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32:13
文档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A.畸形(jī)悄然(qiǎo)深恶痛疾(è)矢志不渝B.要塞(sài)绯红(fēi)锐不可挡(dānɡ)不可名状C.镌刻(jūan)解剖(pāo)藏污纳垢(ɡòu)震聋发聩D.履行(nǚ)犀利(xī)窒息(zhì)杳无消息(yǎo)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
推荐度:
导读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A.畸形(jī)悄然(qiǎo)深恶痛疾(è)矢志不渝B.要塞(sài)绯红(fēi)锐不可挡(dānɡ)不可名状C.镌刻(jūan)解剖(pāo)藏污纳垢(ɡòu)震聋发聩D.履行(nǚ)犀利(xī)窒息(zhì)杳无消息(yǎo)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     )

A.畸形(jī)    悄然(qiǎo)    深恶痛疾(è)       矢志不渝

B.要塞(sài)   绯红(fēi)     锐不可挡(dānɡ)    不可名状

C.镌刻(jūan)  解剖(pāo)     藏污纳垢(ɡòu)     震聋发聩

D.履行(nǚ)    犀利(xī)      窒息(zhì)         杳无消息(yǎo)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

C.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

D.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两只表在双方的统帅手中,像小乌的心脏似的在嘀嗒嘀嗒地响。

B.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的模样。

C.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

D.当人们陷入某种盲目性之后,往往像陆逊进入诸葛亮的“八阵图”一样,怎么也走不出来。

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组是(    )

①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是具有我国自主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③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

④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

⑤浩瀚星空,广袤苍穹,自古以来寄托着人类的科学憧憬

⑥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

A.③⑥①④②⑤    B.⑤③④②⑥①    C.①②①⑤③⑥    D.⑤③⑥④②①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野望》)

②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③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④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⑥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⑦杜甫《春望》中移情于物,表达自己感时伤世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望岳》中表现作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③,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 ②曩:以往、过去。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惩山北之塞(_______)

(2)杂然相许(_______)

(3)是山余亦未登(_______)

(4)向吾远游冀﹑雍(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2)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4.这两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一把老钥匙

王举芳

⑴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我说:“妈呀,您这是在翻传家宝吗?” 

⑵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我的钥匙没?” 

⑶“喏,在这儿。”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⑷“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急。我和母亲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母亲坐下来,情绪有些低落。我说,妈,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匙都一样。母亲叹了一口气,开始收拾地上的凌乱。 

⑸其实,我没有告诉母亲,弟弟正四处托人,要把老宅卖掉。弟弟说老宅总空着,时间久了,房屋会倒塌的,到时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谈价钱。 

⑹一周后,弟弟告诉我,老宅卖掉了,卖了两万元。看着那些钱,不知怎么,我的心里像坠了一块石头。 

⑺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三婶是我家后邻居,和我们家没有亲属关系,按村里辈分我这么喊她。三婶说,我正发愁找不到你家呢,你说这城里的楼一个框一个框的,看着都叫人眼花缭乱。我让三婶家里坐坐,她直摆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说着掏出一把钥匙交给我,说这钥匙是你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原来是她家买了我们家的老宅。 

⑻母亲没再提钥匙的事儿。我想着老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就没跟母亲提钥匙的事儿,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顶上的一个盒子里。 

⑼农历六月六,我们老家有传统庙会。母亲执意要回去看看。无奈,我和弟弟只好依着母亲。一路上母亲说着故乡风俗和旧年往事,精神从未有过地爽朗,她没有看到我和弟弟偶尔交汇的眼神里都藏着忐忑。 

⑽三婶听说我们回来了,招呼我们去她家里。做邻居的那些年,三婶和母亲一直处得很好,亲姐妹一样。吃过晚饭,三婶拿了几床铺盖说,你们别嫌,都是干净的。走,到你们家去,你们还睡你们各自的屋。三婶掏出钥匙打开老宅的锁,我们怔怔地望着那干净整洁的院子,有些恍惚,仿佛我們从未离开过。 

