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论家庭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38:33
文档

论家庭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论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姓名:魏江学号:004409210766班级:春季班年级:09级专业:投资与理财学院:保险职业学院指导教师:教授完成时间:2011年月号作者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特此声明。作者专业:投资与理财作者学号:作者签名:2
推荐度:
导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论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姓名:魏江学号:004409210766班级:春季班年级:09级专业:投资与理财学院:保险职业学院指导教师:教授完成时间:2011年月号作者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特此声明。作者专业:投资与理财作者学号:作者签名:2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论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姓名魏       江

学号

004409210766

班级春季班

年级09级

专业投资与理财
学院保险职业学院
指导教师 教授
完成时间2011年月号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投资与理财
作者学号
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论家庭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李羽佳

On the domestic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China

Liyujia 

2011年2月7号

摘  要

个人投资理财是个人为了实现各自的愿望,将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投入到金融或非金融领域,使其保值增值并达到计划所要求的目标。中国经济连续保持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居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居民金融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理财行业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由于我国金融业还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理财师们往往只是在自己专业的方面有所擅长,这与个人理财是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出现了背离,加上理财师们所针对的都是高端客户,收取相对较高的佣金,使个人理财的普及和推广受到了很大的。本文就个人理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论述,来讨论个人理财的对策建议。

本文集中阐述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个人理财家庭理财在我国道路未来的方向,剖析了理财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制约我国理财行业发展的因素,就理财行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提出了个人的关于问题的解决的办法并预测了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广阔市场。

本文系运用规范研究方法进行的专题研究。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了研究背景提出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得必要性。第二部分,由几个数据分析了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第三、四部分指出了制约我国理财行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问题相应的解决办法。也展望了这个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本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探讨了制约我国理财业务发展的因素并且提出了个人关于解决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家庭理财;我国发展现状;展望

Abstract        

Personal finance and invest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ir personal aspirations, will have its own resources into the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sector, plans to increase the value and achieve the required goals. China's economy maintained fast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a continuous trend, with rapid income growth, population is also growing financial awareness, in which case the demand for family financial sector is also increasing. However, as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or separate operation, sub-sector management model, they often only financial planner in your area have good professional, which is a full-service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required to appear a departure, coupled with the financial planner who are for high-end customers, commissions charged relatively high, so that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personal finance has been greatly restricted. In this paper, personal finance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to discuss suggestions of personal financ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premise of personal finance home finance in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road, analyzes the financial status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in China, discussed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restricting facto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dustry generated issues were discussed and made a personal solution on the problem and to predict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 China's vast marke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use of standardized methods of case studie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proposed was the need for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data analysis by several of our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Third, the four parts that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of financial factors, and questions appropriate solutions. Also forecasted th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e constraints embodied in the financial business of the factors and made a personal on the settlement of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Key words: Family financial management; Status of our development; Prospect

 

一、研究背景…………………………………………………………4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4

(二)我国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必要性……………………………………………4

二、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5

三、制约我国理财业务发展的因素……………………………………………5

四、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在发展中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发展前景……7

主要参考文献………………………………………………………………11

后  记…………………………………………………………………12

一、研究背景

(一)中国经济强劲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市场蕴藏巨大理财需求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连续保持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居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人正变得越来越富有。据统计,截至2010年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7253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9.3%。。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居民金融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个人金融资产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通过何种投资方式使自己多年的积蓄快速实现增值,正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个人金融投资理念的不断成熟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如此大的基数释放出一个不大的比例就会产生巨大的市场容量。从个人角度来看,个人居民储蓄的增加,金融投资产品和渠道的多样化,个人资产及消费欲望的增加,人口老年化及老年人口相对贫困化,从一而终就业模式的消失及社会保障体系重建,人生模式的多样化及财务风险的增加,使得专业性的金融系统理财服务成为一种需要。尽管房地产,股票、债券、基金、邮品、自主创业等为人们提供了很多的投资渠道,但对数量众多的普通居民而言,由于缺乏基本的投资理财分析能力和法律保护意识,再加上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所限,不是盲目投资就是不敢投资,个人资产始终得不到良好配置。因此,人们希望有这样一个机构或组织,能够成为自己投资理财的好参谋,帮助自己投资,激活手中的闲置资金,从而取得更大的利益。 

