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 《理想国》 。
2.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 《母育学校》 ,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 学前教育理论第一次尝试 。
3.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 陶行知 ,其办园思想是“ 中国化 ”、“平民化 ”。
4.儿童心理发展的四阶段是指: 感知远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远动阶段 和形式运算阶段。
5.学前教育是面向 0-6 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6.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 其攻能 的表现和结果。
7.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体现在间接性、 迟效性、长效性 、多效性。
8.狭义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 育人效益 ,即学前教育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
9.从范畴上来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 社会功能 。
10.教育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 现实层次。
11.在学前教育学孕育阶段,我国关于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朱熹和( 王守仁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D )。
A.《大教学论》B.《世界图解》C.《理想国》D.《林哈德与葛笃德》
2.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A )。
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C.香山慈幼院D.江西实验幼师
3.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的学科的是(C )。
A.欧文B.杜威C.福禄培尔D.蒙台梭利
4.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B )。
A.社会的功能B.个体的功能C.文化的功能D.育人的功能
5.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C )。
A.单一性B.停滞性C.发展性D.狭隘性
6.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 A )。
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B.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C.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D.文化功能与家庭功能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最近发展区是指导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
2.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直。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形成性考核作业(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学前儿童的情绪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 易感性 和易表现性。
2.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 家庭教养方式 、 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3.幼儿园教育应该以 游戏 作为基本活动。
4.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 粗浅的知识技能 ,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 求知兴趣 ,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 良好学习习惯 的教育过程。
5.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 求知 的兴趣、 创造 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
6.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和 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 两个方面。
7.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 想象力 和 表现力 。
8.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可以分为生活活动、 教学活动 和 游戏活动 。
9.幼儿园教学活动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 集体教学 、 分组教学 和个别教学。
10.教师的教学计划可以分为 学期计划 和 活动方案 两种。
11.游戏活动具有社会性、 虚构性 、兴趣性和愉悦性、 自主性 和具体性的特点。
12.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将游戏分为: 实践练习的游戏(感知运动游戏) 、 角色游戏 和有规则游戏三类。
13.在我国幼儿园中,一般将游戏按教育的作用分为 创造性游戏 和 有规则游戏 两类。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 C )
A.自觉性低B.自制力弱C.注意力分散D.坚持性不强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B )
A.溺爱 开放 放任B.溺爱 民主 放任C.溺爱 民主 强权 放任D.溺爱 开放 强权 放任
3.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 A )
A.保育和教育B.体育和智育C.德育和智育 D.保育、教育幼儿及为家长服务
4.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 A )
A.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B.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C.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D.表现性教学和体验性教学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认同
答: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前儿童把教师的态度、信仰、特征、价值观作为他们自己的参照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认同是指向或其他真实的榜样,但有时也同一种理想或想象的榜样相联系。
2.个体社会化
答: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 广义的环境 和 狭义的环境。
2.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 语言环境 、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 游戏环境 。
3.幼儿园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 人际关系 、精神氛围、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等。
4.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 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 、 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5.在教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全面更真实记录教师教学行踪的材料称为 教历 。
6.“反思日记”的类型包括自传叙事、 教学叙事 和 生活叙事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是指( A)。
A.平等教育B.差异教育C.全面教育D.赏识教育
2.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 A )。
A.发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参与性原则D.配合性原则
3.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是指活动室空间设计中的( A )。
A.开放式B.区隔式C.秧田式D.封闭式
4.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C)。
A.课堂B.游戏C.环境D.教法
5.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A )。
A.一般项目 课前计划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B.课前计划 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C.课前计划 课后反思 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D.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课前计划 课后反思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近的儿童之间的共同生活,共同游戏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协作关系。
2.同伴互助:在两面三刀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3.教历研究: 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时间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形成性考核作业(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学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包括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与 社会教育 。
2.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可以分为 个别联系 和 集体联系 两种。
3.社区教育最初是 成人教育 形式的社区教育。
4.《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学校(托幼园所)教育、 社会教育 、 家庭教育 结合”的育人机制。
5.幼小衔接必须坚持_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
6.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归纳的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要素指 健康的体质 和 良好的个性品质 。
7. 科学的饮食、充足的睡眠、 安全的环境 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响学前儿童今后的学习。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社区教育起源于( B )
A.英国B.丹麦C.法国D.美国
2.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D )
A.1-2岁B.1—4岁C.2—3岁末D.0-3岁末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亲子班:就是由社区组织的,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0-3岁未入园儿童,家长带孩子每周定期来园参与亲子活动的班级。
2.家长学校:是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社区教育职能的另一途径,即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举办家长学校,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参考要点)
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要点、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总之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榜样,家庭教育时刻影响着学前儿童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家庭教育是任何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
2.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答案要点、志愿者,可以负责部分教育活动。、家长俱乐部。如定期会面、论坛、博客、QQ群等。组织家长俱乐部吸收家长参加各个班级活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根据幼儿园教学计划可在适当时机,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过程,利用周围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