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
V
1. 国家税务总局可以制定( )。
A. 行规
B. 地方规章
C. 地方性法规
D. 部门规章
满分:1.5 分
2. 法律草案表决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的,由全体代表的( )通过。
A. 过半数
B. 2/3多数
C. 3/4多数
D. 一致
满分:1.5 分
3. 制定军事法规的主体是(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军事委员会
D. 军事委员会各总部、军兵种、军区
满分:1.5 分
4. 根据我国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自治州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常委会批准
B.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常委会批准
C. 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常委会批准
D. 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常委会批准
满分:1.5 分
5. 下列国家机关中( )行使国家立法权。
A.
B. 最高
C. 最高
D. 全国及其常委会
满分:1.5 分
6. 下列组织中( )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A.
B. 全国政协
C.
D. 全国
满分:1.5 分
7. 《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以及( )。
A. 经地方批准较大的市
B. 经批准的较大的市
C. 地级市
D. 县级以上的市
满分:1.5 分
8. 下列法律规范中( )效力最高。
A. 法律
B. 行规
C. 地方性法规
D. 规章
满分:1.5 分
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在我国,除了( ),下列其它国家机关都能够制定地方性法规。
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 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 省级所在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 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满分:1.5 分
10. 法律规范生效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依惯例应是( )
A. 法律通过之日
B. 法律公布之日
C. 法律批准之日
D. 法律实施之日
满分:1.5 分
11. 根据立法法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最高人民
D. 最高人民
满分:1.5 分
12. 可以制定( )。
A. 法律
B. 行规
C. 地方性法规
D. 规章
满分:1.5 分
13. 根据我国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自治州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常委会批准
B.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常委会批准
C. 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常委会批准
D. 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常委会批
满分:1.5 分
14. 可以制定( )。
A. 法律
B. 行规
C. 地方性法规
D. 规章
满分:1.5 分
15. 国家税务总局可以制定( )。
A. 行规
B. 地方规章
C. 地方性法规
D. 部门规章
满分:1.5 分
16. 根据立法法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最高人民
D. 最高人民
满分:1.5 分
17. 法律草案表决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的,由全体代表的( )通过。
A. 过半数
B. 2/3多数
C. 3/4多数
D. 一致
满分:1.5 分
18. 下列国家机关中( )可以制定基本法律。
A.
B. 最高
C. 全国
D. 全国常委会
满分:1.5 分
19. 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制的主要原则是( )
A. 三审制
B. 两审制
C. 委员会审议
D. 一审制
满分:1.5 分
20. 按照《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的立法主体不仅包括部门(各部、委、央行、审计署),还包括下列哪一机关。( )
A. 直属机构
B. 司级以上单位
C. 法制办公室
D. 局级以上单位
满分:1.5 分
21. 下列国家机关中( )可以制定基本法律。
A.
B. 最高
C. 全国
D. 全国常委会
满分:1.5 分
22. 国家税务总局可以制定( )。
A. 行规
B. 地方规章
C. 地方性法规
D. 部门规章
满分:1.5 分
23. 法律草案表决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的,由全体代表的( )通过。
A. 过半数
B. 2/3多数
C. 3/4多数
D. 一致
满分:1.5 分
24. 下列国家机关中( )行使国家立法权。
A.
B. 最高
C. 最高
D. 全国及其常委会
满分:1.5 分
25. 按照《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的立法主体不仅包括部门(各部、委、央行、审计署),还包括下列哪一机关。( )
A. 直属机构
B. 司级以上单位
C. 法制办公室
D. 局级以上单位
满分:1.5 分
26. 根据我国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自治州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常委会批准
B.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常委会批准
C. 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常委会批准
D. 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常委会批准
满分:1.5 分
27.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由( )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A. 常务委员会
B. 大会团
C. 地方
D. 司法部门
满分:1.5 分
28. 立法的核心要素是( )
A. 立法主度
B. 立法权限划分制度
C. 立法程序制度
D. 立法技术要素
满分:1.5 分
29.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补充规定的( )
A. 由最高人民进行解释
B. 由最高人民进行解释
C. 由全国常委会进行解释
D. 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进行解释
满分:1.5 分
30. 下列法律规范中( )效力最高。
A. 法律
B. 行规
C. 地方性法规
D. 规章
满分:1.5 分
31. 依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划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下列属于特别法的是( )
A. 《刑法》
B. 《合同法》
C. 《民法通则》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满分:1.5 分
32. 根据立法法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最高人民
D. 最高人民
满分:1.5 分
33. 下列组织中( )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A.
B. 全国政协
C.
D. 全国
满分:1.5 分
34. 下列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同等效力
B. 法律解释高于法律
C. 法律解释低于法律
D. 两者之间无可比性
满分:1.5 分
35. 全国常委会组织人员( )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A. 5人
B. 10人
C. 15人
D. 20人
满分:1.5 分
36. 行规要报下列何机关备案。(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全国团
D. 全国常委会
满分:1.5 分
37. 下列属于性法律的是( )
A. 《组织法》
B. 《劳动法》
C. 《民法》
D. 《刑法》
满分:1.5 分
38. 法律解释案的公布主体是( )
A. 全国常委会
B. 全国团
C. 国家
D. 全国常委会委员长
满分:1.5 分
39. 下列法律规范中( )效力最高。
A. 法律
B. 行规
C. 地方性法规
D. 规章
满分:1.5 分
40. 按照《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的立法主体不仅包括部门(各部、委、央行、审计署),还包括下列哪一机关。( )
A. 直属机构
B. 司级以上单位
C. 法制办公室
D. 局级以上单位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事项中( )应由全国制定基本法律。
A. 刑事
B. 民事
C. 国家机构
D. 经济管理
满分:3 分
2. 《立法法》规定的立法权限划分包括( )之间立法权限的划分。
A. 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
B. 与地方
C. 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
D. 行政机关与军事机关
满分:3 分
3. 下列事项中( )是属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专属立法权。
A. 税收
B. 诉讼
C. 人身自由
D. 罚款
满分:3 分
4. 国家立法权具有( )特点。
A. 最高权威性
B. 国家主权性
C. 权力机关行使
D. 党性
满分:3 分
5.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 )都不得同相抵触。
A. 法律
B. 行规
C. 地方性法规
D. 经济特区法规
满分:3 分
6. 创制行规的程序包括( )。
A. 立项
B. 起草
C. 审查
D. 决定和公布
满分:3 分
7. ( )可以向全国提出法律案。
A.
B.
C. 最高
D. 最高
满分:3 分
8. ( )可以向地方提出地方性法规案。
A. 团
B. 本级
C. 常委会
D. 专门委员会
满分:3 分
9. 下列哪些事项全国及其常委会不得授权先行制定行规( )。
A. 有关犯罪与刑罚
B. 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
C. 民事基本制度
D. 人身自由的措施与处罚
满分:3 分
10. 马克思说:“立法者不是在发明法律,而只是在发现法律。”对于这句话,下列理解哪些是错误的? ( )
A. 法律归根到底是由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B. 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描述法律,不应有所创造
C. 立法者的工作往往就是把现实存在的社会关系及其社会规范上升为国家法律
D. 法律是客观规律的真实体现,不掺杂任何主观性、意志性因素在内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的行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法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2. 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3. 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向团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4. 法律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报告。(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5.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6. 全国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非常广泛的立法权限,凡应当由法律规定的事项,全国及其常委会都有权立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7. 行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签署令予以公布。(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9. 全国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常委会是它的常设机关,全国和全国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0. 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的实际需要,在不同、法律、行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 )
A. 错误
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