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人: 周天宇 审核人 : 陈大鹏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课题】 《藤野先生》课后练习
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的确(dí) 解剖(pōu) 不逊(xùn) 邮差(chāi)
B.泄漏(xiè) 瞥见(piē) 捕获(bǔ) 教诲(huǐ)
C.绯红(fēi) 芋梗(gěng) 发髻(jì) 系住(jì)
D.匿名(nì) 霉菌(jūn) 畸形(qí) 诘责(jié)
2.选出划线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不逊 A.无礼B.差 C.谦逊 ( )
(2)深恶痛疾 A.疾病B.痛恨 C.疾驰 ( )
(3)油光可鉴 A.鉴别B.鉴赏 C.当镜子照 ( )
3.下列语句中运用了反语修辞的一项是( )。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
C.要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D.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家小心些。
4.说出文中所记叙的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具体事例及其体现出藤野先生的品质。
(1)第一件事是: ,表现了 _。
(2)第二件事是: ,表现了 。
(3)第三件事是: _,表现了 _。
(4)第四件事是: ,表现了 。
5.本文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第6-10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6.结合全文分析,作者A段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是什么?
7.“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冲的“他们”指什么人?“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中的“他们”又指什么人?作者对后一个“他们”持怎样的态度?
9.“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10.“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书写等级: 成绩等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