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市四中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五) |
2011年北京市四中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五)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4分)(2005•芜湖)芜湖地江中下游,水资源丰富,素有“江南水乡”之美称.据测量,仅浅层地下水蕴藏量就达56 000万m3,用科学记数法记作( )
A. | 5.6×109m3 | B. | 56×108m3 | C. | 5.6×108m3 | D. | 56000×104m3 |
2.(4分)(2005•芜湖)请阅读一小段约翰斯特劳斯作品,根据乐谱中的信息,确定最后一个音符的时值长应为( )
A. | B. | C. | D. |
3.(4分)(2005•芜湖)在“手拉手,献爱心”捐款活动中,九年级七个班级的捐款数分别为:260,300,240,220,240,280,290(单位:元),则捐款数的中位数和众数为( )
A. | 280,300 | B. | 260,240 | C. | 240,250 | D. | 270,280 |
4.(4分)(2008•永春县)已知⊙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5和2,O1O2=7,则⊙O1和⊙O2的位置关系是( )
A. | 外离 | B. | 外切 | C. | 相交 | D. | 内含 |
5.(4分)(2007•长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4,﹣3)所在象限是( )
A. | 第一象限 | B. | 第二象限 | C. | 第三象限 | D. | 第四象限 |
6.(4分)(2005•芜湖)如图,已知一坡面的坡度i=1:,则坡角α为( )
A. | 15° | B. | 20° | C. | 30° | D. | 45° |
7.(4分)(2005•芜湖)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平行四边形 | B. | 菱形 | C. | 等腰梯形 | D. | 直角梯形 |
8.(4分)(2005•芜湖)若使分式的值为0,则x的取值为( )
A. | 1或﹣1 | B. | ﹣3或1 | C. | ﹣3 | D. | ﹣3或﹣1 |
9.(4分)(2005•芜湖)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为( )
A. | 八边形 | B. | 九边形 | C. | 十边形 | D. | 十二边形 |
10.(4分)估算的值( )
A. | 在4和5之间 | B. | 在5和6之间 | C. | 在6和7之间 | D. | 在7和8之间 |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11.(5分)(2012•香坊区一模)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
12.(5分)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7和3,则它的周长为 _________ .
13.(5分)(2005•芜湖)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3,﹣2),则m= _________ .
14.(5分)(2005•芜湖)计算:2a3•(3a)3= _________ .
15.(5分)(2005•芜湖)在珠穆朗玛峰周围2千米的范围内,还有较著名的洛子峰(海拔8516米)、卓穷峰(海拔75米),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章子峰(海拔7543米),努子峰(海拔7855米),和普莫里峰(海拔7145米)六座山峰,则这六座山峰海拔高度的极差为 _________ 米.
16.(5分)(2005•芜湖)已知三个边长分别为2、3、5的正方形如图排列,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80分)
17.(12分)(2005•芜湖)(1)解不等式组:
(2)因式分解:y3﹣4x2y
18.(8分)(2005•芜湖)如图,已知在半圆AOB中,AD=DC,∠CAB=30°,AC=2,求AD的长度.
19.(8分)(2005•芜湖)下图是由权威机构发布的,在1993年4月~2005年4月期间由中国经济状况指标之一中国经济预警指数绘制的图表.
(1)请你仔细阅读图表,可从图表中得出:我国经济发展过热的最高点出现在 _________ 年;我国经济发展过冷的最低点出现在 _________ 年.
(2)根据该图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简单描述我国从1993年4月到2005年4月经济发展状况,并预测2005年度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将会怎样.
20.(8分)(2005•芜湖)如图,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O交⊙O于点B,OA=3,OP=6,求∠BAP的度数.
21.(10分)(2005•芜湖)如图1所示为一上面无盖的正方体纸盒,现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如图2所示.已知展开图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
(1)求在该展开图中可画出最长线段的长度这样的线段可画几条?
(2)试比较立体图中∠BAC与平面展开图中∠B′A′C′的大小关系?
22.(10分)(2005•芜湖)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经过(2,﹣3),对称轴x=1,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距离为4,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3.(12分)(2005•芜湖)小胖和小瘦去公园玩标准的跷跷板游戏,两同学越玩越开心,小胖对小瘦说:“真可惜!我只能将你最高翘到1米高,如果我俩各边的跷跷板都再伸长相同的一段长度,那么我就能翘到1米25,甚至更高!”
(1)你认为小胖的话对吗?请你作图分析说明;
(2)你能否找出将小瘦翘到1米25高的方法?试说明.
