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一)默写。(8分)
1.无边落木萧萧下, 。
2.山光物态弄春晖, 。
3. ,禅房花木深。
4.沉舟侧畔千帆过, 。
5.试玉要烧三日满, 。
6. ,乾坤日夜浮。
7.春蚕到死丝方尽, 。
8.蓬头稚子学垂纶,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6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 )
3.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 )
4.何尤令名不彰也。 ( )
5.凭轩涕泗流。 ( )
6.三男邺城戍。 ( )
(三)解释下列文言句子。(4分)
1.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四)阅读文言短文,完成下列题目。
姜从树生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或曰:“从土里长。”其人固执己见,曰:“请与子以十人为质,以所乘驴为赌。”已而遍问十人,皆曰:“土里出也。”其人哑言失色,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3分)
(1)或曰:“从土里长。” ( )
(2)其人固执己见。 ( )
(3)请与子以十人为质。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文言句子。(2分)
其人哑言失色,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
3.这个楚人是个 的人。(2分)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
女孩(节选)
人都是要长大要的。记得14岁那年我初次离家,参加学校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学农活动,也就是住在远郊的农民家里,与他们同吃同住。那时我怯怯的,有点像躲在松林里探头探脑的小松鼠,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然而期满归来时,心里就有了点底气,我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在照片上,我的神态有点老到,仿佛是一个有阅历的人。我将它保存在厚厚的相册里,因为它记zai( )着一个女孩的初次,并且预示着后面将尾随许多充满荣耀的词汇:羽毛渐丰、小荷露尖、青春年华……
后来我做了母亲。我很爱我的女儿,但我明白无论母女之间如何情深意切,我们仍然是两个的人。女儿四岁那年,组织上顾及我繁重的写作任务,拨了一个寄宿幼儿园的名额给女儿。那个幼儿园有草木葱郁的大花园,木梯子上铺着鲜艳的红地毯,一切都很完美。临行前,我在灯下给女儿准备行装,为她的小衣服、小被子绣上名字。忽然,我扔下针线,泪如泉涌。一个女孩小到连自己的物品也无法辨认、看管,那她如何表达心意,如何维护爱和尊严呢?是要有准备的,是一种积淀后的jue( )起。终于,我放弃了这个名额。
一晃,女儿小鸟升中学了,被一家寄宿制学校录取,我再次为她准备行装。看着她六神无主的样子,我便把她所爱的物品通通装进行李箱。我是个重视精神生活的人,但我同时认可物质往往会对人产生奇效,对于一个走入陌生环境的女孩,携带的爱物能够慰藉她的心。小鸟在我的相册里翻弄着,说要带一张妈妈的照片,我怂恿她带我学农归来的照,可她拒绝了,选了一张我穿便装、笑容安详的照片贴身装着,还说:“这张才像我的妈妈!”她不知道我如今的这份安详是如何获取的。
小鸟住校的第一个月里,频频诉苦:半夜睡不着,伸手找不到妈妈;女浴室的门坏了,洗澡时门突然洞开;去学校的小卖店看看,因为她是个理性花钱的孩子,迟疑着比较价钱,结果被店员斥责;就连钥匙圈坏了的小事,也会成为她独自流泪的借口。她在电话里哭泣,说感觉到离妈妈越来越远,她想放弃。
我说小鸟你必须试着解决这些事,至少试一试,万一解决不了,你再打电话给我。挂断电话后,我整天都守着电话机,一旦有朋友的电话进来,我只能三言两语,说我正在等一个重要的电话。确实,眼下我最大的心愿是帮助一个女孩站起来,独自迈出第一步。
小鸟的求助电话迟迟不来,我心里空空的,整理着她的小房间,那里充满着小女孩甜ni( )的气息,催人心软,而且我还pie( )见她留着的一根小竹棍。她曾戏言这根竹棍留着用来对付欺负她的人,她害怕独自面对这纷繁的世界,害怕迷失……刹那间,我心乱如麻。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记zai( ) jue( )起 甜ni( ) pie( )见
2.第一段中“那时我怯怯的,有点像躲在松林里探头探脑的小松鼠,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模仿这句话再写一个句子:
那时我怯怯的,有点像 ,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6分)
3.“我”面对女儿小鸟的过程心理变化极大,请用文中的两个词汇加以归纳:
( )——→( )(4分)
4.小鸟拒绝带“我”学农归来的这张照片而选了一张我穿便装、笑容安详的照片贴身装着,说明了
(2分)
5.在帮助女儿走向的过程中,妈妈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出具体的语句并加
以分析。(5分)
具体的语句:
分析妈妈的心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
接站
①幼小时在母亲的怀里,长大了在母亲心里,离家后在母亲梦里.
