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
A.西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东半球、南半球
2、“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是( )
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C.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D.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3、四大洋中,亚洲没有濒临的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如下图,沿着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最符合我国哪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规律( )
A.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C.夏季风逐渐增强 D.地势逐渐降低
5、下列地区与其美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成都平原一“天府之国” B.四川盆地一“聚宝盆
C.东北平原一“鱼米之乡”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一“黑土地”
6、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
A.马达加斯加岛 B.大不列颠岛 C.格陵兰岛 D.加里曼丹岛
7、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 D.流星现象
8、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B.地势低,多平原,耕地面积广
C.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 D.多火山、地震,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9、如图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 )
A.野外露营 B.减少外出
C.室外踢球 D.出海捕鱼
10、下图四地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 B. C. D.
12、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 )
A.4万平方千米 B.6371平方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960万平方千米
13、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印度洋
C.全球海陆分布均匀 D.世界上最大的是非洲
14、我国工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是( )
A.完善的基础设施 B.雄厚的农业基础支撑
C.丰富的资源与能源 D.领先技术与人才优势
15、下列现象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在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极地地区的酷寒、干燥、烈风 D.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
16、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18、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当地民居多为人字形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该民居结构主要功能是( )
A.防御风沙 B.防御台风 C.防御风雪 D.防御地震
19、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A.才从塞北踏春来,又向江南看杏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20、关于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欧板块 B.岛属于太平洋板块
C.红海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D.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1、东南亚地区的马六甲海峡运输繁忙,船只过往不断,它是沟通哪两大洋的咽喉要道( )
A.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北冰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
22、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主要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耕地-内蒙古高原 B.林地—大兴安岭
C.草地—华北平原 D.林地—塔里木盆地
23、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绝大部分位于( )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24、成语“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指( )
A.陕西、云南 B.甘肃、四川
C.甘肃、青海 D.四川、云南
25、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是( )
A.三洲五海之地 B.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C.“十字路口”的位置 D.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读印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印度南临的大洋A是_____洋。
(2)B是_____山脉,它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3)图中C是_____河。
(4)印度的首都D是_____。
(5)印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_____气候为主,一年明显地分为旱、雨两季。
2、读下列三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中的大圆圈是__________,图三中的__________点刚好位于这个大圆圈上。
(2)图一是__________半球,请在图一上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__________。
(3)地球上的最北端是图一和图二中的__________(a、b)点,其纬度是__________。
(4)写出图一和图二中字母、数字代表的大洲、大洋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①__________;③__________。
(5)写出大洲分界线:A与C大洲:__________;A与D大洲:__________。
(6)今天考试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图__________(一、二)这个半球,最有可能直射图三中__________点,考试当天会出现极夜现象的是图一和图二中的__________(a、b)点。
3、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及“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为___________山脉,该山脉的以南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盆地。
(2)③④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3)根据右图所示气温、降水量特点,判断该地位于___________气候类型区。(填序号)
(4)影响①→②→③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5)③气候类型分布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_为主。
(6)⑤气候类型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
4、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五带中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带。七大洲中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_,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
(2)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A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_____(高、低)于周围地区,原因是_____。
(3)从全球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_____向_____逐渐降低,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因素。
(4)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_____(平直或弯曲),原因是_____。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C
3、A
4、B
5、A
6、C
7、D
8、C
9、B
10、D
11、A
12、C
13、A
14、D
15、B
16、D
17、A
18、C
19、D
20、D
21、C
22、B
23、B
24、B
25、C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印度 喜马拉雅 恒 新德里 热带季风
2、赤道 C 南 逆时针 b 90°N 亚洲 欧洲 南极洲 大洋洲 北冰洋 大西洋 白令海峡 苏伊士运河 二 D a
3、(1)天山 塔里木(2)400 (3)② (4)纬度(5)旱地(6)河谷
4、热 非 南极洲 低 海拔高,气温低 赤道 两极 纬度 平直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