(二)我国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必要性 

1.1 满足个人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月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6.2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9.3%。个人金融投资理念的不断成熟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如此大的基数释放出一个不大的比例就会产生巨大的市场容量。从个人角度来看,个人居民储蓄的增加,金融投资产品和渠道的多样化,个人资产及消费欲望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口相对贫困化,从一而终就业模式的消失及社会保障体系重建,人生模式的多样化及财务风险的增加,使得专业性的金融系统理财服务成为一种需要。  

  1.2 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1)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经营目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逐步过渡,各银行之间的金融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改善对客户的服务,各家银行都在努力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因此,拓展经营领域,深化服务内涵,寻求功能创新是我国银行业在这种经营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2)个人理财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我国银行业的现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社会信用过于集中在银行;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对公业务、批发业务上,对私业务以及零售业务所占比重较小;资产负债业务所占比重过大,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所占比重较小。上述三个方面问题使我国银行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而个人理财业务不仅经营风险较小而且能带来可观的经营收益,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实现从单一的资产负债业务向全方位的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相结合的多功能个人金融服务的转变。  

  1.3 适应变化的国际竞争环境  

  2006年年底金融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全面享受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出于网点、人才等因素,不会将存贷业务作为重点来发展,而会将中间业务的发展作为“切入点”,逐步扩大他们的经营范围和业务品种。个人理财业务将是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争夺的重点之一。  

外资银行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经营机制、丰富的管理经验,早已对我国零售银行领域潜在的巨大发展空间虎视眈眈。为了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挑战,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将发展中心转移到零售业务中来。根据国际通行的“二八法则”,在零售业务中,20%的客户将带来80%的利润。因此,争夺最高端的20%的优质客户资源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要在零售业务中赢得优质的高端客户,个人理财业务极为重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以其领域广、批量多、风险小、个性化、收入稳定、附加值高等特点,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2001年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乃至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个人理财业务,尤其以各商业银行创办各种类型的理财中心、工作室为代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理财热潮。确实,市场需求呼唤着合适的金融机构能够为广大居民提供个人理财的咨询和顾问服务,为他们在正确制定人生规划、合理安排消费信贷、量身定制投资组合等方面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中国理财市场以每年10%—20%速度在增长,2005年,中国理财市场规模达到了250亿美元。 

2006年以来,一度跌入低谷的人民币理财再次升温,其主要特点是:一是预期年收益率一般在2%—4%之间,较2005年收益率明显提高。二是产品的流动性明显增强。三是结构型产品主导市场。各行推出了多种结构型理财产品,资金收益与国际金融市场投资产品相连接,本外币通过衍生产品相联系,以外币的高收益弥补本币的低收益。四是资金投向有突破混业经营趋势。 

   2007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在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与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百姓的理财意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财产性收入”被肯定和鼓励后,理财需求更是呈现出异常活跃的氛围,国内理财市场在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有了大踏步发展。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速度惊人,现已初具规模,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益增多;收益率持续走高;市场竞争激烈等。

个人理财服务在国内起步不旧,但是,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个人投资意识的增强,国内个人理财业务己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优质客户的理财服务成为国内各大银行的竞争焦点。虽然各商业银行开办了各种各样的业务,但其共同特点表现为:银行的理财服务产品,以结算类为主,层次低,品种少;理财服务也仅是为客户咨询,提供理财建议书,理财服务设置的门槛过高;对于国际上主流的个人信托业务涉足少;侧重于推销银行现有产品,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不够;国内各银行所提供的理财产品基本上同质,缺乏品牌。

三、制约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因素

(1)营销模式的制约

  我国商业银行在很长时间内做的是对公业务,由于较长时间的金融服务卖方市场的存在,银行的工作人员基本上还是以“守株待兔”的理念进行营销。其个人理财业务的主营销渠道仍是营业网点,主要依靠有形的网点扩张来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这样的分销体系,既受地域又受时间,让银行无法与客户实现无缝对接,客户无法得到全程服务。  

