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名校必备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33:18
文档

名校必备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品资料高考化学分类解析(一)——化学平衡●考点阐释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其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2.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试题类编(一)选择题1.(2003年春,12)反应:A(气)+3B(气)2C(气)+Q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
推荐度:
导读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品资料高考化学分类解析(一)——化学平衡●考点阐释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其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2.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试题类编(一)选择题1.(2003年春,12)反应:A(气)+3B(气)2C(气)+Q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
天兵下北荒,

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

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

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

然后方高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一)——化学平衡

●考点阐释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其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试题类编

(一)选择题

1.(2003年春,12)反应:A(气)+3B(气) 2C(气)+Q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2002年河南,11)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3.(2002年新课程理综,10)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2001年全国,9)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H2(g)+I2(g) 2HI(g)

B.3H2(g)+N2(g) 2NH3(g)

C.2SO2(g)+O2(g) 2SO3(g)

D.C(s)+CO2(g) 2CO(g)

5.(2001年广东,13)反应:L(s)+aG(g) 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                                D.a<b

6.(2000年全国,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 b 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7.(2000年春,2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8.(2000年上海,19)对于反应2SO2+O2              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平衡时,SO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两倍

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9.(1999年全国,19)X、Y、Z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和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A.×100%                        B.×100%

C.×100%                    D.×100%

10.(1999年上海,19)可逆反应:3A(g) 3B(?)+C(?)-Q,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B和C可能都是气体

11.(1999年广东,6)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g)+3Y(g) 2Z(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Z的生成速率与Z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a mol X,同时生成3a mol Y

C.X、Y、Z的浓度不再变化

D.X、Y、Z的分子数比为1∶3∶2

12.(1999年广东,18)在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2C(g),达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则A的转化率为

A.67%            B.50%            C.25%            D.5%

13.(1998年全国,19)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一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14.(1998年全国,2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气体R和5 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

A.2                B.3                C.4                D.5

15.(1998年上海,13)二氧化氮存在下列平衡:2NO2(g) N2O4(g)+Q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较为适宜的是

A.温度130℃、压强3.03×105Pa

B.温度25℃、压强1.01×105 Pa

C.温度130℃、压强5.05×104 Pa

D.温度0℃、压强5.05×104 Pa

16.(1997年全国,19)反应2X(g)+Y(g) 2Z(g)+Q,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

17.(1996年全国,26)在一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A.40%              B.50%            C.60%            D.70%

18.(1995年上海,22)反应2A(g) 2B(g)+E(g)-Q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压                            B.减压

C.减少E的浓度                    D.降温

19.(1994年全国,27)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分数为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 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L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 L  ④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二)笔答题

20.(2002年河南,20)将2 mol H2O和2 mol CO置于1 L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至高温,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2H2O(g) 2H2+O2        2CO+O22CO2

(1)当上述系统达到平衡时,欲求其混合气体的平衡组成,则至少还需要知道两种气体的平衡浓度,但这两种气体不能同时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它们的分子式)

(2)若平衡时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O2)平=a mol,n(CO2)平=b mol。试求n(H2O)平=______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1.(1997年上海,30)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成分为Ca5(PO4)3OH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                                                。

已知Ca5(PO4)3F(s)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原理,请你提出另外一种促进矿化的方法:                             。

22.(1996年全国,31)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B和C均为4.0 mol,D为6.5 mol,F为2.0 mol,设E为x mol。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正中位置。请填写以下空白:

(1)若x=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的最大取值应小于__________。

(2)若x分别为4.5和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996年上海,31)(1)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含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近年来,某些自来水厂在用液氯进行消毒处理时还加入少量液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ClOH2O+NH2Cl(一氯氨),NH2Cl较HClO稳定,试分析加液氨能延长液氯杀菌时间的原因是                                           。

24.(1996年上海,30)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A+bBcC(s)+dD,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mol,C增加了n mol,D增加了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A__________、B__________、D__________。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5.(1994年上海,13)已知氯水中有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常温下,在一个体积为50 mL的针筒里吸入40 mL氯气后,再吸进10 mL水。写出针筒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若将此针筒长时间放置,又可能看到何种变化                  ;试用平衡观点加以解释                              。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温度降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因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2.答案:AB

解析: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即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各物质的浓度也不再变化,表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3.答案:C

解析:减小压强,气体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正反应是缩小气体体积的反应,平衡应向扩大气体体积的方向移动。

4.答案:A

解析: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压强改变时,则平衡不移动,如果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发生了变化,压强改变时,则平衡移动。四个选项中只有A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

5.答案:BD

解析:由图给信息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由图知,在相同温度下,压强增大,说明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也增大,说明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即a<b。

文档

名校必备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品资料高考化学分类解析(一)——化学平衡●考点阐释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其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2.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试题类编(一)选择题1.(2003年春,12)反应:A(气)+3B(气)2C(气)+Q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