24.(12分)(2005•芜湖)在科技馆里,小亮看见一台名为帕斯卡三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当一实心小球从入口落下,它在依次碰到每层菱形挡块时,会等可能地向左或向右落下.
(1)试问小球通过第二层A位置的概率是多少?
(2)请用学过的数学方法模拟试验,并具体说明小球下落到第三层B位置和第四层C位置处的概率各是多少?
2011年北京市四中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五)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4分)(2005•芜湖)芜湖地江中下游,水资源丰富,素有“江南水乡”之美称.据测量,仅浅层地下水蕴藏量就达56 000万m3,用科学记数法记作( )
A. | 5.6×109m3 | B. | 56×108m3 | C. | 5.6×108m3 | D. | 56000×104m3 |
考点: |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19994 |
专题: | 应用题. |
分析: |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 |
解答: | 解:56 000万=560 000 000=5.6×108.故选C. |
点评: |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一定要注意a的形式,以及指数n的确定方法. |
2.(4分)(2005•芜湖)请阅读一小段约翰斯特劳斯作品,根据乐谱中的信息,确定最后一个音符的时值长应为( )
A. | B. | C. | D. |
考点: | 有理数的减法.19994 |
专题: | 图表型. |
分析: | 本题是有理数运算的实际应用,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其中一个加数,求另外一个加数,作减法列出正确的算式. |
解答: | 解:依题意得:﹣=. 故选C. |
点评: | 有理数运算的实际应用题是中考的常见题,其解答关键是依据题意正确地列出算式. |
3.(4分)(2005•芜湖)在“手拉手,献爱心”捐款活动中,九年级七个班级的捐款数分别为:260,300,240,220,240,280,290(单位:元),则捐款数的中位数和众数为( )
A. | 280,300 | B. | 260,240 | C. | 240,250 | D. | 270,280 |
考点: | 众数;中位数.19994 |
专题: | 应用题. |
分析: | 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即把数据按大小排列,第4个数为中位数,240出现的次数最多为众数. |
解答: | 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20,240,240,260,280,290,300), 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260元, 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60元; 在这一组数据中240元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240元; ∴故捐款数的中位数和众数为260元,240元. 故选B. |
点评: | 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 |
4.(4分)(2008•永春县)已知⊙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5和2,O1O2=7,则⊙O1和⊙O2的位置关系是( )
A. | 外离 | B. | 外切 | C. | 相交 | D. | 内含 |
考点: |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9994 |
专题: | 压轴题. |
分析: | 两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d>R+r)、相切(外切:d=R+r或内切:d=R﹣r)、相交(R﹣r<d<R+r). |
解答: | 解:∵⊙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5和2,O1O2=7, r1+r2=5+2=7, ∴两圆外切. 故选B.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由数量关系来判断两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
5.(4分)(2007•长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4,﹣3)所在象限是( )
A. | 第一象限 | B. | 第二象限 | C. | 第三象限 | D. | 第四象限 |
考点: | 点的坐标.19994 |
分析: | 应先判断出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点所在的象限. |
解答: | 解:∵点的横坐标4>0,纵坐标﹣3<0,∴点P(4,﹣3)在第四象限. 故选D.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
6.(4分)(2005•芜湖)如图,已知一坡面的坡度i=1:,则坡角α为( )
A. | 15° | B. | 20° | C. | 30° | D. | 45° |
考点: |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19994 |
分析: | 坡度即为坡角的正切值. |
解答: | 解:∵tanα=1:=, ∴坡角α为30°. 故选C.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坡度坡角的理解及运用. |
7.(4分)(2005•芜湖)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平行四边形 | B. | 菱形 | C. | 等腰梯形 | D. | 直角梯形 |
考点: | 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19994 |
分析: |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
解答: | 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正确; 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错误. 故选C. |
点评: | 掌握好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图形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
8.(4分)(2005•芜湖)若使分式的值为0,则x的取值为( )
A. | 1或﹣1 | B. | ﹣3或1 | C. | ﹣3 | D. | ﹣3或﹣1 |
考点: |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19994 |
专题: | 计算题. |
分析: | 要使分式的值为0,必须分式分子的值为0并且分母的值不为0. |
解答: | 解:由分子x2+2x﹣3=0,即(x+3)(x﹣1)=0, 解得:x=﹣3或1. 而x=﹣3时,分母=9﹣1=8≠0; x=1时分母=1﹣1=0,分式没有意义, 故选C. |
点评: | 要注意分母的值一定不能为0,分母的值是0时分式没有意义. |
9.(4分)(2005•芜湖)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为( )
A. | 八边形 | B. | 九边形 | C. | 十边形 | D. | 十二边形 |
考点: |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19994 |
专题: | 压轴题. |
分析: | 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则内角和是3×360°=1080°.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内角和是(n﹣2)•180°,这样就得到一个关于n的方程组,从而求出边数n的值. |
解答: | 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根据题意,得 (n﹣2)•180°=3×360°, 解得:n=8,即这个多边形为八边形. 故选A. |
点评: |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和的特征,求边数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解方程的问题来解决. |
10.(4分)估算的值( )
A. | 在4和5之间 | B. | 在5和6之间 | C. | 在6和7之间 | D. | 在7和8之间 |
考点: | 估算无理数的大小.19994 |
专题: | 压轴题. |
分析: | 首先估算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
解答: | 解:∵36<39<49, ∴6<<7. 故选C.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 |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11.(5分)(2012•香坊区一模)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x≠2 .
