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师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三年级下册应用题
1.诺诺一家三口在周末的时候去看望住在乡下的奶奶,他们上午8:30从家出发,晚上9:30到奶奶家,他们平均每小时行驶52千米,诺诺家与奶奶家相距多少千米?
2.小强在星期天帮助妈妈挖土豆,从上午8时到11时一共挖了102千克.平均每小时挖多少千克?
3.如下图,从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正方形,余下的部分正好又可以剪成2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原来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是多少?
4.三只大象用鼻子运了8根木材,第一只大象运了全部的一半,第二只大象和第三只大象运的同样多。第一只大象比第三只大象多运了木材总数的几分之几?
5.下面是三年级一班全班同学期中数学测评的成绩。(单位:分)
(1)根据上表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各分数段的人数。
分数段10090~9980~70~7960~6960分以下
画“正”字
人数
(2)在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少?
(3)三年级一班学号是01~06的学生,期中数学测评的平均分是多少?
(4)60分以下的有几人?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6.一段铁丝,第一次用去全长的。
(1)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
(2)第二次用去剩下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几分之几?
(3)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
7.小小家卫生间的地面是一个长3米、宽2米长方形,如果要给地面铺上方砖,怎样选择方砖比较便宜?
8.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9.一根铁丝刚好可以围成一个长16m,宽8m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0.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
11.
(1)买2件上衣比买4条裙子多花多少钱?
(2)上衣和裙子各买2件,200元够吗?
(3)买4条裙子的钱,如果买帽子,能买几顶?
12.丹丹有20块糖,拿出其中送给乐乐,送给乐乐多少块?先圈一圈,再写算式。
13.两根小棒都被纸挡住了,露岀的部分一样长,画岀被挡住的部分,并填写:()色小棒长一些。
14.小红从学校出发,经过新华书店到超市,一共用去6分钟。
(1)小红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照这样的速度,小红从学校直接走到超市只要4分钟。学校和超市相距多少米?
15.小猴一家摘桃子,猴妈妈摘了45个桃子,小猴摘的桃子是猴妈妈的,猴爸爸摘的桃子是小猴的7倍,小猴和猴爸爸各摘了多少个桃子?
16.羊圈里有40只羊,其中是绵羊,是山羊。山羊比绵羊多多少只?
17.用一张红纸做一朵小花和一面小旗,做小花用去它的,比做小旗多用了这张纸的
.
(1)做小旗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这张纸用完了吗?为什么?
18.铺舞蹈厅地面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19.过生日了,爸爸妈妈每人吃了蛋糕的,其余的小明吃.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小明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20.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乘23时,错算成了除以23,结果是3。你知道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吗?
21.一个长方形的宽如果增加3厘米,面积就增加15平方厘米,它的长如果减少4厘米,面积就减少16平方厘米.则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2.小华家要给一面长6米,高2米的墙铺上墙砖。他家选用的墙砖是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墙砖,买190块够吗?
小华这样计算:()6米=60分米
2米=20分米
①60÷3=20(块)
②20÷2=10(块)
③20×10=200(块)
④200块>190块
答:买190块不够。红红这样计算:()
6米=60分米
2米=20分米
①3×2=6(平方分米)
②6×190=1140(平方分米)
③60×20=1200(平方分米)
④1200平方分米>1140平方分米
答:买190块不够。
笑笑这样算:
6米=60分米
2米=20分米
①3×2=6(平方分米)
②190≈200
③6×200=1200(平方分米)
④60×20=1200(平方分米)
⑤1200平方分米=1200平方分米
答:买190块不够。
(1)请你在解决正确的小朋友名字后面的()里画“√”。
(2)你认为笑笑的算法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23.一个长方形的卫生间,长6米,宽3米。若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面,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
24.希望小学6个年级共收到社会捐赠的图书384套,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可以分到多少套图书?
25.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26.有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48厘米,宽都是24厘米。
(1)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3)拼成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是多少?
27.小区前面有一块边长为30米的正方形空地,现要在空地的中间做一个长18米、宽15米的长方形花坛,其余的植上草皮。(如下图)
(1)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草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8.一箱鸭蛋,内装4盒,每盒6只。现有480只鸭蛋,可以装这样的多少箱?
