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社会比较研究概况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30:30
文档

社会比较研究概况

社会比较研究概况李光普(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摘要社会比较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从社会比较的定义出发,说明了社会比较对人的重要影响,总结了社会比较的方向以及效应,分别说明了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的动机和作用。另外介绍了社会比较理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选择通达理论模型和社会比较方面的脑机制研究,最后未来的研究的切入点。关键词社会比较比较方向选择通达模型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ReviewonResearchofSocialComparisonLIGuangpu(Schoo
推荐度:
导读社会比较研究概况李光普(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摘要社会比较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从社会比较的定义出发,说明了社会比较对人的重要影响,总结了社会比较的方向以及效应,分别说明了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的动机和作用。另外介绍了社会比较理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选择通达理论模型和社会比较方面的脑机制研究,最后未来的研究的切入点。关键词社会比较比较方向选择通达模型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ReviewonResearchofSocialComparisonLIGuangpu(Schoo
社会比较研究概况

李光普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社会比较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从社会比较的定义出发,说明了社会比较对人的重要影响,总结了社会比较的方向以及效应,分别说明了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的动机和作用。另外介绍了社会比较理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选择通达理论模型和社会比较方面的脑机制研究,最后未来的研究的切入点。

关键词社会比较比较方向选择通达模型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Review on Research of Social Comparison

LI Guangpu

(School of Psych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Abstract Social comparis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a society.I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personal life.The articles briefly represent the definition of social comparison,and whose directions and motivation.Besides,from the cognition perspective we in-troduce"Selective Accessibility Model

Key words social comparison;directions;selective accessibility mode

1关于社会比较

1954年,Festinger提出了经典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具有评价自己能力和观点的需要,当客观的标准不具备时,其他人的能力或观点会作为参照来用于评价自身。社会比较对我们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我们判断事物往往是根据社会比较而不是事物的内在价值,自我评价大多数来自与自身相似的人的比较。

2社会比较的方向及影响因素

2.1上行比较

上行比较指个体和比自己优秀的他人进行比较。当进行上行比较时,个体预期能够达到上行比较目标水平时,就会产生同化效应,提高自尊心;如果个体预期将来不会达到上行比较目标的水平,就会产生对比效应,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

2.2下行比较

下行比较是指个体和表现不如自己的人做比较。Wills (1981)认为个体经常寻求有利的社会比较信息来维持自我优于他人的看法,下行比较是自我提高的源泉。

2.3社会比较的影响因素

心理接近性是影响社会比较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当比较目标和标准接近时,同化效应更容易产生,反之,对比效应容易产生。例如,有两组被试,分别观看非常有吸引力的照片,其中一组被试被告知观看的照片上的人物和被试的生日是相同的(心理接近组),另一组不告知。结果发现,告知组被试在评价自己吸引力时表现出同化效应,未告知组出现了对比效应。除了心理接近性之外,比较者的比较取向、自我概念明确程度、自尊水平以及比较目标的可达程度均会对比较结果产生影响。

3选择通达模型

Mussweiler(2003)的选择通达理论把社会比较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的选择,第二个阶段是最为关键的比较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比较之后的自我评价部分,比较阶段决定了最终的自我评价。选择通达模型认为,在比较阶段存在相似性假设检验和差异性假设检验这两个过程。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只能选择两种检验中的一种。哪种检验被选择是依据自我和比较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在比较阶段,个人会快速的对比自我和比较信息,一般只是根据双方一部分突出特征来决定彼此是相似的还是不相似的。如果某一假设被选择,个体就会检索出更多的信息来证实此假设。当相似性假设检验被选择,个体就会检索更多的信息来进一步证实比较双方相似的自我知识;当差异性假设检验被选择,个体会提取出自我和比较信息不同的自我知识。

4社会比较的脑机制方面的探索

近年来对社会比较相关方面的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Fliessbach等人(2007)发现了社会比较对奖赏加工过程有重要的影响,个体在与他人的奖赏结果做比较时,他人奖赏结果的变动影响着个体大脑腹侧纹状体的激活,仅仅是关于比较对象的背景信息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大脑奖赏加工脑区;Takahashi等人(2009)探讨社会比较条件下妒忌以及幸灾乐祸的神经电生理活动,个体在与他人做比较时,他人所有物比自己的好,个体会有很强的妒忌情绪,会引起前扣带皮层强烈的激活。当嫉妒的对象发生不幸的时引起个体幸灾乐祸,此时大脑纹状体强烈的激活;Beer(2010)检验了社会比较和“优于常人”效应的神经机制,发现个体在和他人作比较时做出优于常人判断时会显著的激活前额叶内侧面、后扣带回。