  而且,各家银行在理财产品的营销上基本上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即使是一些不错的理财产品,实际了解的客户也并不多。据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近期对该行 350 名柜面客户组织的一项市场调查发现:被调查客户对于“通存通兑”、“代扣费”等一些新的个人理财工具的知晓率却全部低于 1%,而对于“无折进帐”、“ATM 存款”等一些新理财工具的知晓率竟然全部为零。一些新的国债、基金等的收益、风险情况也是平常百姓所不熟悉的。  

(2)分业经营的制约 

  先看银行业,从银行理财服务的宣传资料看,似乎涵盖了和生活理财与投资理财的全部概念,但实质上它们更象是一种传统服务的延伸。受到的,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领域,除了存贷业务,只能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因此在个人理财方面给客户的建议多是长期财务计划,例如中国银行的“精明眼”、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等。稍为贴近客户要求的个人理财产品,也仅仅只是通过进行不同类型储蓄组合,以及推荐购买其代理的保险和国债产品来增加收益,例如中信银行的“理财宝”、农业银行的 “债券通”等。2002年末,汇丰、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相继在国内推出个人理财服务,其金融背景和全球金融服务概念,给中资银行狠狠上了一课。 

  借鉴海外的经验,国外银行金融产品的“生产线”是贯穿整个系统的,他们早就把金融商品融入银行系统内部,可随时分析产品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方式,迅速反馈产品在市场上的情况,分析其为银行带来了怎样的利润,然后再反馈给前方的业务人员,为他们提供决策的依据。 

  再看保险业,平安保险推出的“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正式拉开了投资型保险进入国内市场的序幕,2001年3月批准其在证券投资基金上的最高投资比例为100%,使其成为国内唯一享有最宽松投资的保险产品。该险种客户还可以按照个人风格自由选择保费在不同投资帐户的分配比例。但实际上,客户在保险公司投资的仍然是单一的保险产品,同时受到上对保险资金运用的,无法真正实现资金在不同投资风险产品上的分配和流动。 

  信托业被誉为目前国内唯一能同时涉足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业市场的金融机构,成为三个领域资金交流的桥梁,自2002年7月《信托法》生效后首个规范的信托产品面世至今,市场上已推出20多个产品并集资50多亿元。但研究发现,当中得到投资者广泛认同而热销的,主要是市政工程项目和土地开发项目资金信托产品,显示投资者首先考虑的是资金安全性。虽然也不乏股权信托、管理层收购信托、融资租赁信托等创新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很多的选择,但是短期内信托产品大量涌现,为了吸引投资者,信托公司有可能夸大了投资项目的收益能力,或者资金运用投向和方式不明确,如果不加以强化,有引导市场走向误区的潜在可能。 

  证券公司从事理财业务本来有着客户资源、市场操作经验和专业配套等天然优势,但在研究时我们发现,曾经趁着信托业整顿之机而在委托理财市场占有相当份额的证券业,却没有什么摆得出来的产品或叫得响的品牌。究其原因,一是长期以来上对证券公司业务以代理为原则的强调,削弱了证券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各业务间紧密合作从而为客户提供多元理财服务的能力;二是证券公司在理财业务上更加关注机构客户,股票行情低迷加上潜在的保底承诺,不但给证券公司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使得客户资源中最丰富的个人投资者的需求备受忽略;第三,银证通、代理保险、基金等业务虽然从某个角度看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但尚未能够从产品代理的角色上升到理财咨询的层面,成本效益和市场效应如何也仍有待论证,反而“证券投资咨询”这个最强而有力的专业优势并未真正帮助证券公司在理财市场中争得地位。 

  在海外,美林证券提供有现金管理账户服务,拥有这个账户的个人可以买卖美林证券提供的共同基金、养老保险、股票、债券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并且可以享受美林理财顾问的理财咨询服务。而国内券商可以做的仅仅是向客户提供资讯、实时解盘、个股点评、股评报告会等等。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在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格局下,金融机构要为客户提供全面理财服务其实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之间可以联手合作,在一个合作体内开展各自所能经营的业务,从而实现为不同需求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近期中信银行与长江证券的“银证超越理财计划”、招商银行与招商证券的“招商受托理财计划”、英大信托与湘财证券的“证券组合投资信托计划”就属于跨业合作的结晶。从市场反映的情况,跨业合作的产品融合了单一行业产品所无法给予的多重特性,相对绕开了分业经营的,满足了个人投资者在投资理财上的一体化需求。