29.李伯伯准备用44米长的篱笆一面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鸡舍,靠墙的一面不用围(如下图)。
(1)请计算围出的长方形鸡舍的面积。
(2)用这些篱笆你能围出面积更大的四边形吗?请说一说怎样围。
30.有一个正方形养鱼池,在养鱼池的四角各栽有一棵树。现在要扩大养鱼池,扩大后养鱼池的形状仍是正方形,面积是原来的2倍,不移动4棵树的位置,能做到吗?画出示意图并计算扩大后养鱼池的面积。
31.小强家储物间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如图1),要用(图2)所示的地砖铺地面,已经铺了储物间的几分之几?没有铺的部分,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32.网络“直播”已经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平台。从今年2月15日起,全国约130位贫困地区的走进直播间推荐本地特色产品。
(1)为了给脱贫工作贡献力量,在某次助农直播中,学校老师们购买了河南特产----焦作铁棍山药粉。
观察上面订单,请计算老师们购买铁棍山药粉应该付多少钱?
(2)河南花生的种植面积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全国唯一的以花生产业为主导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落户河南。为迎接直播带来的销量高峰,农民伯伯正在备货,如果一天包装220盒花生,每箱装8盒,26个箱够一天用吗?
33.马小虎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不小心把一个因数16个位上的6看成了8,结果比正确的积多了140,正确的积是多少?
34.课间操时,同学们正好站成长方形。从前面和后面数笑笑都排在第6位,从左面数笑笑排在第10位,从右面数笑笑排在第12位。做操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35.三年级(3)班有43名学生。新学期学校将购置新桌椅,双人桌每张60元,单人椅子每把15元,学校为三年级(3)班配桌椅共需多少元?
36.马小虎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把第二个乘数42个位上的2看成了5,结果比正确的积多114,正确的积应该是多少?
37.下图是爷爷开辟的菜地,菜地一边靠墙,其它围篱笆。求出篱笆的长是多少米?再求出菜地的面积。
38.小华和小红到文具店购买文具。
(1)小华买一盒水彩笔和4本笔记本,一共用去多少元?
(2)小丽带60元,买1个文具盒后,剩下的钱够买几支钢笔?
39.修路队给一段路重新铺地砖,第一天铺了这段路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少铺了这段路
的。
(1)第二天铺了这段路的几分之几?
(2)两天一共铺了这段路的几分之几?
40.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行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北师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三年级下册应用题
1.解:晚上9时30分 =21时30分
21时30分-8时30分=13小时
52×13=676(千米)
答:诺诺家与奶奶家相距676千米。
【解析】【分析】先将晚上的时间化成24小时计时法,就在原来时间的基础上加12时,那么他们行驶的时间=到达奶奶家的时间-出发的时间,故诺诺家与奶奶家之间的距离=他们每小时行的距离÷行驶的时间,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解:11时-8时=3时
102÷3=34(千克)
答:平均每小时挖34千克。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经过的时间,用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然后用一共挖的土豆总质量÷一共用的时间=平均每小时挖的土豆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3.解:(2+2+2)×(2+2)
=6×4
=24(平方厘米)
答:原来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小正方形边长的2倍,大长方形的宽就是(2+2)厘米,长方形的长是大正方形边长加上2厘米,先计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用长乘宽求出面积即可。
4.解:第一只大象运了全部的,第二只和第三只大象分别运了全部的(1-)÷2=。
-=。
答:第一只大象比第三只大象多运了木材总数的。
【解析】【分析】第一只运送木材的分数=第一只运送木材的根数÷木材的总根数,第二只和第三只大象分别运送的分数=(1-大象运送木材的分数)÷2,第一只大象比第三只大象多运了木材总数的分数=第一只运送木材的分数-第三只大象运送的分数,注意能约分的约分。
5.(1)
分数段10090~9980~70~7960~6960分以下画“正”字一
人数2810541
(2)解:因为10>8>5>4>2>1,所以在80-分数段的人数最多,60分以下的人数最少。
(3)(98+74+91+96+82+87)÷6
=528÷6
=88(分)
答:期中数学测评的平均分是88分。
(4)解:1÷30=
答:60分以下的有1人,占总人数的。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了数据收集与整理,通常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一个“正”字是五画,据此统计填表;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各分数段的人数,即可得到在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少?
