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
2018年3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情况简述
概述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业主、项目系统功能、项目显著特点、获奖情况,以及项目开工和竣工时间。
(二)项目决策要点
概述项目决策的依据、背景,以及预期目标,预期目标需要量化。
(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核准、初步设计批复,以及实际完成的建设内容及规模,进行对比分析。
(四)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起止时间,建设工期。变电站安装、土建建设工期,线路单公里建设工期。
(五)项目总投资
项目核准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批复概算(包括调整概算),竣工决算。
(六)项目资金来源与到位情况
项目经批准的资金来源,资金到位情况,竣工决算资金来源及不同资金所占比重。
(七)参建单位
项目包含的各单项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调试等单位资质,主要完成工作。
二、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一)前期决策评价
1.规划阶段评价
项目规划对国家的适应性,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衔接,项目建设必要性,将评价规划报告与《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规划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的通知》(国家电网规〔2003〕312号)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是否满足内容深度要求。
项目入库情况,对未纳入规划库的情况进行分析。
2.可研阶段评价
总结可研工作开展程序,是否符合“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前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网发展〔2007〕267号)有关要求。
总结可研报告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国家电网发展〔2007〕812号)有关要求。
3.核准阶段评价
项目申请核准时间、核准批复时间。
项目核准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核准工作是否符合《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第19号令)的规定。
(二)建设准备工作评价
1.初步设计评价
初步设计单位资质、近年主要工作业绩,资质是否符合公司有关要求。
初步设计是否按审定的可研设计原则进行。
总结初步设计的主要方案、设计指导思想、方案比选情况、设计优化情况等,评价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容深度规定》(Q/GDW 166-2007)有关要求。
初步设计评审与批复时间,审批流程是否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初步设计评审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0〕168号)有关要求。
2.施工图设计评价
施工图设计是否按审定的初步设计原则进行。
内容深度是否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国家电网科〔2009〕1466号)及相关规程规范要求。
施工图设计会审及设计交底是否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设计变更基本情况及原因分析。设计变更程序规范性。
3.招投标管理评价
招标方式合规性,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占比。
招投标过程规范性,评价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国家电网公司招标活动管理办法》(国网办[2004]598号)等有关规定要求。招投标项目覆盖率。
4.合同订立评价
合同数量、合同名称、签订时间、合同金额等。
合同签署主体资格、合同订立流程是否合规。
统计各类合同总数和应用范本的合同数量,计算合同范本应用率水平。
5.开工前准备工作评价
概述开工条件落实情况,评价是否符合《国家电力公司关于电力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开工条件的规定》有关要求。
(三)施工管理评价
6.投资控制评价
总结资本金制执行情况,评价资本金比例是满足《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1996〕35号)有关要求。
对总投资结余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比实际竣工决算与投资估算、批准概算的投资差额和结余率,评价结余率是否符合有关管理要求。
对单项工程投资结余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析四项费用的变化幅度和变化率,着重从工程量、主要设备材料价格变化来分析投资差距及原因。
7.进度控制评价
总结工程实际开工时间、完工时间,以及工期。与定额工期、计划开工时间、完工时间和计划工期进行对比,评价工程进度控制工作是否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期与进度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0号)。
保障电源送出工程、电铁供电工程还应分析、评价电源工程、电铁工程投运时间与配套工程建设时序是否合理。
对施工阶段进度控制措施进行总结和评价。
8.质量控制评价
统计工程质量优良率,概述工程是否通过公司质量验收,是否获得公司、行业、国家奖项。
总结项目质量管理措施,评价措施是否完善。
9.安全控制评价
统计工程建设阶段人身死亡事故情况、轻伤负伤率、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事故次数、重大火灾事故次数、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次数、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跨(坍)塌事故次数、因工程建设而造成的大电网非正常停电事故次数。
