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实施风险管理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36:31
文档

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实施风险管理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实施风险管理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反洗钱金融行动工作组(简称“FATF”)于2007年提出了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管理理念,金融机构通过风险评估和风险识别,并根据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有限的资源投入,最大程度地提高反洗钱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年来,监管机构逐步推动“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管理方法,对于各金融机构而言逐渐转变管理理念,注重反洗钱工作风险管理,具有现实的意义。根据目前反洗钱工作现状,各金融机构在实施反洗钱风险管理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现实的挑战与问题,需要加以关注。
推荐度:
导读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实施风险管理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反洗钱金融行动工作组(简称“FATF”)于2007年提出了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管理理念,金融机构通过风险评估和风险识别,并根据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有限的资源投入,最大程度地提高反洗钱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年来,监管机构逐步推动“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管理方法,对于各金融机构而言逐渐转变管理理念,注重反洗钱工作风险管理,具有现实的意义。根据目前反洗钱工作现状,各金融机构在实施反洗钱风险管理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现实的挑战与问题,需要加以关注。
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实施风险

管理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反洗钱金融行动工作组(简称“FATF”)于2007年提出了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管理理念,金融机构通过风险评估和风险识别,并根据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有限的资源投入,最大程度地提高反洗钱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年来,监管机构逐步推动“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管理方法,对于各金融机构而言逐渐转变管理理念,注重反洗钱工作风险管理,具有现实的意义。根据目前反洗钱工作现状,各金融机构在实施反洗钱风险管理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现实的挑战与问题,需要加以关注。

一、客户身份识别

客户身份识别是反洗钱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核心内容,贯穿于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全过程。金融机构通过客户身份识别了解客户的真实身份,客户的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资金来源和用途,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等情况,为开展反洗钱工作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客户信息。但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金融机构在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客户身份识别工作表面化。许多金融机构对客户身份的识别还仅限于留存身份证件复印件,联网核查证件真实性,对于客户详细的身份资料,资金来源与用途,交易的目的等信息知之甚少;

二是各级金融机构可利用的资源不足。面对数量庞大的客户,金融机构可用于识别客户身份信息的资源相对不足,对于客户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核查,如个人客户的职业、住址等信息,存在现实困难。金融机构还无法顺畅地从工商、等部门核实和获取有关客户信息,用于反洗钱工作。

三是现有的制度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账户开立等有关制度实施早于反洗钱相关制度规定,造成了有关制度间对于客户身份识别要求的差异,给客户选择性遵循制度提供了机会,也给金融机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

四是信息技术支持不足。要管理数量庞大的客户,没有信息技术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但目前许多金融机构没有相应的系统对于客户身份信息进行专门管理,无法有效实现客户身份信息动态管理,客户信息定期或不定期清理更新等工作困难重重。

对于客户身份识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金融机构以及监管机构必须高度重视,“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无法有效落实,将影响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实施“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管理工作也将面临现实的难题。

一是从制度上对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加以完善,及时修订相关制度,弥合各制度间的差异,明确客户在金融机构办理业务时提供身份信息的刚性要求;

二是相关部门在金融机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中给予相应支持,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对金融机构在开展反洗钱工作中所需相关信息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给予配合支持;

三是金融机构要整合资源,统一客户身份信息管理工作,建设有关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对客户实行全面动态管理。

二、客户信息的统一管理

随着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品种日益繁多,客户在金融机构办理业务也不再限于存取款,许多客户在金融机构的业务涉及存款、信贷、理财、证券等等,但目前许多金融机构客户的身份信息以及业务信息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没有进行统一管理,不利于反洗钱工作有效开展。反洗钱工作要求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报送,必须以客户为单位,数据应涵盖客户名下的所涉及的全部交易。因此,各金融机构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客户的统一管理。实施客户为单位进行管理,比较有效的是建设客户管理系统。

客户管理系统是基于以客户为单位,将客户身份信息,以及在金融机构办理的各项业务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全面反映客户综合情况的信息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的优点是十分明显,一是便于客户信息管理,将金融机构庞大的客户群体进行系统化管理,可以随时查询、更新,动态管理客户信息;二是便于客户情况的分析,由于系统集合了客户的综合信息,有利于客户异常交易的分析。

三、实施业务全流程管理

实施业务全流程管理,是要将反洗钱工作要求落实到各业务,将内控措施镶嵌到业务的各个环节中,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

金融机构在开办新业务、新产品时,要从反洗钱角度审视业务各个环节风控措施是否到位,产品被用于洗钱的可能性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金融机构的业务与产品本身不具有洗钱风险,只是由于某些业务与产品所具有的特性,使其有可能被作为洗钱的途径和工具。所以对于业务实施全流程管理的意义在于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将这种洗钱的可能性尽可能的降低,提高洗钱成本和难度。

对业务实现全流程管理,需要加大信息技术对业务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业务系统,在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等各个环节,落实反洗钱内控措施,加大对重点业务、重点产品的反洗钱风险控制。如网上银行业务由于其所特有的业务非面对面、资金转移速度快等特点,容易被不法分子作为洗钱的工具。针对网银业务特点,金融机构就需要在业务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在客户网银签约时,结合客户的行业特点、业务规模、业务的需要性等因素,确定客户每次、每日网银转帐的额度,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对于超过一定限额的转帐业务实行人工授权干预,在业务的后续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对业务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等。

在实施业务全流程管理过程中,要关注新型业务所面临的洗钱风险,对于目前快速发展的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等业务,金融机构要研究主要风险点,采取相应的反洗钱控制措施。

四、反洗钱风险评估

反洗钱风险评是金融机构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金融机构应定期开展反洗钱风险评估,对面临的内外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缓释措施。这项工作对于许多金融机构来说还是一项全新的课题。

金融机构反洗钱评估重点考虑面临的国家(地区)风险、客户风险、业务(产品)风险,以及内部控制措施有效性,通过风险评估发现内控薄弱环节,揭示是否存在重大的内控缺陷和系统性风险。

金融机构根据反洗钱风险评估结果,实施差异化管理,对于高风险客户、高风险业务(产品)等实行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对高风险客户要落实更加严格的客户身份进行识别措施,要进一步了解客户及其有关账户涉及的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交易目的,了解账户的所有人或实际控制人。对高风险业务(产品)从客户身份识别、客户准入、业务流程控制等多个方面实施风险控制,严防业务(产品)被用于洗钱的风险。

对于风险评估发现的风险控制薄弱环节,从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着手,通过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顺畅的信息交流通道,严密的流程控制,高效的培训管理等途径,提高内控制度的覆盖面、适应性、有效性,保证内控的有效性。

实施“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管理方式,将是今后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趋势,金融机构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反洗钱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洗钱风险管理,提高反洗钱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预防和遏制洗钱犯罪活动。

(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

文档

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实施风险管理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实施风险管理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反洗钱金融行动工作组(简称“FATF”)于2007年提出了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管理理念,金融机构通过风险评估和风险识别,并根据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有限的资源投入,最大程度地提高反洗钱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年来,监管机构逐步推动“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管理方法,对于各金融机构而言逐渐转变管理理念,注重反洗钱工作风险管理,具有现实的意义。根据目前反洗钱工作现状,各金融机构在实施反洗钱风险管理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现实的挑战与问题,需要加以关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