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播覆盖的发展方向与探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32:14
文档

广播覆盖的发展方向与探讨

广播覆盖的发展方向与探讨   目前,我国广播覆盖的主要方式有:中波广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有线广播和卫星广播。其中的卫星广播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卫星直播广播,而是利用卫星作为广播节目传输的一种手段。那么利用卫星直接进行广播又如何呢?笔者认为:广播要发展,覆盖是关键。利用卫星直播技术扩大广播覆盖范围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随着同步广播卫星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在实际运用中也是可行的。   有线广播电视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覆盖。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广播电台要生存、要发展,除了继
推荐度:
导读广播覆盖的发展方向与探讨   目前,我国广播覆盖的主要方式有:中波广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有线广播和卫星广播。其中的卫星广播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卫星直播广播,而是利用卫星作为广播节目传输的一种手段。那么利用卫星直接进行广播又如何呢?笔者认为:广播要发展,覆盖是关键。利用卫星直播技术扩大广播覆盖范围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随着同步广播卫星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在实际运用中也是可行的。   有线广播电视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覆盖。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广播电台要生存、要发展,除了继
广播覆盖的发展方向与探讨

    目前,我国广播覆盖的主要方式有:中波广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有线广播和卫星广播。其中的卫星广播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卫星直播广播,而是利用卫星作为广播节目传输的一种手段。那么利用卫星直接进行广播又如何呢?笔者认为:广播要发展,覆盖是关键。利用卫星直播技术扩大广播覆盖范围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随着同步广播卫星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在实际运用中也是可行的。

    有线广播电视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覆盖。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广播电台要生存、要发展,除了继续搞好无线传输覆盖以外,还要充分利用有线网络的传输优势、互联网广播的交互优势、数字音频广播的质量优势,建立强大的有线传输、无线发射的立体覆盖网,将卫星传送和卫星直接覆盖,有线传输与无线发射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电台广播合理传输和高效覆盖的需要。

一,广播的传输覆盖的多元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台广播的传输覆盖手段和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且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一) 无线传输覆盖

无线覆盖是对广阔地域及分散、移动的用户的覆盖手段,以受众直接收听为第一目的,如调频和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客观上又兼具信号接力传输的作用。无线传输覆盖的优点:1 覆盖面广,既经济、又实用;2 接收简便可实现移动、便携接收,非固定用户群庞大;3 接收设备相对便宜,节约能源;4 便于增加新用户(全国约有5.4亿部接收机,受众群庞大);5  现有的覆盖网络比较完善,特别是中短波广播。它的缺点是:1 大功率发射容易造成环境电磁污染;2 无线电波的服务区域较难控制;3 有多径干扰;4 穿墙衰减明显;5 受空中电磁环境影响。

(二) 有线传输覆盖

此处特指利用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广播音频信号的传送和接收。它是对城市(镇)及密集用户的传输覆盖手段,主要是通过调频广播的形式,利用有线电视网传输电台广播信号和其他专业数据信息。以信号传输为基本出发点,以信号送达目的地(发射台)为第一目的,客观上又兼具信号直接覆盖的作用,是电台广播信号传输和覆盖的重要手段。调频广播的优点:1传输质量高,频带宽,频谱利用率高,可进行数字音频广播;2可用于节目交换和节目传输,是电台广播信号传送的基本途径;3网络损耗低、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传输系统工作性能稳定;4双向改造后可提供互联网接入、网上广播及数据业务等服务。它的缺点:1 收听电台广播时,必须使用导线连接收音机或其他专业接收机;2 只能固定接收。

(三) 互联网传输覆盖

网上广播,是利用互联网实现电台广播信号的传输和覆盖。它采用数据处理的方式,将电台广播的音频信号通过互联网传输到用户计算机上,使得音频广播发生了质的变化,并综合了每一网络基础设施的优点。互联网广播传输覆盖的优点:1 广域覆盖;2 实时性和时效性强,3 自主接收和交互,接收节目(频道)多,选择余地大;4 信息容量大,查询方便,可重复点播,5 复制简易,兼具数据、文本、图形、图像、语音等多种表现形式;6 技术实现相对容易,网络播出设备投资相对较低。它的缺点:1 必须使用计算机接收,而目前计算机的普及程度不如收音机;2接收成本较高收;3声音质量受网络带宽影响较大。

