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药物剂型符合的三性是指安全性、有效性及( )。
2.药厂生产车间一般根据洁净度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洁净区一般要求达到( )级标准。
3.散剂常用的混合方法有研磨、( )、( )混合法。
4.为防止煎膏剂出现“返砂”现象,蔗糖的转化率宜控制在( )。
5.浸出制剂中规定流浸膏浓度为( ),浸膏为( )。
6.亲水胶体的稳定性可因加入( )或( )物质而破坏。
7.凡士林经常作为( )剂型的基质,并常与( )合并使用。
8.片剂制备中,淀粉可用作( )、( )。
9.红升丹主要成分是( ),采用( )制备。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适用于空气灭菌的方法是( )
A微波灭菌 紫外线灭菌
C γ射线灭菌 β射线灭菌 辐射灭菌
2.药材浸提时( )
A浸提温度越高越好 浸提时间越长越好 药材粉碎越细越好
D细胞内外浓度差越大越好 浸提压力越高越好
3.《中国药典》规定,糖浆中含蔗糖量应不低于( )
A50%(g/ml) %(g/ml)
C65%(g/ml) D40%(g/ml) E75%(g/ml)
4.增溶作用是表面活性剂( )起的作用
A形成胶团 B分子极性基团 C多分子膜
D氢键 分子非极性基团
5.我国药典规定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为( )
A重蒸馏法 离子交换树脂法
C电渗析法 反渗透法 凝胶滤过法
6.脂肪乳剂输液中含有甘油2.5%(g/ml),它的作用是( )
A保湿剂 增粘剂
C溶媒 等渗调节剂 药物
7.下列基质释药、对皮肤穿透力最强的是( )
A凡士林 型 型 D PEG E卡波谱尔
8.要使药物迅速吸收,成人用栓剂纳入直肠的部位应在( )
A距肛门口3cm处 B距肛门口4cm处
C距肛门口6cm处 D距肛门口肛门内1~2cm处 距肛门口肛门内5cm处
9.下列药物中,可以制成胶囊剂的是( )
A颠茄流浸膏 B土荆介油 C陈皮酊 D水合氯醛 E吲哚美辛
10.片剂包糖衣的顺序是( )
A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有糖色衣层
B糖衣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隔离层
C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
D隔离层→糖衣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
E粉衣层→糖衣层→隔离层→有糖色衣层
11.压片时可因除( )之外的原因造成粘冲。
A压力过大 B颗粒含水过多 C冲模表面粗糙
D润滑剂有问题 冲模刻字太深
12.吸入用气雾剂要迅速发挥药效,粒径最好为( )
A5~15μ μ C0.5~1μ 越细越好 μ
13.下列膜剂成膜材料中,应用最多,性能最佳的是( )
A明胶 B PVA C CMC-Na D海藻酸钠 白芨胶
14.在微囊制备工艺中,可以进行可逆操作的是( )过程。
A成囊后 固化前 固化后 氢氧化钠强化前 成囊前
15. 热原是指( )
A LPS B蛋白质复合物 C磷脂多糖 D LPS与蛋白质复合物 磷脂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哪种方法可以节约机械能( )
A水飞法 B加液研磨法 C混合粉碎 D低温粉碎 E自由粉碎
2.适用于渗漉提取的有( )
A含贵重药的制剂 B含毒性药的制剂 C含粘性药材的制剂
D高浓度制剂 新鲜的易于膨胀的药材的制剂
3.下列属于热原的基本性质的有( )
A水溶性 挥发性 耐高温 滤过性 带电性
4.下列关于影响滴丸圆整度因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液滴愈大,滴丸的圆整度愈好
B液滴愈小,滴丸的圆整度愈好
C液滴在冷却剂中移动速度愈快,滴丸的圆整度愈好
D液滴在冷却剂中移动速度愈快,滴丸的圆整度愈差
E降低液滴与冷却剂的亲和力,能使空气尽早排出,滴丸的圆整度愈好
5.为了延缓药物的释放,可采用下列( )方法
A制成难溶性盐 β—CD包合物 C制成磁性微球
D制成W/O型乳剂 E将药物微囊化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4分)
1.简述影响湿热灭菌因素。
2.简述起昙现象并分析起昙现象产生的原因。
3.用Stokes方程式说明影响混悬液粒子沉降速度的因素。
4.简述外用膏剂透皮吸收途径。
5.蜂蜜炼制有哪些种类?特点如何
6.简述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试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加以说明。
五、判断与改错(每题1分,共8分)
1.紫外线灭菌法可用于无色小玻璃安瓿的灭菌。
2.冰片和麝香粉碎均需采用加液研磨法,操作时用力要轻。
3.平衡水分肯定为结合水,而结合水不一定是平衡水。
4.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的胶团,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内,故也算做胶体溶液的一种。
5.注射剂首选的除热原方法为热压法。
6.表面活性剂加入量越多,软膏中药物透皮释药越好。
7.黑膏药的基质是铅丹及植物油。
8.气雾剂按相的组成可分为单相气雾剂,两相气雾剂,三相气雾剂。
六、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H等量递增法 pyrogens 置换价 巴布剂 分散片
七、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林格式液处方如下:氯化钠8.6g,氯化钾0.3g,氯化钙0.33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已知氯化钾的1%冰点下降度为0.44)求氯化钙的1%冰点下降度是多少?
2.盐酸普鲁卡因水解为一级动力学,100℃反应速度常数为3.95×10-4min-1,求灭菌(100℃,30min)后损失率为多少?
