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统计第二章练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41:50
文档

统计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显示(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顺序号填入括号内)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①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②准确性、整体性、及时性③全面性、及时性、完整性④全面性、准确性、完整性2.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②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③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④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①是一致的②是无区别的③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④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4.某地区对
推荐度:
导读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显示(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顺序号填入括号内)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①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②准确性、整体性、及时性③全面性、及时性、完整性④全面性、准确性、完整性2.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②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③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④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①是一致的②是无区别的③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④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4.某地区对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显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顺序号填入括号内)

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  

  ①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②准确性、整体性、及时性  ③全面性、及时性、完整性   ④全面性、准确性、完整性2.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    )。

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②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  ③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④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

①是一致的   ②是无区别的    ③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    ④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 

4.某地区对小学学生情况进行普查,则每所小学是(    )。

①调查对象     ②调查单位     ③填报单位    ④调查项目

5.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

①各百货商店     ②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      ③一个百货商店      ④每位工作人员 

6.对某停车场上的汽车进行一次性登记,调查单位是(    )。

①全部汽车    ②每辆汽车    ③一个停车场     ④所有停车场

7.对国有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时,每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

  ①调查单位      ②填报单位    ③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    ④既不是调查单位又不是填报单位 

8.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  

  ①所有工业企业     ②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③每个工业企业     ④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9.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    )。

①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②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③既能进行全面调查,也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④以上答案都对 

10.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 

  ①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     ②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③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④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11.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     )。  

  ①是以调查组织规模大小来划分的              ②是以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③是以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划分的   ④是以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12.统计报表大多属于(    )。

①一次性全面调查    ②经常性全面调查     ③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④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13.为了了解某商业企业的期末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方法是(    )。

  ①大量观察法      ②采访法      ③直接观察法     ④报告法 

14.问卷法属于(    )。

①直接观察法     ②询问法       ③报告法       ④一次性调查

15.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

①调查单位数目不同      ②搜集资料方法不同    ③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      ④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 

1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     )。  

①标志值很大的单位                            ②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 

③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   ④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部门

17.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

基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

①普查       ②典型调查       ③抽样调查      ④重点调查

18.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①重点调查      ②普查        ③抽样调查      ④典型调查

19.某地区为了解轻纺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择调查单位时,应选择(    )。

①生产情况较差的企业     ②生产情况中等的企业    ③生产情况较好的企业          ④差、中、好各类企业 

20.调查几个主要铁路枢纽, 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①典型调查       ②重点调查       ③普查       ④抽样调查 

21.为了了解全国钢铁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可对首钢、宝钢、武钢、鞍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①非全面调查     ②典型调查      ③重点调查     ④抽样调查 

22.目前我国进行的职工家庭收支调查是(    )。

①普查        ②重点调查         ③全面调查     ④抽样调查

23.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

  ①统计报表     ②重点调查       ③全面调查       ④抽样调查

24.在我国,获得预计农产量全面资料最有效、最可行的调查方式是(     )。  

  ①统计报表     ②重点调查      ③典型调查      ④抽样调查

25.某工业企业系统内欲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2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   ①调查期限      ②调查时间      ③登记时间     ④标准时间 

26.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①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②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③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④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齐行动 

27.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是为了了解在2000年11月1日零时人口的状况,某地区要求将调查单位资料于11月20日前登记完毕,普查的标准时间是(     )。 

①2000年11月20日零时    ②2000年11月19日24时  ③2000年11月1日24时    ④2000年10月30日24时 

28.假设人中普查的标准时点为7月1日零点,7月2日调查员在各家调查时,得知王××家6月30日出生一小孩,李家7月1日出生一小孩,则这两个小孩如何登记?(    )。

①两家小孩均应登记          ②王家的小孩应予登记,李家小孩不应登记 

③两家小孩均不予登记      ④王家小孩不应登记,李家小孩应予登记 

29.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调查方式是(    )。

①重点调查        ②典型调查      ③抽样调查        ④非全面统计报表 

30.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①确定组距和组数    ②确定全距和组数    ③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④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31.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①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②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③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④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32.在区分事物性质的分组中,划分经济类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种分组,可以研究各经济类型的(     ) 。

