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 “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 ,它总会发生, 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
2. 管理上的缺陷是导致事故的(间接原因) ,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
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 管控的(强化与深入) 。
4. (企业) 是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实施主体。
5.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 ;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 下级(必须负责管控) ,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6. 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 41 — 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 、(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 、(致害物) 、(伤害方式) 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7.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 、( 一般风险) 和 (低风险), 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8. 风险点隐患排查应做到逐点检查、全面覆盖检查、责任到人, (定期排查)与(日常 管理)相结合, (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9. 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 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
10. 企业应在重大风险区域醒目位置和重点位置分别设置 (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标明主要安全风险、 可能引发的事故隐患类别、 事故后果、 管控措施、 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二、判断对错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企业应当根据需要, 结合自身特点,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 机制。 (×)
2. 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 由安全负责人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3. 在标准化工作中可容许的缺陷,双重预防机制可以控制。 ( √ )
4. 只要结果是安全的,企业的管理者就是安全的。 (×)
5. 每个风险点都有保障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 风险点不是隐患, 当风险点保障条件失控 时,即形成隐患。 ( √ )
6. 完好的设备不是危险源,有隐患的设备是危险源。 (×)
7. 有限空间是第一类危险源,违反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是第二类危险源。 ( √ )
8. 一线员工在掌握基本辨识的技能基础上,具有风险辨识的绝对优先权。 ( √ )
9. 机关科室人员可以不进行安全风险辨识。 (×)
10. 企业应使风险点隐患排查治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岗 位日常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 √ )
三、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选中错误答案得 0 分,只选中部分正确答案得 2 分)
1. 关于破窗理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
A.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 又没有及时修好, 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 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B.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 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 作用。
C.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管理者只要在大的方面不出问题就好, 不必在小事上浪费时间。 D.每件大事都由无数小事——也就是细节构成, 将细节尽量做到完美, 结果才有可能 完美。
E.避免失效、消除缺陷、补好漏洞,才能有效地防范事故。
2. 关于双重预防机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CE ) 。 A.风险/隐患排查表对应,可以表明隐患产生的原因。
B.企业已经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就没有必要再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C.双重预防机制强调过程控制, 构筑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道防范安全生产 事故的防火墙。
D.双重预防机制能够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保证管理者和作业者安全。
E.双重预防机制强调过程控制, 能够表明管理者尽职, 即使发生了意外事件, 也能保 护管理者安全。
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组织级别包括: ( ABCD )
A.厂级 B.车间级 C.班组级 D. 岗位级 E.安全总监级 F.安全员级
4. 后面的“风险点与隐患关系”图,说明了( ADEF ) 。
A.风险点是相对固定的,不因为隐患整改而改变。
B.危险源不是固定的, 通过隐患整改可以消除危险
源。
C.风险点导致事故,所以,只有消除风险点才能避免
事故。
D.每个风险点都有保障安全运行的安全措施。
E.风险点不是隐患,当风险点安全措施失控时,即形成隐患。
F.风险点的安全措施就是风险点的隐患排查事项, 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就是保障风险点
的安全运行。
5. 下面所列项目属于安全风险评价范围内的有( ABD ) 。
A.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B.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C.员工上班的交通路线 D.企业周围环境 E.工资、津贴
6. 关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BCD ) 。
A. 因为流动作业的内容、场所和环境等不固定,所以无法辨识评估风险。
B.设备设施可以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SCL)进行风险辨识。
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LECD) 法中的 D 值越大, 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 风险大。
D.风险度(R)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与事故后果严重性(S)的乘积。
E.设备的风险是固定的,只要设备没有变化,机加岗位的风险也就没有变化。
7. 下列安全检查方式中属于隐患排查方式的有( ABDE ) 。
A.定期检查 B.经常性检查 C.事故后检查 D.季节性及节假日安全检查
E.公司级安全检查 F.工会民主监督检查
8. 下列现象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有( ACDE ) 。
A.不安全装束 B.站在砂轮机侧面刃磨 C.站立不安全位置 D.分散注意力行为
E.在起吊物下作业或停留 F.离开正在运转的机器前,先停机,关闭电源。
9. 关于确定风险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
A.从利于管控的角度出发,包含的内容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B.具有相对的性,如一套装置、一项活动。
C.至少应包含一类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
D.其风险应是企业需要管控的; 低风险的活动或设备、装置、区域等可忽略, 如办公
活动、电脑。
E. 同类别的设备、装置可以一并识别, “合并同类项”。
10. 关于风险点隐患排查治理,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BD ) 。
A. 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 的事故隐患,确定事故隐患的等级。
B.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由安全员实施监控治理。 C.风险点隐患排查应做到逐点检查、全面覆盖检查、责任到人。
D.公司负责管控的风险点的隐患排查由公司负责,车间、班组无须再进行排查。
E.车间、 班组隐患排查时, 应重点关注风险较高的风险点, 并应确保区域内所有风险 点均能等到监控。
四、简答题 (第一小题 5 分,第二小题 10 分,共 15 分)
1.简述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步骤。
答: 一 ) 风险点识别 。 二) 评估 、分级 。 三) 危险源辨识 。 四) 风险评价, 典 型控制措施制定。 五)分级管控。 六)隐患排查。 七)隐患治理。
2.简述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程序。
答: (1)成立辨识评估小组。 2)确定评估范围、划分风险评估单元。 3) 选择风 险辨识方法。 4)开展风险辨识评估。 5)提出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6)形成风险点清 单、重大风险点清单、风险点分级管控台账。 7)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 安全风险告知卡。 8)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绘制企业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五、解答题 (15 分)
在操作旋转机床时戴编织手套,是一种常见的违章作业行为,请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 析评价法(LECD),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判定该类违章作业行为的安全风险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