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有所关联的一项是( )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说是活脱相似。
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D.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演变规律。
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拓展了中国新诗的领域,形成了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了全方位转化。
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对此给予了肯定。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第五琦,京兆长安人。少孤,事兄华,敬顺过人。及长,有吏才,以富国强兵之术自任。天宝初,事韦坚,坚败贬官。累至须江丞,时太守贺兰进明甚重之。会安禄山反,进明迁北海郡太守,奏琦为录事参军。禄山已陷河间、信都等五郡,进明未有战功,玄宗大怒,遣中使封刀促之,曰:“收地不得,即斩进明之首。”进明惶惧,莫知所出,琦乃劝令厚以财帛募勇敢士,出奇力战,遂收所陷之郡。令琦奏事,至蜀中,琦得谒见,奏言:“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若假臣职任,使济军须,臣能使赏给之资,不劳圣虑。”玄宗大喜,即日拜监察御史。寻加山南等五道度支使,促办应卒,事无违阙。迁司金郎中、兼御史中丞,使如故。于是创立盐法,就山海井灶收榷①其盐,官置吏出粜。其旧业户并浮人②愿为业者,免其杂徭,隶盐铁使,盗煮私市罪有差。百姓除租庸外,无得横赋,人不益税而上用以③饶。迁户部侍郎、兼御史丞,专判度支。
初,琦以国用未足,币重货轻,乃请铸乾元重宝钱,以一当十行用之。及作相,又请更铸重轮乾元钱,一当五十,与乾元钱及开元通宝钱三品并行。既而谷价腾贵,饿殣死亡,枕藉道路,又盗铸争起,中外皆以琦变法之弊,封奏日闻。乾元二年十月,贬忠州长史,既在道,有告琦受人黄金二百两者,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罪。”期光以为此是琦伏罪也,遽奏之,请除名,配流夷州,驰驿发遣,仍差纲领④送至彼。宝应初,起为朗州刺史,甚有能政,入迁太子宾客。属吐蕃寇陷京师,代宗幸陕,关内副元帅郭子仪请琦为粮料使、兼御史大夫,充关内元帅副使。未几,改京兆尹。车驾克复⑤,专判度支,兼诸道铸钱盐铁转运常平等使。前后领财赋十余年。鱼朝恩伏诛,琦坐与款狎,出为处州刺史,历饶、湖二州。上以其材,将复任用,召还京师,信宿而卒,年七十,赠太子少保。
(《新唐书·第五琦传》)
【注】①收榷:收归专卖。②浮人:闲散人员。③用以:用度。④纲领:役使。⑤车驾克复:皇帝复归长安。
4.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盗煮私市罪有差 市:交易,买卖
B.人不益税而上用以饶 益:增加
C.属吐蕃寇陷京师 属:恰逢,正赶上
D.琦坐与款狎 坐:坐等
5.下列句子全部表现第五琦在理财方面很有才能的一项是( )(3分)
①时太守贺兰进明甚重之 ②琦乃劝令厚以财帛募勇敢士 ③促办应卒,事无违阙。
④乃请铸乾元重宝钱 ⑤起为朗州刺史,甚有能政 ⑥关内副元帅郭子仪请琦为粮料使
A.①⑤⑥ B.③④⑥ C.②③④ D. ①③⑤
6.下列关于文章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五琦是唐朝时陕西长安人,他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与他的兄长一起生活,他侍奉兄长非常恭顺,超过了别人。
B.安禄山造反之时,第五琦在贺兰进明手下做事,他献计用重金招募敢死队,终于收
复了失陷的城池。
C.面对国家币重货轻的局面,第五琦改革货币,他铸造了两种新的钱币,与原来的开
元通宝钱共同使用。
D.第五琦在被贬谪到忠州长史的途中,又被御史刘期光查出曾经收受了贿赂黄金二百
两,所以被判发配到夷州。
7.翻译文章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若假臣职任,使济军须,臣能使赏给之资,不劳圣虑。(5分)
(2)中外皆以琦变法之弊,封奏日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又名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极尽奢华。
8.在题材方面,这两首诗都属于 (1分),都表达了(作者) (1分)的感慨。
9.两首诗歌主题相近,但表达技巧各有千秋。请分别从两首诗歌的三、四两句入手,结合全诗内容比较赏析其表达技巧。(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2)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5)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7)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22分)
琴声中的玫瑰
①钢琴是乐器中的贵族,弹钢琴的人也应该是高贵而优雅的。邻家女孩小雪的母亲始终这样认为。