  ①品质特征      ②数量特征     ③规模大小     ④依存关系

33.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根据是(     )。  

  ①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     ②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③分组的数目多少不同    ④研究的总体变化如何

34.以一个企业的工人为总体,研究任务是分析该企业工人的文化素质,则分组标志应选择(     ) 。 

①工人的技术等级    ②工人的文化程度    ③工人的日产量     ④工人的出勤天数

35.次数分配数列是指(    ) 。 

  ①各组组别依次排成的数列              ②各组次数依次排成的数列 

 ③各组组别与次数依次排列而成的数列    ④各组频率依次排成的数列 

36.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  

  ①小于1        ②等于1        ③大于1      ④不等于1 

37.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必须(     )。  

  ①不等        ②重叠          ③间断        ④没有严格要求 

38.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 

  ①不等        ②重叠          ③间断         ④没有严格要求 

39.有12名工人分别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按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    )。

①单项式分组    ②等距分组     ③不等距分组       ④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40.一般情况下,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    )。

①钟形分布       ②正J布        ③U分布      ④对称分布

41.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上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    )。

  ①上限所在组        ②下限所在组     ③任意一组均可        ④另设新组

42.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两个统计分组是(     )。  

  ①按数量标志分组                            ②按品质标志分组 

  ③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   ④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 

43.某企业职工按工资水平分为4组:500元以下;500—600元;600—700元;7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是(  )。

①450元和750元     ②500元和700元      ③400元和800元        ④500元和750元

4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    )。

①520          ②510          ③500         ④490

45.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  

  ①正比        ②等比         ③反比       ④ 不成比例 

46.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次数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计算(     )。  

  ①次数       ②次数密度       ③频率        ④ 累计频率 

47.在组距数列中,向下累计到某组的次数是100,这表示总体单位中(    )。 

  ①大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②小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③大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④小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58.把统计表分为简单表和分组表的依据是(     )。  

  ①分组标志的选定        ②分组数目多少    ③根据主词的分组情况不同      ④总体是否相同 

(二)判断题(在下列命题中,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统计调查的任务是搜集总体的原始资料。                         (    )

2.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任务与目的,其核心是调查表。 (    )

3.在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的期限。

4.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    ) 

5.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为了回答向谁调查,由谁来具体提供统计资料的问题。 

6.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

7.普查可以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及时间。因此,在统计调查中不宜频繁组织普查。                                      8.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所以其调查结果不可能存在误差。(    )

9.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的普查中,调查单位是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每个工业企业。

10.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以200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是为了保证登记工作在同一时刻进行。

11.抽样调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代表性误差,还有可能产生登记性误差,所以它的误差要比全面调查的误差大。                                                

12.重点调查的结果,不仅可以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而且还能用于说明总体的全貌。 (    )

13.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这些单位在全部总体中虽然数目不多,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却在总量中占很大的比重。                                          14.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同质性”特点决定的。

15.按数量标志分组,各组的变量值能准确地反映客观现象性质上的区别。 (    )

1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    )

17.按品质标志分组的结果形成变量数列。                           (    )

18.离散型变量可以做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做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只能是重叠的。                                                

19.异距分组中,为消除组距不等对次数实际分布的影响,一般需计算次数密度。(    )

20.进行组距分组时,当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把此值归并列为下限的那一组。 (   ) 

21.组中值的假定性是指假定各单位标志值在本组范围内均匀分布。     (    )

22.组中值可以近似地表示各组变量值的平均水平。                   (    )

23.登记性误差,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               (    )

24.由于离散型变量不能用小数表示,因此只能以单项数列来表现资料。 (    )

25.按一个标志分组的就是简单分组,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的就是复合分组。        (    )

(三)填空题

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       和      ;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        和        ;按登记时间的连续性划分,可分为      和       ;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分为       、         、        和       。

2.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               区分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                。

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和                  。

4.变量数列是由               和              两部分构成的。

5.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          、         、           和            。

6.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叫         分布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布数列叫          数列。

7.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         、         、         和          等四部分组成。

8.对同一总体选择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        分组,就形成平行分组体系。

9.已知一个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900,其相邻的组中值为85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和组中值分别为        和       。

10.对连续大量生产的某种小件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最合适的调查方式方法是              。

(五)简答题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2.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为什么说抽样调查是所有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调查方式?

