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项目背景
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部分,随着计算机性能不断提高,价格不断下降,计算机已在实验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实验室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化已成为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发展,以数据的后期处理为主要任务的LIS系统已在我国各级医院实验室广泛使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的LIS系统亟待提高,也应“与时俱进”。
2、系统实现目标
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检验的效率、效益。
包括降低运行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费用漏洞。
第二章 系统建设原则
1、建设目标
1.1、提高服务质量,强化管理手段
实验室工作是医院临床救治的重要辅助手段,是医院的一级科室,几乎所有医院的专业部门与实验室都有重要的业务来往。随着医学检验手段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普及深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健康的逐步重视,医院实验室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越来越大。
而实验室原始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还直接影响对病人的服务质量。新的形势要求我们能够对各种检验申请及时做出反馈,使临床医生能得到准确、快速的信息。
再者,由于硬件成本的不断降低和软件功能的日益增强,使计算机在各领域的应用都变得更加现实和条件成熟。随着应用软件的日益发展、管理者观念的进步,这些主客观条件的具备,也都为检验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带来更成熟的时机。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提高管理水平是选用计算机系统的根本目的。
1.2、改革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卫生部临检中心拟对国内实验室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认可,实施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摸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检验科工作模式,使得计算机网络全面参与科室管理,必将大大地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
1.3、利用计算机技术,减少损耗,增加效益
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运用,长时间困扰检验科的化验报告遗失、重复查询和补写问题,将不复存在。从而使检验科的工作在规定的标准质量体系模式中运行,极大地控制国内实验室普遍存在的不按规程办事,随意走快捷方式的状况。
与旧的管理相比,它彻底改变了手工或单向单机管理造成检验科工作的盲目、松散、混乱、随意按所谓的统计整体修改样本资料的状况,更加体现了涉及面广、效率高的网络管理特点,同时,也将推进手工操作向机器化转变,加快检验科目自动化的进程。
2、设计原则
2.1、稳定、可靠、安全性原则
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并保证在整个平台架构下的网络的安全、数据的安全、平台的安全以及全面信息化的安全。
2.2、整体、前瞻性原则
不仅要满足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决策支持分析系统、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的需要,并可通过数据仓库和门户系统将各个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有机的集成在一起。
