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的整合表现的更加全面,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然在课改浪潮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综合组集科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从表面看他们各自成一体,好象互不相关。但是他们的理念是一样的: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态度,重视实践。针对我组学科特点,结合综合教研组工作实际,以促进学校发展和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把教师培训工作当做校本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项系统工程。特制定本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如下:
一、 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为指导,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密切结合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以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关联为载体,以研促教,以研兴教,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和科研意识,锻炼教师的学习能力,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学生全面发展观。
二、基本措施
(一)组织学习
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和《相关课程理念》,让教师了解课改精神;将所有参加课改的教师组成研究小组。利用教研会进行集体学习和共同研讨。针对学科课程标准,定期组织课改小组成员培训,研讨,并组织教师观看录像课和观摩课等。读与教学有关的书,让教师进一步从理论上提高自己。
(二)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实施强化对课题的指导和管理。
1、在开学初对全组教师的阶段性培训进行学习计划安排。
2、本学期进行以下的培训。
(1)、加强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注重培训纪律、提高培训质量。
(2)、开展读书活动和师德师风建设,促使教师向学习型人才转变,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
(3)、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和《相关课程理念》,让教师了解课改精神。
(4)、 挖掘多学科间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能从一个活动中得到的锻炼和提高。
(三 )学习目标
1、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研功能,提高学科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业务水平,杜绝不合格课。
2、在学校、学部总体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发挥各学科特点,有个性有特色地开展工作,争创亮点,达到效果最大化。
3、 抓好团队精神文明建设,把教研组建设成为规范化、个性化的教研组。
4、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学习。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带动其他教师的提高,使各项教学活动得到落实和提高。
5、进一步完善学科学习评价体系,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作用。真正落实过程性评价的真实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使学生真正重视评价,重视学习的过程。使教师能针对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计划。
三、具体安排:
时间 | 内容 | 地点 | 主持人 |
第一周周五 | 学习综合组计划 | 办公室 | 陈海生 |
第二到四周周五 | 学习课程标准 | 办公室 | 陈海生 |
第五到七周周五 | 学习课程理念 | 办公室 | 陈海生 |
第八到十周周五 | 学习课程标准 | 办公室 | 陈海生 |
第十一、十二周周五 | 学习课程理念 | 办公室 | 陈海生 |
第十三、十四周周五 | 学习课程标准 | 办公室 | 陈海生 |
第十五、十六周周五 | 学习课程理念 | 办公室 | 陈海生 |
第十七、十八周周五 | 学习课程标准 | 办公室 | 陈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