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森林中的铁匠》教案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35:56
文档

《森林中的铁匠》教案1

《森林中的铁匠》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指导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感受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通过对乐曲的多次感知和欣赏,在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音乐的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一、常规:1、听音乐律动入室。2、师生问好。二、发声训练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新学了一首练声曲,现在就请大家跟着琴声来练一练。练习时要注意气息的支持以及两声部和谐。三、复习《劳动之歌》1、引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带
推荐度:
导读《森林中的铁匠》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指导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感受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通过对乐曲的多次感知和欣赏,在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音乐的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一、常规:1、听音乐律动入室。2、师生问好。二、发声训练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新学了一首练声曲,现在就请大家跟着琴声来练一练。练习时要注意气息的支持以及两声部和谐。三、复习《劳动之歌》1、引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带
《森林中的铁匠》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指导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感受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通过对乐曲的多次感知和欣赏,在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音乐的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

1、听音乐律动入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新学了一首练声曲,现在就请大家跟着琴声来练一练。练习时要注意气息的支持以及两声部和谐。

三、复习《劳动之歌》

1、引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带来幸福。下面请小朋友用热烈欢快的歌声来演唱这首《劳动之歌》,演唱时声音要轻快流畅,而衬词“啦”要唱得活泼有弹性,要把人们劳动时愉快的心情表现出来。

2、全体演唱歌曲。

四、欣赏《森林中的铁匠》。

(一)引出课题

师:劳动是很光荣的,劳动的形式也很多,打铁就是其中的一种。古时候,人们使用的兵器、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等等铁器都是由铁匠用手工敲打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由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

[出示课题]

谁能说说管弦乐器包括哪几种?

[总结归纳]

1、初听

(1)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完整地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请大家边听边想,在你听音乐的同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A、学生欣赏

B、欣赏后学生自由发言

(2)师:对,这首乐曲描写了美丽大森林的景色和铁匠们愉快打铁的场面。

2、复听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更仔细地听一遍这首乐曲,想一想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为什么?

A、学生欣赏

B、欣赏后学生自由发言

师:全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音乐比较抒情优美,第二部分的音乐比较欢快热烈。

(二)分段听

〈第一部分〉

1、初听

(1)师:现在我们就先来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请大家听一听这部分音乐的旋律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出示板书]等方面是怎样的?描绘了森林早晨怎样的景色?

A、学生欣赏

B、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出示:速度较慢;旋律平稳;节奏舒展;力度较弱;情绪优美抒情]

(2)师:这部分音乐以较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较弱的力度,平稳且优美抒情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早晨宁静祥和的景象。

2、视唱,吹奏第一部分主旋律。

[出示曲谱]

(1)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视唱第一部分乐曲中表现森林晨曦的主旋律,感受一下乐曲舒展优美的特点。

学生随老师的伴奏视唱。

(2)师:小朋友唱得真好,让我们再用口琴吹一吹。

学生随老师的伴奏视唱。

3、再听

师:同学们都吹得很好,下面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时的美丽,并且边欣赏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苏醒了。[放音乐]

4、小结:

刚才,我们仔细欣赏了第一部分乐曲,作曲家用缓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美丽的晨景。

〈第二部分〉

1、初听:

(1)师: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请小朋友听听这部分乐曲在速度、节奏、力度以及情绪方面起了什么变化?第二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音乐有什么不同?这一部分的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A、学生欣赏

B、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速度较快;力度较强;节奏明快旋律跳跃;情绪欢快热烈]

(2)小结:

师:第二部分的音乐节奏明快,旋律活泼欢快具有波尔卡午曲的风格,表现了森林中的铁匠愉快而辛勤劳动的场面。[出示图片]

(3)复听:下面就请大家随着音乐的节拍来敲一敲,学做小铁匠。另外,再仔细听一听这一部分的结尾在情绪上起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场景?

A、学生边欣赏边表演

B、欣赏后自由发言

(4)小结:结尾部分节奏更紧密,速度更欢快,情绪也更热烈,表现出铁匠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喜悦的心情。

问:打铁是一种很辛苦的工作,为什么铁匠们却那么高兴,干得那么欢呢?

学生回答。

师:说得对,因为劳动是很光荣的,劳动能创造财富,劳动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所以我们要从小热爱劳动。接下来,就让我们完整地再次欣赏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并且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

(三)欣赏全曲

1、欣赏全曲。

2、师:谁来说说今天我们欣赏了什么乐曲?欣赏之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由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通过欣赏使我们懂得了劳动是很光荣的,我们要从小热爱劳动。

五、师生再见。

六、听音踏步出教室。

文档

《森林中的铁匠》教案1

《森林中的铁匠》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指导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感受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通过对乐曲的多次感知和欣赏,在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音乐的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一、常规:1、听音乐律动入室。2、师生问好。二、发声训练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新学了一首练声曲,现在就请大家跟着琴声来练一练。练习时要注意气息的支持以及两声部和谐。三、复习《劳动之歌》1、引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