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墩、台身)的施工应立足标准、规范和施工图纸,承包人应严格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认真履行施工自检和报验程序,尽量避免工程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的发生;现场监理要做到事前监理、主动监控好各环节的施工质量,以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当发生质量问题或事故时,必须严肃认真对待,按程序处理,杜绝自作主张、擅自处理质量事故的行为发生!
1.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内容:
1.1 检查原材料质量
1.1.1 砼材料检查,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水泥必需有出厂证明和产品合格证,每批进场水泥应抽样试验,检测项目包括:安定性、胶砂强度、凝结时间及细度;
砂、碎石应按砼用料要求做常规检查试验,质量满足要求;
掺缓凝剂或粉煤灰等材料时,其技术条件和掺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且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1.1.2按常规要求对钢筋、钢筋接头进行抽检,质量合格。
1.2 复核承包人砼配合比设计
承包人应在开工前35天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试验,合格后报送总监办审批。总监办试验室要对承包人的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进行复核验证试验,验证合格后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允许使用。
1.3检查承包人的施工机具
用于立柱和墩台身施工的进场机具,其型号、性能、数量必须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需要,必须使用整体拼装的钢模,并对拼缝处进行刨光处理。
1.4 复核承包人的测量放样
承包人必须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测量放样,测放立柱中心桩点、纵、横向轴线及几何尺寸,严格控制高程准确。
1.5 检查承包人的质保体系
承担立柱和墩台身施工的队伍和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施工和管理经验,施工和技术人员数量应满足现场施工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配备自检人员,质保体系应健全运行,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施工和管理人员必须服从监理的监督,严格执行监理程序,规范施工。
1.6 审批开工报告
承包人在完成施工前准备工作即可申报开工,开工申请报告应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材料、机械准备情况,质量保证措施,安全环保措施,施工进度计划等。监理工程师通过严格审核后如确认具备开工条件,可同意开工。
2. 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内容
2.1立柱和墩台身施工工艺流程与监理检查内容框图(见下页)
施工工艺流程 监理检查内容
校正预埋钢筋
接长钢筋笼
检查:钢筋焊接、绑扎质量
主筋长度、间距、垂直度
箍筋间距,并签认
模板安装
检查:模板是否变形;中心偏位和垂直度,纵横向轴线偏位;保护层厚度
推
倒
重
检查:砼拌合和运输质量,每层浇筑振捣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旁站检测坍落度和试件制作
做
砼浇筑
拆 模
拆模检查:是否有缺陷及技术处理
不合格
中间交工
检查:第一周包裹洒(喷)水养护
养 生
检查:高程、偏位、砼强度
2.2 监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2.2.1校正预埋钢筋前应由测量组测放中心桩点,并标出纵、横轴线方向。
2.2.2钢筋笼接长必须在预埋主筋校正并验收认可后进行。钢筋绑扎应在垂直方向校正,并固定后进行。
2.2.3主筋间距和排距、箍筋间距、钢筋长度、垂直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2.4立柱和墩身模板必须用整体钢模拼装,按图制造,经过刨光处理,并严格检查几何尺寸,拼缝密实、光滑,不得有错台。
2.2.5圆柱模板应检查中心偏位和垂直度,矩形模板应检查纵、横向轴线两个方向偏位及垂直度。
2.2.6砼拌制必须保证配合比准确,浇筑前应检查砼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2.2.7每一浇筑层以30cm为宜,以保证振捣完全,防止层与层振捣不到位,振捣时应插入下层砼不小于5cm。振捣过程严禁碰撞模板。
2.2.8砼浇筑前,底部应洒水润湿。,
2.2.9拆模后应立即仔细检查,少许缺陷在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并留下照片后,允许进行技术处理。
2.2.10严禁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拆模后对缺陷擅自处理,掩盖立柱真实面貌,难以进行质量评定。
2.2.11经拆模检查,有较严重外观缺陷或偏斜,或尺寸不正确的,应推倒重来。
2.2.12模板安装必须稳固,其支撑和拉绳必须有效可靠。
3质量检验项目和标准
3.1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检验标准
3.1.1基本要求
1) 钢筋、机械连接器、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 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平直,表面不应有裂皮和油污。
3) 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4) 钢筋安装时,必须保证设计要求的钢筋根数。
5) 受力钢筋应直顺,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它损伤。
3.1.2 实测项目
项次 | 检 查 项 目 |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 检查方法和频率 | 权值 | ||||
1△ | 受力钢筋间距(mm) | 两排以上排距 | ±5 | 尺量: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 3 | |||
同排 | ||||||||
墩台、柱 | ±20 | |||||||
2 |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 ±10 | 尺量: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 2 | ||||
3 | 钢筋骨架尺寸 | 长 | ±10 | 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 | 1 | |||
宽、高或直径 | ±5 | |||||||
4 | 弯起钢筋位置(mm) | ±20 | 尺量:每骨架抽查30% | 2 | ||||
5 | 保护层厚度(mm) | 柱 | ±5 | 尺量: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 3 | |||
墩台 | ±10 | |||||||
3.2.1 基本要求
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 不得出现空洞和露筋现象。
3.2.2实测项目
墩、台身实测项目
项次 | 检 查 项 目 |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 检查方法和频率 | 权值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附录D检查 | 3 |
2 | 断面尺寸(mm) | ±20 | 尺量:检查3个断面 | 2 |
3 | 竖直度或斜度(mm) | 0.3%H且不大于20 | 吊垂线或经纬仪:测量2点 | 2 |
4 | 顶面高程(mm) | ±10 | 水准仪:测量3处 | 2 |
5 | 轴线偏位(mm) | 10 | 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测量2点 | 2 |
6 | 节段间错台(mm) | 5 | 尺量:每节检查4处 | 1 |
7 | 大面积平整度(mm) | 5 | 2m直尺:检查竖直、水平两个方向,每20m2测1处 | 1 |
8 | 预埋件位置(mm) | 10或设计要求 | 尺量:每件 | 1 |
项次 | 检 查 项 目 |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 检查方法和频率 | 权值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附录D检查 | 3 |
2 | 相邻间距(mm) | ±20 | 尺或全站仪测量:检查顶、中、底3处 | 1 |
3 | 竖直度(mm) | 0.3%H且不大于20 | 吊垂线或经纬仪:测量2点 | 2 |
4 | 柱(墩顺高程(mm) | ±10 | 水准仪:测量3处 | 2 |
5△ | 轴线偏位(mm) | 10 | 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测量2点 | 2 |
6 | 断面尺寸(mm) | ±15 | 尺量:检查3个断面 | 1 |
7 | 节段间错台(mm) | 3 | 尺量:每节检查2~4处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