考点: |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9994 |
专题: | 常规题型. |
分析: |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即让分母不为0即可. |
解答: | 解:根据题意得:x﹣2≠0; 解得x≠2. 故答案为:x≠2.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知识点,用到的知识点为: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
12.(5分)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7和3,则它的周长为 17 .
考点: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9994 |
专题: | 分类讨论. |
分析: | 因为边为3和7,没说是底边还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
解答: | 解:当3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7;3、7、7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17; 当3为腰时,其它两边为3和7;3+3=6<7,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7. 故填17.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边是底哪边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 |
13.(5分)(2005•芜湖)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3,﹣2),则m= ﹣6 .
考点: | 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19994 |
专题: | 计算题;待定系数法. |
分析: | 函数经过一定点,将此点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y=﹣即可求得m的值. |
解答: | 解:函数经过点(﹣3,﹣2), ∴﹣2=﹣,得m=﹣6. 故答案为:﹣6. |
点评: | 本题比较简单,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是中学阶段的重点内容. |
14.(5分)(2005•芜湖)计算:2a3•(3a)3= 54a6 .
考点: | 单项式乘单项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9994 |
分析: | 根据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计算即可. |
解答: | 解:2a3•(3a)3, =2a3•(27a3), =54a3+3, =54a6.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积的乘方的性质,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
15.(5分)(2005•芜湖)在珠穆朗玛峰周围2千米的范围内,还有较著名的洛子峰(海拔8516米)、卓穷峰(海拔75米),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章子峰(海拔7543米),努子峰(海拔7855米),和普莫里峰(海拔7145米)六座山峰,则这六座山峰海拔高度的极差为 1371 米.
考点: | 极差.19994 |
专题: | 压轴题. |
分析: | 极差就是这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
解答: | 解:极差=8516﹣7145=1371(米). 故填1371. |
点评: | 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大小,求极差的方法是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注意:(1)极差的单位与原数据单位一致; (2)如果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极差都完全相同,此时用极差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就显得不准确. |
16.(5分)(2005•芜湖)已知三个边长分别为2、3、5的正方形如图排列,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3.75 .
考点: | 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9994 |
专题: | 压轴题. |
分析: | 根据△ABC∽△AMN,可将BC的长求出,由OB的长可将OC的长求出,同理根据△ABC∽△AEF,可将EF的长求出,由PE的长可将PF的长求出,代入梯形的面积公式可将阴影部分的面积求出. |
解答: | 解:∵BC∥MN ∴=,即=,解得:BC=1 ∵OB=3 ∴OC=3﹣1=2 ∵BC∥EF ∴=,即=,解得:EF= ∵PE=3 ∴PF=3﹣= ∴梯形OCFP的面积为:(2+)×3×=3.75 故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3.75. |
点评: | 利用三角形相似,可将阴影部分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求出,进而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80分)
17.(12分)(2005•芜湖)(1)解不等式组:
(2)因式分解:y3﹣4x2y
考点: |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19994 |
专题: | 计算题. |
分析: | (1)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 (2)先提取公因式y,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
解答: | 解:(1), 由①得x<4. 由②得x≥﹣1. ∴不等式组解集为﹣1≤x<4. (2)y3﹣4x2y, =y(y2﹣4x2), =y(y+2x)(y﹣2x).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 (1)求不等式组的解集,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2)提取公因式后还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因式,分解因式一定要彻底. |
18.(8分)(2005•芜湖)如图,已知在半圆AOB中,AD=DC,∠CAB=30°,AC=2,求AD的长度.