⑾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邻,我懂你妈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恼、吵闹都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家。

⑿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 

⒀回城后,我把三婶送来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摩挲着钥匙说,家门的钥匙在手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 

⒁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也会摩挲那把老宅的钥匙。那一个个匙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⒂三婶来电话说村里要建社区了,老房子要拆迁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住进楼房里了。停了停,她说:“也好,咱们有钥匙。” 

⒃几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存着那把老钥匙,再也未丢过。 

⒄老钥匙陪着母亲风来雨往,不经意间常生斑斑锈迹,但都会被母亲那厚重、灵巧的双手反反复复摩挲着擦亮。

(选自《时代文学》2018年第7期,有删改)

1.请参照下面表述将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母亲寻找钥匙一一(  ① )——(   ②   )一一陪母亲回老宅——(  ③   )

2.阅读第⑼段画线语句,联系上下文,分析“我”和弟弟“忐忑”的原因。

3.理解文中第⑷段画线语句的含义。

那一个个齿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婶这人物形象。

5.文中的“老钥匙”承载着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爱之寻

朱成玉

①母亲这一生,似乎已习惯了寻找。

②小时候,母亲总是做好饭后开始寻找,寻找我们回家吃饭,因为她的嗓门不够响亮,不像左邻张大妈声如洪钟响彻云霄,也不像右舍李阿姨京韵十足绕梁三日,在我印象里,母亲很少大声说过话,所以她不喊,只是去寻找。她大致可以知道我们玩耍的地方,所以,每次也都可以很顺利地找到我们。

③可是也有例外,因为我顽劣,有时候故意和母亲“藏猫猫”,让她我不到我,她只好一声高过一声地唤我,直到我的耳膜受不了,才跑出来扑进她的怀里。她嗔怪我,照我的屁股打几下,却一点都不疼,反而有些痒。不过,我还是看到母亲额头的汗水,感受到了她的焦急,所以,从此也就不再故意藏起来了。

④有一次我要出一趟远差,母亲当成天大的事一般,不一会就惊呼一声“对了”,然后就小跑着去了附近的店铺,买了东西回来就往我的包里塞。不一会儿又跑出去了,直到把包塞得满满,可还是觉得缺少什么似的。车子马上要开了,她又惊呼了一声“对了”,我说:“妈,够了,啥都不缺了,包都要爆炸啦。”她还是小跑着去了,很快回来。她竟然为我寻来了一块带指南针的手表,她说我总是爱迷路,带着这块手表,总会有些用处的。

⑤母亲算好了时间,我那边刚一下车,电话就打过来了。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

⑥我知道,有母亲在,一颗心,就永远不会迷路。即便真的迷路了,天涯海角,母亲也会把我寻回来!

⑦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母亲在寻我们,可是有一天,母亲忽然失踪了,换成了我们去寻找她。母亲患有间歇性的失忆症,某个时间段,就忽然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可急坏了我们,我们满大街去找也没找到,没办法,只好去派出所求助。到了派出所,正好看到母亲坐在椅子上,焦急地向外张望。原来是遇到好心人了,没办法问出来母亲的住址,只好送到了派出所。

⑧我们不禁埋怨起母亲来,明知道自己有间歇性失忆症,还自己一个人走。恢复记忆的母亲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不停地搓着手,喃喃地说:“我只是想去买点儿荞麦,知道你们今天要回來,想给你们做荞麦蒸饺。”

⑨我们一时无语,母亲无时无刻想的不是我们啊。

⑩每次别离,母亲都会在门前送我,一直送到我拐了弯儿看不见为止,每一次,我都不回头,也不和她招手,我知道,那祥母亲的心会更难过,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母亲不是闪电,闪电不会弯不会旧,不会枯萎不会生锈,可是母亲,闪一下就衰老一截。

现在,母亲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可是每次离开,母亲还是坚持在门口看着我走。她就那么扶着门框,寻着我远去的方向,好像能看见我一样。其实,她寻到的只是一个越来越小的影子。

这一次,我却不停地回头。我和她招手,惊讶地发现,母亲竟然也在同时向我挥着手,好像和她的儿子感应到了一样!

