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课题” | |||||
申报•评审表 | |||||
姓 名 | 性 别 | 专业职称 | |||
所在区县 | 所在单位 | 学 科 | 语文 | ||
文化程度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
通讯地址 | 邮政编码 | ||||
课题研究领域 | 教学研究 | ||||
课题名称 |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 ||||
课题实施方案 | |||||
课题的提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我们中国汉字的形体美在世界各国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以它为载体的书写技巧才成为一门精湛的艺术——书法艺术。正如有人所言: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意境;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字如其人”,规范、工整、美观的字,就是一个人的第二形象。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研究发现部分学生写字能力较低,很少有能达到标准要求的“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 。造成这种状况的我们认为主要有这些原因: 1、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语文教师偏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的写字能力的训练。而学生由于过重的作业负担也不会去注意书写的质量,教师批改也只注重字写的对错,对字写得美观、规范与否也是偶尔作出评价,在一些考试中很少有对学生书写的要求,并不涉及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其他学科的教师认为写字教学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对于学生的书写情况关注得就更少了。学校所设的写字课流于形式,不是语文老师随意安排写字,就是被其他学科老师挤占。写字教学于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2、写字的育人功能受到弱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加快,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用手书写的机会少了,用电脑、手机打字的机会多了,甚至一些家长认为字会认识就行,将来用电脑了,都是用电脑打字了,写字可有可无的了。我们认为时代的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不矛盾,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我们认为写字教学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直接功能;对学生意志的磨练、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坚强品格的培养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这一切,电脑是无法取代的。 3、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手掌肌肉尚未发育健全,力量较弱,对笔的控制能力较差,容易造成姿势不够端正。小孩子对写字兴趣爱好程度相对于其他较为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来说要低得多,一手好字并不能立马见到效果,而要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训练。遥远的成就感消磨孩子们写好字的积极性。使有的的孩子不愿意写好字,练好字。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本课题的提出适应了学生发展需要。 | ||||
课题的界定 | 写字:书写文字。 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写字教学: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写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书写素质的提高。 有效性:有效性是指完成写字活动要达到的结果、程度。 策略: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 | ||||
研究目标 |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一套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的方法,建立以人为本,以评价内容全面性和评价方式多样化、情感化为基本特征的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评价体系。使小学生能在宽松活泼、催人向上的良好评价大环境中,练好字、做好人,从而让他们掌握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养成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 | ||||
研究内容(从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 (1)关于培养学生写字兴趣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学生“两姿”及读帖等的习惯。(3)指导正确美观写字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指导观察、书写和指导寻找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出规范美观的汉字。 | ||||
研究方法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调查法、比较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 ||||
研究步骤 |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5——2011.8) 1.调查研究,制定计划。 2.学习理论,实施启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8——2012.4) 1.全面实施,树立典型。 2.掀起高潮,形成氛围。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4——2012.5) 1.提出问题,总结提高。 2.展示成果,书写论文。 3. 专家论证,总结推广。 | ||||
预期成果 | 1.全班学生人人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优秀率达到80%。以作业展览、书法展示的形式呈现。 2.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写字教学方法、综合评价方法。以论文、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 | ||||
所在学校或县(区)教研室主管部门意见 | 盖 章 年 月 日 | ||||
专家 评审意见 | 签 字 年 月 日 | ||||
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审批意见 | 盖 章 年 月 日 | ||||
注:本表一式3份,用A4纸打印。填写时请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