考点: | 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19994 |
专题: | 计算题. |
分析: | 易求得∠B=60°,由于AD=CD,即D是弧AC的中点;那么弧AD、弧CD、弧BC所对的圆周角都是30°,即C、D半圆AB的三点分点,因此BC=AD;在Rt△ABC中,易求得BC的长,也就能求出AD的长度. |
解答: | 解:∵AB为直径, ∴∠ACB=90°, ∵∠CAB=30°, ∴∠ABC=60°,∴弧BC的度数=弧AC的度数; ∵AD=DC, ∴弧AD的度数=弧DC的度数=弧AC的度数,∴弧BC的度数=弧AD的度数; ∴BC=AD. 在Rt△ABC中 ∵∠CAB=30°,AC=2且BC=AC•tan∠CAB, ∴BC=2×tan30°=2. ∴AD=2. |
点评: | 此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圆周角定理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掌握情况. |
19.(8分)(2005•芜湖)下图是由权威机构发布的,在1993年4月~2005年4月期间由中国经济状况指标之一中国经济预警指数绘制的图表.
(1)请你仔细阅读图表,可从图表中得出:我国经济发展过热的最高点出现在 年;我国经济发展过冷的最低点出现在 年.
(2)根据该图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简单描述我国从1993年4月到2005年4月经济发展状况,并预测2005年度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将会怎样.
考点: | 折线统计图.19994 |
专题: | 阅读型. |
分析: | (1)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预警指数高的点表示经济发展过热,相反,预警指数低的点表示经济发展过冷,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2)从折线统计图中能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1993年经济过热的最高点,此后逐渐降温,到1998年经济过冷的最低点,然后经济逐步回升并趋于稳定,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
解答: | 解:(1)1993年的预警指数最高点,所以1993年是经济发展过热的最高点;1998年预警指数最低点,所以1998年是经济发展过冷的最低点; (2)从1993年经济过热逐渐降温,到1998年经济过冷,之后经济逐步回升并趋于稳定; 由图表预测2005年经济虽然有所降温,但总体保持稳定. |
点评: | 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据的多少,还能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
20.(8分)(2005•芜湖)如图,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O交⊙O于点B,OA=3,OP=6,求∠BAP的度数.
考点: | 切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9994 |
分析: | 根据切线的性质可知,OA⊥PA;Rt△OAP中,已知OA=3,OP=6,易求得∠OPA的正弦值,即可得出∠OPA的度数,再根据等腰三角形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
解答: | 解:∵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 ∴OA⊥PA, ∴∠OAP=90°; 在Rt△OAP中, ∵sin∠OPA===, ∴∠OPA=30°, ∴∠AOP=90°﹣∠OPA=90°﹣30°=60°; 在△OAB中, ∵∠AOP=60°,OA=OB, ∴∠OAB=60°, ∴∠BAP=∠OAP﹣∠OAB=90°﹣60°=30°. |
点评: | 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
21.(10分)(2005•芜湖)如图1所示为一上面无盖的正方体纸盒,现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如图2所示.已知展开图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
(1)求在该展开图中可画出最长线段的长度这样的线段可画几条?
(2)试比较立体图中∠BAC与平面展开图中∠B′A′C′的大小关系?
考点: | 几何体的展开图;勾股定理.19994 |
分析: | (1)由长方形中最长的线段为对角线,从而可根据已知运用勾股定理求得最长线段的长,又因为展开图形中有两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有两条对角线,知这样的线段可画4条; (2)要确定角的大小关系,一般把两个角分别放在两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三角形的特点或者全等或者相似形来解. |
解答: | 解:(1)在平面展开图中可画出最长的线段长为,(1分) 如图(1)中的A′C′,在Rt△A′C′D′中,∵C′D′=1,A′D′=3,由勾股定理得, ∴.(3分) 答:这样的线段可画4条(另三条用虚线标出).(4分) (2)∵立体图中∠BAC为平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BAC=45°.(5分) 在平面展开图中,连接线段B′C′,由勾股定理可得:A'B'=,B'C'=.(7分) 又∵A′B′2+B′C′2=A′C′2,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B'C'为直角三角形. 又∵A′B′=B′C′,∴△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8分) ∴∠B′A′C′=45°.(9分) ∴∠BAC与∠B′A′C′相等.(10分) |
点评: | 本题综合考查了展开与折叠,等腰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知识,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难度中等. |
22.(10分)(2005•芜湖)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经过(2,﹣3),对称轴x=1,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距离为4,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考点: |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19994 |
分析: | 根据对称轴是x=1,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距离为4确定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再利用交点式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
解答: | 解:∵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距离为4,且以x=1为对称轴 ∴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的坐标为(﹣1,0),(3,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y=a(x+1)(x﹣3) 又∵抛物线过(2,﹣3)点 ∴﹣3=a(2+1)(2﹣3) 解得a=1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1)(x﹣3)=x2﹣2x﹣3.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对称性和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表达式,题目比较普遍. |
23.(12分)(2005•芜湖)小胖和小瘦去公园玩标准的跷跷板游戏,两同学越玩越开心,小胖对小瘦说:“真可惜!我只能将你最高翘到1米高,如果我俩各边的跷跷板都再伸长相同的一段长度,那么我就能翘到1米25,甚至更高!”
