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项选择题。
1、(减少水 添加动物 添加植物)会引起生态部落的变化。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水、温度)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 、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4、如何制作一个生态瓶:
A、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B、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的水。C、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D、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
二、填空题。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水 )和适宜的( 温度 )。
2、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 交换 )关系。
3、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 生态系统 )。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 生态系统)。
5、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
6、( 植物 )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7、( 食物 )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食物链 )。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消费者 )。
10、食物链通常从( 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 肉食动物 )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食物网 )。
12、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生态群落 )
13、( 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近年来,( 沙尘暴 )在我国北方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甚至开始影响我国的其他地区。
14、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美国 )黄石国家公园。
1956年,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广东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
15、( 广东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重点保护我国现存最大一片红树林。
16、三江源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 生态系统 )。
17、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 大熊猫 )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18、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 最大 )的野生珍稀麋鹿保护区,主要保护麋鹿。
三、判断题。
1、种子发芽不需要一定的条件。( 错 )
2、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对 )
3、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他们需要的时候,他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对 )
5、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相同的需求。( 错 )
6、当环境不适合他们生存时,他们会重新选择适合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 对 )
7、动物在形态、构造和习性上都有他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领。( 对 )
8、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他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对 )
9、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对 )
10、自然界和生态瓶不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不会受到影响。( 错 )
11、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对 )
12、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链条就失去整体性,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 对 )
四、实验题
准备两盆豆苗,两个纸盒。去掉盒盖,在盒的底部一端开个窗户。把两盆豆苗放在阳光下,各扣上一个纸盒,让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左,另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右。经常浇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浇水后仍然把纸盒扣上。如图:
1、三四天后,把盆上的纸盒拿掉,你知道两盆豆苗的生长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你能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吗?
3、通过上面的研究,你知道植物的生活需要什么环境?
五、写出下面各种环境中的一条食物链。
1、池塘里的食物链
2、森林里的食物链
3、草原上的食物链
4、田野里的食物链
六、连线题。(6分)
把植物与之相应的内容连起来。
香蕉 针叶 山地
仙人掌 阔叶 沙漠
松树 叶刺 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