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赫章城关第二小学 蔡登亮 | |||||||||
学校 | 贵州毕节赫章城关第二小学 | 执教者 | 蔡登亮 | 年级 | 五 | 人数 | 68 | ||
单元 学习 目标 | 1、运动参与:能积极参加学练活动,并在比赛中展示所学动作。 2、运动技能:通过学习使90%以上学生掌握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动作,30%左右学生能、较连贯地完成动作 3、身体健康:通过滚翻、游戏等活动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柔韧能力。 4、心理健康:敢于在同伴、老师面前展示交流所学技能,乐于和同伴相互合作,敢于挑战,勇于克服困难,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 ||||||||
课时 | 学习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策略 | |||||
1上 | 复习前滚翻 1、自我体验多种形式的滚动练习 2、能较好的完成前滚翻的动作 3、发展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 1、多种形式的垫上滚动趣味练习 2、前滚翻 | 重点:低头含胸,团身紧,滚动圆滑 | 1、启发多种形式的滚动 2、组织展示不同形式的滚动动作 3、示范并讲解前滚翻动作的方法及要点 4、组织评选前滚翻小能手 | |||||
1下 | 复习后滚翻 1、由蹲撑开始,双臂推撑要均匀用力,身体后倒,臀部,背部,颈部,头,依次着地,滚动要圆滑。 2、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敢于发表自己意见 3、乐于展示自己的动作,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感 | 复习前滚翻动作 | 重点:团身后倒,翻腕贴肩,翻臂 难点:方向正,动作正确 | 1、教师巡回指导学生逐步完善后滚翻动作 2、引导学生分析滚翻失败原因,提出改进方法 3、鼓励学生自我展示,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完成动作 | |||||
2上 | 1、初步掌握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组合动作,做到稳定连贯 2、练习过程中能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 3、练习中能善于观察同伴动作,发表自己的见解 | 1、学习两腿交叉转体180度动作 2、学习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动作 | 重点:动作稳定、连贯 难点:两腿交叉及转体 | 1、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滚翻动作 2、引导学生分析滚翻失败原因,提出改进方法 3、鼓励学生自我展示,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完成动作 | |||||
2下 | 1、掌握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组合动作 2、学练中相互观察,互相帮助 3、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帮助技能弱的学生,建立合作意识 | 前滚翻两腿交叉180度转体接后滚翻连接动作 | 重点:动作连贯、协调 难点:各部分动作的连接 | 1、讲解滚翻动作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创编新的组合动作 3、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的组合动作 | |||||
3 | 1、知道滚翻动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与同伴配合,结合已学动作创编新的组合动作 3、敢于展示创编的动作 | 1、复习上一节课的练习内容 2、多种滚翻练习 3、创编新组合动作 | 1、讲解滚翻动作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创编新的组合动作 3、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的组合动作 |
∙效果检测
课时 | 效果检测 | 单元学练成果测试 |
1上 | 1、能积极动脑自创式交流,学会三种不同的滚动动作。 2、能较好的完成已学动作前滚翻。 3、能积极主动地展示所练的动作,参与到评比中。 | 运动能力 1、体能:能按照要求完成指定动作的反复练习。 2、技能:掌握多种形式的滚翻及滚翻组合。 自我表现能力 1、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的交流、讨论、评比。 2、在师生面前展示自己的动作。 创新性学习能力 1、能够自编或配合创编1-2种滚翻小组合。 2、获得本单元设置的1-2个奖项。 |
1下 | 1、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前滚翻动作质量。 2、改进动作时能参与交流,从中能有所收获。 3、能在小组交流中积极展示自我,并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美动作。 | |
2上 | 1、能连贯做出组合动作。 2、在学练过程中享受完成动作后的成功感。 3、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 |
2下 | 1、基本能完成组合动作。 2、知道帮助同伴学习的方法。 3、乐于参加小组交流及动作展示。 | |
3 | 1、能知道滚翻的实用价值。 2、能与同伴相互合作创编一组新的动作。 3、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乐趣。 |
∙
∙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教学设计
∙赫章县城关第二小学 蔡登亮
学科 | 体育 | 年级 | 五 | 执教者 | 蔡登亮 | 教学日期 | 2013.9 |
教 学 设 计 | 一、教学内容分析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础上的一个组合技巧,连接的动作是交叉转体180度。这内容是新授内容,学会交叉转体180度是关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90%以上学生掌握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动作,30%左右学生能、较连贯地完成动作; 2、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平衡素质,提高滚翻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技巧与技巧之间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动作组合起来,组合后的动作更具有观赏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我校五年级学生都学习过前、后滚翻,而且动作掌握教好。只要学好交叉转体180度就没问题。所以在学习这一动作过程中我们将着重对学生进行交叉转体180度新授再进行动作的组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这一教学内容的特点是要连续完成两次翻滚,采用多次练习后学生会身体不舒服,会产生厌学现象,对以后的教学不利。因此,本课我要从学生学的快乐、学生学的有效(即练习次数少些的,但同样掌握的很快)为基准。 