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企业3年前按1美元兑换8.2元人民币的汇率举借了一笔1亿美元的外债,到期归还时美元汇率下降1%。请计算出还债成本变化的数额。
参:
汇率变动决定还债成本的高低。美元汇率下降使企业还债成本降低。[5分]1亿美元的外债在到期归还时,美元汇率下降1%,意味着人民币升值1%,还债成本降低1%。此时,用人民币表示的1亿美元的还债成本为:1亿美元=[8.2-8.2×1%]=8.118亿元人民币。1亿美元的还债成本比原来减少0.082亿元人民币,即820万元人民币。[10分]
2、简述行为金融学对金融理论发展的贡献。
参:
行为金融学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中的完全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把人的行为复杂化、人性化,使金融学变得更有人文主义的色彩;[4分]引入新的分析方法,在金融市场行为分析中增加了一些非数量的解释思路,不仅没有影响金融学科的严谨性,而且使其更具有理论的力量;[4分]拓展了金融分析的视野,使金融学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支撑;[4分]行为金融学的许多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对于分析金融市场、投资者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金融市场监管部门研究金融市场运行规律,实施有效的市场监管具有重要的启发性。[3分]
二、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判断对错2分,说明理由8分;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购买股票,是货币使用权的暂时让渡,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参:
错。[2分]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购买股票不是“货币使用权的暂时让渡”,不形成债权债务关系。[3分]投资者作为股东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体现的是股票持有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所有权关系。股票可以转让、买卖,但与债券不同,没有到期还本付息问题。[5分]
2、期货和约与远期和约同属远期预约性交易,都是标准化和约。
参:
错。[2分]期货和约与远期和约同属远期预约性交易,但不都是标准化和约。[2分]期货和约是标准化和约,和约对交易的种类(或币种)、数量(或金额)、交割期限等都有统一规定。[3分]而远期和约为非标准化和约,在不同交易者之间,交易的币种、金额、期限可以各不相同。[3分]
三、论述题(共50分;规定字数为800字以上,不足800字者,得分不超过30分)
根据以下资料,对银行2007年内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存款准备金率达到近20年来历史新高的意图及其理论依据进行评述。
资料:2007年1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达到9.5%。
2007年2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达到10.0%。
2007年04月1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达到10.5%。
2007年5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11%。
2007年6月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11.5%。
2007年8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12%。
2007年9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12.5%。
2007年10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13%。
2007年11月2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13.5%。
2007年12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14.5%。
参:
(1)在2007年一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银行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4.5%,创近20年来新高,体现了紧缩信贷以加强宏观的决心和力度。[10分]
(2)中国人民银行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背景是,2007年经济运行中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等与货币直接相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4月份以来价格总水平呈持续上涨趋势,1-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4.6%,特别是8、9、10、11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达到6.5%、6.2%、6.5%、6.9%。[15分]
(3)为了防止经济增长偏快转变为经济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通货膨胀,实行从紧的货币,收紧银根就是加强宏观的必然选择,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是收紧货币的重要手段。[10分]
(4)按照金融学原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起到强烈的收缩银根的作用。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商业贷款总规模收缩,从而对控制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15分]