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产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 XAZD-015 | 文件版本 | V1.0 |
编制时间 | 20xx年01月01日 | 生效时间 | 20xx年01月01日 |
编制人 | xxx | 审批人 | xxx |
发布范围 | 全公司 | 密级 | 内部 |
日期 | 修订人 | 修订内容 | 审批人 |
信息资产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明确公司内各类信息资产的分类和标识,方便信息资产的有效管理。
适用范围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以下简称“广益三文公司”),并在全公司范围内给予执行,由基础架构部对该项工作的落实和执行进行监督,并对本办法的有效性进行持续改进。
职责权限
第三条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信息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制度的贯彻落实,行政部是公司内部各类信息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四条 本制度定义以下相关角色,履行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执行和审核职责。
(一)责任人,信息资产的创建者,或者主要用户所在组织、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信息资产责任人对所属信息资产负直接责任。其主要职责包括:
1)理解和各种信息访问活动相关的安全风险;
2)根据广益三文公司信息密级划分标准来确定所属信息资产的级别;
3)根据广益三文公司相关策略确定并检查信息访问权限;
4)针对所属信息资产提出恰当的保护措施。
(二)保管者,受信息资产责任人委托,对信息资产进行日常的管理,维护已经建立的保护措施。资产保管者通常是广益三文公司的信息中心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例如系统管理员或各部门相关人员)。其主要职责包括:
1)根据相关策略和信息资产责任人的要求,负责信息资产的维护操作和日常管理事务;
2)负责具体设置信息访问权限;
3)负责所管理的信息资产的安全控制;
4)部署恰当的安全机制,进行备份和恢复操作;
5)按照信息资产责任人的要求实施其他控制。
(三)用户,信息资产的使用者,除了广益三文公司内部员工,也可能是因为业务需要而访问广益三文公司信息的客户或第三方组织。其主要职责包括:
1)向信息资产责任人申请信息访问;
2)按照广益三文公司信息安全策略要求正当访问信息,禁止非授权访问;
3)向相关组织报告隐患、故障或者违规事件。
资产管理要求
第五条 信息资产分类
信息资产责任人应该指导进行相关资产的调查,资产调查以业务流程为线索,包括各类输入、中间环节和输出信息,所有这些信息资产都为业务流程的运转提供支持。信息资产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数据文件,通常包括各种电子档:业务数据、客户数据、配置文件、记录数据(日志、审计记录)、管理文件(策略、流程文件、操作手册等)、商务文件(合同、协议等)。也包括以实物方式存在的资产:各类电子数据的归档、打印件、书面管理文件、业务报表、包含重要商业成果的文件,还有胶片等。
(二)软件资产,各种系统软件、应用软件(OA、业务软件等)和工具软件(开发系统、网管软件、安全软件等),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网络软件、办公应用系统、业务系统程序、软件开发工具等,这些软件资产负责处理、存储或传输各类信息。
(三)实物资产,与业务相关的IT物理设备,包括计算机(工作站和服务器等)和网络通信设备、磁介质(磁带和磁盘等)、装置、环境等,这些实物资产容纳着软件和数据文件。
(四)人员,承担某项与业务活动相关责任的角色和职位。例如普通用户、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保安、清洁员等,这些人员与各类数据、软件和实物资产的操作直接相关。
(五)服务,安保(例如监控、门禁、保安等),环境服务(例如清洁),基础保障(供水、供热、供电),设备维护,通信服务(例如互联网接入)。
第六条 信息资产分级标准
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评价资产的三个安全属性。风险评估中资产的价值不是以资产的经济价值来衡量,而是由资产在这三个安全属性上的达成程度或者其安全属性未达成时所造成的影响程度来决定的。安全属性达成程度的不同将使资产具有不同的价值,而资产面临的威胁、存在的脆弱性、以及已采用的安全措施都将对资产安全属性的达成程度产生影响。
(一)保密性赋值
根据信息资产在保密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保密性上应达成的不同程度或者保密性缺失时对整个组织的影响。下表提供了一种保密性赋值的参考。
表1信息资产保密赋值表
赋值 | 标识 | 定义 |
V | 很高 | V等级文献为高度绝密级,其查阅人仅限公司董事会、高层决策者及事件相关负责人; |
IV | 高 | IV等级文献为绝密级,其查阅人仅限公司董事会、高层决策者、高层管理人员及事件相关负责人; |
III | 中等 | III等级文献为机密级,其查阅人仅限公司董事会、高层决策者、高层管理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事件相关负责人; |
II | 底 | II等级文献为机密级,其查阅人仅限公司董事会、高层决策者、高层管理人员、所有部门负责人及事件相关负责人; |
I | 很低 | I等级文献为秘密级,其查阅人为公司所有员工 |