(四 )卫星传输覆盖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多样,卫星是广播节目传输和覆盖的最有效的工具。我国有些地区人口居住相当分散,接力式的无线发送方式难以保证高效覆盖。中短波广播音质较差,已经无法满足听众的要求;音质较好的调频广播的覆盖范围更是有限;网上广播收听的软硬件要求和接收成本又较高。而使用卫星传送技术,可以同时解决覆盖、音质和收听问题。采用卫星传送技术,可将广播的音频信号传送到各地转播台、发射台和有线电视网络作为音频信号源,进而解决了大面积、长距离信号的传输问题。呼伦贝尔广播电台覆盖区域广阔,横向,纵向一千多公里,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呼伦贝尔广播覆盖,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信号传输始终成为广播覆盖的难题,利用卫星传输从而解决了这个难题。因此,我们要抓住当前,国家倡导的发展广播电视覆盖和国家直播卫星成功运行的有利时机,争取广播节目上星,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呼伦贝尔广播的有效覆盖。

1 利用卫星直播技术进行广 播覆盖的优越性

(1) 覆盖面广

   卫星广播最大的好处就是覆盖面广。一颗卫星的覆盖面可以达到几千万平方公里。从理论上讲,三颗卫星可做全球覆盖。如果采用卫星直播技术进行广播覆盖,我国广播人口覆盖率可以轻而易举的从现在的90.77%,提前达到“十一五”计划提出的95%人口覆盖率的目标。

(2) 节约投资

目前,卫星覆盖的广播收听效果达到或超过调频广播。我们以一套广播为例做一比较:

    假设用5KW调频发射机做全国广播覆盖。5KW调频发射机满功率单机覆盖半径为50公里,单机覆盖面积将近8000平方公里,覆盖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约需1200台5KW调频发射机。以每台40万元投资计算,仅发射机一项的投资就需人民币4.8亿元。另外,发射机每年的电费,维护以及值机工费用等约需23.3万元/每台,1200台调频发射机的运行费用约为2.8亿元。以上投资还未包括机房建设、发射机附属设备,以及将广播节目信号传输至1200台调频发射机端的费用。此外,我们所说的全国960万平方公里是指陆地面积,并未包括沿海和岛屿。

    卫星广播覆盖的费用主要有:kbps广播信道年租费,卫星上行站年租费,广播节目传输费用等。这些费用一年不超过600万元人民币。简单比较,我们发现:卫星广播的覆盖效果好于地面调频覆盖,但总体费用仅仅是地面覆盖的百分之一。

(3) 减少中间环节,利于管理

   目前,我国的中、短波、调频广播覆盖系统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是过去、省、地市和县四级行政主管部门办广播的产物。实际上,直属的发射台并不够多。台的广播节目在全国的覆盖很大程度上依赖地方台的转播。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基层发射台和转播台为节约经费存在“三不满”现象,即开机时间不满、开机功率不满和开机调幅度不满。台第一套广播节目在全国的覆盖效果并不好,实际覆盖根本达不到81.43%。由于经济利益不一致,要根本解决“三不满”问题,仅仅依靠管理和协调,是很困难的。

   此外,为了解决实际覆盖效果,我们被迫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许多监测台,站。

   然而,使用卫星广播覆盖方式,这些中间环节就不存在了。我们只需对卫星进行管理和控制,这样就使得对广播覆盖的管理更加单一,更加可靠。另外,利用卫星进行广播覆盖还有传输质量好,节目容量大,系统建设周期短等优点。

2 卫星覆盖是传统广播覆盖的有效补充,更适合中国国情

   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看,卫星广播覆盖与传统的中、短波和调频广播覆盖并不矛盾,而是它的有效补充。卫星覆盖的重点是海岛、边疆、深山、戈壁,以及那些传统覆盖方式不利覆盖的地方。因此,不存在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目前,我国的广播人口覆盖率是90.77%,就是说有近10%的人口还听不到广播。那么呼伦贝尔市的广播覆盖,特别是市本级节目覆盖只占本市人口的42% 还有68%的人口听不到市本级广播。

要想解决这10%和68%的问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些听不到广播的地方主要是边远地区,特别是我们呼伦贝尔市地域辽阔,那里地旷人稀,用传统的覆盖方式代价大,效果差。例如:呼伦贝尔市的中、短波广播发射机的总功率要比内地的一个省的高出一倍,但是一个省的广播人口覆盖率却高出呼伦贝尔市几十倍。可见地形和人口分布对传统覆盖方式的影响。又比如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两人。从这一点上讲,卫星广播覆盖更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于边远地区和地广人稀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它的缺点:

1,受卫星直播特性的制约,直播卫星数字音频广播在城市高密度建筑物环境下,甚至在同一座建筑物内不同方位的房间中,接收效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存在多径衰落干扰。

二,广播传输与覆盖的发展方向

 (一) 开展数字音频广播

数字音频广播(DAB)的优点:1 抗衰落、抗多径干扰能力强;2 可实现固定、便携和高速移动接收;3 可利用地面无线、有线网和卫星进行覆盖;4 音质纯净,可达CD水平,5 可单频网运行,节约频谱;6 可提供多媒体广播,既可传送声音节目,又可传输视频,还可传输数据;7 与模拟调频广播相比,在相同覆盖情况下发射机功率小很多。实施DAB,可以满足人们对收听高质量广播、移动接收和多媒体广播接收的需求。

(二 )开展调频/调幅同步广播

调频广播可以满足大众化的高质量收听需求,是电台广播覆盖的主要手段。利用调频同步广播,可以组成高速公路或铁路沿线的交通广播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运力的增大,调频同步广播的需求将会不断提高。调频同步广播是使用多部发射机并使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广播节目以实现特定区域覆盖的技术手段。采用多点小功率覆盖方式,实现大范围的“无缝”覆盖目前还有技术难度。

中短波广播以其广阔的覆盖遍及各地,目前仍然是主要而经济的广播覆盖手段。广播的大面积覆盖仍应以中短波为主。利用自适应相位制单频组网新技术进行的调幅中波同步广播,可弥补现行频率制同步广播组网占用频率资源多的不足。发展调幅频段数字广播,可以节约紧张的频率资源和能源,还可以改善声音质量。数字调幅广播可与模拟传送相兼容,在规定的带宽内可传送一个模拟信号和一个数字信号,实现模数同播,一套节目只需一个频率覆盖,使听众可在不同的地区收听同一节目,从而实现“无缝”中波同步广播覆盖。

(三 )开展卫星直播

应用卫星直播技术符合我国“从卫星广播电视接收转向卫星直播方面发展”的发展方向,利用直播卫星传送广播电视节目和多媒体信息,不仅覆盖范围广,而且便捷、经济、质量高。借助卫星覆盖体系实现广播节目对全国覆盖,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对于提高节目覆盖和广播电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满足以全国、全球覆盖为目标的广播覆盖来说尤其重要。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利用#####卫星进行直播,这在广播技术覆盖史上又是一个新的飞跃。

(四) 发展网上广播

网上广播突破了电波传播的障碍,被视为无线广播的补充和延伸。利用网上广播技术,可以实现各级广播电台的全国覆盖,可以展示各地播出内容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并可以满足听众个性化的收听需求。而交互性是网上广播的最大优点,有更多的专业频道,以满足人们对交互性的需求。

(五) 开展扩展业务

广播电台应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稳定基本业务,积极拓展扩展新业务,逐步发展增值业务。一是开展调频副载波数据业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用调频空闲频谱开发无线数据广播、开展专业性定向服务,是开展增值业务的基础。例如开展股票信息、远程教育等附加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二是利用调频/电视发射塔的地理优势提供租赁服务。三是开展无线宽带高速数据接入业务及双向传输的无线接入服务。

(六) 加快数字化改造

在未来10年,广播电视系统将完成由模拟向数字的过渡

对现有模拟广播节目制作、播出、发射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对中波、调频发射机进行固态化更新改造,开展数字广播,可大大提高信号传送的可靠性和广播质量,是加强广播信号传输及覆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广播传输覆盖的重要基础。

要实现广域的广播传输和覆盖,必须有线与无线、卫星与网络、天空与地面相结合。广播无线发射覆盖、有线传输覆盖和网络交互覆盖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广播与互联网相结合,广播的无线和有线互为补充,广播无线发射与卫星直播相结合,从而实现全方位立体广播覆盖。

 

 

  

 

文档

广播覆盖的发展方向与探讨

广播覆盖的发展方向与探讨   目前,我国广播覆盖的主要方式有:中波广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有线广播和卫星广播。其中的卫星广播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卫星直播广播,而是利用卫星作为广播节目传输的一种手段。那么利用卫星直接进行广播又如何呢?笔者认为:广播要发展,覆盖是关键。利用卫星直播技术扩大广播覆盖范围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随着同步广播卫星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在实际运用中也是可行的。   有线广播电视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覆盖。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广播电台要生存、要发展,除了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