②四十年前,我到矿山报到,并在那里成家.母亲常来看望,每次来都捎来她亲手为我做的布鞋.我的一双脚不知踩碎了她多少个不眠之夜.1961年的春节过后,天气依然苦寒,母亲请人写信寄我,说她在乡下高价买到十斤羊肉,决定亲自送来,要我接站.这本是一件平常事,那时却非同小可.因为国家正值困难时期,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特别是肉类和食油异常匮乏.妻子在这是却怀上了双胞胎,营养不足,双腿浮肿……母亲为了儿媳和第三代的平安挺身而出.她虽然知道火车上不允许携带肉类,仍然甘冒“投机倒把”的罪名毅然要来.回信劝阻她也没听……
③那天晚上,我侍候妻子睡下,披上大衣,顶着寒风,走向车站.
④矿山的汽笛声在寒夜里回荡,好像母亲深情的呼唤.路旁老树遒劲的枯枝在寒风里抖擞,好像看到母亲伸来的手臂——子女有了难处,母亲总是伸来温暖的手.我和妻结婚的那年初冬,她来矿上,看到我们床上只铺着薄薄的褥子,就瞒着我们只身爬上矿区的东山,见草就拔,一个下午就拔了一大捆白茅草,硬是从山上背下来.妻子见了既心疼又生气地埋怨她:“娘那山上有狼!”母亲却轻轻地一笑,说:“什么野物都怕活人.”……
⑤火车进站了.出口处人头攒动,接站的人都凭借微弱的灯光辨认着要接的人.
⑥母亲出现了,我急忙迎上去.一年未见,她有苍老许多.过去直挺的腰板有些驮了,腿脚也不如以前灵便了.我接过她提的竹篮,竹篮里用毛巾盖着的是一双布鞋和一卷烙饼.那羊肉? ……只要母亲平安就好.
⑦回家的路上,母亲精神特别好,有说有笑,唯独不提羊肉的事.
⑧走进家门,已是深夜,在家苦等的妻子猛地坐起,母亲赶快去扶,说“孩子,别起来,小心身子.”她用毛巾擦了擦额上的汗,就伸手向胳肢窝处去解大襟棉袄的扣子.她老人家一定是想休息了,我急忙收拾好她睡的床铺,拉开被子说:“娘,您歇着吧,有话明天再说.”谁知她脱去棉袄,松开腰间扎的很紧的绳子,从背上卸下一块用白布裹着的东西,她颤巍巍地将那东西放在案板上,摊平,展开.啊,我和妻子都愣住了:一块肥美得羊肉!这十斤羊肉伏在母亲宽宽的背上,在春寒料峭的三月,历时一个昼夜,行程二百里,母亲为此弓腰驼背,母亲为此步履蹒跚……妻子抓住母亲的手,哽咽着说:“娘,太难为您了……”我的泪水也模糊了眼睛……
⑨诚实一生的她,以隐瞒和伪装体现了伟大的母爱。
1.第②段中的画浪线短语“一件平常事”在文中具体是指
(2分)
2.第⑧段画线句中有几个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准确、生动,试从中任选一处并加以分析体会。
选的词语是 ,分析:
(3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②段中的画线句的含义。(3分)
4.联系全文,理解第⑨段画线句的含义。(3分)
5.第④段的画线句值得细细琢磨。因为这句句子既运用了表达中的
描写,也运用了修辞上的 的方法,从文章结构上来说,还起到了 的作用。紧接着这句句子的那部分插叙,从内容上起到了
的作用。(3分)
三.作文。(40分)
题目:成长往事
要求:写一篇有中心有内容的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参
一.
(一)1、不尽长江滚滚来
2、莫为轻阴便拟归
3、曲径通幽处
4、病树前头万木春
5、辨材须待七年期
6、吴楚东南坼
7、蜡炬成灰泪始干
8、侧坐莓苔草映身
(二)这 符合、相当 希望 显露 楼窗 防守、驻守
(三)1.古人很看重“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何况你的前途还很有希望。
2.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来款待他的父亲。
(四)1.有人 坚持 你
2.那人说不出话的样子,脸上失去原来的颜色,说:“驴交给你,生姜还是树上生的。”
3.固执,即使自己错了也不肯改变。
二.(一)
1.载 崛 腻 瞥
2.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的好奇和胆怯之情。 略
3.泪如泉涌 心乱如麻
4.说明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意识,认为笑容安详的照片才是她心中的妈妈形象。
5.如“忽然,我扔下针线,泪如泉涌。一个女孩小到连自己的物品也无法辨认、看管,那她如何表达心意,如何维护爱和尊严呢?” 写出了对女儿去寄宿制幼儿园的担忧,这种放弃不是溺爱,也不是放弃,放弃这个名额是为了让女儿走向的脚步更为坚实。
(二)
1.母亲高价买好羊肉并亲自送来。
2.可以值得推敲的词语有:扎、紧、御、裹、颤巍巍。 分析中应侧重于母亲做这件事的艰难、不易,从而体现出母亲对儿女无私、无微不至的爱。
3.母亲为了给我纳布鞋,熬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
4.善良、纯朴的母亲,本不应该以隐瞒和伪装的方式示人,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母亲为了自己儿女的健康、平安,不惜以“欺骗”的方式躲过众人,把一块“肥美的羊肉”送给自己的儿女,把一分诚挚、滚烫的母爱带给自己的儿女。
5.环境描写 比喻 承上启下 为刻画母亲的形象渲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