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姓名 | 覃元 | 班 级 | 学前教育系12302班 | 学 号 | 2012510130202 |
实训科目 | 幼儿科学教育 | 指导教师 | 李槐青老师 | 实训时间 | 35分钟 |
活动年龄班 | 大班 | 主教学生 | 覃元 | 配教学生 | 王朵 |
参与学生 | 王朵、李典、盛静雨 | ||||
活动名称 | 制作泡泡水 | ||||
活动目的 | 1、乐于参加制作泡泡水的实验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2、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泡泡水,仔细观察并大胆交流讨论和记录自己的操作与发现。 3、知道洗洁精、洗衣液等材料可以制作泡泡水,了解制作泡泡水材料的多样性。 | ||||
活动准备 | 经验准备:1、幼儿曾经调制过泡泡水 材料准备:水、杯子、吹泡器、洗洁精、洗衣液、醋、胶水、桶子、毛巾。(需要增加记录表,记录表)等。 | ||||
一、创设情境,提问,导入活动 老师吹泡泡,引起幼儿兴趣,引出泡泡话题。 指导语:哇,好多漂亮的泡泡啊!你们玩过吗?你们知道这么漂亮的泡泡水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制作泡泡水 1、出示材料,认识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猜想并记录。(请写出这个环节下的指导语言) (1)第一次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材料在水里溶解的现象) 请幼儿把材料与水混合,引导孩子观察材料在水里溶解的现象。 指导语:四人一小组,把材料单个放到水里,搅拌一下,仔细观察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初步交流讨论,并对前面操作简单点评。 小结,材料加入水搅拌后就在水里溶化了,我们把这种有趣的现象叫做溶解。(建议这个步骤全部去掉), 2、幼儿自选材料进行操作,验证哪些材料可以调制出泡泡水并将材料按照能与不能进行简单分类。(注意这个环节的只能用一种材料进行调制,请将幼儿操作和验证记录环节合并) (1)猜想调制的泡泡水能否吹出泡泡,做好猜想记录。 指导语:刚刚我们准备了泡泡水的材料,小朋友们猜想一下,我们刚刚调制的材料都可以吹出泡泡吗? (2)第二次操作(通过操作活动验证猜想。) 验证醋、胶水、洗洁精,洗衣液是不是都可以吹出泡泡。 (3) 交流讨论操作结果,做好记录。并将材料分为两类。 3、幼儿尝试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材料来混合调制泡泡水 补充指导语: 三、活动总结及延伸。 (能吹出泡泡的材料混合后比单一的材料吹泡泡效果要好,不能吹出泡泡的材料和能吹出的混合后吹泡泡的效果比单一材料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
活动反思 | |||||
指导教师 建议及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