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演 游 戏 计 划 表
班级:大班 教师: 日期:
主题名称:《老鼠嫁女》 |
预设目标: 1、能清楚连贯地模仿动物说话,尝试用简单的肢体表现故事内容。 2、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发挥想象,创新性地表演角色。 3、利用周围环境布置的材料布置场地。 4、懂得遇事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
活动由来: 经过隔壁班,班级幼儿就对他们班的主题特别感兴趣,纷纷议论:“这些老鼠是要结婚了,太有趣了”,因此与幼儿的商讨下我们开展了故事表演《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十分具有童话色彩,它讲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中国民间婚礼习俗的热闹场面。孩子们都喜欢看新娘子,喜欢结婚娶亲热闹的场面。我国历史悠久,中国民间婚嫁的一些风俗及所蕴含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在当今孩子们的世界里受到西方的电子文化以及动漫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慢慢淡出。 第一次(11月3日): 活动准备: 幼儿知识技能储备:会简单的结婚歌谣;知道民间故事《老鼠嫁女》。 自制灯笼、猫头饰个、 风、云和太阳的道具、自制老师面具,新郎新娘道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忆诗歌内容: 1、宝贝们,老鼠嫁女的故事里都有谁出现呢? 2、她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幼儿回忆故事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制作剧本图谱。 师:谁能告诉老师,老鼠嫁女中的故事内容呢?(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师:老鼠要嫁给太阳、乌云、凤、墙,结果都失败了,最后老鼠新娘嫁给谁了?(猫,但是被吃了) 三、幼儿共同探讨故事中老鼠嫁女的方式,以及在活动中应该怎样表演出来。 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角色,应该怎么表现出来呢?(请幼儿分别展示自己所要表演的角色的表演方式。) 师:那除了表演之外我们还需要什么东西呢?(道具) --老鼠新娘有红盖头。 --老鼠出嫁有人敲锣打鼓。 四、幼儿模拟出嫁时情境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幼儿个人表演) 五、幼儿分组自主表演。 六、教师小结: 1、刚才在表演时,我看到了XXX组的故事很完整,我们请他们来表演一下。 2、幼儿说出自己在活动中需要添加的部分。 第二次(11月10日): 观察分析与推进: 根据幼儿的自我小结情况中,发现本次活动内容中角色太多而导致对于角色位置的混乱,在小结时幼儿提出需要分组进行,以及在活动中各个角色的位置可以事先规划好,在下次活动钱可以各自设计一个表演路线图,把各个角色出场的顺序以及鼠爸爸去找女婿的路线规划好,在进行表演。幼儿的这个想法让我非常惊喜,没想到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新思维发展迅速,对活动的安排也能够面面俱到。 本次活动重点: 把每个角色分好在表演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自制灯笼、猫头饰个、 风、云和太阳的道具、自制老师面具,新郎新娘道具。笔、 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回忆故事。 1、幼儿自由讲述大部分内容 师:刚刚小朋友们说的太棒了,对表演内容都非常的清晰了解。那么在动作方面呢? 我们应该怎么样的表演出来? 2、教师尝试创编一些内容,并情境模拟。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个别幼儿展示,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师:那除了表演之外,环境的布置大家有什么建议?(幼儿自由讨论) 二、教师鼓励幼儿创编各个角色的动作,语音语调,请能力强的幼儿表演。 师:村长的语气应该大气,风的语气应该如何呢?(幼儿个别展示) 师:太阳、风、墙的口气和声音动作应该是如何的?(幼儿个别展示) 三、请幼儿展示动作。 1、请幼儿创编的婚礼时的丰富情境。 师:结婚的场景和平时的场景可以有什么变动?(幼儿自由讨论) 2、婚礼的流程展示(幼儿分组操作) 四、幼儿分组表演。 1、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好角色扮演。 2、幼儿自己创编情境 五、师幼共同评价。 1、请幼儿说说自己小组的表演亮点。 提出下次想要丰富的场景和需要。 第三次:(11月17日) 观察分析与推进: 经过上个活动的动作提炼,幼儿对故事中出现的角色都较感兴趣,动作夸张且能加上表情进行表现,尤其是新娘和新郎一起时,幼儿能自己添上表演的情景,如有一组的幼儿就增加了结婚时的民间歌谣环节。但部分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常规较乱,出现了争抢道具的现象,本次活动重在指导幼儿自创表演场地。 本次活动重点: 第一组的幼儿熟悉结婚时的民间歌谣,熟悉后将动作融入歌谣里。 活动准备: 表演视频、场景布置材料、自制的太阳、乌云、风、墙、老鼠、猫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观看上次表演的视频,幼儿自由发表评论,引出抛绣球的环节。 师:你们看,他们在做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师:为什么这么做?(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婚礼中还会有哪些场景呢?(幼儿自行想象) 二、幼儿自由讨论婚礼场景。 师:幼儿商量各组的婚礼场景 幼:谁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喝酒的场景。 三、幼儿协商布置表演场地 师: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景需要,丰富场地布置。 四、教师观察,幼儿自主表演。 1、幼儿着重在老鼠出嫁时候的场景表演。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和表述结婚情景。 五、小结及评价。 1、场地布置上哪一组做得最好呢?可以使用哪些道具来进行? 2、表演中,哪一组的结婚场景最丰富? 第四次:(11月24日) 观察分析与推进: 经过三次的表演,老鼠嫁女这个故事已基本成熟,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尝试自己布置场地,在把场地规划好的同时在老鼠娶亲的环节也能够增加民间歌谣作为辅助,在此同时若没有轮到表演的幼儿会在一旁出现等待现象,需要再次与幼儿协商,该如何更好的规划还没有轮到表演的幼儿应该做一些什么? 本次活动重点: 最后一次表演幼儿已经基本都了解并且很熟悉这个故事啦接下来教师在幼儿观察等待的幼儿进行指导。 活动准备: 表演视频、场景布置、服装道具。 活动过程: 一、观看上次表演的视频,幼儿自由发表评论,讨论打击乐器的环节。 师:你们看,他们在做什么?(老鼠的女儿出嫁了,旁边的乐队缺少激情)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幼儿自由讨论) 师:你觉得怎么打击乐器更好听?(幼儿自由讨论) 二、幼儿自由讨论出嫁场景。 师:在结婚时应该注意什么?(打击乐的节奏) 三、幼儿协商布置表演场地 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景需要,丰富场地布置。 四、教师观察,幼儿自主表演。 1、幼儿着重在老鼠出嫁时候的场景表演。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和表述结婚情景。 四、小结及评价。 你觉得刚才的打击乐是怎么样的节奏。 |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孩子们自发的表演游戏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幼儿喜欢在游戏中再现和表演他们感兴趣的人物、情节和活动场面,表演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像不断求新与创造”。 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场景布置中幼儿以物替物的能力还不够,故事的延伸内容,以及幼儿改编故事呈现手法,这是今后我们在表演游戏中要要重点指导的一个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