本课是学习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第一课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情景教学(整堂课围绕雏鹰行动这一主题开展活动)来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标。 在课的准备部分,利用到北京奥运赛场观看奥运比赛,模仿运动动作作为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奋情绪。 在课的主要部分,一方面通过录象观看教师示范的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动作,通过慢镜头播放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动作过程,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交叉的时间、团身的样子、蹲转的方向和高度,这一表象形成对学生帮助是很的,解决了现场示范多次,讲了多次也没看准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学习主要内容的过程中,由于前滚翻和后滚翻都是已经学过的内容,而前滚翻后的两腿交叉转体180度是新的内容,因此对于这里我采用了分解练习,先自主练习两腿交叉转体180度,再进行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起立练习,最后练习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动作。 在提高动作技术、巩固动作上,我采用男女PK赛和观看自己和同学的练习录像,让学生在快乐笑声中了解自己的、同学的动作情况。紧接着反复练习,教师指导,达到提高动作技术、巩固动作的目的。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交叉、转体 教学难点:交叉时间、转体方向及交叉到转体的稳定。 |
赫章县城关第二小学 蔡登亮
教学
内容 | 1、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 2、游戏:障碍接力 | 授课年级 | 五年级 | 人数 | 68 | ||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使90%以上学生掌握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动作,30%左右学生能、较连贯地完成动作; 2、发展学生身体柔韧、灵敏素质和协调性,提高学生奔跑能力和控制身体的能力。 3、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协作、大胆创新和自我展示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和鼓励同伴,懂得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 ||||||
教学程序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目标评价 | |||
开 始 部 分 1’ | 一、课堂常规
| 1、师生问好。(有激情) 2、宣布本课内容和要求。 | 1、班长整队,报告人数。 2、与教师亲切问好。 3、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 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 | |||
准 备 部 分
10’ | 一、游戏:“快乐找伙伴” (3’)
| 1、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2、放音乐,组织学生游戏。 | 1、随音乐集体游戏。 | 主动参与 积极游戏 反应迅速 遵守规则 | |||
二随音乐《加油歌》节拍
| 1、师生随节拍同做。 | 1、学生认真做。 | 动作到位 舒展大方 | ||||
三、练习前后滚动(2次)
| 1、教师组织学生练习。
| 1、随教师哨声集体练习。
| 团身似球 滚动圆柔 | ||||
四、复习前后滚翻(4’) | 1、找生示范,教师保护和帮助。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边提示动作要领,边巡回辅导。 | 1、认真观察。 2、运用学习材料巩固提高前、后滚翻动作。 | 团身似球 速度均匀 滚动圆柔、协调 | ||||
基 本 部 分 26’
| 一、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 (12’—18’) | 1、教师讲解示范。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重点。 3、找生试做。 4、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巡回辅导。 5、找生展示,评价总结。 | 1、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出重点。 2、踊跃尝试。 3、运用学习材料,分组对比学练,相互纠错。 4、学生展示。
| 积极参与 大胆尝试 互帮互学 共同提高 大胆展示 | |||
二、拓展创新 (5’—6’) | 1、教师启发学生思维。 2、组织学生创新练习。 3、鼓励并给予充分肯定。 | 1、分组交流、练习。 2、创新动作展示。 3、欣赏、评价。 | 大胆想象 敢于创新 大胆展示 | ||||
三、游戏:障碍接力 (2—3次) | 1、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2、组织练习和比赛。 | 1、积极参与,公平竞争。
| 遵守规则 心情愉悦 | ||||
结 束 部 分 4’ | 一、放松舞 《小纸船的梦》 二、课堂小结
三、宣布下课 | 1、教师领舞,共同放松。
2、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3、归还器材。
| 1、学生随音乐与教师一起翩翩起舞,尽情表现自我、展示自我。 2、反思、倾听了解不同感受,收获更多信息。 3、师生再见。 | 积极放松 动作舒缓、优美 敢于发表意见、并有独特性 | |||
生理负荷预计 | 平均心率:125---135次/分 | 练习密度:40%+5 | |||||
∙1、在本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自编徒手操“全身运动”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分别练习了前、后滚翻过程中的团身动作和结束时的亮相动作;“转体运动”让学生分别从站立---半蹲---全蹲学习了两腿交叉转体180度的动作,为主教材做了很好的铺垫,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习新授内容的难度。
∙2、为了让学生把动作做得更标准,分别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小海绵,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纠错练习,培养了学生在学练过程中积极动脑、主动研究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新授内容时,发给学生学习资料,放手让学生大胆去偿试练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了:通过自己努力、与同伴互帮互学而获得成功的快乐和做学习主人的自豪感。
∙3、结束部分的放松舞蹈,让学生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身心得到了真正放松,并培养了学生美的身体姿态,使主教材得到了延续和拓展。
∙4、本课的场地设计既美观又实用,教师可随时关注到每个学生。在复习前、后滚翻时,让学生能充分利用两块小垫子进行练习,大大提高了每个小组的练习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