(3)要求学号是01~06的学生,期中数学测评的平均分是多少?6个学生的总成绩÷6=平均分,据此列式解答;
(4)观察统计表可知,60分以下的有1人,60分以下的人数÷总人数=60分以下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6.(1)解:1- =
答:还剩下全长的。
(2)解: - =
答:第二次用去全长的。
(3)解:1- - =
答:还剩下全长的。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把这段铁丝的全长看作单位“1”,单位“1”-第一次用去的占全长的分率=剩下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题意可知,把全长看成5份,第一次用去1份,剩下4份,第二次用去剩下的
,也就是第二次用去2份,占全长的;
(3)要求现在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单位“1”-第一次用去的占全长的分率-第二次用去的占全长的分率=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7.解:3米=30分米 2米=20分米
30×20÷(1×1)=600(块)
600×3=1800(元)
30×20÷(2×2)=150(块)
150×10=1500(元)
1800>1500
答:B种方砖便宜。
【解析】【分析】卫生间的地面面积÷方砖面积=需要方砖块数,每块方砖的价钱×需要方砖块数=需要的总价钱,据此分别算出两种方砖需要的总钱数,判断出哪种便宜。
8.解:10×6+4×4-6×2
=60+16-12
=76-12= (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2个空白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9.(16+8)×2=48(米)
48÷4=12(米)
12×12=144(平方米)
答: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44平方米。
【解析】【分析】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4=正方形边长;正方形边长×正方形边长=正方形面积。
10. 456÷(2+1)
=456÷3
=152(人)
答:儿童有152人。
【解析】【分析】儿童人数看做1份,成人人数是2份,一共是3份;总人数÷总份数=一份的人数,据此解答。
11.(1)解:2×76-4×22
=152-88
=(元)
答:买2件上衣比买4条裙子多花 元。
(2)解:2×76+2×22
=152+44
=196(元)
200>196
答:上衣和裙子各买2件,200元够。
(3)解:4×22÷8
=88÷8
=11(顶)
答:买4条裙子的钱,如果买帽子,能买11顶。
【解析】【分析】(1)用件数×单价=总价钱,求出2件上衣和4条裙子的价钱,以此列式计算。
(2)用件数×单价=总价钱,求出2件上衣和2条裙子一共需要花所少钱,再与拿的钱做比较,得到够。
(3)用件数×单价=总价钱,求出4条裙子的总价钱,再用总价钱÷单价=顶数,以此列式计算。
12.解:20÷5=4(块)
4×2=8(块)
答:送给乐乐8块。
【解析】【分析】糖的总数÷分成的份数=每份的糖数;每份的糖数×份数=丹丹送给乐乐的糖数。
13.解:黑色的小棒比白色的小棒长。
【解析】【分析】白色的小棒露出的占总长的一半,即露出的部分和被挡住的部分一样长,据此作图;
黑色的小棒露出的占总长的,即总长是露出的3倍,露出的占1份,被挡住的部分是露出的2倍,据此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黑色的小棒比白色的小棒长。
14.(1)(358+176)÷6=(米)
答:小红平均每分钟走米。
(2)×4=356(米)
答:学校和超市相距356米。
【解析】【分析】用从学校经新华书店到超市的总路程除以6即可得到小红平均每分钟走的路程;再用小红的速度乘4即可得到学校到超市的距离。
15.解:45÷5=9(个)
9×7=63(个)
答:小猴摘了9个桃子,猴爸爸摘了72个桃子。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小猴摘的桃子是猴妈妈的”可得小猴摘的桃子数=猴妈妈摘的桃子数÷5;猴爸爸摘的桃子数=小猴摘的桃子数×7。
16.解: - =
40÷8×2=10(只)
答:山羊比绵羊多10只。
【解析】【分析】用绵羊占的分率减去山羊占的分率求出山羊比绵羊多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用除法求出每份的只数,用乘法求出山羊比绵羊多的只数。
17.(1)解:-=
答:做小旗用了这张纸的。
(2)解: + =
因为<1,
所以这张纸没用完。
答:这张纸没用完。
【解析】【分析】(1)做小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小旗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做小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小旗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这张纸的面积看做单位1,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小于单位1,说明纸没有用完。
18.解:长方形的长、宽:6×10=60(分米),9×10=90(分米)
长方形面积:60×90=5400(平方分米)
正方形面积:3×3=9(平方分米)
需要块数:5400÷9=600(块)
答:一共需要600块地砖。
【解析】【分析】先算出长方形舞蹈厅地面的面积,再算出一块正方形地砖的面积,长方形舞蹈厅地面的面积÷一块正方形地砖的面积=需要的块数。
19.解:=
1 =
答: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蛋糕的,小明吃了蛋糕的。
【解析】【分析】把这个蛋糕看作单位“1”,爸爸妈妈每人吃了蛋糕的,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单位“1”减去爸爸妈妈一共吃的就是小明吃的.据此列式解答.