根据信息资产在完整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完整性上缺失时对整个组织的影响。下表提供了一种完整性赋值的参考。
表2信息资产完整性赋值表
赋值 | 标识 | 定义 |
V | 很高 | 完整性价值非常关键,未经授权的修改或破坏会对组织造成重大的或无法接受的影响,对业务冲击重大,并可能造成严重的业务中断,难以弥补 |
IV | 高 | 完整性价值较高,未经授权的修改或破坏会对组织造成重大影响,对业务冲击严重,较难弥补 |
III | 中等 | 完整性价值中等,未经授权的修改或破坏会对组织造成影响,对业务冲击明显,但可以弥补 |
II | 底 | 完整性价值较低,未经授权的修改或破坏会对组织造成轻微影响,对业务冲击轻微,容易弥补 |
I | 很低 | 完整性价值非常低,未经授权的修改或破坏对组织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对业务冲击可以忽略 |
根据信息资产在可用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可用性上应达成的不同程度。下表提供了一种可用性赋值的参考。
表3:信息资产可用性赋值表
赋值 | 标识 | 定义 |
V | 很高 | 可用性价值非常高,合法使用者对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可用度达到年度99.9%以上,或系统不允许中断 |
IV | 高 | 可用性价值较高,合法使用者对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可用度达到每天90%以上,或系统允许中断时间小于10min |
III | 中等 | 可用性价值中等,合法使用者对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可用度在正常工作时间达到70%以上,或系统允许中断时间小于30min |
II | 底 | 可用性价值较低,合法使用者对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可用度在正常工作时间达到25%以上,或系统允许中断时间小于60min |
I | 很低 | 可用性价值可以忽略,合法使用者对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可用度在正常工作时间低于25% |
第七条 对外信息披露管理
(一)责任部门
对外信息披露的责任部门为行政部,行政部是公司的对外公告、启事、宣传文稿等工作的对口部门。
(二)对外信息披露的流程
1)信息的报送: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对外发布及传送信息时,需提前通知行政部,并将对外公布信息内容、信息披露的渠道等报送行政部审批;
2)信息的审批:行政部对各部门对外公布信息内容和渠道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由总裁办统一执行对外信息发布的工作。重要对外信息的审批则需上报董事长审批,审批通过后由总裁办进行发布工作。
3)发生费用的控制:对于因信息发布披露而产生的费用,各部门在年初时需制订相应的预算,在具体信息对外公布执行中,财务部按照预算进行控制。对于超出预算或其他特殊情况的费用,则需相应部门上报公司董事长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予以执行。
4)对外披露信息的存档:对外披露的信息由总裁办统一存档、保留。
电子数据的使用和处置
第 对所有电子数据进行分类/分级,标识未授权人员的访问,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应存储在不同的区域,按类按级传达,便于信息的安全管理。
第九条 不同类型的电子文件按照统一规律存放在个人电脑或服务器中,便于整理和查阅以及工作交接时转移。
第十条 所有电子文件保存在电脑或服务器中,并按照《北京广益三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规定的备份频率定期进行备份。
第十一条 对于存于服务器上的电子数据的访问,根据服务器提供服务的不同与部门/职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避免非授权访问。
第十二条 对于内部公开级别的电子信息,其使用要控制在内部,禁止带出。
第十三条 对于秘密级别以上的电子文件的处理过程,必须保障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
第十四条 对于秘密级别以上的电子文件的使用,系统应进行审计。
第十五条 对于秘密级别以上的电子文件的传输,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加以保护,如加密传输、分散传输等。
第十六条 在整理电脑中的电子数据时,要小心操作,确认后再进行处理,避免由于误操作将有用的电子数据删除。
纸质文档的使用和处置
第十七条 所有的秘密级以上的纸质文件资料要(通过标签或其它方式)标识出资产的保密级别,分类存放,不同安全级别的纸质文件应按类按级传达,便于纸质文件的安全管理。
第十 对于比较重要的纸质文件(机密级别以上)必须保存在带锁的文件柜或保险柜中,钥匙由专人保管。
第十九条 对于纸质文件的保存期限依据实际要求制定和实施。
第二十条 对于比较重要的纸质文件的使用过程,必须注意信息的保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第二十一条 对于比较重要的纸质文件的传输,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加以保护,如专人递送、分散传输等。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由基础架构部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