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27:05
文档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单项选择题5.填空题6.阅读理解9.词语解释11.判断题12.作文单项选择题1.先秦诸子中,善用寓言故事创造出奇特的形象世界的是()A.老子B.孔子C.庄子D.孟子正确答案:C解析:庄子善用寓言故事来表达深刻的哲理,如庄周梦蝶,庖丁解牛,井底之蛙,形象鲜明,寓意深刻,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是指()A.李煜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正确答案:A解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
推荐度:
导读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单项选择题5.填空题6.阅读理解9.词语解释11.判断题12.作文单项选择题1.先秦诸子中,善用寓言故事创造出奇特的形象世界的是()A.老子B.孔子C.庄子D.孟子正确答案:C解析:庄子善用寓言故事来表达深刻的哲理,如庄周梦蝶,庖丁解牛,井底之蛙,形象鲜明,寓意深刻,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是指()A.李煜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正确答案:A解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6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 9. 词语解释 11. 判断题 12. 作文 

         

单项选择题

1. 先秦诸子中,善用寓言故事创造出奇特的形象世界的是    (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正确答案:C           

解析:庄子善用寓言故事来表达深刻的哲理,如庄周梦蝶,庖丁解牛,井底之蛙,形象鲜明,寓意深刻,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是指    (    )

A.李煜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正确答案:A           

解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李后主即李煜。

3. 《国殇》一诗的作者是    (    )

A.屈原

B.陶渊明

C.王维

D.侯方域

正确答案:A           

解析:《国殇》是屈原的一篇楚辞,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的英勇气概与爱国精神,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

4. 《长亭送别》中的男主人公是    (    )

A.长老

B.老夫人

C.红娘

D.张生

正确答案:D           

解析:《长亭送别》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一折,写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男主角为赴京赶考的张生。

5. 李斯《谏逐客书》中使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    )

A.对比、演绎

B.对比、类比

C.类比、引证

D.类比、演绎

正确答案:B           

解析:《谏逐客书》这篇文章整体上运用对比论证,正面论证,以彰明纳客之利;反面推理,揭露逐客之害。同时运用了类比论证,例如: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6. 《祭十二郎文》一文作者祭奠的人是    (    )

A.韩愈

B.韩老成

C.建中

D.孟东野

正确答案:B           

解析:《祭十二郎文》是韩愈祭祀其侄子韩老成的文章。文章情深意切,真挚动人。

7. 下列作品中表现了强烈爱国热情的是    (    )

A.《神女峰》

B.《萧萧》

C.《拣麦穗》

D.《我用残损的手掌》

正确答案:D           

解析:舒婷的《神女峰》表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沈从文的小说《萧萧》是一篇描写湘西社会和少女命运的小说。张洁《拣麦穗》写的是人间纯真的情感。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作者对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8. 《马伶传》一文的文体是    (    )

A.随笔

B.史论

C.游记

D.传记

正确答案:D           

解析:《马伶传》是侯方域所作传记,在张扬马伶其人其事的同时,将批判的矛头指向顾秉谦,旁敲侧击地讽刺阮大铖。

9. 下列作品集属于李商隐的是    (    )

A.《李太白集》

B.《东坡乐府》

C.《壮悔堂文集》

D.《李义山诗集》

正确答案:D           

解析:《李太白集》作者为李白。《东坡乐府》作者为苏轼。《壮悔堂文集》作者为侯方域。《李义山诗集》作者为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

10. 《咬文嚼字》中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为例,是为了说明    (    )

A.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

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

C.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

D.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正确答案:C           

解析:据《咬文嚼字》原文可知,题干中所说的诗句是为了说明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

11. 下列诗歌流派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是    (    )

A.山水田园诗派

B.豪放派

C.边塞诗派

D.婉约派

正确答案:C           

解析:高适、岑参为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豪放派与婉约派是宋词流派,豪放派代表人物为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人物为柳永、李清照。

12. 抗战胜利之际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的著名作家是    (    )

A.艾青

B.徐志摩

C.郁达夫

D.郭沫若

正确答案:C           

解析:1942年,郁达夫在苏门答腊岛充当日军翻译,利用职务之便,暗中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口本投降后不久,郁达夫神秘失踪。据考证是被日本宪兵杀害的。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追认郁达夫为烈士。

13. 鲁迅的《风波》选自    (    )