对比控制目标和实际完成情况,评价安全目标实现程度。
概述工程是否通过公司安全验收,是否获得公司、行业、国家奖项。
总结项目安全管理措施,评价安全管理情况。
10.建设组织管理评价
总结项目法人制度实施情况,与《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对比,并进行评价。
概述项目合同履行、合同变更与解除、合同归档、授权委托、合同备案及其他合同相关事宜,分析违约原因并通过合同违约条款执行情况评价合同管理水平。
总结和评价监理部组织机构、监理管理程序、监理大纲、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创优细则、监理旁站制度等建立及落实情况。
总结设备监造准备工作与具体实施情况,侧重点主要为监造准备、质量计划文件准备、驻厂监造实施及出厂验收等。
(四)竣工验收评价
总结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消防竣工验收、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竣工验收、档案竣工验收等情况和结论,概述竣工验收开展过程,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对比,并进行评价。
(五)启动调试和试运行评价
概述项目启动调试和试运行工作开展过程,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对比,并进行评价。评价试运行是否满足运行要求,对启动调试、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三、项目效果和效益评价
(一)技术水平评价
1.三通一标执行率
统计工程三通一标执行率,评价工程三通一标执行情况。
2.四新使用情况
统计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情况,并简要说明使用的必要性、效果,以及是否具有推广价值。
(二)运行效果评价
按照工程类型属性,参照各功能类型工程运行效果指标矩阵,统计工程运行效果指标,对比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评价工程的运行效果是否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各功能类型工程运行效果指标矩阵
指标名称 | 跨省跨区加强输电通道 | 电源送出 | 满足用电需求 | 优化网架结构 | 电铁供电 |
工程变压器最大负载率 | √ | √ | √ | ||
工程变压器的平均负载率 | √ | √ | √ | ||
线路最大负载率 | √ | √ | √ | √ | |
线路平均负载率 | √ | √ | √ | √ | |
最大负荷 | √ | √ | √ | √ | √ |
主变损耗 | √ | √ | √ | ||
架空线路损耗 | √ | √ | √ | √ | √ |
上网电量 | √ | ||||
下网电量 | √ | √ | √ | ||
省间断面有功潮流峰值 | √ | ||||
省间断面实际有功潮流均值 | √ | ||||
省间断面年交换电量 | √ | ||||
最小负荷时刻功率因数 | √ | √ | √ | √ | √ |
最小负荷时刻功率因数 | √ | √ | √ | √ | √ |
影响电能质量考核次数 | √ | √ | |||
容载比 | √ | √ | |||
平均供电半径差值 | √ | √ | |||
改善网架结构贡献绩效 | √ | √ | |||
母线电压合格率 | √ | √ | √ | √ | √ |
电网安全事故发生次数 | √ | √ | √ | √ | √ |
继电保护和安稳装置误动、拒动次数 | √ | √ | √ | √ | √ |
变压器非计划停运时间 | √ | √ | √ | ||
线路非计划停运小时数 | √ | √ | √ | √ | √ |
线路非计划停运频次 | √ | √ | √ | √ | √ |
线路非本因跳闸率 | √ | √ | √ | √ | √ |
3.运营年度财务分析
计列工程投运到后评价时点,输送的电量,采用的电价,以及获取的收入。
计列工程投运到后评价时点发生的成本费用,包括折旧费用、运行维护费用、保险费、管理费、财务费用等。
4.全周期财务评价
根据工程投运到后评价时点运行状态,以如下三种电量预测方案估算全周期内工程输送电量,以现行为依据估算电量电价、成本费用,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计算工程盈利能力指标(财务净现值、全投资内部收益率、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等),三种方案计算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并与可研指标或者行业标准指标进行对比,并说明存在的差异及可采取的措施。
电量预测方案:①以评价年前一年电量数据为基数,作为未来各年的电量数据;②评价年起5年内电量数据以均匀增长率增长到可研电量,且保持可研电量。③以满足项目全寿命周期盈亏平衡为前提,测算剩余运营期内盈亏平衡点(净现值为零)的年平均电量,作为未来电量预测值。
根据全周期财务分析,计算三种方案下工程偿债能力指标(包括利息保障倍数、偿债备付率),评价工程偿债能力。
四、环境和社会效益评价
1.环境影响评环境影响及达标情况
分析项目环境污染现状,输变电项目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电磁干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等环境指标的达标情况。
2.环保措施及成果评价
对项目环境设施及制度的建设、执行情况的评价。评价项目可研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工程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明确工程是否通过环保验收。总结经验,并对今后的管理提出建议。
3.地区环境影响与生态保护评价
评价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的影响,评价项目各阶段污染物控制措施变化的环保效益和资源优化利用效果,综合评价项目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的总体水平。
(一)社会效益评价
总结项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产业技术进步、对服务用户质量和利益相关方的效益的影响,并对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价。
