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 课时安排 | 1-1 | 总课时 | 1 | ||
教学目标 | 1.能动手动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出满足需求的风向标,并向同伴展示。 2.继续在实践中经历工程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和展示分享,体验像工程师那样工作。 3.通过阅读爱迪生的故事和设计制作风向标,进一步激发发明创造的愿望。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设计并制作风向标。 难点:找到并解决制作风向标时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 ||||||
教学准备 |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吸管、卡纸、大头针、带橡皮擦的铅笔(或有孔水笔)、橡皮泥、剪刀、胶带、便携风扇。 | ||||||
教 学 过 程 | 个 性 化 备 课 | ||||||
一、导入 1.在生活中好多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与便利,常见的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2.它们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比较早的时候它们又是怎样的呢?白炽灯能亮13小时,留声机在录音后能马上播放,录放的部件只能用几次就没用了。有声电影能让观众一边看画面一边听声音,画面与声音同步率高。这三样发明都与一个人有关系,他是谁,有谁知道吗? 4.发明它们的人是爱迪生。你听说过爱迪生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5.这些产品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呢?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爱迪生。 二、新授 (一)了解工程师及工作流程 1.像爱迪生这样人我们可以称他“工程师”。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 2.爱迪生在发明改进电灯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首先他明确了一个问题,要设计一个灯泡柔和、便宜的电灯。然后他就进入了设计阶段,他画了电灯设计图,根据设计图制作了电灯模型后,进行调试。在他不断研究后,制造出了能亮45小时的电灯。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仍继续研究改进,最终研究出了能亮1200多小时的电灯,并投入了生产,也在世博会上展示了自己的产品。) 3.工程师在创造发明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4.工程师可真伟大,你们有没有过像工程师那样发明创造经历呢? 5.这节课我们就来模仿一下工程师设计一个作品。 (二)制作风向标 1.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关于天气的知识,知道了可以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其中有个关于风的内容。这里的“南风”指的是什么意思?风可是看不见的,怎样可以知道风向呢?你有什么方法吗? 2.绳子、纸头指向的是风来的方向吗?这种方法有些麻烦,还不够直观。那我们现在需要做个什么来测呢?它需要有什么特点?(风向标,直接指出风来的方向) 3.你们看见过风向标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4.这些风向标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5.风向标是由指针、支架、底座组成。哪一部分会指出风向?(指针的箭头)箭头和箭尾有什么区别?(箭头小箭尾大) 6.我们可以模仿这些风向标,利用以下材料做一个简易的风向标。这些材料分别是卡纸、吸管、大头针、铅笔、剪刀、橡皮泥。它们可以做成风向标的哪些部分呢? 7.请小组讨论,设计、制作一个风向标。在设计中需要做到:(1)考虑所用材料和制作步骤等。(2)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和同伴进行讨论。(3)根据自己的图纸进行制作。 8.现在请各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展示中需要:(1)展示设计图或作品。(2)向别人介绍并演示自己的作品。(3)对自己和别人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我们按什么标准来评价别人的作品?(风向标转动是否灵活、箭头是否能准确指示风来的方向。) 9.接下来,你们要对风向标进行哪方面的改进呢?想要怎么做? 10.请同学们修改设计图,改进作品。 11.请同学再次展示交流产品。 12.你对自己的产品还有其他要求吗?我们还可以给风向标增加一些功能,比如风向标识。你们能做到吗? 13.请同学们继续修改设计、研究。 14.小组展示多功能风向标。 (三)了解风向标的发展 三、总结 1.我们学着像工程师那样设计、制作产品,经历了哪三个过程? 2.这次设计风向标,你有什么感受? 四、板书设计 专项学习 像工程师那样 明确问题 设计制作 展示交流 五、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