A.《呐喊》

B.《彷徨》

C.《故事新编》

D.《坟》

正确答案:A           

解析:《风波》选自小说集《呐喊》。

14.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一文的作者是    (    )

A.钱锺书

B.蔡元培

C.巴金

D.戴望舒

正确答案:B           

解析:《(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是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月刊》第一卷第一号写的发刊词,介绍了月刊的宗旨和意义,同时阐发了大学理念。

15. 白居易的号是    (    )

A.东坡居

B.六一居士

C.香山居士

D.柳泉居士

正确答案:C           

解析: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东坡居士”是苏轼的号。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蒲松龄自号“柳泉居士”。

16. 下列作家中主要以知青生活和残疾人命运心态为创作题材的是    (    )

A.张洁

B.余光中

C.舒婷

D.史铁生

正确答案:D           

解析:史铁生在插队时,因病致双腿瘫痪,后又患肾病并发展致尿毒症。由于生活经历与身体状况,史铁生在创作时主要以知青生活和残疾人命运心态为创作题材。

17. 曲这种文学样式兴盛于    (    )

A.宋代

B.唐代

C.元代

D.明代

正确答案:C           

解析:曲兴盛于元代,并成为元代文学的代表文体。元曲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并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样式。

18. 作者直接倾吐自己喜怒爱憎感情的抒情方法是    (    )

A.直接抒情

B.借景抒情

C.托物言志

D.寓情于理

正确答案:A           

解析:直接抒情的特点是感情袒露,气势奔放、热烈。

19. 北宋时创制并写作了大量慢词的词人是    (    )

A.李清照

B.辛弃疾

C.柳永

D.苏轼

正确答案:C           

解析:柳永是创制并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

20. 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是    (    )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地广者粟多

C.而今安在哉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正确答案:D           

解析:“见笑于”意思是“被……嘲笑”,是被动句。

填空题

21.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__________,何处春江无月明。

正确答案:滟滟随波千万里   

22. 高适《燕歌行》:__________,征人蓟北空回首。

正确答案:少妇城南欲断肠   

23.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__________,遗我双鲤鱼。

正确答案:客从远方来   

24. 陶渊明《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

正确答案:心远地自偏   

25. 李白《行路难》(其一):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

正确答案:停杯投箸不能食   

26.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

正确答案:却是旧时相识   

27. 曹操《短歌行》(其一):__________,悠悠我心。

正确答案:青青子衿   

28. 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

正确答案:蓝田日暖玉生炯   

29. 王维《山居秋暝》: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

正确答案:空山新雨后   

30.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无限江山,__________。

正确答案:别时容易见日寸难   

31.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正确答案:丛菊两开他日泪   

32. 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__________。

正确答案:梨花一枝春带雨   

阅读理解

33. 阅读刘义庆《石崇与王恺争豪》一文: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恫然自失。    请回答:    (1)概括这则笔记小说的主题思想。    (2)本文是采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石崇的豪富及其个性的?    (3)本文是通过哪一细节来突出表现作品主题和人物性格的?

正确答案:(1)通过石崇与王恺争豪斗富,揭露了西晋门阀豪富穷极奢侈的生活态度和依仗财势飞扬跋扈、骄横暴戾的品性。    (2)对比的手法。    (3)石崇以铁如意击碎珊瑚树这一细节。   

34. 阅读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文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请回答:(1)从全诗看,作者这里所说的“忧”的内涵是什么?(2)能不能说诗人感叹“人生几何”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3)指出本语段中的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正确答案:(1)这里的“忧”,表层是时间流逝、生命短促之忧;深层是贤才未集之忧,功业未就、时不我待之忧。    (2)不能。因为慨叹生命短促,可以导向消极人生,也可以催人奋进,导向奋起直追,从速建功立业。曹操这里的慨叹“人生几何”,显然是趋向后者,其中既有对已流逝时光的叹惋,也有加速建功立业的决心。    (3)比喻:朝露。意义:喻指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易于流逝。   

35. 阅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一段文字: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请回答: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概括这段文字的论据。    (3)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正确答案:(1)国家的兴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    (2)这段用的是历史事实论据:前半部分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历史事实;后半部分是国家衰亡、事业失败的历史事实。    (3)作者主要是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来体现并突出中心论点的。首先是历史事实的兴与衰、成与败的对比;其次是“得之难而失之易”与“成败之迹皆自于人”两种观点的对比,孰是孰非,“成败之迹”已和盘托出。   

