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
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2、供给:是指在某一时间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
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某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4、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
5、公司:是指依法集资联合组成,有的注册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二、填空题(1分×15=15分)
1、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2、使用价值 3、支出法、收入法
4、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5、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6、固定、可变成本
三、单项选择题(2分×15=3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B | C | C | A | A | C | C | A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B | D | C | C | A | D | A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1、(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3分)
(2)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分)
(3)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第二,价值规律自发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价值规律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3分)
2、(1)联系:第一、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没有商品流通就不需要货币流通;
第二、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又有反作用,货币流通不畅会影响商品流通的发展;
第三、二者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价值运动的形式,都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为生产与消费服务的。
(2)区别:第一、表现形态不同,商品流通以实物和劳务表现出来,货币流通以货币形态表现出来;
第二、作用不同,商品流通为生产和消费服务,货币流通为商品交换服务;
第三、流通方向不同,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反方向变化。
3、(1)分配方式有:劳动收入、资本收入、经营收入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
4、(1)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的必然要求;
(2)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
(3)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4)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地区经济协作发展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