(3)产品同质的制约

  目前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细分变量单一,仅以客户财富规模作为服务划分标准,而没能根据年龄、家庭生命周期、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险偏好等因素对客户进行更为深入有效的细分,并进而挖掘目标客户的潜在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理财产品,导致理财产品的差异性和个性化严重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而且现有银行理财产品又大都集中在个人信贷、代收代付、信息服务等基础性理财产品上,极易模仿,这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4)组织机构设置的制约

  个人理财业务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一种新型综合性业务,它的顺利开展必须依赖于前、后台业务的整合。而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设置中,个人理财业务工作通常都归口在个人银行业务部。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涉及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而上述业务当前又是分别由个人银行部、中间业务部、房贷部等多个部门管理,造成前台业务条块分割,无法实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5)人才的制约

当前,高素质的复合型理财人员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商行个人理财业务深入发展的瓶颈。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涉及到市场、资本、金融、投资、贸易、法律等各个领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理财人员不仅要掌握综合全面的金融知识,还应熟知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商业银行现有的个人理财服务人员,多是原来从事传统银行业务的员工,对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知之不多,能为客户提供综合财务规划的理财专家凤毛麟角,与目标客户的综合理财需求存在着巨大差距。 

四、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在发展中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发展前景

(1)商业银行应提高自身个人理财业务水平。  

  首先,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构建系统化的理财服务体系。  

  中国银行业与国外银行最大的差距在于服务。中国银行业对“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解一直处于表面状态,不能够深入地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对客户实行无差别服务策略。客户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财务规划过程,而不仅仅是购买一个产品。银行要从客户的需要而不是自身情况出发,以“度身定做”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称心的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再者,我国银行的机构设置还主要是分支行制,层层叠叠的管理层次很多,没有按照个人客户的需求来详细划分业务部门,从而损失了效率。而国外实行的是事业部制,如花旗银行的组织架构是以客户为中心,按照产品划分的扁平化的分支机构。它以垂直型管理为主线,辅之以矩阵管理的体系。这种机构设置可以减少管理层次,建立一种紧凑的横向组织。在同一类业务上,实行垂直管理,使管理链条大大缩短,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花旗银行还通过银行再造,对中后台业务实行专业化、集中化、标准化的设计,将后台服务中心、数据中心、票据处理中心等集中设置,有利于充分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控制风险。  

  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在设计组织架构时,要大胆突破按照行政区划、层级序列设置银行分支机构的传统模式,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不同特点来合理设置分支机构和配置资源,推行结构的扁平化和集中化,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构架。  

(2)营销策略上,要实行客户细分,重视中小客户市场的开拓,树立自我品牌。  

  从国内商业银行营销实践来看,一般都会根据客户“财富值”,将个人客户分为“VIP客户、优秀客户、中产阶级、大众客户”四大类。其主要的目标市场还是高端客户。但我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高收入客户比例毕竟很少。所以,今后各银行在开发高端客户的同时,应开启中小客户潜在的巨大需求,进入相对无竞争的领域,发挥自身优势,寻找长板,创造蓝海。在面向中小客户提供个人理财产品时,营销人员也必须对客户进行必要的细分。因为中小客户更加复杂,只有实行更为细致的客户细分,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差异化理财产品,彰显银行自己的特色,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3)注重产品创新。  

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由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及扩展产品组成。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我国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时还是要重点把握核心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多设计推出复合型的个人理财产品。同时,因个人理财产品强调的是“个性化”,银行在开发产品时在其核心产品基本同质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形式产品或扩展产品上面做文章,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具有“个性化”的产品。  

