | 1 161 | 4 170 |
单位产品材料用量(千克) | 1.2 | 1.2 | 1.2 | 1.2 | 1.2 |
生产需用总量 | 1 302 | 1 182 | 1 126.8 | 1 393.2 | 5 004 |
加:预计期末存货(万千克) | 295.5 | 281.7 | 348.3 | 340 | 340 |
合计 | 1 597.5 | 1 463.7 | 1 475.1 | 1 733.2 | 5 344 |
第1季度 | 第2季度 | 第3季度 | 第4季度 | 全年合计 | ||
减:预计期初存货(万千克) | 325.5 | 295.5 | 281.7 | 348.3 | 325.5 | |
预计采购量(万千克) | 1 272 | 1 168.2 | 1 193.4 | 1 384.9 | 5 018.5 | |
材料单价(元) | 2 | 2 | 2 | 2 | 2 | |
预计采购额(万元) | 2 544 | 2 336.4 | 2 386.8 | 2 769.8 | 10 037 | |
预计现金支出(万元) | 年初应付账款 | 1 550 | 1 550 | |||
第一季度采购额 | 1 526.4 | 1 017.6 | 2 544 | |||
第二季度采购额 | 1 401.84 | 934.56 | 2 336.4 |
在表中,附有预算期间关于预计现金支出的计算,这有助于现金预算的编制。
第1季度 | 第2季度 | 第3季度 | 第4季度 | 全年合计 | ||
预计现金支出(万元) | 第三季度采购额 | 1 432.08 | 954.72 | 2 386.8 | ||
第四季度采购额 | 1 661.88 | 1 661.88 | ||||
现金支出合计 | 3 076.4 | 2 419.44 | 2 366. | 2 616.6 | 10 479.08 |
与直接材料预算相同,直接人工预算也要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其计算公式为:
预计直接人工=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小时×小时工资率
已知A公司预计生产量,假设A公司只有一个工种,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为1.3小时,每小时人工成本(单位工时工资率)为1.5元。各期需用的直接人工工时直接按当期预计的产成品产量计算。据此,可编制A公司2015年度的直接人工预算,如表所示。
A公司2015年度直接人工预算
第1季度 | 第2季度 | 第3季度 | 第4季度 | 全年合计 | |
预计生产量(万件) | 1 085 | 985 | 939 | 1 161 | 4 170 |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小时) | 1.3 | 1.3 | 1.3 | 1.3 | 1.3 |
A公司2015年度直接人工预算
第1季度 | 第2季度 | 第3季度 | 第4季度 | 全年合计 | |
直接人工总工时(万小时) | 1 410.5 | 1 280.5 | 1 220.7 | 1 509.3 | 5 421 |
单位工时工资率(元) | 1.5 | 1.5 | 1.5 | 1.5 | 1.5 |
预计的直接人工成本(万元) | 2 115.75 | 1 920.75 | 1 831.05 | 2 263.95 | 8 131.5 |
制造费用预算是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的其他所有产品成本的计划。
制造费用按其成本性态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固定制造费用可在上年基础上根据预期变动加以适当修正进行预计;变动制造费用根据预计生产量乘以单位产品预定分配率进行预计。
为了便于编制现金预算,必须预计在制造费用方面的现金支出。在制造费用中,除折旧费与摊销等费用外,其他支出都须支付现金,应将这一项从中扣除。因此,预计需用现金支付的制造费用的计算公式为:
预计需用现金支付的制造费用=预计直接人工小时×变动费用预计分配率+预计固定制造费用-折旧与摊销
已知A公司生产产品直接人工总工时5 421万小时,假设经有关部门测算,A公司2015年的制造费用各项目的预算如表所示。
A公司2015年度制造费用预算
成本明细项目 | 金额(万元) | 预计的现金支出(万元) | ||
变动性制造费用 | 间接人工 | 1 050 | 变动性制造费用: | 3 252.6 |
间接材料 | 1 150 | 固定性制造费用: | 3 252.6 | |
维修费 | 215 | 减:折旧费 | 1 400 | |
水电费 | 687.6 | 全年预计的现金支出: | 5 105.2 | |
劳动保护费 | 150 | 每季平均的现金支出: | 1 276.3 | |
合计 | 3 252.6 |
A公司2015年度制造费用预算
成本明细项目 | 金额(万元) | 预计的现金支出(万元) | |
固定性制造费用 | 折旧费 | 1 400 | 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3 252.6/5 421=0.6 |
维修费 | 377.6 | (以直接人工总工时为标准) | |
管理人员工资 | 415 | 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率=3 252.6/5 421=0.6 | |
保险费 | 750 | (以直接人工总工时为标准) | |
租赁费 | 310 | ||
合计 | 3 252.6 |
产品成本预算是指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的汇总。其主要内容是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的有关数据来自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生产量、期末存货量来自生产预算,销售量来自销售预算。
生产成本、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等数据,根据单位成本和有关数据计算得出。