20.解:23×3×23=69×23=1587
答:正确的结果是1587。
【解析】【分析】算成除法就将结果乘以除的数,求出这个数,再正常计算即可。21.解:(15÷3)×(16÷4)
=5×4
=20(平方厘米)
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如果宽增加3厘米,面积就增加15平方厘米,用增加的面积除以增加的宽度即可求出原来长方形的长;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原来长方形的宽,然后用原来的长乘宽求出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即可。
22.(1)
估算,正好合适,但估算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了,所以190块不够。
【解析】【解答】(1)小华的做法:先求出铺一行需要几块墙砖,再求出需要铺几行,共需块数=一行有几块×行数,然后再与190比较即可;
红红的做法:先求出190块墙砖的总面积,再求出墙的面积,然后进行比较;红红的做法同红红的做法一样,只是把190看成200进行了估算。
(2)把190看成200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了,据此解答即可。
23.解:6米=60分米,3米=30分米;
60×30÷9
=1800÷9
=200(块)
答:需要这样的地砖200块。
【解析】【分析】长×宽=长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需要地砖的块数。24.解:384÷6÷4
=÷4
=16(套)
答:平均每班可以分到16套图书。
【解析】【分析】社会捐赠的图书套数÷年级数÷每个年级的班数=平均每班可以分到的图书套数。
25.解:6米=60分米,3米=30分米,
客厅的面积:60×30=1800(平方分米)一块地砖的面积:3×3=9(平方分米)
需要的块数:1800÷9=200(块)
答: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解析】【分析】客厅地面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的地砖块数。26.(1)48×4=192(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192厘米。
(2)(48×2+24)×2
=(96+24)×2
=120×2
=240(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240厘米。
(3)48×48=2304(平方厘米)
48×2×24
=96×24
=2304(平方厘米)
答:拼成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是2304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1)拼成正方形的边长是48厘米,周长=边长×4;(2)拼成长方形的长是96厘米,宽是24厘米,长方形周长=(长+宽)×2;(3)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面积=长×宽。
27.(1)解:18×15=270(平方米)
答:花坛的面积是270平方米。
(2)解:30×30=900(平方米)
900-270=630(平方米)
答:草皮的面积是630平方米。
【解析】【分析】(1)花坛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草皮的面积。
28.解:480÷(6×4)=20(箱)
答:可以装这样的20箱。
【解析】【分析】每盒装鸭蛋的只数×4盒=一箱内装鸭蛋的只数;鸭蛋总数÷一箱内装鸭蛋的只数=可以装的箱数。
29.(1)解:(44-12)÷2×12
=32÷2×12
=16×12
=192(平方米)
答:长方形鸡舍的面积是192平方米。
(2)解:围成一个长是宽2倍的长方形且长的一条边靠墙。
44÷2÷2×(44÷2)
=11×22
=242(平方米)【解析】【分析】(1)用44减去12,再除以2即可求出鸡舍的长,然后用长乘宽求出鸡舍的面积;
(2)围成一个长是宽的2倍的长方形,且长的一条边靠墙时,这个四边形的面积是最大的。
30.解:,
40×40÷2
=1600÷2
=800(平方米)
