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40:28
文档

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康家会镇副、纪委、政协联络组长刘凤仪近年来,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农民将面临严峻的发展挑战。在新形势下,贫困地区的农村将如何去经济建设,找出制约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研究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一、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四大“瓶颈”(一)农业结构不合理,
推荐度:
导读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康家会镇副、纪委、政协联络组长刘凤仪近年来,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农民将面临严峻的发展挑战。在新形势下,贫困地区的农村将如何去经济建设,找出制约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研究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一、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四大“瓶颈”(一)农业结构不合理,
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康家会镇副、纪委、政协联络组长 刘凤仪

  近年来,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农民将面临严峻的发展挑战。在新形势下,贫困地区的农村将如何去经济建设,找出制约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研究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四大“瓶颈”

  (一)农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化力度不够。近年来,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转变,农业结构越来越显得不合理。虽然积极帮助和引导农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但由于不少农户无技术、无资金、无经验,不能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造成投入多、产出少、销售难。再者,由于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农村中稍有文化素质、有一技之长的青年男女,纷纷外出,不愿从事劳动强度大的种植业,而留在农村的老年劳动力和妇女劳动力,因缺文化、见识窄,对新技术、新生事物接受慢,宁可固守低效益的传统种植业,不愿向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植物饮料、花卉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农业生产中的恶性循环。  

  (二)镇、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近乎空白,集体没有收入。有的村经济负债相当严重,负担沉重,严重影响镇、村组织正常工作的开展。许多村组织在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上缺乏思路,步伐缓慢,不敢担风险,导致集体经济无项目,“空壳村”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另外,有许多村,看上去每年有几万元的收入,但是给老百姓均分一光,不能集中使用,集体公用资金等于负数。在这种情况下,领导班子威信自然降低,集体的凝聚力愈加弱化。如此,集体没有经营收入,欠债本利要归还,集体办事要开支,“无钱办事”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镇、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战略眼光,影响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有些镇、村干部,整天忙于应付日常事务,精力难以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还有的偏重于显性的政绩,乐于做“形象”工程,对“高、大、外”项目的战略性投入思考较少。有的村干部精简后人数减少,但工作量大,有时因为一些硬性任务等,上面不满意,群众不理解,加上工资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有少数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素质差,工作方法简单,对党在农村的缺乏深刻的理解,不善于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好,缺乏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干群关系紧张,矛盾较多。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农民群众观念陈旧,市场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太低,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纯农业户的从业人员中还有17%为文盲。青年农民的素质高一些,但仍然达不到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而46岁以上的中老年农民,35%为文盲和半文盲。这组数字与我镇目前的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教育程度基本相符。具有较低文化素质的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市场意识不强,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不能正确分析当地的资源优势,抓不住市场竞争强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只是盲目跟从,盲目投资。有的村庄千方百计从外地引来外资项目,给农民提供最优惠的和服务,但大家就是脑袋不开窍,不配合,致使成型的好项目无法落实。许多农民只是观望,缺乏行动。还有的村庄,村委多次动员群众把山岭薄地由种粮食作物改为种高效经济作物,但是,很多群众思想不接茬。甚至还有个别村庄,项目引到家门口,但村民只顾眼前小利,忽视长远效益,不出让土地,制造种种借口阻碍项目的落实。总之,农民文化素质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

  (一)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当前,我镇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如胡麻、红芸豆、茴子白等,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打品牌,要不断提升生产档次,扩大生产规模。在农业条件较好的村庄,要重点鼓励农民开发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畜产品、水产品、蔬菜、花卉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此外,要突出发展专业村经济,逐步形成以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为特征的一方经济隆起带,使专业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二)壮大集体经济,构筑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同志曾强调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逐步壮大集体经济,这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集体服务功能,增强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的需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的客观需要。只有集体经济实力强了,才有能力兴办文化教育等公益事业,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素质,带动农民。“大河满,小河平”就是这个道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因地制宜,选好路子,结合当地传统和自然优势,能农则农,能工则工,能商则商。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这种农村集体经济最有效的实现形式,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切忌东施效颦,不切实际盲目立项。  

  (三)转变职能,提部服务经济的本领。新形势下,职能要由行政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行政命令转化为引导与协调,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的客观要求。我们镇村干部不仅要在理论上有清醒的认识,也要将这一原则落实在从政的行动上。要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制定各项,只要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就要大开绿灯;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强化服务观念,努力提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服务经济的本领。  

  (四)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切实为农民群众搞好服务。一方面,要努力加大农村科技教育投资,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农村教育,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此外,镇村干部要牢固树立服务经济意识,扎扎实实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服务,要为农民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搞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文档

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康家会镇副、纪委、政协联络组长刘凤仪近年来,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农民将面临严峻的发展挑战。在新形势下,贫困地区的农村将如何去经济建设,找出制约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研究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一、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四大“瓶颈”(一)农业结构不合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