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瓷薄板的定义
薄板由黏土或高岭土以及其它无机非金属材料经成形、高温烧成等生产工艺制成的板状陶瓷制品。它的最大特征就是“薄”,因为同等规格传统瓷砖的国标厚度为13.5mm,而薄板仅为4.8-5.0mm,厚度减了60%以上。如下图对比,右图金海达薄板厚度薄于普通陶瓷,可参考网址:www.jhd-china.com。
二、简述薄板起源与发展
1、1996年意大利SYSTEM公司开始生产3MM薄板,如下图:
2、意大利其它工厂、西班牙、德国、波兰、土耳其、巴西、阿联酋、中国、日本等相继出现薄板和薄砖。
三、陶瓷薄板的标准
1、欧盟ISO 薄板标准 ISO/TC 1 N258 WG4 Thins labs draft 3
2、陶瓷薄板的国家标准,2012年10月19日标委会就已经审核通过了《薄型瓷砖》的标准并已提交工信部,预计在今年内颁布实施。
这个新标准与“4100标准”只有三大方面做了改动,一个是吸水率≤3%,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也提倡薄型瓷砖是瓷质而非陶质的。第二个是强度规定,墙面用砖强度达到600牛顿,地面用砖达到700牛顿。第三就是厚度规定,薄型瓷砖的厚度是5.5mm,这也与国际标准、欧洲标准接轨。
四、国外薄板与中国薄板的区别
1、在时间上,国外薄板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的薄板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前景可观。
2、在接受程度上,国外消费者特别是欧美已经普遍接受薄板并广泛运用,而中国消费者持怀疑、观望态度。
3、在运用上,国外薄板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基材运用,而中国很大程度上直接运用;并且国外铺贴与安装已经比较成熟,而国内铺贴与安装正是制约薄板发展的一种很重要的因素。
4、国外对薄板铺贴的高度没有,而中国有高度要求,外墙湿贴建议在24米以下。24米以上采用干挂等其他方式。
五、薄板生产的成型技术
薄板目前的成型技术大概有五类。
A. 第一类是以意大利LAMINA企业为代表的辊压技术,这类技术目前全球共有9条生产线,三种成熟规格即1500×4000 X 3mm使用3万吨压机(目前还没有企业实施这种生产线在生产)、1200×3600X 3mm规格使用26000吨压机、1000×3000X3mm规格使用15000吨压机。这类技术的产量不高,三种规格的产量大概为6000平方/天、5400平方/天、4500平方/天;
B、第二类技术是传统干法液压成型技术,这类技术从行业生产陶瓷砖的传统技术演变而来,较为成熟稳定产量大,一天最大的产能能达到9000平方/天;
C、第三类则是介于干粉成型与意大利滚压技术之间的陶瓷薄板生产技术,这类技术的产量也不高,大约为2500--5000平方/天。
D、第四类是挤压成型技术,有的也叫湿法成型,这个技术的成品吸水率在0.5%到10%之间,与前三种都不同,整个系统配套与传统陶瓷都完全不同。
E、第五类是以的个别企业的技术为代表,制成方法比较特殊,吸水率在10%以上。
目前使用多为第二类干法成型,其最大的原因在于:
第一、产量上比其他方法的产量都大;
第二、优等率高,现在生产上的优等率平均在90%以上,正常在94%-97%之间,质量比较稳定;
第三、与传统陶瓷的制成法相同,从生产线整线配套、工人熟练程度、技术等容易进行转型,从操作、生产流畅上以及管理上相较于其余几种技术都更为成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