有爱,天涯不远;有爱,寒冬尚暖。寻找,只是母爱的一个小小注解,是母亲浩瀚的爱里的一朵浪花,是母亲盘根错节的爱里的一绺根须。但就是这一个小小注解,解开了爱的千古之谜;就是这一朵浪花,泄露了大海的古道热肠;就是这一绺根须,缠绕着我们一生,让我们的心,一寸一寸,生出古朴的根。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

1.概括本文困绕“爱之寻”记叙了关于母亲的哪几件事。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⑩段中加点的词语。

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句。

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

3.联系全文说说第13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本文在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萌发、夏天繁荣、秋天收获、冬天孕育,生命律动,需要发现;亲情醇厚、友情真挚、爱情甜蜜,弥足珍贵,需要发现;生命灵性、世事、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万象纷呈,需要发现……

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

一 

C

B

A

D

D

(1)①山山唯落晖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③大漠孤烟直    ④月下飞天镜    ⑤浅草才能没马蹄    ⑥绿叶发华滋    (2)⑦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⑧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二 

1.    (1)苦于    (2)赞同    (3)这    (4)先前,原来    

2.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3.    (1)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七八岁,刚开始换牙,蹦蹦跳跳地前往帮助他们。

(2)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到了泰山的北面。    

4.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三 

1.弟弟卖掉老宅;三婶送回钥匙;我们珍藏(保存)钥匙

2.回老家的途中看到母亲精神爽朗,感受到母亲对老宅的依恋,再想到瞒着母亲卖掉老宅,怕母亲伤心责怪而感到愧疚不安。

3.老钥匙的一个个齿痕,能让我们想起老宅,唤醒、开启在老宅的那段有意义的潜藏在心底的生活记忆。

4.①重情重义。三婶买下老宅,主动送回钥匙。②淳朴热情,善解人意。我们回到老家,三婶周到热情地接待;三婶懂“我”妈的心思。③热爱故土家园。三婶讲述自己家“老钥匙”的故事;老房子将拆迁时三婶的话。

5.①对故土家园的依恋之情。文中人物对老钥匙的珍视,对老宅的依恋。②血脉亲情。三婶讲述的故事中,回想起与亲人生活的场景。③邻里真情。三婶送回钥匙;我们回乡时,三婶热情周到的接待。

1.①小时候,母亲寻我们回家吃饭;②“我”出差,母亲寻带指南针的手表;③母亲失踪了,我们寻找她;④每次别离,母亲寻着“我”远去的方向。

2.(1)一个“闪”字,表现了母亲对“我”外出的牵挂,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母亲日渐衰老的心疼和怜惜。2)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母亲对“我”细致入微的关心,突出了“母爱”的主题,并以“我”的“哭笑不得”反衬母亲的爱。

3.结构上:用抒情收束全文,照应标题和开头。内容上:点明“寻找”只是母亲对子女无限关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母亲的爱,我们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寒冷,而这种爱也滋养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爱,传递爱。

4.夹叙夹议。用议论段将几个小故事串联起来,使全文结构浑然一体,过渡自然,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直接揭示了所叙事件的意义,使主题更加鲜明。

四 

文档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A.畸形(jī)悄然(qiǎo)深恶痛疾(è)矢志不渝B.要塞(sài)绯红(fēi)锐不可挡(dānɡ)不可名状C.镌刻(jūan)解剖(pāo)藏污纳垢(ɡòu)震聋发聩D.履行(nǚ)犀利(xī)窒息(zhì)杳无消息(yǎo)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