800×2=1600(平方米)
答:扩大后养鱼池的面积是1600平方米。
【解析】【分析】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将其分成相等的四个三角形,正方形的面积=对角线的乘积÷2,据此先求出原来正方形的面积,然后用原来正方形的面积×2=扩大后养鱼池的面积,据此列式解答。
31.解:储物间边长:8×3=24(分米),
每列3块,铺的列数:24÷6=4(列),
共铺的块数:4×3=12,所以已经铺了储物间的
(8×3+6×3)×2
=42×2
=84(分米)
答:已经铺了储物间的;没有铺的部分,周长是84分米。
【解析】【分析】用8乘3即可求出储物间的边长,用边长除以地砖的宽即可求出铺的列数,用每列的块数乘列数求出地砖的总块数,已经铺了5块,根据分数的意义确定已经铺储物间的几分之几;根据剩下部分图形每边的长度计算剩下部分图形的周长即可。32.(1)解:98×12=1176(元)
答:老师购买了铁棍山药粉应付1176元。
(2)解:220÷8=27(个)……4(盒)
27>26答:26个箱一天不够用。
【解析】【分析】(1)总价=单价×数量,据此代入数值解答即可。
(2)已知总量为220盒,每箱装8盒,那么可以求出总共需要多少个箱子,与26个箱子比较,就可以得出最终的结果。
33.解:16×70=1120
【解析】【分析】把16按18计算,多算了2,可以理解为:一个因数×2=140,据此求出这个因数是70;这个因数×16=正确的积。
34.解:6+6-1=11(行)
10+12-1=21(列)
11×21=231(人)
答:做操的学生一共有231人。
【解析】【分析】行数=从前面数位次+从后面数位次-1,列数=从左面数位次+从右面数位次-1,共有人数=行数×列数。
35.解:43÷2=21(张)……1(名)
21+1=22(张)
22×60=1320(元)
43×15=5(元)
1320+5=1965(元)
答:学校为三年级(3)班配桌椅共需1965元。
【解析】【分析】用学生的人数÷1张双人桌坐的人数,若没有余数则是需要桌子的张数,若有余数则桌子的张数=商+1,
桌子共需要的钱数=桌子的张数×1张桌子的钱数,椅子共需要的钱数=椅子的总把数(学生的总人数)×1把椅子需要的钱数,最后桌子共需要的钱数+椅子共需要的钱数即可得出学校为三年级(3)班配桌椅共需要的钱数。
36.解:45-42=3
114÷3=38
38×42=1596
答:正确的积应该是1596。
【解析】【分析】假设正确的算式为△×42,把42看成了45,也就是积多了3个△,由题可知积多了114,所以3个△是114,即△=114÷3=38,因此正确的积是38×42,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37.解:20×2+8
=40+8
=48(米)
20×8=160(平方米)
答:篱笆的长是48米,菜地的面积是160平方米。
【解析】【分析】菜地的宽边靠墙,所以20米的篱笆有2条,8米的篱笆有1条,把这些篱笆的长度相加就是篱笆的总长度。用长乘宽求出菜地的面积即可。
38.(1)解:15×4+42=102(元)答: 一共用去102元。
(2)解:(60-20)÷8=5(支)
答:剩下的钱够买5支钢笔。
【解析】【分析】(1)4本笔记本的价格=每本笔记本的价格×购买笔记本的本数,4本笔记本的钱数+1盒水彩笔的钱数=总共用去的钱数,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2)剩下的钱数=小丽带的钱数-买一个文具盒的价钱,钢笔的支数=剩下的钱数÷每支钢笔的价钱,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39.(1)解:-=
答:第二天铺了这段路的。
(2)解:+=
两天一共铺了这段路的。
【解析】【分析】(1)第一天铺了这段路的几分之几-=第二天铺了这段路的几分之几;(2)第一天铺了这段路的几分之几+第二天铺了这段路的几分之几=两天一共铺了这段路的几分之几。
40.解:200×6=1200(米)
1200×8=9600(平方米)
答:能给9600平方米的地面洒上水。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所洒地面是一个长方形,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6分钟洒水车行驶多少米(也就是所洒地面长方形的长),已知洒水的宽度是8米,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