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科技XIANGCUN KEJI
44XIANGCUN KEJI2019年2月(下)
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与路径研究
黎璞琛田伟军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以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为引领,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支持和服务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尖端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应将目光集中在服务“三农”上,承担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历史重任,发挥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独特作用和优势,结合学校特色、生源特点及农村的实际情况为农民开展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
[关键词]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9)06-44-2
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必要条件之一。职业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国内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为乡村振兴输送合格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应全面加强我国职业教育,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机遇
1.1支持
全面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党的一项长期工作,也是我党在新时期的不懈追求之一,为此,我党加大了精准扶贫力度和职业教育投入力度,乡村振兴战略更是吹响了决胜小康的号角,也发出了中国职业教育建设的新动员令。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当今时代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之后,党、联合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该规划中对教育领域做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领域要以培养适应产业化、生态化发展的人才为主要任务,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全面落实,职业教育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外部环境与条件有了充分保证[1]。
1.2社会发展需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的振兴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出发点是解决新时期人民最根本的社会矛盾,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的战略部署,其历史与现实意义极为深刻。2018年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乡村振兴要以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农村产业结构、经营体系等3个方面做出调整,这3个体系的调整对新时代农民的文化素养、技术水平、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19年年初,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支撑,为培育出更多合格的职业农民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1.3院校发展需要
职业院校大多是依据行业大类、产业集群设立的,行业领域边际较为明显。而农类职校是其中一个分类,所占比例较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职业教育有了新的使命,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全方位服务于“三农”。高职院校应当顺应新时代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优势,向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靠拢,凭借强大的教育力量振兴乡村经济。高职院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是高职院校建设一流院校的重要举措,是专任教师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良机,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开辟了一条参与乡村振兴的就业通道。
2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发展路径
2.1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
自20世纪中期开始,中国领导人就已经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的号召,鼓励和支持有知识、有理想的社会青年投身于农业发展与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背景下,我国更应将科技生产和现代化经营模式引入农村,而引入农村的必要条件就是为广大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供理想的农村就业岗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急需一大批农业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如农村技术培训人才、农村电商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人才和
基金项目:株洲市社科课题“株洲职教大学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ZZSK19048)。作者简介:黎璞琛(1971—),女,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KEJI2019年2月(下)45
林业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张来轩
(郓城县国有何庄林场,山东郓城274700)
[摘要]森林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起到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等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改善地区气候环境。林业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林业保护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本文详细分析林业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有效的改进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林业保护;林业效益;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9)06-45-2
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活动过于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人们逐渐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开发利用。需充分了解林业保护工作问题,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全面强化林业管理工作,以推动我国林业发展。
高素质的乡村干部,这为职业教育领域的农村子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门路。高职院校应从学生入学时积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广大高职学生意识到国家、文件的指导性,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同时,鼓励学生多开展涉农创新活动,学校可以聘请优秀乡村经营者、管理者、企业成功人士走入高职院校校园,通过经验分享、观点切磋,让学生能客观、理性地了解就业形势,充分了解农村广阔的就业前景,树立投身农村建设、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心和信念[2]。
2.2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智力、技术支撑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是我国培养顶尖技术人才的核心力量,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2017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表显示,高职高专院校在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13—2018年高职高专学生家庭背景的统计数据来看,有50%的学生父母是“农民或农民工”,大力发展高职高专院校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让广大高职高专学生成为了解农业、热爱乡村、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另外,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从农业生产、经营、服务3个方面构建,确保高职学生真正成为有想法、肯创新、重实践的技能型人才,能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真正用到乡村振兴中。而且校企合作有利于提升实用技术研发水平、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农业科技转换力[3]。
2.3促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技能培训统筹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是最根本的力量,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技能培训的统筹发展,可以推动农业、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快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大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民,以推动乡村经济兴旺发展。高职院校应从传统的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学历教育走向更广泛的社会教育。综合利用教育资源,把最好的师资、办学条件用到职业农民的培育中,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另外,高职教育可以融合成人教育机构等社会力量,为农民提供多种非学历教育的短期教育培训,提供个性化教育与精准的职业技能提升教育,如电商培训、劳动就业指导、普和农民理财等课程[4]。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大量职业型、技术型的新型农民。
3结语
乡村振兴作为当今中国时代发展的核心任务,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职业院校只有抓紧机遇、改革创新,把农业、农村、农民优先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各类技术人才,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整体发展,开辟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R].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报,2018(10):11-12.
[2]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紫光阁,2018(1):11-12.
[3]马建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模式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3(13):29-34.
[4]杨艳丽,李丽,李冰.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J].成人教育,2018(2):67-70.
乡村科技·园林绿化
XIANGC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