(4)大力发展的第三方理财投资咨询机构。

于商业银行的专业理财咨询机构,对于丰富个人理财市场、促进理财产品创新、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市目前的个人理财市场,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理财咨询机构。然而,全市居民的理财需求日渐旺盛,理财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可以说,专业理财咨询机构已经具备良好的成长空间。市相关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关鼓励发展第三方理财咨询企业,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三方理财咨询公司应该大力抓住发展机遇,深入研究本地居民的理财思想,细分目标客户市场,大力培养专家型理财人员,促进产品创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积累市场经验、加强与发达城市同行的交流学习、力争成为个人理财市场中一只重要力量,为全市广大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理财服务,在促进社会经济福利、市场公平性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5)加快人才培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银行业中,银行产品很容易被模仿,银行服务也易被跟进,惟有人才是没办法被模仿的。人力资本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打造理财品牌首先是人才先行。在国外,客户经理是商业银行广泛采用的一种竞争优质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业务经营模式,是全权代表银行与客户联系的窗口。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这样的人才。因此,银行应积极创造条件设置客户经理,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对其进行营销知识、推销技巧、理财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使其能够为客户提供综合性、高质量、高效率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其次,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客户经理的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对不同等级的授予不同的权限,分配不同的客户和任务,并根据等级高低实行不同的报酬,并通过业绩考核,加强对客户经理的管理,激发其工作潜能。

  (6)投资者个人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增加理财知识,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理财从本质上是一种对财富的管理,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们关心的不仅仅是消费,更关心对财富合理的分配和投资。理财就是对财富的合理安排,确定不同的投资方向,以期获得最好的回报。而且它是一种多元化的委托财富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投资于股票、债券,还可以投资于房地产和收藏品,投资面非常广泛。个人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计划和理财产品,在追求高收益率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者要想在不同金融机构的多种理财产品中进行有效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听从理财人员的建议和推介,还需要客户对理财产品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包括运作方式、投资方向、合同条款、计费标准等。对理财产品品种的了解可以通过关注各家金融机构的网站获得,也可以通过理财工作室直接与理财人员沟通获得。同时可以经常翻阅一些理财方面的杂志和书籍,增加理财方面的知识积累。  

  (7)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完善。  

  首先,要加强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监管和法律规范。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中涉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很少,造成监管空白,使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陷入恶性竞争的境地,如对中高端客户争夺激烈,竞相承诺最低收益率,没有作好必要的风险提示,理财业务不收费等。所以,国家必须尽快颁布相关的法律、制定相关的,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监管和法律规范,以改善目前的这种发展状况。

  其次,要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步伐。第一,尽快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就可以在除了产品和服务竞争以外,展开价格的竞争,进一步可以在货币价格上进行商品创新,实行更为灵活的定价策略。第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健全,导致可供投资的渠道有限。股票、保险、债券品种单一,基金刚起步,外汇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金融衍生产品发展滞后,这使得理财市场的发展受到局限。第三,允许银行混业经营。综合性个人理财业务开展的先决条件是允许金融的混业经营。当前,客户对银行的理财要求是希望银行能够提供一揽子的保值增值服务,但我们的银行目前基本上只能设计一些简单的金融理财服务方案。因此,应对现有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法规进行修改,从而使各商业银行可以丢掉经营上的镣铐,大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 

(8)细分目标客户市场,推出利率市场化下的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缺乏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金融风险因子不健全,无法为客户提供风险梯度完整的产品。目前,商业银行推出的典型个人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风险相对较小,收益较低的存款及债券理财计划;另一类则是风险较大,收益高的基金、信托和私募基金等。市场中缺乏两者之间的稳健收益理财产品。例如:带结构的固定或浮动收益债券结构性产品,保证收益的股票挂钩产品等,这就造成部分客户的风险偏好可能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国家于2007年4月24日发布了“十一五”中国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报告,报告将利率市场化改革列在“十一五”期间金融改革的首位。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将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方面:当利率的决定权交还给市场,金融风险因子将趋于丰富,人民币衍生产品和外币衍生产品将不断创新,商业银行从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完整的风险梯度,满足客户不同的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另外,利率市场化还有助于商业银行进行套期保值,开展风险管理,消除非理性因素给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损失。挑战方面:利率市场化将剥夺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和垄断地位,市场竞争将更加公平也更加激烈,本土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将面临极大考验,这正是外资银行的优势所在。目前,市拥有四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成立时间均不长,市场冲击力有限,但是,国内商业银行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加强对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的研究,进一步明确自身的目标客户细分市场,调研客户的风险偏好,充分发挥衍生产品等业务优势,提高自身的产品开发和定价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水平,适时推出一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理财产品或套期保值产品,丰富市场经验,迎接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全新竞争。