A公司2015年度的产品成本预算如表所示。
产品成本预算表
项目 | 单位成本 | 生产成本(万元) | 期末存货(万元) | 销货成本(万元) | ||
每千克或每小时(元) | 投入量 | 成本(元) | 4 170万件 | 175万件 | 4 160万件 | |
直接材料 | 2 | 1.2 | 2.4 | 10 008 | 420 | 9 984 |
直接人工 | 1.5 | 1.3 | 1.95 | 8 131.5 | 341.25 | 8 112 |
变动制造费用 | 0.6 | 1.3 | 0.78 | 3 252.6 | 136.5 | 3 244.8 |
固定制造费用 | 0.6 | 1.3 | 0.78 | 3 252.6 | 136.5 | 3 244.8 |
合计 | 5.91 | 24 4.7 | 1 034.25 | 24 585.6 |
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包括预期内将发生的各项经营性的期间费用。如果各费用项目的数额比较大,则销售费用预算和管理费用预算可以分别编制。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一般根据成本性态进行。
经有关部门测算,A公司2015年度的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如表所示。
A公司2015年度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项目 | 金额(万元) |
销售费用: | |
销售人员工资 | 125 |
广告费 | 275 |
运输费 | 150 |
保管费 | 150 |
项目 | 金额(万元) | |
管理费用: | ||
管理人员工资 | 250 | |
办公费 | 175 | |
职工培训费 | 75 | |
保险费 | 125 | |
合计 | 1 325 | |
预计现金支出 | 全年预计现金支出 | 1 325 |
每季平均现金支出 | 331.25 |
四、财务预算编制--现金预算(应用)
现金预算是对所有有关现金收支预算的汇总,一般由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以及资本的筹集与运用四个部分组成。其基本关系为:
期末现金余额
=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资本的筹集(减运用)
现金预算是公司现金管理的重要工具,它有助于公司合理地安排和调动资本。
A公司在预算期内将发生下列经济业务:每季度预交所得税500万元;每季度支付现金股利400万元;第4季度出售一台设备,价款500万元;第2季度和第4季度分别购入一套生产设备,价款分别为1 450万元和1 250万元。该公司规定现金的最低期末余额为100万元,年初现金余额为150万元。
根据有关资料,可编制A公司2015年度的现金预算,如表所示。
A公司2015年度现金预算
单位:万元
项目 | 第1季度 | 第2季度 | 第3季度 | 第4季度 | 全年合计 |
期初现金余额 | 150 | 100.3 | 101.56 | 110.07 | 150 |
产品销售收入 | 6 680 | 8 320 | 7 520 | 8 448 | 30 968 |
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 500 | 500 | |||
可供使用现金 | 6 830 | 8 420.3 | 7 621.56 | 9 058.07 | 31 618 |
现金支出 | |||||
直接材料 | 3 076.4 | 2 419.44 | 2 366. | 2 616.6 | 10 479.08 |
项目 | 第1季度 | 第2季度 | 第3季度 | 第4季度 | 全年合计 |
直接人工 | 2 115.75 | 1 920.75 | 1 831.05 | 2 263.95 | 8 131.5 |
制造费用 | 1 276.3 | 1 276.3 | 1 276.3 | 1 276.3 | 5 105.2 |
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 | 331.25 | 331.25 | 331.25 | 331.25 | 1 325 |
营业现金支出合计 | 6 799.7 | 5 947.74 | 5 805.24 | 6 488.1 | 25 040.78 |
购入机器设备 | 1 450 | 1 250 | 2 700 | ||
所得税支出 | 500 | 500 | 500 | 500 | 2 000 |
项目 | 第1季度 | 第2季度 | 第3季度 | 第4季度 | 全年合计 |
股利支出 | 400 | 400 | 400 | 400 | 1 600 |
现金支出合计 | 7 699.7 | 8 297.74 | 6 705.24 | 8 638.1 | 31 40.78 |
现金余缺 | -869.7 | 122.56 | 916.32 | 419.97 | 277.22 |
向银行借款 | 970 | 970 | |||
偿还银行借款 | 20 | 750 | 200 | 970 | |
银行借款利息 | 1 | 56.25 | 20 | 77.25 | |
期末现金余额 | 100.3 | 101.56 | 110.07 | 199.97 | 199.97 |
“现金支出”部分包括预算期的各项支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的数据分别来自于前述的有关预算。此外,还包括购入机器设备支出、税款支出和股利支出等,有关数据分别来自于另行编制的专门预算。
“现金余缺”部分列示现金收入减去现金支出的差额。如果差额大于要求的最低现金余额,则可用多余的现金偿还过去的银行借款,或用于短期投资。如果差额小于要求的最低现金余额,则应该向银行借款,以满足最低现金余额要求。假设借款金额的要求是10万元的倍数。则第一季度借款额为:
借款额=最低现金余额+现金不足额=100+869.7=969.7≈970(万元)
第二季度现金富余,可用于偿还借款。一般按“每期期初借入,每期期末归还”来预计利息,并采取利随本清的方式计算利息。本例中的借款期限为6个月,假设借款利率为10%,则应该归还的借款本金和利息为:
第四季度现金富余,可用于偿还借款。
归还的本金和利息=200+200×10%=220(万元)
四、财务预算编制--预计利润表(应用)
预计利润表是在上述各经营预算的基础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编制的。预计利润表是整个预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揭示公司预期的盈利情况,从而有助于经理人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A公司2015年度的预计利润表如表所示。
A公司预计利润表(简表)
2015年度 单位:万元
项目 | 金额 |
销售收入 | 33 280 |
销售成本 | 24 585.6 |
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 | 1 325 |
利息 | 77.25 |
利润总额 | 7292.15 |
所得税费用 | 2 000 |
净利润 | 5 292.15 |
“销售收入”项目的数据来自于销售预算表;
“销售成本”项目的数据来自于产品成本预算;
“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项目的数据来自于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利息”项目的数据来自于现金预算。
“所得税费用”项目是在利润规划时估计的,并已经列入现金预算。通常不是根据利润总额和所得税税率计算得出的,因为有诸多纳税调整事项的存在。
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公司预算期末各账户的预计余额。在公司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经过对经营预算和现金预算中的有关数字做适当调整,即可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
A公司2015年的预计资产负债表如表所示。
A公司预计资产负债表(简表)
2015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产 | 年初金额 | 年末金额 | 负债及股东权益 | 年初金额 | 年末金额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 ||||
现金 | 150 | 199.97 | 应付账款 | 1 550 | 1 107.92 |
应收账款 | 1 400 | 3 712 | |||
直接材料 | 651 | 680 | |||
产成品 | 975.15 | 1 034.25 | |||
合计 | 3 176.15 | 5 626.22 | 合计 | 1 550 | 1 107.92 |
非流动资产: | |||||
固定资产 | 股东权益: |
资产 | 年初金额 | 年末金额 | 负债及股东权益 | 年初金额 | 年末金额 |
房屋及建筑物 | 7 504.95 | 7 504.95 | 股本 | 11 066 | 11 066 |
生产设备 | 9 950 | 12 150 | 未分配利润 | 4 840.1 | 8 532.25 |
运输设备 | 1 000 | 1 000 | |||
累计折旧 | -4 175 | -5 575 | |||
合计 | 14 279.95 | 15 079.95 | 合计 | 15 906.1 | 19 598.25 |
总计 | 17 456.1 | 20 706.17 | 总计 | 17 456.1 | 20 706.17 |
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公司预算期末各账户的预计余额。在公司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经过对经营预算和现金预算中的有关数字做适当调整即可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
A公司2015年的预计资产负债表如表所示。
A公司预计资产负债表
2015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产 | 年初金额 | 年末金额 | 负债及股东权益 | 年初金额 | 年末金额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 1550 | 1107.92 | ||
现金 | 150 | 199.97 | 应付账款 | ||
应收账款 | 1400 | 3712 | |||
直接材料 | 651 | 680 | |||
产成品 | 975.15 | 1034.25 | |||
合计 | 3176.15 | 5626.22 | 合计 | 1550 | 1107.92 |
非流动资产: | |||||
固定资产 | 股东权益 |
资产 | 年初金额 | 年末金额 | 负债及股东权益 | 年初金额 | 年末金额 |
房屋及建筑物 | 7504.95 | 7504.95 | 股本 | 11066 | 11066 |
生产设备 | 9950 | 12150 | 未分配利润 | 4840.1 | 8532.25 |
运输设备 | 1000 | 1000 | |||
累计折旧 | -4175 | -5575 | |||
合计 | 14279.95 | 15079.95 | 合计 | 15906.1 | 19598.25 |
总计 | 17456.1 | 20706.17 | 总计 | 17456.1 | 20706.17 |
期末应收账款=本期销售额×(1-本期收现率)
=9280×(1-60%)=3 712(万元)
“应付账款”是根据直接材料预算计算得出的:
期末应付账款=本期采购额×(1-本期付现率)
=2769.8×(1-60%)=1 107.92(万元)
“未分配利润”是根据现金预算和预计利润表计算得出的:
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本期股利
=4840.1+5 292.15-1 600=8 532.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