4.统计分组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分组标志?

(六)计算应用题

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66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92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

2.某企业某班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分组(件)工人数(人)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6

12

18

10

 7

合计53
根据上表指出:(1)该数列属于哪种类型的变量数列?(2)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3)计算组距、组中值、频率。

3.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

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   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   

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4   42     36     37     37     49     39     42     32     36     35

要求:根据数据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和折线图。

参:

(一)单项选择题

1.①    2.③    3.④    4.③   5.②    6.②    7.②    8.④    9.③   10.④   11.④   12.②   13.③  

14.②   15.③    16.③  17.④   18.④   19.④   20.②   21.③   22.④   23.④   24.④  25.①   26.①  

27.④   28.②   29.③   30.③   31.①   32.④   33.②   34.②   35.③   36.②   37.②   38.④   39.①  

40.③   41.②   42.④   43.①   44.①   45.③   46.②   47.①   48.③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四)填空题

1.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专门调查、统计报表、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采访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实验法      

2.一定的标志、统计方法    3.选择分组标志、划分各组界限            4.变量值、频数    

5.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6.属性、变量   7.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指标数    8.简单    9.1000、950       10.抽样调查

(五)简答题

1.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1)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方式;(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2.相同点:三种调查都是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都是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不同点:(1)三种调查从总体中抽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重点调查是抽取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对重点单位的选择不带有主观性;典型调查在确定调查单位时,是有意识抽选出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单位;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是排除人们主观意识的。(2)调查的目的不同。重点调查是为了解总体基本情况,典型调查主要是了解与总体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不能用被抽出的那部分单位所计算出的数据去推算总体的有关数据,而抽样调查的目的是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3.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方法。同其他非全面调查方法比较,抽样调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按照随机的原则抽选调查单位,排除个人主观意图的影响;第二,根据部分调查的实际资料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第三,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虽是不可避免的,但事先是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的,保证抽样推断结果达到预期的可靠程度。

4.统计分组的作用:统计分组可将复杂的现象科学分类,区分现象的不同类型,研究其不同的数量特征;分析总体的内部结构,揭示现象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分析各种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选择分组标志,(1)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2)适应被研究对象特征;(3)考虑历史资料的可比性。

(六)计算应用题

1.解:(1)“学生考试成绩”为连续变量,需采组距式分组,同时学生考试成绩分布较均匀,故可用等距式分组来编制变量分配数列。

考试成绩学生人数(人)比率(%)

60分以下

37.5
60—70615.0
70—801537.5
80—901230.0
90—100410.0
合计40100.0
(2)分组标志为考试成绩,属于数量标志,简单分组;从分配数列中可看出,该班同学不及格人数和优秀生的人数都较少,分别为7.5%和10%。大部分同学成绩集中在70—90分之间,说明该班同学成绩总体良好。 

考试成绩一般用正整数表示时,可视为离散变量也可用单项式分组,但本班学生成绩波动幅度大,单项式分组只能反映成绩分布的一般情况,而组距分组分配数列可以明显看出成绩分布比较集中的趋势,便于对学生成绩分布规律性的掌握。

2. 解:(1)该数列是等距式变量数列    

(2)变量是日产量,变量值是50-100,下限是50、60、70、80、90,上限是60、70、80、90、100,次数是6、12、18、10、7;

(3)组距是10,组中值分别是55、65、75、85、95,频率分别是11.32%、22.%、33.96%、18.87%、13.21%。

3.解:           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频数分布表

销售额     频数     频率       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       组中值

(万元)   (天)   (%)   以下     以上      以下    以上   (万元)

25—30        4      10        4       40        10     100        27.5

30—35        6      15       10       36        25      90        32.5

35—40       15      37.5     25       30        62.5    75        37.5

40—45        9      22.5     34       15        85      37.5      42.5

45—50        6      15       40        6       100      15        47.5

合 计       40     100.0      —       —       —        —      —

16

 14

12

10

  8

  6

  4

  2

           25    30     35     40     45    50

文档

统计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显示(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顺序号填入括号内)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①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②准确性、整体性、及时性③全面性、及时性、完整性④全面性、准确性、完整性2.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②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③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④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①是一致的②是无区别的③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④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4.某地区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