②小雪一派淑女状:白裙款款,玉指修长,平静淡雅的微笑,仿佛生活在清澄的和弦与悠扬的旋律之中,远离滚滚红尘的纷扰喧器。
③“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人心里。”看到小雪,你就会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月光如水的晚上,我常常能听到如水的琴声悠然的响起,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急越如飞瀑,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这是一种洁净的琴声,载着人的心灵驶回音乐深处,寻找精神的玫瑰。
④小雪学琴的费用很贵,一小时30元。一个月下来,要花去母亲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小雪是个很懂事的女孩,总是用悦耳的琴声催开母亲的笑靥。她最渴望的,是尽快拿到钢琴等级证书。然而在我陪小雪去填报考试定级表时,一位已被内定为评委的老师叫住了她,善意地让她把指导教师的名字换成自己的,“这可是关系到你能否过级的大事。”那位评委语重心长地说。
⑤小雪的脸刷地红了,咬着嘴唇低下了头,细声细语地说:“我回家和妈妈商量一下。”“你妈妈会明白的。”那位评委暧昧地笑了笑。
⑥那一晚,小雪弹的尽是些单调枯燥的练习曲,喑哑嘈杂,令在另一间房内的我也莫名地烦躁。
⑦小雪还是没有把指导老师的名字改过来。考试那天,那位评委一脸掩不住的惋惜:“她是很有希望过级的……”小雪的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拂去小雪长裙上的一片落叶,告诉女儿,上台演奏的时候要沉着、冷静。
⑧小雪上台的时候,评委席上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她显得很平静,亮丽的琴声徐徐响起,渐渐如潮水般四溢开去,充盈着考场内的每一处空间。琴声中仿佛有一个白色的精灵在随风而舞,舞姿优雅高贵;又好像有一朵朵耀目的玫瑰次第开放,飘逸出音乐的芳香。评委席上又一次掠过一阵小小的骚动。那位评委悄悄走到小雪的母亲身边,小声地说,现在改变指导老师的名字还来得及。小雪的母亲再三感谢她,但还是婉言谢绝了。那位评委叹了口气,遗憾地摇了摇头。
⑨小雪后来告诉我,当她妈妈听到要改指导教师姓名的事后,只是淡淡说了句:女儿,你要活在你洁净不染尘埃的琴声中,懂吗?
⑩小雪终于没有通过考试。在月光如水的晚上,依然有琴声悠然而起,也依然是那般的清纯、洁净。她虽然没有拿到钢琴等级证书,却拥有了精神的玫瑰。她又让我想起了那句话——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人心里。
1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的标题“琴声中的玫瑰”中“玫瑰”与开篇“高贵而优雅”相照应,主要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小雪的琴声是所有钢琴声中最好听的。
B.第⑦段中母亲没说什么,轻轻拂去小雪长裙上的一片落叶也暗示了母亲拂去了滚滚红尘中的污染,而且以这种从容不迫的动作做出表率,和后面婉言谢绝相照应。
C.文中两处画横线处写到琴声,都运用了比喻、排比、通感、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琴声的清脆悦耳、细腻温柔、婉转多变和神奇美妙的特点。
D.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小小的骚动”,这两次“骚动”的原因不相同,第一次是因为小雪与众不同的淑女形象,第二次是因为小雪不同凡响的琴艺。
E.小说语言优美生动;结尾小雪没有通过考级,可以说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社会的阴暗面的批判,引人深思。
12.小说多次提及或描写音乐,请归纳说出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
13.请举例分析说明小雪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
14.请从音乐艺术、小雪及其母亲三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从小说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呢?(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5.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3分)
A. 醴泉 (lǐ) 杜撰 (zhuàn) 瘦削 (xiāo) 畏葸不前(xǐ)
B.歆羡 (xīn) 忖度 (cǔn) 晕眩 (xuàn) 徇私舞弊(xún)
C.帷幄 (wéi) 执拗 (niù) 炮烙 (páo) 奄奄一息(yān)
D.浩瀚 (hàn) 懵懂 (měng) 绾发 (wǎn) 撒手人寰(huán)
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怪诞 暇想 萧森 毛骨悚然
B.聒躁 俨然 摇曳 彻头彻尾
C.内帏 巉岩 寒暄 阿谀奉承
D.乖张 砧板 饯道 锲而不舍
1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去年春游活动时,我们大家坐在草地上谈笑自若,非常开心。