1.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计算工程支撑GDP能力、拉动就业效益,分析项目对当地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升的作用和影响。
2.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分析项目所选用的先进技术对国家、地方的科技进步的作用和影响,如技术的先进和适用程度、对行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等。
3.对服务用户质量的影响
统计分析项目对增加用户数量、容量的效果。
公网项目需要统计降低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频率,评价项目对用户供电可靠性提升的作用。统计减少低电压用户数,评价项目对用户供电电压质量水平提升的效果。
电铁供电工程还需计算铁路运输能力增长率和运营速度增长率。
4.利益相关方的效益评价
分析项目对税收、上下游企业和建设施工所涉及的各方群体效益的影响,以及项目建成后对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作用。
其中,电源送出工程需要计算发电企业增收。
5.社会稳定风险评价
分析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持续时间、已经出现的后果、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措施是否发挥作用。
五、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通过对影响项目运行管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项目持续运行的能力。从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分析项目对于企业发展的贡献。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主要包括持续能力评价和项目对企业发展的贡献评价。
(一)项目持续能力评价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主要是对影响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持续运行的主要内部可控因素和外部不可控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影响因素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变化情况,评价项目的可持续运行能力。
1.内部因素对项目持续能力的影响评价
对项目运行维护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运行和维护管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以及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是否满足项目持续运行的需求
2.外部因素对项目持续能力的影响评价
简要叙述国家行业环境情况,预测项目全寿命周期环境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变化趋势对项目持续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当评价认为项目持续性存在问题时,应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简要叙述地区经济发展情况,预测项目全寿命周期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不同趋势对项目持续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当评价认为项目持续性存在问题时,应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简要叙述地区负荷构成情况,预测项目全寿命周期负荷需求变化趋势,分析不同趋势对项目持续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当评价认为项目持续性存在问题时,应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二)项目对企业发展的贡献评价
从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分析项目对于企业发展的贡献。
1.项目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贡献评价
简要叙述项目建设、运行中值得推广的管理办法,分析其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评价其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贡献程度。
2.项目对企业工程技术水平的贡献评价
简要叙述项目实施过程中值得推广的技术策略,分析其在项目功能实现中的作用,评价其对企业在技术水平提升的贡献程度。
3.项目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评价
计算项目投运至评价时点逐年利润在企业当年总利润中的占比情况,评价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程度。
六、项目成功度评价
对项目做出结论性意见。主要包括:项目目标实现程度、成功度评价、主要经验教训等。
(一)项目目标实现程度
目标实现程度应根据项目实施过程评价、项目效果和效益评价、环境和社会效益评价中的各项指标实际情况,对照可研评估的预期目标或应达到的标准,找出变化,分析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成败的原因,并评价项目目标的合理性。
(二)成功度评价
根据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结论,评价项目总体的成功程度。可以多种综合评价方法。
(三)主要经验教训
项目具有本身特点的重要收获和教训。
可供其他项目借鉴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可供项目决策者、投资者、贷款者和执行者在项目决策、程序、管理和实施中借鉴的经验教训。
注: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