36. 阅读曹雪芹《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请回答:    (1)这段文字里是谁在对谁说话?    (2)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说话者在劝宝玉干什么?    (3)说话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4)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正确答案:(1)是宝钗在对宝玉说话。    (2)宝钗劝说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    (3)宝钗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贵族少女。    (4)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言语描写和肖像描写(或表情描写、情态描写)。   

词语解释

37.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故:

正确答案:故:通“胡”,哪里,难道。   

38.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闻:

正确答案:闻:学识,学问。   

39. 争名利,何年是彻?彻:

正确答案:彻:毕,尽。   

40. 尚书固负若属耶?固:

正确答案:固:岂,难道。   

41. 不义不昵,厚将崩。昵:

正确答案:昵:亲近。   

42.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

正确答案:涂:通“途”,道路。   

43. 以铁如意击之。以:

正确答案:以:用。   

44. 哭声直上干云霄。干:

正确答案:干:冲犯。   

45. 匪我愆期。愆:

正确答案:愆:拖延,延误。   

46.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

正确答案:徐:慢慢地。   

47. 从今后衫儿、袖儿,都?做重重叠叠的泪。?:

正确答案:韫:擦。   

4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

正确答案:蹊:小路。   

判断题

49. 《谏逐客书》是李斯给秦王赢政写的一封私人书信。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赢政的一篇奏章,“书”指“上书、奏章”。

50.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孟子.先进篇》。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

51. 《拣麦穗》一文是当代女作家张洁创作的长篇小说。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拣麦穗》是一篇情致感人的记事散文。

52. 陆游的《关山月》一诗采用乐府旧题,属七言歌行体。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3. 侯方域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文作家,著有《壮悔堂文集》。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文作家。

54. 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是写秋思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写“秋思”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55. 《我与地坛》一文落笔地坛,重点却是抒写母爱。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6. 《灯下漫笔》是一篇以抨击中国旧社会、旧文明为宗旨的杂文,体现了鲁迅先生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7.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一文重点阐发了作者蔡元培对大学的看法和他的办学原则。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8. 培根是英国18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散文家。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培根是英国16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散文家。

作文

59. 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林清玄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正确答案:       心美一切皆美    著名作家林清玄说过:“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通过眼睛这个窗口,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画面,其实这皆源于心灵深处的感悟,源于那份心境。有心便有境,拥有好的心境才可以看到人生最美丽的风景。    境由心生,景自情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一份好心境,让心情愉悦。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卖雨伞,一个女儿开洗衣店,老太太在天晴的时候为卖伞的女儿忧心忡忡,在下雨时为开洗衣店的女儿担心。经人点拨,才明白,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她都可以拥有快乐,关键在于她的心态和看问题的角度。诚然如此,同一幅画面,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这不就是心态的问题吗?摆正心态,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才深!    “不同的人,即使站在同一个地方,透过各自的人生,看到的风景也会有所不同。”星野道夫在《在漫长的旅途中》一书中如是说。不同的人,他们的心境不同,看景色的感受当然也就不同。我们不妨想一下唐诗宋词,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诗人、不同的心境之下,所传达的感情不是也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吗?同样是荷花,杜牧看到的是恨,“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杨万里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景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看到的是因为天热荷花躲在荷叶下的那种娇羞,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荷花的怜爱!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杜牧的惆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陆放翁的爱国激情;“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苏东坡的潇洒旷达。一场雨,在不同人的眼里折射出不同的色彩。一场普通的雨,能否成为风景,取决于人们的心境。    情自心生,景自情来,心美,则一切皆美。当你用美好的心情看世界,世界就会变得美好。若是你用阴郁的心情看风景,即使再美好的风景也不会被发现。我们需要一颗美好的心灵,以明朗的心境面对风景,无论什么都会变得明朗。    心境决定视野,心境决定未来。如果你在生活中要打开一扇窗,要欣赏一幅画,那么请先摆正心态,让心灵引导你走向更美的世界,打造更美的人生!   

文档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单项选择题5.填空题6.阅读理解9.词语解释11.判断题12.作文单项选择题1.先秦诸子中,善用寓言故事创造出奇特的形象世界的是()A.老子B.孔子C.庄子D.孟子正确答案:C解析:庄子善用寓言故事来表达深刻的哲理,如庄周梦蝶,庖丁解牛,井底之蛙,形象鲜明,寓意深刻,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是指()A.李煜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正确答案:A解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