5社会比较理论的研究趋向

尽管我们对社会比较的认知机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社会比较的跨文化研究我们还知之甚少,(下转第93页)有效解决思想问题。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就是结合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方法,既重视引导更强调疏通,与官兵进行摄入性谈话过程中,鼓励他们释放焦虑、抑郁、内心的冲突和矛盾等负性情绪。思想骨干在这一环节过程中要坚持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以免因为泄露官兵的隐私造成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思想骨干通过生动的实例向求助官兵介绍ABC理论,而不是通过空洞的说教和宣讲让官兵接受领悟在这一理论,在求助者对ABC理论深入理解之后,马上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例如,某部的一名士官,因为几次恋爱连续失败而非常失落。其中一位女友与他提出分手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懂情趣,对他的刺激很大。这位士官痛苦极了,盼着能早日复员回家乡,找个好对象来挽回自尊。不料,复员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因为的需要领导让他再留一年。他白天无精打采,晚上失眠,工作和训练都提不起精神,经常出现差错。由于执行着特殊的军事任务,不仅驻地偏僻而且军营相对封闭,这给官兵的婚恋带来了影响。这位思想骨干针对出现这类婚恋问题的官兵首先要有理解的态度,在这位士官将内心积压已久的苦闷、担忧和焦虑宣泄出来之后,使他们感到被理解和尊重,思想骨干经过客观和冷静地分析,向这位士官解释之所以产生失眠、焦虑、担忧找不着对象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并不是由于连吹了几个对象(A)造成的,而是由于因为他认为以后也找不着好对象的不合理信念(B)造成的。

3技术运用展开辩论

形势的变化、任务的转换、重大的实施、家庭的变故、个人境况的改变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重点时期。合理情绪疗法就是在官兵对ABC理论领悟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技术改变不合理信念,接纳自己、肯定自己,保持内心动态平衡。合理情绪疗法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修通阶段,思想骨干运用多种技术使产生心理问题的官兵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取而代之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其中最具特色、最常用的就是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思想骨干积极主动的提问来进行的,提问紧紧围绕非理性信念,带有明显的挑战性和质疑性。例如,针对上文所讲到那位恋爱连续失败的士官,思想骨干可以直接提出以下问题:“有什么理由你谈恋爱必须成功?”“你能保证复员回家就能找到好对象吗?”“事情为什么必须按照你的意志来发展?”等等。这种辩论的方法是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官兵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他人周围世界不合理的信念和假设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他们原有的不合理信念。

针对官兵绝对化的要求、过分化的概括和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思想骨干可运用“黄金规则”来反驳他们对别人和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所谓黄金规则是指“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的理性观念。某些官兵在遇到人际关系问题、婚恋问题时常常错误地运用这一定律“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我身边重要的人必须对我有赞许和喜欢我”等等,一旦官兵接受了黄金规则,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对别人或者环境的绝对化要求是不合理的。

4治疗延伸重建认知

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要求对官兵的现实思想问题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解决,取得思想工作的主动权。但同时要因人而异,根据官兵不同的思想基础、性格特点,接受能力,区别对待,使合理情绪疗法在修通阶段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合理情绪疗法指向影响人的行为根本——人生哲学,期望个体能以理性代替非理性,在识别不合理的观念,对不合理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情绪想像训练和完成家庭认知作业等。整个方法以当事人内在观念的自我改变为基础,结合实际锻炼、想像、外部支持等技术进行。这些治疗中的行为技术是为了进一步根除不合理信念,建立以合理的观念和情绪稳定性为主的行为。在思想骨干的指导下,要求官兵自己进行联系,并对自己每天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加以记录,对那些积极的、适应的行为和情绪进行及时的自我奖励。

除了家庭作业和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外还包括放松训练、系统脱敏训练、自信心训练、问题解决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这些方法都是为了帮助官兵缓解压力,提高应付焦虑性情绪反应的能力、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法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这些方法的运用在于重建,帮助求助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建起新的反应模式,减少他们在执行突发事件以及新的军事训练等方面出现困扰和不良情绪和倾向。

合理情绪疗法加以改变后应用于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效果的一条可以探索的路径。

注释

①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②王长存,陈吉林,季明宏.基层政治工作.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

(上接第91页)有必要在此领域拓展。另外,之前大多数采用虚拟情境故事法,情景回溯法等。这些研究方法的主观性比较强,生态效度不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大大折扣,有必要采用新的实验技术(比如功能脑成像)给实验提供一个客观的记录指标。

参考文献

[1]Festinger,L.(1954).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Human Rela-

tions,7,117-140.

[2]Fliessbach,K,et al.(2007).“Social comparison affects reward-related brain

activity in the human ventral striatum”.Science,318:1305-1308.

[3]Takahashi,H.,et al.(2009).When your gain is my pain and your pain is my

gain:neural correlates of envy and schadenfreude.Science323:937-939. [4]Mussweiler,T.(2003).Comparison processes in social judgment:Mecha-

nisms and consequences.Psychological Review,110:472-4.

[5]Beer,J.S.,&Hughes,B.L.(2010).Neural systems of social comparison and

the“above-average”effect.NeuroImage,49:2671-2679.

[6]Lockwood,P.,&Kunda,Z.(1997).Superstars and me:Predicting the impact of

role models on the self.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3:91-103.

[7]Brewer,M.B.,&Weber,J.G.(1994).Self-evaluation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versus intergroup social comparis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6:268-275.

[8]邢竖芬,俞国良.社会比较:对比效应还是同化效应?心理科学进展,2006.14

(6):944-949.

[9]Mussweiler T,Strack F.The“relative self”:Informational and judgmental

consequences of comparative self-evalu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9:23-38.

文档

社会比较研究概况

社会比较研究概况李光普(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摘要社会比较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从社会比较的定义出发,说明了社会比较对人的重要影响,总结了社会比较的方向以及效应,分别说明了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的动机和作用。另外介绍了社会比较理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选择通达理论模型和社会比较方面的脑机制研究,最后未来的研究的切入点。关键词社会比较比较方向选择通达模型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ReviewonResearchofSocialComparisonLIGuangpu(Schoo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