系统应符合当前IT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能持续扩展和升级;考虑到医疗卫生行业业务范围扩展需要。
2.3、一体化、经济性原则
数据采集、加工及应用、分析均以平台中心数据库为核心。
在满足上述要求和区域卫生信息化业务要求的基础上,争取系统的最小经济投入。
2.4、可移植、互操作、可伸缩性原则
为了获得在硬件、软件和系统上的综合投资效益,系统必须是可移植的,使所开发的应用模块能够在各种计算机平台上移植;
一个大型信息系统往往是一个由多种计算机平台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用户经常需要从网络的不同节点上获取数据。即从不同硬件环境中获取数据和实现各种应用,因而要有一套符合卫生信息化管理的内部数据交换标准;
由于要使用的应用系统数据和服务的终端可能会不断增长,因此要求系统能够在应用规模上具有可伸缩性。
第三章 项目总体架构
1、总体技术架构
1.1开发语言
本产品采用目前主流的JAVA做为开发语言;
全面支持J2EE技术架构,采用了jsf、richfaces、spring、hibernate、rmi、jta等技术框架;
源码管理采用subversion;
数据交换格式采用国际通用的XML文档格式;
数据交换服务采用webservices方式;
消息传输技术标准采用JMS方式;
IDE采用eclipse;
1.2运行环境
软件运行环境
服务端运行环境:
目前产品支持主流的企业级操作系统环境(UNIX、LINUX、WINDOWS);
应用服务器支持jboss、weblogic、websphere、glassfish等主流中间件;
客户端运行环境:
支持windows系列产品(winxp、win2003、win7),浏览器兼容IE6及以上版本
硬件运行环境
客户端硬件环境:
支持目前主流配置普通PC,显示器最少支持1024×768分辨率
服务端硬件环境:
主要支持x86\\power\\sparc架构服务器
1.3开发目的
通过该设计说明书开发一套适合医院检验信息化的LIS信息系统。
1.4网络拓扑图
1.5数据库
本产品支持大型企业级别数据库产品oracle(9i/10g/11g)
第四章 项目功能设计
4.1业务流程图
4.2功能总体设计图
4.3功能设计
1)系统管理
功能模块管理:
对本系统的模块权限的初始化配置管理,包括增加功能模块、修改功能模块、删除和停用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包含:模块编号、模块名称、模块页面路径、模块级别、模块说明、有效标志)。
科室设置:
对本系统的医疗机构的下属科室进行设置,包括增加科室、修改科室、删除和停用科室、科室上下级设置。
角色管理:
包含对操作系统的角色进行配置管理,主要由:增加角色、修改角色、删除和停用角色、角色上下级设置。
角色权限设置:
对本系统的角色和功能模块权限的关系的设置,主要是对角色配置多个功能模块的权限,以及对用户主角色的设置。
用户管理:
对系统登录和操作用户的管理,主要包含:系统用户管理、操作用户管理、用户所属角色设置、用户的启用和停用操作。
系统参数:
主要对系统初始化和全局系统参数进行配置和管理,包括初始化参数文件、全局参数设置(单位级、科室级、个人级)。
2)检验基础项目
质控品管理:
各仪器使用的质控品名称、批号、有效期、检测项目及靶值、SD等数据维护。
质控规则管理:
定义质控按理中使用的规则。
检验仪器管理:
维护检验仪器,设置仪器解码程序名称、质控标本号范围和仪器的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设置检验类诊疗项目的项目参考(标本类型)、常用结果、检验仪器,设置组合项目的子项。
抗生素分组管理:
设置检验用的抗生素分组及抗生素。
检验细菌管理:
设置检验细菌分类及检验细菌。
3)检验申请
在医护工作站执行
医生在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通过填写检验申请单(医嘱),告知检验部门要执行什么检验项目。
如果是使用同一标本并同时进行检验的检验的项目,可以同时申请或一并采样。
不同检验小组(不同仪器)、不同标本类型的项目要分别开申请单(医嘱),如果是糖耐量、胰岛素、C肽这类同一检验小组、同样标本但取样时间不同的项目,也要分别开检验单(医嘱)。
执行该功能后,在检验技师工作站才能核收检验申请。
4)标本采集
该功能在护士和医技工作站中执行
采样人根据检验申请单的检验项目,采集标本。
执行采集功能,将记录采样人和采样时间。
采样时,可以生成并打印成不干胶条码,贴于标本容器上作标本标识,也可从标本容器上扫描取得条码(如真空采血管),用于后续过程识别标本。
不执行标本采集功能,在检验技师工作站也能核收检验申请。
5)检验技师工作站
标本核收:
核收医生开出的检验申请后,主要是检查核对申请单与标本是否匹配。
可以通过病人的姓名、住院(门诊)号、床位号、病人ID、标本容器条码来查找待核收的检验申请。
如果申请的检验项目需要在多个仪器检验,核收时需要把申请项目拆分为多个标本进行核收。
核收是也可以填写采样信息(主要是用于由检验室直接申请的检验)。
标本核收时需要指定该标本检验人,系统缺省指定为当前用户。
核收时可以记录标本形态,缺省的标本形态为空。
核收后,医生可以看到检验申请为正在执行状态。
可以设置显示待核收检验申请的时间范围。
标本拒收:
如果检验室认为标本不符合检验要求,可拒绝,医生可以看到检验申请状态为拒绝执行。
检验结果填写:
检验结果分为原始结果和检验结果,第一次记录的结果为原始结果(同时也是检验结果),以后如有修改,修改的结果为检验结果。
恢复:
撤销修改结果,用原始结果代替检验结果。
自动记录:
计算机直接和检验仪器通讯,记录仪器传递的检验结果数据。如果自动记录时发现已经有检验结果存在,且标本处于重做状态,将记录为第N次重做原始结果。如果标本不处于重做状态,将记录为检验结果。
可以设置的自动刷新时间,显示最新的自动记录结果。
缺项处理:如果仪器传来了某项结果,而检验申请单上没有这个项目,系统自动记录。
批量调整:
先设置检验标本时间范围、标本号范围、需要修正项目(只能设置一个结果为数字型项目)过虑条件查找出拟批量调整的检验标本。
然后设置调整公式,批量调整等于修改结果。公式分为两种:
R(原结果)*a+b,把项目结果调整公式计算结果,用于数字型检验项目。
X(代表数字或是文字),把项目结果调整为X,用于数字和文字型项目。
标本重做:
把标本设为第N次重做状态,如果系统再发现从仪器传来的同标本号的数据,将记录为第N次重做结果。
报告选定:设定某次重做结果为正式报告结果。
标本审核
批量审核:
设置检验标本时间范围、标本号范围、检验人、检验科室、检验仪器、病人科室等条件,审核符合条件一批标本。
单个审核:
审核当前标本。
审核时先执行检验项目的异常条件检查,如果标本中的检验项目结果符合异常条件,系统将提示,可以选择中止审核或是继续审核。
已审核标本不能进行任何修改操作。
未收费的检验,需要授与相应的权限才能审核。
取消审核:
取消已审核标本的审核。
无主标本处理:
本系统的检验标本正常情况应该来源于检验申请,如果系统接收到仪器转来的检验结果而没有对应的检验申请,本系统称为无主标本。
无主标本有三种处理方式:
转为质控标本:指定该无主标本的结果为仪器的质控标本。质控标本可以删除。
转为重做结果:指定该标本结果为另一标本的重做结果。该过程不可逆。
删除无主标本。
对比:查询标本中检验项目的前几次检验结果,最多可设置对比前6次。
费用管理:
对已收费的检验申请,可以进行补充收费。如对微生物的培养+鉴定+药敏类检验项目,根据检验进行的步骤,补充完成鉴定和药敏项目的收费等。
报告打印:已经审核的检验标本可以打印输出,报告结果医生和护士可以在医生工作站或护士工作站查阅。
综合查询:
设定组合条件,查找对应的检验标本和结果。可设置的组合条件有:
检验科室、检验仪器、检验日期范围、标本号范围、检验人、审核人、审核时间范围、标本状态、检验项目及结果值或范围、病人姓名、病人科室、住院号、床位号、门诊号、申请人、申请科室、申请时间范围、采样人、采样时间范围、标本类型。
设置的组合条件可保存,下次直接查询。
直接申请:
在检验技师工作站完成检验申请功能,直接申请后可自动核收。
医嘱查询:查阅病人的医嘱。
病历查阅:查阅病人的病历。
6)综合统计报表
可以设置统计条件,包括:申请科室、申请人、检验时间范围、检验科室、检验人、审核人、检验仪器、标本类型、采样人
可以按下几种方式分组:审核人、检验人、申请人、检验仪器、申请科室、检验科室、标本类型、检验日期(年、月和季)。
统计的项目有三处:标本数、项目数和费用。
学术统计报表:
设定统计条件
按条件查询结果进行学术统计分析
抗生素药敏查询报表:
查询条件:抗生素、标本时间范围。
查询内容:统计指定抗生素对检验细菌的耐药、中介、敏感数量。
细菌药敏查询报表:
查询条件:细菌、标本时间范围。
查询内容:统计指定细菌在检验抗生素中的耐药、中介、敏感数量。
质控数据查询:
指定仪器、质控品及检验项目、时间范围,查找对应的质控标本结果并绘图,然后根据选择的质控规则进行质控判断是否处于失控状态。
质控标本的定义:
仪器指定:每个检验仪器可以指定一批标本为质控标本,如“1,2,3”,表示每天该仪器的1,2,3号标本为质控标本。
无主标本转为质控标本。
病人历史结果查询:
查询指定病人在指定时间内,检验项目的历史结果及对比。
7)日志管理
登录日志
系统记录每个用户的登录情况,包含:登录时间、登录用户、登录地址、会话时间、退出时间。
操作日志
系统记录每个功能模块的操作日志记录情况,包含:操作时间、模块名称、操作用户、具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