B. 不多会儿,外边闹得沸反盈天,一片声地喊着“捉贼,捉贼!”
C. 仅仅过了10分钟,尚未回过神来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已成了瓮中捉鳖。
D.他爱干净在这所学校是出了名的,办公桌上的各种物件总是摆放得有条不紊。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厂为答谢广大顾客,从即日起,凡持今年高考录取通知书的考生均可免费获得我厂生产的运动服一套。
B.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市审计部门要求各单位在自检中严格要求,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C.关于云南旱灾的成因,学术界给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
D.伊春市气象台4月1日3时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截至1日2时,伊春各区县降雪已超过15毫米左右,且降雪仍将持续。
19.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各句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会盟而谋弱秦
④吾师道也 ⑤天下云集响应 ⑥履至尊而制六合
⑦小学而大遗 ⑧ 谨庠序之教
A. ①⑦/②⑤/③⑧/④⑥ B.①⑦/②⑤/③/④⑥/⑧
C. ①/②⑦/③/④⑤/⑥⑧ D.①/②⑤⑦/③/④⑥/⑧
20.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2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填然鼓之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B.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蒙故业,因遗策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不拘于时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22. 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礼上,借助优美、简洁、精炼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的事迹、人格、精神内核等方面进行准确而深刻的陈述和评论。
示例:钱学森 【颁奖词】(民族脊梁)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请结合雪灾、奥运、地震、矿难、旱灾和世博会等事件中的一件或几件,为中国的民间志愿者写一段颁奖词。
要求符合颁奖词写作特点,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50字,不必模仿示例形式。(3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或套作。
答题卡
姓名: 分数:
1 | 2 | 3 | 4 | 5 | 6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
8.
9.
10.(1) 。(2) 。
(3) 。(4) 。
(5) 。(6) 。
(7) , 。
11.( )( )(4分)
12.小说多次提及或描写音乐,请归纳说出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
13.请举例分析说明小雪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
14.请从音乐艺术、小雪及其母亲三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从小说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呢?(6分)
22.(3分)
高一学年第一模块语文试题参
第Ⅰ卷
一、1.D(A、B、C这三项说的都是“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D项说的是古今诗歌作品之间的关系。)
2.B(A项原文说“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C项原文说“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D项原文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以及“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
3.A(A项原文第1段说“这种继承……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而不是“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B项是对第2段第1句话的正确改写;C项是对第4、5段相关内容的正确转述或概括;D项是对3~5段内容的正确概括。)
二、(一)
4.D 坐:定罪(因受连累)
5.B ①只是说器重,并没有具体说为什么 ②属于带兵作战方面 ⑤属于政治才能
6. D 第五琦并没有收受贿赂
7.翻译
(1)如果授予我职责任务,让我来供给军需物资,我能够让赏罚供给的物资,不
劳烦圣上考虑。(若:如果;假:授予 ;济:供给、接济 劳;劳烦、麻烦;句意1分)
(2)朝廷内外都认为是第五琦变法的弊病,每天都有封奏使皇帝听闻。(中外:朝廷内外;以:认为;闻:使……听说;弊:弊端,毛病 ;日:每天 另“以”翻译为“因为”也可以给分)
(二)8.咏史怀古诗(吊古之作也可),(1分)今古兴亡、盛衰无常、昔盛今衰(大意对即可)(1分)
9.李白的诗歌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主题,一副画面描写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答出对比1分,结合诗句内容2分)