国内被广泛引用的另一份调查结果则来自上海:该次抽样调查表明,大多数上海市民认为"未经专家指导的自发理财方案有很大风险";有87%的被访问市民表示会接受银行提出的理财建议,其中32%的市民"最感兴趣的是银行的理财咨询和理财方案设计";40%的人认为"应增加代理客户投资操作,提供专家服务",并"希望能与银行理财专家建立稳定和经常性的业务联系"。由以上调查结果可见,如何理好财,用好自己的钱,使之能够不断保值、增值,发挥更大的作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逐渐富裕起来的国人所共同关注的话题。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时至今日,国内各家银行拓展中高端个人理财业务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滞。

只要我国的理财从业人员和机构大胆创新根据先进的国外理财经验创新出适合我国经济下理财的理财方案,满足个人家庭的理财需求。同事在发展的道路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改革。理财行业在我国必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   语

通过本文的初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理财行业人员大胆创新,借签国外的先进理论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在创新的道路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理财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素质为理财行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个人理财家庭理财行业可以预见在我国必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专业知识水平的局限性还有部分领域只是浅议或还未涉及到未来的研究还可以从人才的管理机制和培养等方面在做更深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彦斌.理财,2009,10(1).

[2] 海燕出版社.理财杂志,2005(8).

[3] 韩海燕.个人理财[J].金融管理,2010(4).

[4] 李淑芳.个人理财[J].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7).

[5] (美)泰森(Tyson,E.) 著,钱睿,赵泽祥 译.个人理财.机械工业2007.                               

[6] 谢怀筑.个人理财[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7] 徐燕.论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1).

[8] 程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9).

[9] 刘建,陈建文.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

[10] 刘华.国外的个人理财业务[J].财政金融文摘,2005,

[11] 刘鸿儒等著.个人理财[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11.

[12] 陈继红,郑振欧.银行业个人理财服务发展的背景及内容比较[J].金融与保险,2004.

[13] 陈全,卢长宝.拓展城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J].财政金融,2007,(9):44-45.

[14] 夏维力,王青松.基于客户价值的客户细分及保持策略研究[J].管理科学,2006,19(4):35-38.

[15] 肖崎,庄铁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国际比较及对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4,(5):85- 87.

后  记

岁月如梭,时光茬蒋,进入中南财经大学自考班学习已经两年了,自考班的学习对我的求学生涯而言可谓是一个转折点,它让我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开宽了眼界,期间不敢说学业有成,至少是追求不懈,凡事只求无愧于父母的养育、恩师的教诲和自己的努力。回首往事,期间困难重重,不禁感慨万千,庆幸是我坚持了下来。

决定将 《家庭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作为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是源于对我国理财行业发展飞速的感慨,希望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为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写这篇文章之前,也阅读了许多专家学者关于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展望,受益匪浅。

感谢导师张卫宁教授,她治学严谨,在繁重的教学事务下,且年关将近,仍对我们给予悉心指导、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这一点将永远铭记在心。感谢教授对本文的意见与建议,这样我才能更快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得以提高。

感谢赵魏老师,谢红艳老师,对本人的帮助颇大,在此,表示深切的感谢。

还有王乾同学、张辉同学、王雨晴、王盼同学等人的帮助,一一铭记在心。

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曾多次遇到写作误区和盲点,所幸最终能坚持下来,学识浅薄,不足之处,请诸位师长指正。

文档

论家庭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论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姓名:魏江学号:004409210766班级:春季班年级:09级专业:投资与理财学院:保险职业学院指导教师:教授完成时间:2011年月号作者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特此声明。作者专业:投资与理财作者学号:作者签名: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