(1)你认为小胖的话对吗?请你作图分析说明;
(2)你能否找出将小瘦翘到1米25高的方法?试说明.
考点: |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9994 |
专题: | 综合题;压轴题;阅读型. |
分析: | (1)小胖的话不对,因为小胖说“真可惜!我现在只能将你最高翘到1米高”,可知B在地面上时,A距离地面1米,利用OP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可知OP=0.5米,若将两端同时都再伸长相同的长度,OP依然是三角形的中位线,跷跷板能翘到的最高高度始终为支架OP高度的两倍即为1米,所以不可能翘得更高; (2)能找出,方法是:保持BO长度不变.将OA延长一半至E,即只将小瘦一边伸长一半,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离地面的高度:OP=2.5:1,即小瘦距离地面1.25米. |
解答: | 解:(1)小胖的话不对.(2分)小胖说“真可惜!我现在只能将你最高翘到1米高”,情形如图1所示 OP是标准跷跷板支架的高度,AC是跷跷板一端能翘到的最高高度1米,BC是地面.∵OP⊥BC,AC⊥BC,∠OBP=∠ABC,∴△OBP∽△ABC,∴.(4分) 又∵此跷跷板是标准跷跷板,BO=OA,∴,而AC=1米,得OP=0.5米.(5分) 若将两端同时都再伸长相同的长度,假设为a米(a>0).如图2所示, BD=a米,AE=a米(6分) ∵BO=OA, ∴BO+a=OA+a,即DO=OE. ∴,同理可得△DOP∽△DEF, ∴,由OP=0.5米,得EF=1米.(7分) 综上所述,跷跷板两边同时都再伸长相同的一段长度,跷跷板能翘到的最高高度始终为支架OP高度的两倍,所以不可能翘得更高. (2)①方案一:如图3所示, 保持BO长度不变.将OA延长一半至E,即只将小瘦一边伸长一半.(8分) 使AE=OA,则,(9分) 由△BOP∽△BEF,得,(11分) ∴EF=1.25米,(12分) ②方案二:如图4所示,只将支架升高0.125米.(8分) ∵,△B′O′P'′△B′A′C′, 又O'P'=0.5+0.125=0.625米,(9分) ∴,(11分) ∴A′C′=1.25米.(12分) (注:其它方案正确,可参照上述方案评分!) |
点评: | 本题需仔细分析题意,结合图形,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即可解答问题. |
24.(12分)(2005•芜湖)在科技馆里,小亮看见一台名为帕斯卡三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当一实心小球从入口落下,它在依次碰到每层菱形挡块时,会等可能地向左或向右落下.
(1)试问小球通过第二层A位置的概率是多少?
(2)请用学过的数学方法模拟试验,并具体说明小球下落到第三层B位置和第四层C位置处的概率各是多少?
考点: | 列表法与树状图法.19994 |
专题: | 压轴题. |
分析: | 把每一层的菱形看做一步,经过几层就看做几步画树状图,概率为在此点可能的概率相加. |
解答: | 解:(1)∵实心小球在碰到菱形挡块时向左或向右下落是等可能性的, ∴经过一个菱形挡块后向左或向右下落的概率各是原概率的一半.画树状图可知,落到A点位置的概率为; (2)同理可画树状图得,落到B点位置的概率为; 同理可画树状图得,落到C点位置的概率为. |
点评: | 得到每一个菱形处向左或向右的概率均为,经过某点的概率为该点处的两个概率相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zhangCF;蓝月梦;hnaylzhyk;zzz;HJJ;137-hui;MMCH;ln_86;zhehe;zhjh;fuaisu;wdxwzk;733599;lanchong;zcx;CJX;Linaliu;lanyan;刘超;心若在;自由人;ljj;算术;cook2360(排名不分先后)
菁优网
2014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