岑参的诗歌,通过写无知花树遵循自然规律,偏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添上几笔艳丽的春色,乐景写哀情,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诗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反衬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答出反衬或者以乐景写哀情1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2分)
或:岑参的诗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道出梁园已改尽昔日容颜,春花却依旧盛开,含蓄道出深痛感情。(1分)
(因拟人与主题表达的作用有限,如只答此点,不能分析反衬手法,最多只给2分,拟人与反衬二者不累加分数。)
(三)10(1)飞湍瀑流争喧豗 (2)无边落木萧萧下 (3)孤舟一系故园心
(4)幽咽泉流冰下难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一作难而七庙隳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三
11.AC(A玫瑰的优雅高贵,更重要的是象征着小雪内心的纯净和高贵 C项第二句修辞没有排比)
12.(1)用音乐来表现刻画人物形象特点。多次音乐描写表明了小雪琴技高超不凡,心灵纯净美好。(2)用音乐来营造小说安静纯美的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如小雪弹单调枯燥的练习曲,喑哑嘈杂,表明了她想尽快考级过关,减轻母亲的负担但又不愿违背自己做人原则的矛盾痛苦心情;考试时的音乐也能表明她平静的心情。(3)用音乐来生动含蓄地表现升华小说主题。如“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人心里”两次出现说明音乐是人的洁净心灵的表达,把音乐记在心里,就能演奏出动人的乐曲;同时也表明做人要如音乐般纯净,不能被世俗沾染。(前两点各1分,第三点2分)
13.(1)纯洁美好(形象优雅)(2)勤学苦练、琴艺高超 (3)温柔懂事、品格高尚。(例子在文中相应段落找)
14.小雪的角度:(1)做人要正直,不能为了利益而违背良心。(2)在遭遇不公时,要冷静。(3)对于世俗的污染,我们要敢于用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敢于对世俗说“不”。
母亲的角度: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为孩子做好榜样。
音乐艺术的角度:(1)琴艺的获得,要靠艰苦磨炼;艺术的更高追求需要的是执著不懈。(2)音乐是艺术,不要拿世俗玷污纯洁的艺术。
(每个角度任答一点即可)
第卷
四
15.D( A瘦削xuē B徇xùn私舞弊 C奄yǎn奄一息)
16.C(A遐想 B 聒噪 D 栈道)
17.B(A谈笑自若:自若,跟平常一样。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多指发生危险之时。 B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 C语境不符,应是“瓮中之鳖”。 D有条不紊:形容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乱。)
18.C(A偷换主语 B否定不当 D前后矛盾)
19.B(①⑦形容词作名词 ②⑤名词作状语 ③使动 ④⑥名词作动词 ⑧形容词作动词)
20.A 定语后置句 (BCD均为宾语前置)
21.B 目的连词 (A音节助词/主谓间助词 C沿袭/凭借 D表被动/表比较)
22.略
五 23.略
附(译文)
第五琦,京兆长安人。年少时是孤儿,侍奉兄长第五华,恭敬孝顺超过别人。等到长大,很有吏治之才,也以富国强兵术自信。天宝初年,侍奉韦坚,韦坚失利(指被李林甫陷害)后他被贬官。多次(辗转)官至须江丞,当时的太守贺兰进明很器重他。正赶上安禄山造反,贺兰进明升官做北海郡太守,表奏第五琦为录事参军。安禄山已经攻陷了河间、信都等五郡,贺兰进明(未战即退),没有战功,唐玄宗非常生气,下了一道死诏,派遣中使封刀(谓授予使者诛杀大权。犹如俗称"尚方宝剑",常以黄绫封裹,故称)催促他,说:“不能收复失地,就马上斩进明的头。”贺兰进明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第五琦就劝贺兰进明用重金厚财招募敢死队,出奇兵,(这批人)卖命做战,终于收复所被攻陷的五郡,唐玄宗到了四川,第五琦得到玄宗谒见后,上奏说:“现在的危急在于用兵,的强弱在于(有没有)钱赋。钱赋所出的地方,江淮占多数。如果皇上任命我一个职务保证军需,臣能给予军需之资,使圣上不用劳心焦虑。”玄宗大喜,当天就拜第五琦为监察御使。不久又加山南等五道度支使,应对处理仓促事件,供给之事没有短缺的。升官做司金郎中、兼任御史中丞,仍派他像以前一样(负责财政)。于是创立盐法,就近在山海井灶等处收购专卖食盐,官府设置官吏买卖。那些原来的业户和愿意以此为业的闲散人员,免除他们的其他各项徭役,跟随盐铁使,偷偷煮盐私自卖盐等罪有差别。百姓除了正常租庸外,不能增加额外的赋税,人民不增加赋税当皇帝用度已经富余了。后来升官做了户部侍郎、兼任御史丞,专门负责经费开支。
起初,第五琦认为国家军需国用不足,物价上涨,物资短缺,于是请求铸乾元重宝钱,用一枚来代替十枚实行使用。等到做宰相,又请求重新铸造重轮乾元钱,用一枚代替五十枚,和乾元钱及开元通宝钱三种并行。不久谷物价格突然增长,饥饿而死的人在道路上互相枕着,盗铸私铸钱币之风纷争而起,朝内朝外,都认为是第五琦的变法之弊。朝廷里封奏每天都能听闻。乾元二年十月,第五琦被贬为忠州长史,人还在路上,有人诬告他受贿二百两黄金。国事如此艰难,皇帝派遣御使刘期光尾追而去,进行核查。第五琦回答说:“二百两黄金有十三斤重,我愧为宰相,不可能自己提着拿着。如果付受有凭证,即请依法判罪好了。”刘期光一听,便以为第五琦如此说法就是认罪,马上奏报皇帝,请求给第五琦除名,配流夷州,快马经驿道将信送回,随即派役吏押送第五琦到那里(指夷州)。宝应初年第五琦被起用为朗州刺史,很有政治才能,升官入京做太子宾客。恰好遇到吐蕃侵陷长安,唐代宗到达陕西,关内副无帅郭子仪请他任粮科,兼御史大夫、充当关内元帅副使,不久第五琦改任京兆尹,皇帝复归长安,第五琦又专门负责经费开支,兼任诸道铸钱盐铁转运常平使。前前后后统管财政十几年。鱼朝恩被诛杀,第五琦因与其接触密切而获罪,被贬出京做处州刺史,历任饶、湖二州。皇帝因为他的才干,将要再次任用他,下诏命令他回京城,两天后他却去世了,年龄七十岁,赠官职太子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