八、综合分析题(共6分)
[处方] 银杏叶 助流剂9% 硬脂酸镁1%
欲将上述处方设计为全浸膏糖衣片,设计制备工艺全过程。
(提示:体现出浸膏的制备工艺,片剂制备及包衣过程)
答案
一、填空题
稳定性;1万或100级;搅拌、过筛;40~50%;1g/ml;2~5g/g;电解质;脱水剂;软膏;羊毛脂;填充剂(稀释剂或吸收剂);崩解剂;氧化汞;升法。
二、单选题
B;D;B;A;A;D;B;D;B;C;A;C;B;B;D。
三、多选题
ABCDE;ABD;ACDE;ACE;ABE或ABDE
四、简答题
1.简述影响湿热灭菌因素。
答案:1.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2.蒸汽的性质 3.灭菌的时间 4.被灭菌物品的性质
2.简述起昙现象并分析起昙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案:1.起昙现象是指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溶液突然浑浊,冷后又澄明。开始变浑浊的温度点为昙点。
2.原因: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其亲水基与水呈氢键缔合,故溶液澄明,当温度升高,并达昙点时,氢键破坏,分子水化能力降低,溶解度急剧下降,故而浑浊,而冷却后分子又与水形成氢键,故冷后又澄明。
3. 用Stokes方程式说明影响混悬液粒子沉降速度的因素。
答案:Stokes方程式:
= 2r2(ρ1-ρ2)g
η
其中:V为粒子沉降速度;r 为粒子半径;ρ1与ρ2分别为粒子与分散媒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η为分散介质粘度。
影响因素:1.粒子半径 沉降速度与粒子半径平方成正比,为降低沉降速度可减小粒子半径。
密度差 沉降速度与分散相,分散媒之间密度差成正比,为降低沉降速度可加助悬剂,增大粒度。
粘度 增大粘度有利于稳定。
4. 试题:简述外用膏剂透皮吸收途径
答案:1.通过完整的表皮 2.透过毛囊和皮脂腺 3.通过汗腺
5. 试题:蜂蜜炼制有哪些种类?特点如何
答案:1.嫩蜜 温度可达105~115℃,含水量18~20%,密度1.34,颜色无明显变化,稍有粘性。
2.中蜜 温度可达116~118℃,含水量14~16%,密度1.37,浅黄色有光泽均匀细气泡,手拈有粘性,分开无长白丝。
3.老蜜 温度可达119~122℃,含水量 <10%,密度1.40,红棕色光泽大气泡,粘性大,能拉出长白丝,能滴水成珠。
6. 答案: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是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囊材。将囊心物分散在囊材的水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相互交联后,溶解度降低,自溶液中凝聚析出成囊。
例:明胶与阿拉伯胶,当PH值调到4时,处于明胶等电点以下,因此明胶电荷正电,而负胶体阿拉伯胶带有充分的负电荷,二者中和形成复合物致使胶体溶液溶解度降低可凝聚成囊。
五、判断与改错
1.紫外线灭菌法可用于无色小玻璃安瓿的灭菌。
错。玻璃吸收紫外线。
2.冰片和麝香粉碎均需采用加液研磨法,操作时用力要轻。
错。重研麝香,轻研冰片。
3.平衡水分肯定为结合水,而结合水不一定是平衡水。
对。
4.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的胶团,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内,故也算做胶体溶液的一种。
对。
5.注射剂首选的除热原方法为热压法。
错。活性炭吸附法。
6.表面活性剂加入量越多,软膏中药物透皮释药越好。
错。多反而形成胶团不利于药物的释放。
7.黑膏药的基质是铅丹及植物油。
错。基质为铅丹及植物油化合的产物,即脂肪酸铅盐及植物油的氧化聚合增稠物。
8.气雾剂按相的组成可分为单相气雾剂,两相气雾剂,三相气雾剂。
错。无单相气雾剂。
六、名词解释
1.HLB值
答案:HLB值,即亲水油平衡值,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
2.等量递增法
答案: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倍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
3.pyrogens热原
答案: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4.置换价
答案: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之比值。
5. 试题 :巴布剂
答案: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的贴膏剂又称巴布剂。
6.分散片
答案:系指遇水能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性混悬液的水分散体。
七、计算题
1.林格式液处方如下:氯化钠8.6g,氯化钾0.3g,氯化钙0.33g,注射用加至1000ml。(已知氯化钾的1%冰点下降度为0.44)求氯化钙的1%冰点下降度是多少?
答案:公式 x1= 0.52—a
0. 58
已知:x1=0.86
∴0.86= 0.52—(0.03×0.44+0.033×x2)
0. 58
2=0.242℃
答 :1%氯化钙冰点下降度是0.242℃
2. 盐酸普鲁卡因水解为一级动力学,100℃反应速度常数为3.95×10-4min-1,求灭菌(100℃,30min)后损失率为多少?
答案: ∵ ㏒C=㏒CO- kt
∴㏒C30`=㏒CO-3.95×10-4×30
2.303
C30` =0.9882
CO
损失率为1-C30` =1.18%
O
答:
八、综合分析题
处方 银杏叶 助流剂9% 硬脂酸镁1%
欲将上述处方设计为全浸膏糖一片,设计制备工艺全过程。
(提示:体现出浸膏的制备工艺,片剂制备及包衣过程)
答案:1.银杏叶浸膏的制备 取银杏叶切碎水煎煮两次,每次1h,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得粘稠状物,经真空干燥(70~80℃)。
2.片心的制备 上述干浸膏直接碎成颗粒,加入助流剂及硬脂酸镁,混匀,压片。
3.包糖衣 1)隔离层(以胶浆加少量滑石粉)
2)粉衣层
3)糖衣层
4)有色糖衣层
5)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